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无名氏》观后感1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5:07:43 初中作文
《无名氏》观后感1000字作文初中作文

精选作文:《无名氏》观后感1000字作文

  电影《无名氏》是一部颇有教育意义的国产动画片,短短的几十分钟,却揭露了当今社会文明社会的可悲。

  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叫祝恩,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无奈在一家教育机构给人打下手,他每天都会自觉在机构门口扫地,无不是为了讨领导欢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意外养了一条狗,和狗狗在一起的时光十分快乐。可好景不长,区政委领导回来检查,只能将狗狗送到郊区外,载着狗狗的垃圾车到了两公里以外的郊区。可是在第二天,它自己走回来了。它正灰头土脸的的对着主人傻笑,领导听见了狗叫声,找人把它打死了。而它的主人祝恩,却怕丢掉自己工作充耳不闻。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中感慨,忍不住试问“人于狗,有什么区别?”答案是,当然有。狗比我们愚笨,狗比我弱小。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常说“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因为,人很聪明,人很强大,人有远大的理想,而狗,只有想着吃,玩,睡。可正因为是他们这单纯的小脑袋,明显比我们想的多。影片中的狗狗不管主人抛弃它多少次,却仍然对主人不离不弃。我们既然比狗聪明,为什么不懂,狗都懂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不懂,这样看来岂不是我们连狗都不如?是呀,人类很聪明,真的很聪明!聪明到什么都可以用利益去衡量,聪明到可以至他人生死于不顾。所以更不会为了一只狗,去放弃自己的工作。因为,没有意义啊!救它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我们很强大,我们可以随意欺负它们。呵!那我斗胆再问一遍“狗与人真的有区别吗?”

  不知是谁说的,人有尾骨,在成长过程中渐渐的长出尾巴,一条看不见的尾巴…也因为这条尾巴,使人们变得阿谀犬态,仰人鼻息。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有权利,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其实也没什么区别,我们会轻易忘记那些我们所抛弃食物。会试着忘记,抛弃那些“没有意义”的回忆,只因为它们没有名字。是啊,片中的主人公不正是这么做的吗?因为他知道,狗狗迟早是这个下场,所以没必要取名字。因为他没有这个权利,他有他的工作和生活,他不想掺和。不取名字就不会回忆,也更容易忘记,这样一来就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不被过去拘束,也就不会想念…

  其实社会不正是如此吗?强者为王败者为寇,弱肉强食本该如此。可是我想在此呼吁,只为求那些动物们的一丝权利:如果你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去养动物,请你不要去养,因为你随时都会要了它的命。因为它们实在太愚笨了,也太单纯了,它们眼里只有忠诚二字,因为你是它们的天,也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因为它们也希望被爱啊!所以请你不要辜负它们的信任。就算它们没有名字…

    初一:林淑婷

《集结号》:无名氏与人性的半成品影评

《集结号》:无名氏与人性的半成品

直到故事最后,电影才告诉观众,谷子地是个孤儿,是在谷子地里被人捡到才活下来,抚养成人,因此就被取名叫做谷子地。这个名字犹如无名氏的同义语,很像是中国农民的一个象征。这不仅因为它本身与农业所具有的地理特征紧密相关,而且因为它是一个如此不具有特殊性的词汇,就像二狗子之类的任何一个象征着传统的中国底层人群的名字一样。重要的是,无名氏意味着一个以独立的存在为表象的虚空。表面上它被无名氏三个字所填满,但实际上却空无一物。关于它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我们对它背后的那个曾经的生命一无所知这个事实。因此,无名氏意味着来去都不知所踪,是一个被挖空了背景和意义的空白。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影片其实是在坚持说明这样一件事实:谷子地不想做无名氏,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他的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四十七名兄弟。他试图改变被埋没的状态,试图消除那种不断压倒过来的彻底的虚无。尽管死亡已经使得生命的气息不复存在,但他显然希望不要把他的兄弟们推入无名氏那虚无的深渊。他所要的无非就是因为曾经鲜活的存在而必须得到肯定的意义。

谷子地的这点精神在某个时候感动了我。我把这看作是历史漩涡中的一点醋。也就是说,它让这部以战争场面为噱头的电影,有了一点点味道,从而与中国电影中主流战争叙事那种人性的缺席拉开了距离。我们的战争电影向来都是人海战术的大场面,人民的气势展露无遗,但唯独缺席的就是人。人被历史所淹没,被历史必然性所摧毁,连一点尘埃都没有留下。英雄必须没有人性,必须对我这个字眼进行彻底的否定,必须对性别、年龄、婚姻、人伦的个性特征进行革命性消除,必须以历史和集体的名义取代任何可以使人联想到个体感受及其人性的概念,否则他就无法为了民族、国家和党的利益毅然让自己爆炸,从存在化为虚无。至于敌人更是没有人性可言,因为我们对他的仇恨已经使得他不再是人。他只能是反动派、汉奸、叛徒,而不再具有任何可以成为人的可能性。就像《集结号》里的士兵说的:我杀的是反动派。他的潜台词是:那不是人,所以没什么好忏悔的。

