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人间词话话人间12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8 01:10:19 体裁作文
人间词话话人间12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人间词话话人间1200字作文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初读这本书,我时时刻刻会想起林徽因的那一本《人间四月天》,无从理解为什么我把这两本书联系到了一起,后来发现,是因为“人间”这两个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与对美的欣赏,在人间,可望见四月天,亦可话词。

  不同于民国胡适,鲁迅等人,为中华革命维新书白话之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语言是传统的,是一个晚清大学士所热忱的古文。而他对诗词的赏鉴与评判,却大异于以往的作家,欣赏家,批评家。他是晚清学者,那样一个动荡而充满变数的年代,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与哲学的观点,杂糅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幽美清丽。从此理想与现实,虚无与富有,荒芜与壮美,在他笔下迤逦游走,栩栩如生。

  翻开此书,被开头三句论断震慑了:“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于是骈文股诗皆不入其眼,以其所见真,探所知者深。他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下评“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无不表现出理性思考与对诗词感悟上深刻而完美的结合。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一切在无可奈何中变得更加无可奈何。

  王国维亦在书中说到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也是一种对物对世界的观念与态度,“何者为我,何者不为我,何者皆为我。”有歌待和,谁能和便和,无人和奈何,是他的赤子之心,也是他的无拘无束,更是他陶醉于哲学世界之时独特的精神气质,鲜明的中国哲人情怀——深思熟虑之后的海纳百川。

  《人间词话》中,傲身独立着一位“冯延巳”,他于政治上平庸荒唐,为人奸佞险诈,若说言过其实,实则确也如此,而王国维却独爱他一手美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评之“冯延巳之词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如果可以这样说,这便是大儒的“无拘”,无畏他是怎样的奸诈荒唐,然其“独造清语”,别洞房洒筳之风,于摄魂处挥写词语,细描微光;这便是艺术上的“无束”,纵旁人不解,更多讽笑,依旧兴奋地作评于敞衫阔卧,于无人处写下的“细雨湿流光”的疏散闳约。他睁着一只眼睛读诗,闭着一只眼睛看历史,将爱及温和的嘲讽用来解放,又用玩世不恭的人文情怀和慈和宽容的款款目光注视,远望。

  于是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侠者潇洒的挥毫快意之作,诞生了。

    高二:陈雨晴

评析《人间词话》赏析文章内容与方法论文

评析关于《人间词话》赏析文章的内容与方法

作者简介:巩袁,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一直以来备受推崇,被誉为中国古典诗学的辉煌终结和现代文艺美学的萌芽。自这部才情高绝的文学理论著作问世之后,对其进行评析的各类学术文章为数颇多。现在,我选取关于《人间词话》的五篇较为典型的赏析文章,以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两个角度作为切入口,系统评价其得失。

【关键词】《人间词话》;王国维;意境说;内涵;价值;不足;方法;词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071(2011)11-0041-021

《〈人间词话〉之二》读赏

首先,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作者评析的是《人间词话》中的二六则,即是公认的全书最经典的一部分。该文的行文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原文、注释、今译和赏析,并采取了一种较全面的评析方式。

恋花》。此外,作者看到了三种境界代表词句的表意与其深层内涵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通过释义这部分,便于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其深层的内涵。文章的

一种分析顺序,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去理解,更好地去品味。

同时,该文也有不足之处,作者在针对每种意境具体分析之后,总结性的论述很少,没有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并且,由文章的题目可知,作者是要谈唐代和宋代词的意境美,但全文既没有提到唐代词文,也没有将意境美这一中心议题上升到普遍概括的理论高度。

总体看来,这篇文章的论述分析得有理有据,不仅阐释了意境美的内涵及其所在,而且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

3 《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对于这篇文章,从优缺点两个方面来看,我认为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看到对这一句话的进一步回答,没有说清所要“详细解释”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了《人间词话》的价值,文章的条理性很强,首先在摘要中肯定了《人间词话》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列举出了全文重要的几个论点:“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隔”、“不隔”等。

作者抓住了《人间词话》的美学价值所在,即为中国美学筑起的“境界说”理论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文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具,作者边举例边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从文章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的行文论述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知识素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原文的表面含义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除此之外,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看出《人间词话》在中国美学中的作用及其对美学的贡献,认为《人间词话》赋予了中国美学一些崭新的东西,这是我读过的所有关于《人间词话》文章中唯一一篇提到这一点的。全文论述精深、角度独特,看到了中国经典著作中的西方文艺理论思想。

