作业帮 > 证券金融论文 > 教育资讯

证券金融论文:银行业在区域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19:15:26 证券金融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银行业在区域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1]证券金融论文
【找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摘 要:振兴东北是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在分析东北的区域性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自身改制和振兴东北的企业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东北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性银行业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市场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金融服务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区域经济市场化的过程;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一个区域经济体更加广泛地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经济市场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市场化的必要条件是拥有一个市场化的银行业提供现代金融服务,以便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帮助。

  然而银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未必是均匀的。很多经济学家在其理论研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体是同质的。他们对区域差异性的忽略,导致了单一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地区间产生差异这一重要经济现象长期得不到深入研究,甚至对一些地区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从而损害了整个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Carlino and Defina对美国48个州的数据分析显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效应,利率是产生该效应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很少有学者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做定量研究,但是我们很容易判断美国经济的同质性显然要高于中国经济的同质性。同质性指标可以分为四种:(1)生产要素流动程度。(2)产业结构平衡程度。(3)经济开放程度。(4)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率。中国根据经济同质性的标准,可以划分为:(1)长江三角洲沪宁杭经济区。(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3)环渤海经济区。(4)中部经济区。(5)西部经济区。其中(1)、(2)、(3)可以合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同质性较高;东北地区是比较特殊的区域经济体,其经济特点带有双重性:一方面该地区在国民经济体系结构上与国家的结构类似,资源丰富,农、林、渔业发达,产业门类齐全,符合区域与整体的“同象原理”;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作为曾经是“共和国装备部”的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与调整严重滞后,亟待振兴。

  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1960年代初金融体系较发达的国家其人均经济增长率(1960—1995年)是金融体系不发达国家的2倍多。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通过银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加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不仅能改善东北地区投资环境,而且可通过资金的流入带动人才、技术、信息等相关资源的流入,并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从而为东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本文试图在分析东北振兴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的作用。

  一、对东北振兴的总体判断

  中国的转轨经济实践具有典型的理论意义,转轨经济理论将在学者总结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完善。[1]振兴东北要完成两个转变:一个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也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另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轨,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同时并进,相互推动。东北地区“转轨”的特殊之处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原有计划体制统治时间最长、贯彻最为彻底的地区,这种状况构成了老工业基地体制转轨的重要障碍。从而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和“转型”充满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对老工业基地先后采取了财政、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其调整改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行了债转股、核销呆坏账、国债拉动内需等政策,且每年都对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拨付技改专项资金(后为技改贴息支持)。从1998—2001年四年间,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68.27亿元,占全国的8.75%;而国家投入的技改资金则为1 090.9亿元,占全国的份额达到13.05%。但这些政策和投入并没有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除了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外,对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缺乏整体认识,单纯地把它等同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一认识上的偏差也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2]

  根据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老牌工业国家的经验,较早发展起来的地区走向相对衰退一般分为区位性衰退、资源型衰退、结构性证券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