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扶不扶(6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02:41:06 小学作文
扶不扶(600字)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扶不扶(600字)作文

  还记得去年那些热点的新闻吗?我深刻的记得那件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事,就在那段时间里,我也碰到过这种事。

  去年的那天乌云密布上完补习班的我向车站小跑去,路边的小草也垂丧着头,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刚转个弯儿,就看见前方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好奇的心促使我向前方走去。

  原来是一位老人摔倒了,怎么又是这种事情,我不禁回想起这几天在新闻上看到的事件,小伙好心扶起老人,不料却被老人指证为推倒他的人,老人摔倒,我们到底扶不扶?热心肠遇到了大麻烦……这种新闻题材都快被写烂了,真不敢相信,这种事居然让我碰上了。

  遇上这种事大家都不敢轻易决定,都不想为自己找麻烦,正在这个时候,一位背着黑色背包的大哥哥扶起了老人。有一些“好心人”在旁边劝说道:“小伙子啊,到时候小心惹上大麻烦哦!”……

  我没听到那位大哥哥的回答,因为我已经走远了。天空也下起了蒙蒙的小雨。正好我到达了车站,一辆车就缓缓而来。

  对于这种事,人们都持有两种态度,一是:扶?不扶!另一种是:扶不?扶!如今的社会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了,人与人之间不是应该互相帮助的吗?为什么有的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去欺骗那些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的人呢?正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使更多的人受到了伤害。不要拿别人的同情心去换取你们所谓的“财富”好吗?

  今天春节就有一个小品名叫做:扶不扶,就是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运用小品的方式诠释出来。最终那些欺骗别人的人都会受到报应,收到良心的谴责。真心希望现在的社会还能回到原来那样和谐美好的时代!

篇一: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语文 面对老人摔倒,你扶不扶?作文素材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语文 面对老人摔倒,你扶不扶?作文

素材 "

尊老爱幼本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老人的摔倒,本该立即上前搀扶,然而如今面对这种情况,多数人选择视而不见,少部分则会注意一旁是否有监控,如果有则会上前搀扶,没有便会依旧视而不见??面对这冰冷的一幕幕,莫说路人的心是冰冷的,就连倒在地上无助的老人心里也冰冷的。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开始了对生命的漠视?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开始了对人性的缺失?这个社会在无声地流泪,而我们的良心,却在冰冻中默默地滴血??

不是不扶,是不敢扶啊!

太多太多的好心人遇到了太多太多的“碰瓷”的,以至于他们迫不得已将自己那颗火热却伤痕累累的心冰冻起来,也许只有那样他们才不会再受伤。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不管是“碰瓷”的还是好心人,有一天他们终会老去,终会需要人帮助,需要人搀扶,然而按照社会这样发展下去,他们还能指望哪位陌生人敢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社会的某些角落是冰冷的,可人心是火热的啊!如若每人心中都燃起那把热情的火,就算是冬天

也是温暖的啊!也许的确还会出现那些出卖良心的社会渣滓来祸害社会,可这

终将是少数。我们有良心、良知的人不能因为有少数社会败类就不去做扶危济因、温暖他人的好事。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社会正气、铲除不正之风。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多点关心,多点信任、多点监督;少点邪念,少点欺骗,少点冷漠,这样每个人的心才会感觉到温暖,才能燃起心中那团热情之火,再以燎原之势,焐热整个社会,让所有的贪婪、自私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还社会一片洁净的蓝天。在这片洁净的蓝天下,还会有好心人被诬赖、被索赔的事情出现吗?即使偶尔出现,法律应还他们清白,公众应赠他以崇高!扶起跌倒者,褒扬扶人者,焐热受伤后变得冰冷的心。因为只有他们的心是热的,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温暖,你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温暖,只有相互依偎,相互取暖,才能相互点燃对方的热情之火,才能点燃社会的热情之火??这样,这个如今被视为社会重大问题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评语:“扶不扶”的焦虑随着作者透辟的阐述涣然冰释。文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逐层深入分析问题,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亮出观点:扶起跌倒的老人,还社会洁净蓝天;焐热好人,温暖他人,相互取暖,和谐社会,缔造美好社会公序良俗。