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大学本科学生,我认为他能够写出这样一篇论文,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不仅仅在于他的文笔,更在于他严谨的态度。

综合来看,我认为这五篇评述文章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顾及全人,评论《人间词话》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静初先生本人生平及其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挖掘出字句之间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价值来评析作品。

下页

人间词话感想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虽然称为“词话”,但是它所论并不局限于词,应该说它是一部关于诗词的美学著作。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敏锐的目光与深刻的思辨理性,把西方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观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兼容的特点。他标举文学的功能是反映人生,所以要有真性情,要摆脱功利的束缚,以超功利的审美的艺术眼光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表现人们真实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此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以“境界”为核心的词学理论。“境界”的主要关键,在于任何作品一定要写真景物、真感情,而且在表现上要鲜明真切,写景则必豁人耳目,言情必沁人心脾。要善于提炼生活中的美,直观地告诉读者。这也很值得我们去借鉴,贴近生活、真实往往是我们写作时容易忽视的。

我在还没有阅读正文时候先读了导读,大致了解了《人间词话》的核心是围绕着“境界”二字,也对作者王国维有了更为详细的认识。但是从导读部分了解到的还是会觉得有所偏差,理解不够透彻,应该说会让编者牵制了我的思维,不过从这部分我觉得王国维有点固执,思想如此前卫,可内心却是忠于满清王朝,作为现代人的我看来,实属不该,倘若他能像胡适、鲁迅等人一样,或许他的人生会更好。不过从他自身来看,忠于君王,即表明了他的忠心,于国于民,他都问心无愧,这是他自己追求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幸福的,所以虽然觉得他站错了政治立场,不过还是为他的忠心感到敬佩。

现在,我想先谈谈对作者王国维的一些认识,王国维是浙江海宁人。早年刻苦读书,精研经史,十六岁中秀才,曾做过《时务报》的文书、校对,参加过罗振玉创办的东方文学社。自此努力学习康德、叔本华的哲学论著,尤其对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深相契合,笃信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与博爱主义伦理观,同时偏重“直观”的美学观。1905年作的《红楼梦评析》,即以叔本华的哲学观为根本。1927年6月,北伐军北上,投昆明湖自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可称得上敏锐丰富的审美感情和睿智深刻的思辨理性兼盛的人物,在西方列强的欺凌下,许多知识分子体会到清政府的无能,纷纷寻求挽救中国的方法,不约

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意图借他国经验,推动自己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在众多出类拔萃的文学家中,能中西合璧、学用结合的,王国维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结合了西方的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一反传统文学中世俗的伦理的世情的思维路向,不过可惜的是,正当他“国学”考据方面成绩辉煌之时,其政治态度却是日趋倒退,思想情绪日益悲壮,不懂得满清已是江河日下,更不会用西方哲学发动革命,如康梁的维新变法,也许真的是文人侠士多忧国。

其次,我再说说对《人间词话》的大体内容的一点点看法。这本书上卷64则和未刊手稿50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词学理论的哲学根基是叔本华哲学美学,又有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内涵和表述方式,达到了中西结合,这也是我最为受启发的一点,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真的是一位读书人。回想我们中国近代,人们对外来的事物,要么就是全盘吸收,要么就是全盘否定,早就忘记了我们经典著作中的“中庸”一词,中西结合正是验证中庸,不是他们嘴里所说的媚洋崇外,只是把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罢了,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不理智,这也离不开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

现在,我再细说读完《人间词话》之后的想法以及对它的一些经典句子的解析。

“词以境界为最上”——五代、北宋的词成就会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有境界,还有就是直抒胸臆,反映真性情。王国维认为,有境界的作品才能有高的格调,才能感动人。王国维对五代、北宋的词的推崇这一观点始终贯穿在《人间词话》中。词还有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强调虚实结合,物我合一,这两种境界的观点是源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接着,王国维又补充说明:“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也就是说不同的视野角度、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表现方法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给人感觉也就不同,因此有优美和宏壮之别。所以,如果我们有需要写作,不妨效仿这种思想,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是否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优美或宏壮。