但遗憾的是,谷子地的言行顶多只是在四分之一的意义上试图在历史的漩涡里恢复一点人性的底色。其余的四分之三,以他为代表的生活在革命的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是不可能做到的。他的正名活动依然是在整个二十世纪后半叶所确立的逻辑框架之内完成的。这个框架的神圣性和强迫性,在这部只有四人之一人性的电影里显然依旧固若金汤。并且很可能因为那点催泪效应而得到加强。

这个四分之一,就是在对党和国家的召唤及其回应中,部分地确认了人们活着以及死去的意义。显然,谷子地没有对神圣的死亡充满迷恋,他一直为兄弟们的死去感到痛苦。但在死亡成为事实之后,谷子地对人性的肯定,其实只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不可能就这么无缘无故地消失。他必须有一个名分。这个名分,在谷子地的精神世界里,就是为了人民解放而壮烈死去的烈士。他甚至因为他的兄弟没有得到这个名份而感到不安和悔恨,甚至想以自己的死来填满这个心灵上的沟壑,并最终引导他通过挖寻早已成为废墟的尸骨来恢复这份存在的意义感。尽管在电影里,对那些更加朴实的农民来说,这个名分之所以重要,仅仅是因为这可以多分到两担谷子。但谷子地显然是认真的。他以一种偏执狂的态度和言行,把这条宏大信仰支撑下的人性线索坚持到了最后,直到那个曾经使他们遭遇委屈的主人,重新给了他们热情的拥抱。因此,完全可以说,谷子地的人性是个半成品。它顽强的脚步,在遭遇到没有面容的国家和人民的热情拥抱时,嘎然而止。

谷子地的真诚透露出冯小刚是个聪明人。不仅在票房上,而且在政治上,丝毫没有闪失。战争的宏大场面和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必须服务于人民的历史,而不是彻底的人的历史。在这里,人只能是未成品,就像被战火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就像那些无名氏的墓碑: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与人相关的事物,但又显然不是一个有着完整生命的人。它只能是模糊的、含糊其辞的、左右为难的无名氏。

因此,我对冯小刚所讲的这个谷子地的故事也只能给予四分之一的掌声。那四分之三,必须留待将来,留待人在这个古老的国家得以完全长成的那一天。

《无名的裘德》观后感片段

在哈代所有的长篇小说中,《无名的裘德》又是时间跨度较长的一部。故事开端,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他初为乡村面包店小厮,后为石匠学徒,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久久徘徊于高等学府广厦深院的大门之外,甫届三十,壮志未酬而身先死。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淑作为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子,社会地位与裘德大同小异。不过身为女性,她的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已经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她更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逊一筹抵挡恶势力的勇敢执著。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型的青年男女,经过自我奋斗,向来不乏成功之例,但终属凤毛麟角;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即使付出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也终难如愿。哈代以他自称的“诚挚派”小说家的态度,塑造了这一对失败者,这本身就具有一种社会批判的力度。

Hardy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哈代自称要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

The struggling of the soul and body.

小说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剧。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则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未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古希腊神话中,一切悲剧都是既定的,那是一个你怎么都跳不出的怪圈,因为它的名字叫命运。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亦即“发现”的那一刻,便是所有美好撕裂的瞬间,我挺认可这句话的,“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不知道哈代先生在创作时做何感想,我觉得他是遵循了古希腊悲剧创作原则的。

古希腊悲剧有着史诗般的雄浑、悲壮、苍凉。她是英雄壮士驰骋的舞台,从这里走过,无论你是功败垂成,都将留名青史。而Jude the Obscure,从题目上看,便是小人物的故事。“无名的”裘德!小人物也是人,小人物亦悲哀,如Jude.他的名字其实是可以和那些史诗般的名字并列的。他在努力的活着,却也在命运的圈里转着——转呀转,转呀转,最终走到了终点,提前走进了坟墓。

如何用文字让人绝望?如何用理智让人心如刀绞?让人泪如雨下的文学名著有多少?我想数不胜数。用感情,用柔性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伤心与惋惜,哈代擅长,他的“苔丝”真正如此。

