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一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04:01:35

穷人一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穷人一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穷人一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教材说明
课文《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本文,重点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的“思考•练习”体现了学习的重点,可按“思考•练习”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1)读题激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如,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通过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穷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2)深层研读.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找出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讨论,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课后思考题仅仅是提供一个例子,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使我们触摸到桑娜淳朴、善良的心灵.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能提出有一定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在讨论中,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3)朗读重点部分,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是教学的难点.
让学生朗读描写桑娜心情忐忑不安的部分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从读中获得感悟,并揣摸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思考•练习”第二题“从课文中提出几个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跟大家讨论”,此题设计意图是使阅读更加自主,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题中采取举例的方式提出问题:“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目的是启发学生再提出其他问题.一定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如,桑娜为什么认为挨丈夫揍是自作自受,甚至认为揍一顿也好?渔夫听说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孩子,为什么脸变得严肃,忧虑?这个环节很重要,可以穿插在初读课文之后或精读重点部分的过程中落实.
3“思考•练习”第三题提出来的两个句子,是比较集中地表现桑娜和渔夫淳朴善良思想品质的重点句.这两个句子的讨论、交流,要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关部分结合起来.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应精要点拨.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
做不可.”“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
醒来.”渔夫虽然意识到多抚养两个孩子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但从话中的一个“熬”字,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他与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要抓住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部分,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如,描写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一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桑娜的思想活动.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负担是那么重,西蒙的孩子是那么可怜,当她对亲人的挚爱和对别人的同情这两种情感不能兼容时,产生了矛盾的心理,要引导学生去想象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如,“嗯,揍我一顿也好!”要读得短而有力,表达出决心已定的心情.要求学生自己先试试怎么才能读好,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然后再让学生汇报朗读,汇报体会.学生的体会只要有点儿意思就应鼓励,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5“思考•练习”第四题,设计了“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落实这项要求,最好与交谈对课文表达方法的领悟相结合,先认识课文怎样通过人物行动、心理、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并举出具体语句实例,再让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样摘抄的词句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利于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
6选做题续编《穷人》的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又要指点方法,把故事续编得合情合理.提示学生: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这是一道选做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要强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更不能强求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可创设一些机会,如,开小小故事会,编续写故事集,在宣传栏出专辑,排课本剧,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7要重视字、词教学.
生字中,要注意“怨、帐、揍、熬”的读音.注意指导“寡、魁、熬”的书写.
以下词语解释供备课时参考.
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
舒适:舒服,安逸.一般指生活环境.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埋怨.
沉默:不作声.文中有两处“沉默”,含义不同.第一处是“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因为
渔夫讲的是天气,桑娜想的是怎么对丈夫说收养西蒙的孩子.两人的话说不到一起,所以“沉默了”.第二处是“桑娜沉默了”.因为桑娜说了试探性的话,不知渔夫会怎样回答,在等待,所以她沉默了.
熬过去:艰难地度过.文中表现出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作,读zuò.受,承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
结果.
四、参考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名著.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