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06:47:06

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1)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丰富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2)加速了系统与环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
3)促进了系统内生物的进化.

在地球陆地上,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与陆地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因而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1)森林占据空间大,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森林在占据空间方面的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水平分布面积广,中国北起大兴安岭,南到南海诸岛,东起台湾省,西到喜马拉雅山,在广阔的国土上都有森林...

全部展开

在地球陆地上,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与陆地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因而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1)森林占据空间大,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森林在占据空间方面的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水平分布面积广,中国北起大兴安岭,南到南海诸岛,东起台湾省,西到喜马拉雅山,在广阔的国土上都有森林分布,森林占有广大的空间。二是森林垂直分布高度,一般可以达到终年积雪的下限,在低纬度地区分布可以高达4200~4300米。三是森林群落高度高于其它植物群落。生长稳定的森林,森林群落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热带雨林和环境优越的针叶林,其高度可达70~80术。有些单株树木,高度甚至可以达100多米。而草原群落高度一般只有20~200厘米,农田群落高度多数在50~100厘米之间。相比之下可以看到,森林有最大的利用空间的能力。 森林的主要组成是树木,树木生长期长,有些树种的寿命很长。在中国,千年古树,屡见不鲜。据资料记载,苹果树能活到100~200年;梨树能活300年;核桃树能活300~400年;榆树能活500年;桦树能活600年;樟树、栎树能活800年;松、柏树的寿命可超过1000年。树木生长期长,从收获的角度看,好像不如农作物的贡献大。但从生态的角度看,却能够长期地起到覆盖地面、改善环境的作用。正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森林对环境的影响面大,持续期长,防护作用强大,效益显著。 (2)森林是物种宝库,生物生产量高。森林分布广,垂直上下4000多米。在这样广大的森林环境里,繁生着众多的森林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有关资料说明,地球陆地植物有90%以上存在于森林中,或起源于森林;森林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远远大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而且森林植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多样化,发育越充分,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多层林、混交林内的动物种类和数 森林生态系统
量,比单纯林要多得多;成熟林比中、幼林又多。研究资料表明,在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山地森林中,混交林比单纯林的鸟类种类要多70~100%;成熟林中的鸟类种类要比幼林多1倍以上,其数量却要多4~6倍。 在森林分布地区的土壤中,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动物和微生物。主要的生物种类有:藻类、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线形虫、环节动物、节足动物、哺乳动物等。据统计,1平方米表土中,有数百万个细菌和真菌,数千只线形虫。在稍深的土层中,1立方米土体就有蚯蚓数百条以至上千条。 森林有很高的生产力,加之森林生长期长,又经过多年的积累,它的生物量比其它任何生态系统都高。因此,森林除了是丰富的物种宝库,还是最大的能量和物质的贮存库。 (3)森林是可以更新的资源,繁殖能力强。老龄林可以通过自然繁殖进行天然更新,或者通过人工造林进行人工更新。森林只要不受人为或自然灾害的破坏,在林下和林缘不断生长幼龄林木,形成下一代新林,并且能够世代延续演替下去,不断扩展。在合理采伐的森林迹地和宜林荒山荒地上,通过人工播种造林或植苗造林,可以使原有森林恢复,生长成新的森林。 森林的多种树木,繁殖更新能力很强,而且繁殖的方式随着树种的不同而有多种多样。有用种子繁殖的,叫有性繁殖;有用根茎繁殖的,叫无性繁殖。树木种子还长成各种形态和具备多种有利于它的传播繁殖的功能,如有的种子带翅,有的外披绒毛,甚至还有被称之为“胎生”的。种子或幼体依靠自然力传播的方式有:风播、重力播、水播和鸟兽传播等。 小粒种子主要靠风播。如马尾松、黄山松、云杉等树种的种子,可以借助于风力传播到距离母株100~300米远的范围。生翅或带毛的柳树、桦木等树种的种于,可飞散到1~2公里的地方。因此,这些树种往往能在远离原森林或母树的荒山荒地繁殖成林。 大粒种子或果实,多半依靠自身的重力传播,例如麻栎、板栗、银杏 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
等大树周围,往往有成群的幼树生长。但是,如果母树生长在坡地上,重力作用也能使种子滚到10~30米以外。 种子随水飘浮扩散的树种有柳、枫杨、椰子、红树等,但红树的不同点是:先在母体上萌发生“根”(下胚轴),而后再随水飘到浅滩,所以能立即扎根生长。随水飘流最远的椰子可以在数千里外的海滩上安身。 有些树种的种子和果实是被鸟兽啄食、搬运而得到传播的。如红松种子常常作为松鼠贮备的食物遗留在土中而在远处繁殖起来;有些果树的果实和桑椹等,经过鸟兽啄食以后将种子丢弃,或种子随排泄物落地,而散播到别处。 无性繁殖的树种很多,杨树可用茎干繁殖;杉木、桦树等的根颈部能萌芽更新;泡桐的根可再发新苗;竹类的地下鞭茎冬春发苗成竹。
编辑本段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介绍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 原始森林
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与过程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信息推绎与转换。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已从面向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格局和尺度相关性。
相关概念
格局 在生态学中,格局一词早期多用于种群生态学,主要是对种群分布格局的描述,如聚集分布、随机分布、离散分布、均匀分布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格局一词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不同类型的缀块可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除水平格局之外,还包括垂直格局,即植物体的垂直配置。格局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组织层次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部分,其格局的描述及研究尚涉及很少,事实上各环境因子在时空上的配置,对生态过程同样有很大影响。 过程 “生态系统行为”、“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过程”是相同的术语,为了避免同拟人论的含义相混淆,一般不使用“生态系统功能”这个词,多采用“生态系统过程”的说法。与格局不同,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生态学过程包括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传播等等;非生物过程包括:水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干扰等等。 尺度 尺度是指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者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前者是从研究的角度来定义的,而后者则是根据所研究的过程或现象的特征来定义的。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在生态学组织层次上还有组织尺度,如: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尺度常常用粒度和幅度来表达。景观的空间粒度指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持续的范围或长度。具体地说,所研究区域的总面积决定该研究的空间幅度;而研究项目持续多久,则取决于其时间长度。与尺度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尺度推绎,尺度推绎是指把某一尺度上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它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尺度推绎也就是跨尺度信息转换,包括上推和下推。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
