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三百字周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08:33:44 体裁作文
三百字周记体裁作文

篇一:周记300字

那天,我又因犯错被妈妈教训了一顿。心中的愤怒油然而生。一气之下,我冲出家门,直觉带着我奔向海边。 眼前是一片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海。海面上雪白的浪花,周而复始的浣洗着岸边金灿灿的沙滩,发出低沉的吼叫。远处,几只海鸟在海的上空翱翔,在湛蓝的天空上,留下了恰到好处的点缀。站在礁石上,清新的海风吹走了我的抱怨,只剩下了些愤怒。 海中耸立着不少礁石,这些礁石好像挡住了海浪前进的路途。但浪花并没有因为挡路石的存在而停止了前进。他们如同一根根缆绳,拧在一起,汇聚出一股股神奇的力量,一浪接一浪地拍打过去,一心要将礁石拍碎。事实上,他们做不到,唯一的结果就是原路返回。但我的观点错了,他们仅后退了一步,由于下一波海浪结合在了一起,继续拍打。我震惊了,海浪既然有这样的意志,在看似永远无法克服的困难前,不灰心,不气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动作,目标只有一个:打碎礁石、勇往直前。 在海的面前,我自愧不如,我只是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就抱怨、灰心;而海,它面对的是坚硬的礁石,它都不气馁,我为什么还要抱怨呢?想到这儿,心中多了些悔恨,少了些愤怒。 有一波海浪拍了过来。天,渐渐阴了下来,海,在天的映衬下,不再湛蓝。一束闪电划破天际,用白亮、刺眼的光将海与天连接在了一起。随之而来的是雷电轰鸣似的挑衅。海不允许任何人比它强。海被激怒了,它努力翻起滔天巨浪,奋力撞在礁石上,水花飞溅的同时,发出怒吼似的声音。这声音愈来愈响,有低吼变为轰鸣,又有轰鸣变为咆哮。最终。海胜了。 海,它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它要强,它上进;它有勇气,有力量……这不就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吗?我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滴,宛如沧海一粟,我又有什么理由发这么大的脾气呢?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回家后,我想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反思了自己的过失。日后,再次面对那烟波浩淼的汪洋时,我的内心仍留有一丝敬畏。海,它不后退、不放弃;它有勇气、有力量。面对那片海,就如面对一位人生的智者……或许,这就是它能够征服地球2/3陆地的原因

篇二:三年级周记200字

三年级周记200字 今天,我和外婆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很杂闹,路坑坑洼洼人很多。我和外婆拥过来,挤过去,路上有很多菜叶。残渣。我和外婆东看看,西瞧瞧,菜市场里的菜很多很多,让我眼花缭乱。

看。那一棵棵小白菜齐齐楚楚站在那里,像一个个水水灵灵的小姑娘,抖着翠绿的裙子,骄傲地昂着头。

瞧。那一行行的黄瓜早已上架,绿叶黄花,真是好看。

最后,我和外婆,买了一大袋的菜,绿得滴翠,紫得闪光,红得流油,实在可爱。

这一周,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探寻蚂蚁的奥秘。

周三下午放学回家,我在院子里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好奇心驱使着我,我拿了一些很小的面包渣,放在蚂蚁洞的周围。过了一阵子,我见几只蚂蚁出洞了,像是闻到了空气中的面包味。有一只蚂蚁回洞了,应该是去请帮手的吧!剩下的几只蚂蚁沿着气味,找到了面包渣。这几只蚂蚁试图将它搬起,它们失败了。帮手找来了,他们一起将面包渣搬起,准备回洞了,在上坡的时候,一只蚂蚁不幸跌了下去,我以为它死了。可它并没有死,又朝墙上爬去,我感到疑惑不解,它明明跌了下去,为什么又死而复生了呢?

为了 找到这个答案,我翻阅了许多书,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 》 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在下落时,六条足在剧烈划动,使身子保持平衡,这样一来,蚂蚁就摔不死了。

一只小小的蚂蚁点燃了我一颗探索动物界奥秘的心。

逛街

啊!今天空气真新鲜啊,我和妈妈打算去逛街哦。我们先是把自己打扮打扮一翻,然后各自拿着自己的小包包一起走上街去咯!我一到街上就吵着要吃糖要吃东西,妈妈听了就说:”你一上街就要吃东西,下次不带你上街了。”我听了妈妈这儿话,马上就闭嘴了,一声不响的跟着妈妈逛街了。我们到菜市场去了,还到服装店

去了,等等,去了好多地方...... 最后, 我们逛了2个小时,妈妈买了很多东西,有中午要吃的菜,还有几件漂亮的衣服,当然还少不了我的零食咯!最后我们满载而归的回家咯!

今天可真开心啊!因为我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啊!