——宋蓉评 “扶不扶老人”被搬上春晚舞台后,引起公众热议。面对摔倒的老人,人们都会犹豫:要不要伸出援手?因此造成道德上的焦虑。然而反过来,人们若是能够利用智慧维护自己,便也不会有道德焦虑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老人,尊敬老人,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这是我们作为年轻公民应该做到的。这是一种道德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好坏。同时,又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可是当道德遇上现实问题时,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我们的智慧了。

过去的“小悦悦事件”已然让社会为之心寒,正当人们为社会上道德缺失不禁唏嘘时,“扶老人”又让人们不禁纠结起来,想要行善然而却被老人反咬一口,背上骂名,严重

的可能有物质上的负担。这岂能不让人犹豫?去年,有一位年轻人救了一名摔倒的老人,好在年轻人请朋友帮助摄下当时的情况,在老人诬告他时拿出证据维护了自己的权益。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运用身边的可用于记录的证据,用我们的智慧和道德,来维护我们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孟子说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思是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要秉持一颗同情心。所以,当我们看到路上有摔倒老人时,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心与道德约束来处理这个问题,同时要善于利用智慧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当你面对摔倒的老人,亦或是其他情况需要伸出援助之手,然而却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权益时,你的智慧,会让你的道德不再感到焦虑。同时,社会应该给老人更多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在中国这个老龄化的社会,老人是一个大群体,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

由此,我们可以学会用法律用智慧作为你行善的法宝,用正当的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当我们道德面临挑战时,智慧行善,让你的道德不再焦虑。

评语:人生之路,本应“爱在左,情在右”,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却让这条“行善”之路如此磕绊,如此崎岖,所以才让“性本善”的人心如此纠结如此焦虑。

本文不是回避现实,而是正视矛盾,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苍白说教,而是冷静提出“智慧行善,道德不再焦虑”,既行善又维护行善者的合法权益,才有真正持续的“社会和庇和安定。”

思考问题的方法是辨证的,周密的,所以语言是直捷的而非偏激的,这就是议论文的灵魂所在。

——宋蓉评

篇二:扶不扶

扶不扶

今年春晚《扶不扶》的小品引发热论,本是学雷锋做好事,结果竟变成一件如此“谨慎”的事。今天是学雷锋日,就请委员们来谈谈他们如何看待“扶老人,做好事”。我想“碰瓷的”只是少数,不会是多数,即使真正遇到,下一次我依然会去扶。

今年春晚《扶不扶》的小品引发热论,本是学雷锋做好事,结果竟变成一件如此“谨慎”的事。5日是学雷锋日,就请委员们来谈谈他们如何看待“扶老人,做好事”。

力挺派

姜昆:我相信老人不会赖我!学雷锋我们学了几十年了,我们是伴随着学雷锋成长起来的,好多首学雷锋的歌曲我都会唱。遇到老人摔倒,我不管别人怎么说,该扶我还是会扶。

赵本山:太应该了!学雷锋、扶起摔倒的老人都应该!我觉得学雷锋啊,不光是这个时间的话题,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记者追问:“您会去扶老人吗?”赵本山诙谐反问:“你想我会扶吗?”)

苏志佳:对!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一定要好好学雷锋,雷锋精神很好,助人为乐。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肯定要扶,这个不用说!

李彦宏:我非常赞成学雷锋,我们从小也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如果任何人需要帮助,我随时都能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张国立:姑娘,这还用问吗?(哈哈大笑,当记者再次追问“扶吗?”张国立使劲儿点了点头。)

升华派

黄宏:学雷锋不是口号,作为我们来讲,肯定会去扶,同时还要掌握一个知识,扶起来之后还要去打一些电话,让救护车早点到来,送去医院。真心帮助他,他就算是“碰瓷”,也会得到良心的谴责。

雷锋精神还是要继续发扬的。在现今这个时代,如何去倡导这种新的雷锋精神,踏踏实实做好事呢?这需要用心考虑。我觉得如果你真心去帮助人的话,对自我的完善也是好事,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做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去做太阳,但是我们可以去做太阳能。

(担不担心遇到“碰瓷”?)