生物格局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多样性的自然属性,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自然界中的基本且具体的形式,如面积、纬度和栖息地等;另一类是特殊抽象的形式,如干扰、生产率、活跃地点等。 面积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而易见。“假如样地面积更大,就会发现更多的物种”这一假说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体现了物种存活数目与所占据面积之间的密切关系。面积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涉及面很广,但物种-面积曲线和大陆与岛屿上不同物种多样性模式,一直是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的热点。纬度梯度、海拔梯度、栖息地及小生境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一直以来也倍受关注。除上述具体的表现形式外,干扰、生产率、活跃地点等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作为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特殊变化形式,也是研究的热点。非生物的或生物的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分布有很大影响,干扰并非只能削弱物种多样性,小规模的中等程度频率干扰,可能大大丰富物种多样性,这一现象已在许多地区得到了证实。总的初级生产率与物种多样性分布密切相关,早期生态学家一直认为,生产率越高越能提高物种多样性,但研究表明,生产率高不一定代表高的多样性,相反,不断增长的生产率可能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 不同生物类群在森林中的分布格局,如树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等的分布,都会影响到系统的生物及非生物过程,种群分布格局是系统水平格局研究的经典内容,相对于种群而言,其它方面的研究如不同种群或不同生物类群间分布格局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等,研究尚少。 环境格局 环境因子在大的尺度上随纬度、海拔、地形、地貌等会有很大差异。大尺度的环境要素控制森林的区域分布,形成了区域性的森林植被类型;中小尺度的环境变化影响森林结构组成,进一步影响系统中物种的分布格局。大尺度环境要素与森林分布格局的关系是经典的生态学研究内容,研究工作也非常深泛。而系统水平上微生境的格局,近年来也受到关注,特别是林隙、边缘效应等研究的深入,使森林中微生境的差异及格局方面的研究向较微观方向发展,事实上,森林内部微环境的差异对系统生态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景观格局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为生物的格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大大促进了生物格局方面的研究。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破碎化等概念,都与生物格局密切相关。 斑块大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源自环境异质性和多样性。基于MacArthur和Wilson在1967年所创立的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hpy)理论所建立的斑块大小与斑块中物种数目间的关系,不仅揭示了种-面积关系,而且从动态方面阐述了物种丰富度与面积及隔离程度之间的关系。斑块形状同样重要,斑块形状的重要生态学特征是景观边界的边缘效应,它通过影响斑块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影响斑块内的物种多样性。一般说来,许多典型物种被限制在边缘环境或者内部环境之中,导致斑块的边缘部分有不同于斑块内部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传统观点认为,边缘效应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但也有研究认为创造林缘增加物种丰富度的做法,只是暂时增加了适于边缘生境的物种多样性,边缘物种的增加会导致其它物质的绝灭。因此,林缘作为保护生物生境的价值受到质疑,有时甚至是“生态陷阱”。 廊道是联系斑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通道和屏障功能的双重特性。廊道影响着斑块间的连接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斑块间物种、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对于生物而言,廊道主要起到五种作用:通道(conduit)、隔离带(barrier)、源(source)、汇(sink)和栖息地(habitat)。廊道的有效性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廊道内生境结构、廊道的宽度和长度、目标种的生物习性等。只有正确设计和运用廊道,才能在破碎化景观中进行有效的物种保护。 景观破碎化的生态影响是焦点,特别是景观破碎化对异质种群动态的影响。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fragmentation)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在干扰下被分割成很多面积较小的斑块,斑块之间被与过去性质不同的斑块所隔离,残存的斑块可以看作“生境的岛屿”。景观破碎化既可定义为一种过程:即栖息地不断变成碎片的过程;也可理解为一种格局:即破碎化过程的结果。显然,两种不同角度的理解生态上差异很大。景观破碎化缩小了某一类型生境的总面积和每一斑块的面积,影响到种群的大小和灭绝速率;在不连续的片断中,残留面积的再分配影响物种散布和迁移的速率。Levins在1969年首次提出了异质种群(Meta-population)的概念,并给出一个预测异质种群动态的模型。异质种群是指斑块生境中一组同种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的集合体。这些小的局部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各局部种群不断的灭绝又不断的迁入重建,当迁入重建率大于灭绝率时,这种斑块状分布的种群就能长期生存。异质种群理论的内容丰富,为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收起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三个作用:
1.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1.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传粉的作用:使植物顺利的...

全部展开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三个作用:
1.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1.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传粉的作用:使植物顺利的繁殖后代。
传播种子的作用: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