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西行漫记写作技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01:33:16 写作技巧
西行漫记写作技巧写作技巧

篇一:关于西行漫记

从《西行漫记》看斯诺的记者素养

.cn 10-02-03 13:37金黔在线-新闻窗

埃德加·斯诺(1905—1972)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1925年秋天,斯诺进入密苏里州大学著名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学习,同时兼职于《堪萨斯城明星报》驻校通讯记者,这为他后来的职业打下了基础。1928年,斯诺帮助J·B·鲍威尔编辑出版《新中国》特刊,并担任《密勒式评论报》助理编辑,后又任该报代主编,同时兼任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驻远东记者。1930年,斯诺任美联社远东代表,在中国和远东各地采访。1934年,他应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并任英国《先驱日报》特派记者。1936年,斯诺冒着风险,越过国民党的军事封锁,到达位于陕西黄土高原的延安,在那里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采访,之后携带着他认为“非同寻常”的材料回到北平,写出了杰作《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

在斯诺四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他的《西行漫记》,通过对《西行漫记》的解读,可看出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真实客观的视角和娴熟的写作技巧等最基本的记者素养。

逻辑起点——强烈的问题意识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更能彰显记者的本色。斯诺既是一位具有非凡新闻敏感之人,又是一名有着强烈问题意识的记者。他在访问延安之前,耳闻目睹了发生在中国的大事件,捕捉到当时全世界都关心的热点问题——关于红色中国的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把热点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西行漫记》中,斯诺一开篇就提出:“中国红军到底是支什么样的部队?其革命目的、政治纲领、奋斗目标是什

么?苏维埃到底是什么社会”?紧接着又继续发问“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象,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他们的运动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或者‘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亦或主要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例如,毛泽东,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或者像南京官方宣布的那样,毛泽东真的已经死了吗?朱德,称作红军总司令的这个人的生命在南京看来具有同样的价值,他又是怎样的人呢?”①??他一口气提出了81个问题,这些问题选得准、提得好,都是关心东方政治的人感兴趣却未能获知真相的问题。带着无数问题,斯诺6月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进行了5个月的采访。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斯诺新闻事业的一个逻辑起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起点,他创造出自己辉煌的新闻事业,最终成就了其影响之远,流传之广的不朽著作。

核心原则——真实客观的视角

真实性、客观性是新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新闻记者应该坚守的核心原

则。作为新闻报道作品的《西行漫记》,斯诺始终把握真实客观的视角,让真实客观贯穿全书。

1.坚守真实的写作准则正如海伦·福斯特·斯诺在总结斯诺的写作时所说,“他坦白直率,尊重客观事实,同谎言作斗争,”“他讨厌任何形式的空洞宣传。自己就从不进行这种宣传。一贯都是一个职业新闻工作者,力求以最好的方式打动人数众多的美国读者的心。”②

2.追求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在延安采访期间,斯诺以“耳闻目睹”、“眼见为实”、“确凿无疑”为准则,亲自口问手写,眼见笔录,保证了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在延安期间,他访问毛泽东数日,“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同①)。每次访谈完后,斯诺都奋笔疾书,把毛泽东对问题的回答用英文全部记下来,“然后又译成中文,由毛泽东改正”(同①)。正因为毛泽东是一个对具体细节力求准确的人,恰巧也保证了斯诺对采访内容的准确和真实。在私下,斯诺还对毛泽东所说的一切进行了核实,在书中写道“在我看来,他(毛泽东)所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我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同①)后来,斯诺又把译成中文的文字再次翻译成英文,经过这样的反复,斯诺相信“文字就很少有报道的错误了。”(同①)另外,为了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斯诺在写作自己没有采访到的内容时也严格注明来源。例如,斯诺对朱德也怀有极大兴趣,但不巧的是,他离开延安后,朱德才到达延安。为了使《西行漫记》不落下朱德总司令这个人物,在《关于朱德》的写作中,他引用了尼姆·韦尔斯对朱德访问的笔记材料,文章严格注明材料的来源,没有一点隐讳引用韦尔斯的材料。这样,《西行漫记》的内容更加充实了。