可是,用理性的文字,用犀利的笔锋,给读者无泪的伤,同情而不怜悯,怨愤而不仇恨,绝望而不堕落,这样的伤人如刀,给了伤口却无法治疗,哈代更擅长。

裘德和淑的爱情,从头就注定是一个悲剧。这句话很庸俗,我却是无法抑制的必须说。看完《无名的裘德》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却一直不曾照常规提笔写感受,我觉得自己的文字太匮乏,无法写尽心里的那种感觉。明明很伤心却流不出眼泪,明明想脆弱却被迫坚强,明明心如刀绞却找不出感性的伤口。以前无论是看什么书,悲剧还是喜剧,结束了,结尾了,都是一种解脱,都能感受到一块石头落了地的感觉,可是,看了这本真正拥有一个结局了的书,没有留任何余地幻想的书,我却没有解脱,没有尘埃落定的轻松。

无名的裘德——时间老人,裘德和前妻生的孩子,给裘德和淑带来结合的幸福,结婚的渴望。却也是这个可怜的孩子,在被生活的冷漠沉重的打击下,无奈理智的杀了同父异母的妹妹们,然后自杀。他用死的决绝,来表达他对裘德和淑的爱,对社会的怨愤,对生活的绝望,对人情冷暖的批判。

最后,裘德死了,淑回到自己不爱的丈夫身边赎罪。赎罪?何罪之有呢?爱情是淑的罪?社会的不包容是淑的罪?贫穷是淑的罪?善良是淑的罪?那什么是无罪?无爱的婚姻是无罪?冷酷的对人是无罪?不义之财是无罪?邪恶是无罪?

裘德对知识的渴望换来他一生的不幸以致死亡,淑对爱情的渴望换来她一生的负疚与悔恨,小裘德对父爱母爱的希求换来妹妹们的死亡和父母的绝望。

这本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可在哈代的笔下,我看到的是理性,似乎不停的在用理智告诉我们,不要流泪,不要反抗,承受承受再承受,即使无法承受也别无他法。

裘德,在淑离开时已经死去。

淑,在回到菲劳逊身边时已经死了。

而我呢?是否又活着。活着是否应该反抗?反抗又该如何反抗?

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哈代的笔下??

Jude the Obscure created storms of scandal and protest for the author upon its publication. Hardy, disgusted and disappointed, devoted the remainder of his life to poetry and never wrote another novel. Today, the material is far less shocking. Jude Fawley, a poor stone carver with aspirations toward an academic career, is thwarted at every turn and is finally forced to give up his dreams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He is tricked into an unwise marriage, and when his wife deserts him, he begins a relationship with a free-spirited cousin. With this begins the descent into

bleak tragedy as the couple alternately defy and succumb to the pressures of a deeply disapproving society. Hardy's characters have a fascinating ambiguity: they are victimized by a stern moral code, but they are also selfish and weak-willed creatures who bring on much of their own difficulties through their own vacillations and submissions to impulse. The abridgment speeds Jude's fall to considerable dramatic effect, but it also deletes the author's agonizing logic. Instead of the meticulous weaving of Jude's destiny, we get a somewhat incoherent summary that preserves the major plot points but fails to draw us into the tragedy. Michael Pennington reads resonantly and skillfully, his voice perfectly matching the grim music of Hardy's prose, but this recording can only be recommended for larger public libraries. -John Owen, Advanced Micro Devices, Sunnyvale, CA

读《红楼梦》有感_

最优秀名著奖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 为《红楼梦》。本书前80回由曾雪芹所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 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 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脆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 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速朽的青春

——读《红楼梦》有感

◎江苏一考生

读《红楼梦》,贾雨村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内容摘要]作者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老师多年,1991年出版了《苏菲的世界》,引起了哲学界的关注,他的著作使读者能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而不觉得厌烦。以下是其的简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接到了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迷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迷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关键词] 苏菲 艾伯特 汉密士 席德 乔安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笛卡儿 黑格尔

正文:

当《苏菲的世界》是以小说的形式来解读西方哲学史。由一张小字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她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导下,那个叫苏菲的十四岁小女孩开始了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的根本思想。哲学课是一门使人聪明起来的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但是哲学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理论性。因此,理解起来很费力然而本书作者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书信方式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使读者尤其是对哲学造诣较低者更容易深入其中,让人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游历新的认知。

之前我对哲学不是很感兴趣总觉得“物质,意识”“永恒,变化”没什么好研究思考的,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看了《苏菲的世界》深感之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可笑。带着成为“哲学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好奇心才看了一下,略有所获,但还是很肤浅。今后或许再读,或者领会至此。对于后者不是说我放弃了