篇三:《让循环周记打开习作的一扇窗》论文

让“循环周记”打开学生习作的一扇窗

摘要:课标中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真正让孩子们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推行循环周记为孩子打开习作的一扇窗:多角度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多样化表达,燃起写作欲望;多元化评价,激发写作热情。通过循环周记看到了孩子们思想的火花,感受到了孩子们情感的律动,触摸到了孩子们心灵的渴盼、张扬的个性。

习作是语文的综合积累,也可以说习作=1/2语文,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可学生经常一见到习作就头痛,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无头绪可理请,无章可循,总之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纵然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空话大话成堆, “五子登科”的作文屡见不鲜。究其症结所在:视野狭窄、积累不足;感情失真,虚假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看来,“积累习作素材”,“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近几年的高年级教学实行了“循环周记”,以此来打开学生习作的一扇窗。

循环周记——5个学生一组,共用一本笔记本,一周之内每人轮流写一天

三百字周记

,负责周一写作的同学完成任务后,需在当晚交给周二写作的同学手中,与此同时要求后一个组员要对前面一个组员(也可以是前面其他组员)的周记进行点评,促进反思,以此类推,循环往复,直到学期结束。

几年的坚持,循环周记已帮学生打开了习作的一扇窗——

一、多角度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经常说“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

就需要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到:生活是个万花筒,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生活也是本百科全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待着我们去汲取,去采颉。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来积累写作素材。大体将周记内容分为五大板块:.

我爱我家 多彩校园和谐社会

相约自然心灵驿站

家是孩子们温馨的港湾,在家里有孩子们最率真的一面,有孩子们成长的一面,还有家里温情的一面。孩子们用心写下了《戒烟大战》、《我是家中的“遥控器”》、《团圆饭》、《擦玻璃》……校园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乐园,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快乐“六一”》、《糟糕的数学成绩》、《我班的“暴力女”》、《老师怒了!》……社会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是潜移默化的,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等,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无形中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马航事件之我见》、《洋河水“臭”了》、《家乡的山“搬家”了》……一篇篇反应社会生活的周记跃然纸上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俨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了……

循环周记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让他们做一个有心人,留心去观察周围的生活:看田野、天空、白云、河流、小草;看公园、学校、家庭;看人们的衣着、神态、走路、学习、工作和生活……学生的大脑就好比是一座容量巨大的仓库,通过多角度观

察,将会储存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在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二、多样化表达,燃起写作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成了老师和学生心中的痛。因此,在循环周记上我实行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体裁不限,不拘一格”的宽松政策。政策一: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周记不同于作文,它在内容长短上没有严格的限制。 “言为心声”,内容的多少可根据心情而定,但要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周记本上既有少于一百字的“微博“,也有二、三百字的“日记”,还有

四、五百字的“作文”。由于没有了字数的限制,学生(尤其是那些潜能生)没有过多的“字数压力”,这样写起来更轻松些。自然那些赘述的、喊空口号的、矫揉造作的表达也随宽松的政策“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实流露自己喜怒哀乐的表达。学生的周记本成为孩子们宣泄情感的地方:有和好朋友闹别扭不知所措的“愁”,有爸妈离婚的“悲”,有欣赏自然的“醉”,有身边人对自己不理解的“苦”,有受老师表扬的“笑”,有读书带来的“喜”……每天学生接过周记本时是急于表达,送走周记本时又是意犹未尽。如今,班里不仅有循环周记,许多学生还自发地去坚持写日记。

政策二—— 体裁不限,不拘一格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多种文体的教学:记叙文、说明文、议论

文、诗歌、散文、古诗等,多样的体裁打造了语文课本的多彩。为此,我提出了周记体裁的多样性,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自由地、放纵地“我手写我心”。比如:散文《特别的散步》、诗歌《家乡的河》、议论文《谁还我们自由》、随笔《无私的母爱——读<狼王梦>有感》……多样的体裁,不拘一格的表达装扮着周记本的美丽。

多样化的表达,让学生的心灵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随意地表达,真挚的抒发已把“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燃起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三、多元化评价,激发写作热情。

1. 学生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此,接力周记主张学生的评价。从评价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温情鼓励

高段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具备阅读、欣赏以及评改的能力,而且也比较善解人意。在阅读同伴的周时,总是怀着同龄人特有的体验与理解去欣赏、鉴别,同时以同龄人特有的"言语"方式与对方作真情交流。在众多点评中,最多的要数温情鼓励式了。一句句充满温情与鼓励的话语为同伴们带去了无穷的动力。

(2)细致推敲

为了小组里的每位组员的作文能在自己的帮助与指导下有所提高,大部分同学都能在认真阅读他人的文章时认真思考,并一一作出

自己的个性化评价。对自己有把握的能大胆地运用常用的规范的评改符号进行评改,自信地指出错误不通之处,同时不忘表扬精彩语段,最后还来一个老练的总评。

(3)率真老辣

评语中不光有对同伴习作水平的评价,甚至还有毫不留情地对前面组员所作点评提出质疑的,老辣型的评价起到了提醒人、促进人的作用,它们促使这些同学能根据评价与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与修改,从而使作文水平逐步提高。

(4)共鸣勉励

由于生活经验与心理特点的相仿,同伴之间的互相阅读,更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与默契。他们往往会对同伴习作的精彩而发出由衷的赞叹,彼此悦纳。有时更是会与同伴所表达的理想与愿望产生共鸣,从而互相勉励,共同提高。

2. 教师评价。

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会老做医生,也不做难服侍的婆婆,而是像一个园丁,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在进行周记评改上,我从不吝啬鼓励性语句:“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周记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励”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也真切地感受了记周记的快乐。除了这些具有评价、诊断、导向功能的评语以外,我更多的是写心语。心语,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对于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