3.对所见所闻作真实地描绘再现在《西行漫记》中,作者把搜集来的材

料真实的描绘和再现出来。斯诺夫人曾说:“在描写人民及导致其生活成败的事件时,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忠实于现实和尖锐的,这些都基于他的亲自调查,基于他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怀着同情心了解到的事实真相。”③如在西北大灾荒这样一个灾难现场,作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饿死而成为一具具尸体的时候,犹如经历了一场恶梦:“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一个辛勤劳动、‘奉公守法’、于人无犯的诚实的好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这种景象真是令人惨不忍睹。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即使是个20岁的青年,行动起来也像个干瘪的老太婆,一步一迈,走不动路。他早已卖了妻鬻了女,那还算是他的运气。他把什么都已卖了——房上的木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像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同①)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真实的描绘了国民党暴力统治下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

4.遵循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既是一种道德理想,同时又是一整套报道、编辑实践以及清晰可见的写作样式④。”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在报道中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党派性,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斯诺严格忠于这样的客观性规则,在《西行漫记》中客观再现了红区的全貌。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西行漫记》最终成为轰动全世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杰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者从一个观者的位置,以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对红军的真实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真实客观的写作原则,采访素材的真实可信,给我们叙述的也是一种真实。《西行漫记》就是以作者实地考察、采访、调研为基础,以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可靠的笔录以及调查资料,在中国广阔的历史社会背景上,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延安红区的真实图景: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以及他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那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欲望、热情。这又犹如“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同①)形式表现——娴熟的写作技巧

作品的事实和思想,形象和画面,都要通过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新闻作品若要成为人们可感知的东西,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感召力和吸引力,除了内容本身之外,还要求记者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娴熟的写作技巧,用好的形式来表达。斯诺在写作《西行漫记》时就借用一些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使报道更加生动形象。

1.善于运用个性化的描写手法《西行漫记》中涉及到的人物达几十个,既有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林伯渠、彭德怀、徐海东,也有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以及一些山寨土匪头子,作者非常注意刻画这些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言行、心理,使他们的个性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描写毛泽东时,斯诺写到: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象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同①)此外,作者还特意刻画了毛泽东随意的性格。有一天在与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同①)另有一次访问林彪,小小的窑洞里非常热,毛泽东“把身子向床上一躺,脱下了裤子,向着壁上的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了20分钟——偶然

篇二:《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刘文杰

(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一

书架上的《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的其中一本,如果不来读研修班的课程,估计它还会一直埋没下去。截止今天,因为要重写读书笔记,诚实的说我看了三遍。

谈到写读后感的第一感受,我能想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发现自己的无知。

小时候其实学了很多“革命舆论”范式的历史知识,近年来又颇偏爱“现代”范式的百家争鸣杂论,有时也会受到“民族-国家”范式影响,对历史和现状的认知一直处于摇摆的状态中。不客气地说混乱的世界观其实是信仰“短缺”的真实反映。《西行漫记》是一个不带任何偏见的西方新闻人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独自深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很神秘、被围困,被从物质到信息都严重打压的充满危险的内战区域,去了解一个真实存在的不同于主流社会的中国的红色区域,并带回了让全世界感到震惊的客观报道。说实在的,这本书还引发了我上网去到处找寻尼泊尔毛派信息的热忱,多么相似的政治和革命环境。

读这部书,我首先要反省的就是自己对于那段光辉岁月的无知,对国家民族历史中重要的那部分内容越是了解越是震撼。斯诺所写的时代和那些鲜活的人物让我们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肃然起敬,有那么多大无畏的男男女女,为了真理,为了中国的未来,用生命和鲜血缔造了一个充满信仰和充满希望的苏维埃政权。我们延续了他们的历史,却丢失了他们的理想,或者把他们的理想变成了我们自己理解的模样,这也是现在很多年青人对被扭曲的红色理想不屑和排斥的最主要的原因。重读本书,通过本书去了解先烈们在那样的艰难困苦条件下所坚持的一切,我感到对历史认识不足是一种惭愧!这种惭愧不仅现在读这本书的人应该有,我们的很多国家机器也都应该反省自己对红色革命和红色理想的理解。

多读本书的另一好处是能够更深的理解此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及新中国的建立,那确实是理想主义者从理想到实践,并走向成功的历史过程。

书中关于长征的描写仅是一小部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部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斯诺所言的六千英里的长征,其实是中共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或者说是被迫寻求生存的奇迹)。斯诺希望后人能永远铭记长征,并断言“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