嘿嘿嘿嘿嘿。

我想“碰瓷的”只是少数,不会是多数,即使真正遇到,下一次我依然会去扶。

见到老人摔倒不敢扶,这种现象挺让人痛心的,扶人的和被扶的都应该端正心态。危急时帮一把,我肯定是会扶的,因为我们也会有老了的一天,也会有困难。本来是好心帮助,却变成冤家,这就特别不好。干好事,还要防人?那怎么可以?

深思派

濮存昕:老人要扶,自己也要保护,但最紧要还是要有爱心。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扶不扶”的选择,而是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还有人说会先拍照再扶老人,其实这种事情慢慢就好起来了,主要是因为可能以前有这个教训,遇到不太好的行为,不守信的行为,但我认为还是要仁爱,还是要互相关心,与人为善,这是人最基本的价值。

储平:学雷锋、做好事是非常珍贵的,这种传统美德不能丢!虽然可能有年轻人觉得这不时髦了,但我们可以有新的、不会让人感到厌烦的形式。不过,现在的城市太大了,人有自我防范的心理也很正常,这更加说明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去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我们应该谴责那些“碰瓷”的行为。

沉默是金

而昨天也有“沉默是金”的委员,并未正面回答记者的“雷锋问”。宋丹丹对记者所提出的扶老人话题回报一脸笑容;宋祖英在走出会场、坐进车时点头回应。

“飞人”刘翔听到问题毫不犹豫地说:“我都会啊。”那么,会不会担心老人“碰瓷”呢?刘翔顽皮地笑了:“啊?”而与刘翔并排走出会场的姚明则现场卖了一个关子:“我会有一个集体采访的时间,好吗?”说完露出神秘一笑,风一般地离开了会场。

篇三:扶不扶

不扶?扶!

7年14班 余柏江

2014年春节晚会的小品《扶不扶》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它是将一直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拍成小品,搬上了春晚的舞台。小品中形象地演示了三种人物,一是主人公勇于助人为乐反被讹,二是见老人摔倒并不扶而只是愤慨,三是反映了扶过三次摔倒老人被讹得原来是开大奔的现在只能骑自行车了。

下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经典的台词吧!例如“你这走是能走啊,可你这是按表走啊”、“哥之前扶过三,哥之前开的是大奔”、“我一老太太搁这儿趴半天,你以为我扒活呢”、“大妈,这是要上哪炸碉堡去呀”,在被搞笑台词和抖响一个个的包袱逗得前仰后合之后,心里却是沉甸甸。

曾几何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令我们为之骄傲。然而这一切在南京“彭宇案”的出现后变了味,并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扶她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

1.彭宇与老人是否相撞 ;2.应赔偿的损失数额问题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

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在彭宇案中,由于媒体的选择性的、不负责任的报道;对社会舆论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并持续发酵;一时间徐老太是否说谎?及该案法官的“不是你碰倒的,你怎么去扶她?”成为众矢之的!此案的争议判罚,引发此后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

2009年11月14日,重庆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人,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

2011年8月26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路上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称司机为肇事者,看了录像后,才真相大白。

2011年8月28日下午,武汉市一名电动车主胡师傅途经汉口合作路与鄱阳街交会路口,当他扶起一名摔倒的八旬婆婆时,反被婆婆称是被他的电动车撞倒。但在旁人的指证下,最终也真相告白。

2011年9月2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

从彭宇事件到老人猝死事件,让每个人都觉得心寒,无论在这场道德与非道德,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中谁输谁赢,结论都直直指向了社会道德的沦陷和人与人存在的信任危机,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要实

行的道德行为做一番深切的思考,老人摔倒,到底是扶还是不扶? 当“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为沉重的社会话题时,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当摔倒老人该不该扶作为问题,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因为老人摔倒讹人问题使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殆尽。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变得如此复杂。

是呀!扶不扶确实很难抉择,但小品中郝建的一句“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在金钱与道德面前,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选择道德。

作为一名中学生,路遇老人摔倒,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我们也不敢保证以后我们是否会不小心摔倒在路边。同时这也是一个良心问题。但怎么扶却是技巧问题,比如,找证人,找监控,打110、120专业电话等,很多时候不要好心办成了坏事。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正是现在社会缺少这个风气,作为明天的希望的我们中学生,更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实践社会公德规范。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

