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书一二两课的课后习题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11:59:51

初二语文书一二两课的课后习题急
初二语文书一二两课的课后习题

初二语文书一二两课的课后习题急
藤野先生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宜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第一,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第一,全文按作者行踪的变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丑态,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展示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要写藤野先生给鲁迅影响,使他“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第二,《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这样的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3.这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宽广一些,是对上面两种观点的折衷.
编者的观点倾向于第1种.除上述理由外,补充如下:第一,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写信给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您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1936年增田涉来到上海,鲁迅又向他打听藤野的近况,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慨叹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可见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第三,本文确实饱含着爱国主义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主义感情是这篇文章的“底色”和背景.说“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是不错的,但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聚焦对准在藤野先生身上,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设置本题是要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2.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本文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但联系鲁迅的人生追求和其他作品看,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后来写的《〈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拓展题,第1小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第2小题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学会比较.
教学建议
一、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关系密切,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或者与历史老师联系,结合历史教学,介绍20世纪初中国落后挨打的社会状况.
二、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很有特点,可先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
化是暗线.

我的母亲
〖研讨与练习〗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