“写实家与理想家”——按我的理解,通俗地说,应该类似于现实主义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王国维:“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在此可看出,理想家主要是造境,符合其主观意志,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实家主要写景,符合客观世界,因此造成了这两派。不过,王国维又说:“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也就是说,理想家与现实家并没有绝对的的界限,二者是互补的,况且: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一则又充分说明了理想家与现实家之间的交融。不过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限制之处”四字,若没有看到注释,我以为就是和一般的解释一样,就是要在某种规则中做某事,但是大家就是大家,我的见识远远比不上王国维的,他这里所说的“限制之处”脱离了我们的日常解释,也和尼采的不一样,尼采说的是“对物体自身的直接观照”,而这里,是指作家排除现实错综复杂的“关系、限制之处”而加以典型化。不管怎么说,王国维在此揭示了事物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这一点真的是有真理性质的,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往往要求绝对的真反而失去了事物的本真,即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境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阅读至此,我也想抒发一下我的情感:无论什么境界,它都围绕着“真”,景真情真才有好境界,“真”这一个字让我想起我过去的写作时代,就是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明明不是那样的,但是为了迎合大众,为了高分,不得不捏造事实,有时甚至可以说虚情假意,就比如说《我的一天》这道题目,如果我说我的一天是很平淡的,早上怎样,中午怎样,晚上怎样,就这样把一天的事情记录一遍,那老师肯定会说乱七八糟的文章,只有描绘得非常生动有又新奇的事出现,这样的一天才是美好的,这与王国维所说的“真”完全是相悖的,如果当初我们也可以自由地写出我们的“真”,我们的生活应该会更有趣。用我手写我心,希望在我们的文学教育中真的可以完全做到。

王国维认为作品只要表现出真景物、抒发真性情,都是好作品,杜甫《后出塞》中壮阔广袤的大景与他《水槛遣心》中,明媚骀荡的小景,秦观《踏莎行》中深切的激情与他的《浣溪沙》中淡荡闲远的温情,只有表象不同,没有优劣之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的美学观是现实的。他执着于文学作品要根于生活,所思即所写,因此认为只要真、美,都应受到赞赏。这对片面追求放达,为境而造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味清新剂。

对于诗词的深美闳约和精艳绝人,王国维又借温庭筠和冯延巳的诗词来做比较。如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王国维用“画屏金鹧鸪”来概括温庭筠华丽雕琢的词品,用“弦上黄莺语”来概括韦庄怀古伤今的词品,用“和泪试严妆”概括冯延巳悱恻凄婉的词品。王国维拾前人利器为己用,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温、韦、冯三家词的特点,可称目光如炬。

王国维对五代十国的诗词赞赏如此之高,又岂能少的了南唐皇帝的词呢?如

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希望中国的人民要知道区分美丑,知道美的定义,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反传统的审美观,这就是发现,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去发现美。

五代的词,有一个很美的称号:花间南唐,代表有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花间派的诗词内容多为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思想鉴赏价值不大,不过它的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其中,婉约派就是由它发展而来,不过我个人喜欢豪放派。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些豪放派的诗词是多么的气势磅礴,激励人心。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它们的原因。

也许大家会发现一点,王国维对冯延巳的词特别的注意、重视。用冯延巳“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景这一例子,强调冯延巳的词与花间派的不同。又说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千秋”是借鉴了冯延巳的“柳外秋千出画墙”,不过欧阳修写得更加好,师其意而不师其字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欧阳修是上承冯延巳,下启秦观,对婉约词派的词有很大影响。欧阳修和冯延巳一样,自设愁境,盘旋自如,把感情表达得酣畅深致,王国维这样说是因为他把着力点放在词境与修辞的方法上。

说王国维注重冯延巳的词还有一处证明:《人间词话》23则: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意思是说人们知道林逋《点绛唇》、梅尧臣《苏幕遮》、欧阳修《少年游》三首词是咏春草此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不知道先有冯延巳的“细雨湿流光”五字,都是能够摄取春草魂魄的佳作。王国维这里强调在林、梅、欧阳三人的作品前已有冯延巳开创先河,目的是为了强调冯延巳的地位,并再次申明他对北宋词人的影响,当然,王国维如此强调无非是想说冯延巳的词出现得早,就因为如此,所以比他们要好,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最早的不一定最好,关键在于活用与点化。就好像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都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得早,但是后者居上,这关键就是活用与点化。