实,从小事做起并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在银行、食堂等公共场所自觉排队;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等等都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样好的社会公德多了,就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把整个社会公德的水平带到相应的高度,只有这样,“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就不会成为社会话题,乃至消失。

篇四:扶不扶

扶不扶

2014年的春晚上有这样一个小品,年轻小伙子喜欢乐于助人,却因为救了摔倒在地的老太太而引发了一串的是非,我相信冯小刚导演决不只是给观众带来笑点,而是“扶不扶”已成为最近几年焦点话题之一,真正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会给人们带来深层次的启发,反映着人们真真实实的外在与内心世界。

我也关注过几起“扶不扶”的案例,但都让我以失望告终,最让我痛心的是“南京彭宇案”,当彭宇将老人扶起时,却反被老人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判彭宇索赔人民币5万多元,此时的彭宇心如刀绞,面对记者他流着泪说“因为救人而被告上法庭,我的心灵从此蒙上了阴影,我绝不让我的孩子去多管闲事。此事一出社会舆论纷纷谴责老人不分青红皂白不负责任,此事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类似的案例,人人都对当今的现状提出疑问,见义勇为,尊老爱老扶老是我们的优良品格,面对老人摔倒,我们义不容迟,然而有些人却认为那些摔倒的老人是故意的,我扶起来他讹诈我怎么办,到底我们是扶还是不扶?

中华民族自古到今都拥有者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就有雪中送炭,乐善好施的典故,在现代从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到鞍钢工人郭明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最近几年全国都在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道面对老人摔倒却没人扶眼睁睁的看着老人痛苦或死亡,就是和谐吗?这只能说明人们内心的冷酷,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哪些熟视无睹的路人们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生命淡漠,,他们丢失了人性本能,像这样就好比冷血动物一样,是典型的行尸走肉,中国近代百年遭受列强与封建势力的摧残蹂躏,为什么?因为民智尚未开启,而互相帮助就是民智其中之一,鲁迅先生讲过,抗日战争时,两个日本军官屠杀中国人100多个,看见的路人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一百年过后悲剧再次发生。我们总说要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但一个冷酷,自私的人就算素质再高,也不配这个“人”字。

我不知道哪些讹诈好人的老人,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扶你的人正如送你玫瑰的人,你们却还给他一朵带刺的玫瑰,他想手有余香却被那带刺的玫瑰扎的满手是上,古人讲:“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要想配的上这个‘人’字,懂得感恩非常重要,不懂得感恩也就不说了却倒打一耙,帮助你的人会怎么想,应证了那句老话“狗咬吕洞兵,不识好人心”。或与以后他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后代,见到摔倒的老人就当没看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个拥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身边肯定有做榜样的长辈,然而我们的长辈却这样教育孩子,导致的危害是什么,我们为祖国的明天培养了一群冷血的人才,因为为他们从一生下来从骨子里就带有一种自私,无情。为什么?因为他们长辈们说“付不起啊!”

在这个物欲横流年代里,人们丰富的最求物资财富,游走在灯红酒绿之间,过这骄奢淫逸的生活,完全不会去追求精神财富,完全不重视精神财富的意义,然而那些物资财富仅仅是过眼烟云,享受完后又能怎么样,,当然我不是要大家都做圣人君子,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该我们得到的,该我们享受的,就应该是我们的。人毕竟是高级动物,从落后到文明慢慢进化而来,然而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文明程度反而低了,有时候我们需要静静去思考一下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发展需要应该是精神与物质协同发展,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因此面对摔倒的老人,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义不容辞去帮助他们。或许你帮助他这次,下次他就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整个社会就会显得和谐,显的温暖,这样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利,然而有时会得不到你所想的预期,但我们千万别气馁。我们要从身边的事做起,大人们要给小孩做好榜样,社会学校要做好宣传,切实把这种思想涌入我们的脑海。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感激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我想他们都会有所成

就,常怀感恩之心,乐于助人的人,才是我们社会与国家需要的人,从今天起做一个乐于助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一张崭新的社会画面会展现现在我们面前。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今天正值学雷锋之际。我借用雷锋的话,希望我们把雷锋精神继承与发扬好,切实把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帮助他人的行动中快乐自己,提升自己,壮大自己,共建我们和谐,温暖的新家园。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