对智慧的热爱,而只是一种浅谈而已。

一 、作者为何把主人公确定为“苏菲,一个十四岁的少女” 主人公苏菲十四岁这就赋予她拥有现阶段年龄的好奇心,她的世界还是一张白纸,还是有自己对世界,对大自然,对未知的探索权力。“苏菲是智慧的代名词”,哲学则是追求最高智慧,所以苏菲是哲学的代表是最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像书里面的“大人们总是将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就此任自己陷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而浑然不觉”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小时候的天真以及好奇,接着在社会群里习惯了周遭的一切。在《苏菲的世界》里作者并不是一味的讲道理写书信而是让其中都有各自真实的主题。书信里的每字都有超强的吸附力,所以拥有稚嫩的心,无畏的向往,还有她那所谓孩子性的期待深深的迷上了哲学的一切。她以一个小女孩的心去认知哲学的世界,她不是只在伟大的理论里遨游,她带有她少女的梦去认知这个未知飞世界。就像书里“关于小白兔,就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我们可以从苏菲与她妈妈的对话和与无名氏的书信来往中,看出一颗渴望得到更多东西的心,有渴望就会等到更为真实的东西。作者给予我们的想象是主动性的,苏菲也并非被动的接受那些所谓的大道理的。孩子,是在正确的引导下逐渐走向属于自己的天堂,而作者所运用的手笔是将哲学以故事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让读者不会感到乏味,而是生动有趣。

二、苏菲的经历予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智慧往往受到后天的影响

从苏菲的经历来看,我们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循序渐进的接受自然所给予的智慧。一片纯净的白纸就这样被无情的“玷污”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想象:要是一个散文家的来信,苏菲或许就对散文感兴趣了;要是一位物理学家来的信,苏菲或许就对物理感兴趣了。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孩子的发展要靠前天的天赋和后天的引导,家户喻晓的《伤仲永》的故事深深的在每个人的心理扎根了,我们感叹于他天赋的丢失,感叹于环境予他的伤害。所以说苏菲之所以对哲学对席德以及艾伯特的好奇源于她少女般的心,她的好奇带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这就是后天的引导。假如她没受到神秘的信,假如她对心中的问题不感兴趣,她真的会有后来一系列的神奇经厉吗?苏菲的神奇经历也逐渐的融入了我的思想。“哲学”在我的字典里是深奥的,不可理喻的,甚至是有点怪诞,但是在《苏

菲的世界》我的思绪因她涌动,不曾想过的问题觉得理所当然的问题竟然全部动摇了,我的意识不再是简单对这个世界的感性认识了,模糊带了点理性。《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三、哲学与生活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只是自己不曾发现而已。就像我们会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一些东西,或者我们在整理东西时时不时运用到亚里斯多德的分类法,使东西看起来井然有序。从出生的不懂到现在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环境,知识教育,人际关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引导我们走向大众。08年的金融风暴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美国次贷危机的造成,还是人性的贪欲抑或其他?当华尔街暴乱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聚集人类最高智慧的地方竟然面临着恐慌,股票大跌,投机不成,就业率急剧下降,裁员大幅度增加,物价却拼命的上涨?? 这些表面的现象蕴含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将席卷全球,人类将再一次陷入危机。历史上的九大经济危机:荷兰郁金香,1720年南海泡沫(南海伦敦公司倒闭),1837年恐慌(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1907年银行危机,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比索率狂跌,股票价格瀑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宣布放弃固定的汇率制,实行浮动的汇率制),接下来的就是这次的次级贷危机,从这九大危机中我们不免想到每次危机与银行必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掌握了具有流通作用的货币,因人性的贪欲他们从没有思考过自己的行为对于社会将会造成怎么样的结果。

每次的经济危机不是只在一个地区发生而是全球发生,当今的经济属于全球性的,国与国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就是哲学里的普遍联系原理。经济现象蕴含着哲学相关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就阐述了一系列相关思想。

四、感悟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探险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盏明灯:它不示意你走向哪里,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什么,而

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索……哲学只是过程,哲学没有结果。

在平凡的生活中探索科学,在艰苦的学习中探索知识,正如苏菲在艾伯特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探索哲学历史。或许这种源于好奇心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人类善于思考的能力与生活能力一样不可或缺。如果不会思考,那么苏菲能在神秘世界里因解开一个个谜团而受益匪浅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人们能在生活中因解出一个个难题而兴奋不已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社会能在各方面得到进步而加快发展吗? 苏菲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这就是她的探索。人类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和收获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苏菲以自己在神奇世界里的经历和感悟证明了:我思,故我在。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进入觉悟,点燃了一盏盏明亮的航灯……

真实的哲学是理性的、公正的评论;是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的思考;是深思熟虑的判断,是一意追求真理、知识和美德的恒心。

这正是世间哲学家存在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带来任何物质的获得,而是精神的进步。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没有永恒价值的庸俗而热门的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的"真""善""美"上。

在真善美中,哲学将永远矗立。

参考文献:

1、《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2、电影《苏菲的世界》

3、相关博客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