我们所学的诗词,无一不是情景交融的,有情有景才称得上是作品,我对好作品的要求没有王国维的高,“真”不一定是最好的,人们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作品也是一样,没必要做到绝对,当让王国维也没说要真就是绝对化,我为什么要提及这一点呢?因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忧生与忧世”的问题:

下页 余下全文

《人间词话》读后感

读后感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作为晚晴大儒的王国维在汲取了西方美学思想以后,开始改变旧有的观念,以崭新的眼光评判中国旧文学。他以新颖的见解将中西方的文学艺术思想融为一体,在中国的旧文学艺术门派中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

一。他在晚晴的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在文化领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读《人间词话》,犹如踏入了一个新鲜的领域。虽然自小学开始,我们都已经接触过诗词歌赋,也具备一定的诗词赏析能力。但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独到而高深的评析,还真是有点“雾里看花”,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表面上看,它的格式与之前我们所学到的诗词大同小异,甚至有人误解《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诗词著作。其实不然,他以传统的词话形式、概念和术语,自然地融入新观点,对中国的旧文学进行批评。我认为,他的做法跟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有相似之处,借助封建传统的外衣,让世人更好的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思

①想。夏承焘认为《人间词话》“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王国维对诗词研究之深,《人

间词话》在诗词方面涉及面之广,致使我们难以全面地认知《人间词话》这本书。但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像摸象的盲人一般,描述自己所能够认识到的部分。

人生的三大境界

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开始的: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此

是事业,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们都会无从下手,更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王国维先生所表述的

说如此出名,就是因为他的故事里的针砭时弊特色。人们能够从他的故事当中感受到,想象到一些切身的体会。一首诗歌如果直接把作者要表达的话都讲完了,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成为了诗歌形式的散文而已。

四是诗人要多感悟生活,勤于思考。现代诗歌不同于古代诗歌,它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古代诗歌,更多是文人学士的情感抒发,他们都是有文化的,有一定阶级地位的人群。融合中西方文艺思想的王国维对诗人提出的要求也更为接近现代诗歌。他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能生气。出乎其外,故能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等等。因此,想要写出一首好的诗歌,生活、工作、思想的阅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只有丰富的阅历还远远不够,还要勤于思考。“两句三年得”,诗歌需要灵感,灵感需要在思考和生活中获取。

最后是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刚刚提到创作诗歌需要灵感,而灵感需要思考。创作诗歌不同于考试作文,为任务为应试而作。

“诗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止”,“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此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些王国维先生留给我们的道理其实就是写诗要有感而发,要写出真感情,不要牵强附会。“强扭的瓜不甜”。创作诗歌不能强为,要顺其自然。当然,就如同刚刚所说灵感是要建立在丰富的阅历和深入的思考之上。

现代诗歌大的作者许多都是不用押韵的,不同于古代诗词的严格韵律。现代诗歌相较于古代诗歌,朗读的人多了,看懂的人也更多的,但是少了一种韵律的味道。在此,不是想要贬低现代诗歌,抬举古代诗歌。而是认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改善自身。《人间词话》当中有很多的经验道理不限于诗歌范围,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每个人读这本书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如同读诗歌一般,《人间词话》就像一位师傅,将我们带进文学艺术之门,但是修行是要靠个人的领悟的。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刘千河中学 马彦峰

说来惭愧,

生社稷、人生哲思的。这足以看出王国维本人的境界!事实上,整个《人间词话》参透着王国维本人对人世间对人生真义的哲学思索。在此基础上,王国维对“境界”作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类,使得“意境”说更为深入和完善。按我的解读,“造境”乃浪漫主义一派,以屈原、李白为代表。“写境”就是现实主义一路,以杜甫、白居易为典型。至于“有我之境”就是以我观物,物著我色。“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而“无我之境”则是以物观物,不知何为物何为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也。与“境界”说密切相关,王国维还提出人作家、诗人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他的“修养”论,不仅独到,而且精妙。可谓如雷贯耳、振聋发聩。他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成经历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

再写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谓人生一大快事也。因此,我希望更多的像我一样的老师们,都能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一读这本书,它会是你忙碌工作之余最贴心的朋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