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后来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实现了斯诺的愿望,写下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正面反映长征意义的著作,从书中描写可以真切的体会到红军把这次“激动人心的远征”变成了一次武装巡回宣传。它体现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和革命者非凡的心理素质。

当年那些艰难行进的红军战士们可能没有料到,他们的举动举世瞩目。很多外国人先是抱着好奇甚至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事件,但通过本书了解了长征,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长征的崇拜者。

“长征”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基础词汇,就是现在,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每一步,国人都习惯将之比喻成“长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词汇,如“新的长征”,“新长征突击手”,“新长征路上”。

在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期间,我真的很想报名参加,直接影响我的就是《西行漫记》。当然,考虑到要养家糊口,要完成学业,也只能放弃了。

抛开知识的角度,从写作的技巧来说,读到第三遍,我不得不佩服本书章节安排的妙处,以及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和无处不在的负责任的写实内容,能够引导我这种“快餐文化”的爱好者兴致勃勃的阅读下去。如,书的开篇提到了:

“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因为重重困难,因为没有作者可以获得真实信息的渠道,作者和读到这里的读者面对“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是什么样的希

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他们的领导人是谁?……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

带着这些同样的疑问我自觉自愿地读完全书,并记下了很多答案。这些答案对于填充我空虚的那部分历史知识的好处不再赘述。我同时受到的启发是,为什么那些每天绞尽脑汁控制舆论宣传的中宣部的先生们不能够学学这其中的技巧?为什么每天急切的想让全国人民了解的“真理”会受到年青人的排斥?为什么每年我党花费巨资要挽留住的下一代更多的转向了“奋青”的行列?除了历史条件不同,除了斯诺笔下的那些坚定的信仰者不断逝去所带来的感召力的下降,我们的宣传技巧是否需要表现的更有智慧,我们的行为是否需要更有表率作用!总之,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政府政治公关,从这本书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希望能够挖掘挖掘!

关于本书,可以写的地方很多,但我想总结的是,不论对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下一代来说,这本书都可以称得上是良师益友,值得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再次阅读。

篇三:读《西行漫记》的真实

王钰湲:读《西行漫记》的真实

王钰湲

我觉得真实性与客观性是新闻的核心与灵魂,这当然也是新闻工作者所应该坚守的首要原则。若是报道失去了真实性,那就与科幻小说没有区别。作为新闻报道作品的《西行漫记》,斯诺从始至终都以客观的视角,让真实性贯穿全书。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坚守了以真实来写作的标准,坦白直率,尊重客观事实。从书中能反映出斯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力求以最真实最好的方式打动众多读者的心。《西行漫记》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真实性。

毛泽东爷爷曾热力推荐《西行漫记》这本书,并说对此评价说是一本真实介绍情况的书。在《西行漫记》的文字行里之间,看到作者在充满冒险,历尽艰辛的路途中扮演一位细心和冷静的观察家,经过作者的实地采访和调查后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以最真实的写作手法记录和客观的描述下来。书中很多都是采用新闻叙事的方法,很多都是用当事人的口述实录的。斯诺在自序中写道:“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而《西行漫记》经久不衰的价值,也恰恰是来自于它高度的历史真实性。

斯诺以耳闻目睹,眼见为实,亲自口问手写来保证了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可以看到斯诺在写作时将自己没有采访到的内容也严格注明了信息来源。例如斯诺也想采访朱德,可是不巧他离开延安后朱德才到延安。为了使《西行漫记》中也出现朱德总司令这个人物,他引用了尼姆威尔斯对朱德访问的笔记材料。在书中他记叙自己没有直接见到朱德而写的《关于朱德》一章有不确切之处,也严格注明了素材的来源。处处都可以看到斯诺将确凿无疑作为准则来写作。比方说在延安期间,他访问毛泽东时,斯诺都要把毛泽东对问题的回答全用英文记录下来,然后翻译成中文,再由毛泽东来改正。而毛泽东也是一位对具体细节力求准确的人,这点也恰恰保证了斯诺对于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斯诺后来还对毛泽东所说的一切进行了核实,在书中斯诺写道“在我看来,他(毛泽东)所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我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斯诺为了减少报道中的错误,把他译成中文的文字再次翻译成了英文,就这样反复翻译来精确报道中的文字。有一段中斯诺写道,“我提出的关于毛泽东个人问题的单子只是一个参考提纲,谈话常是前后跳跃的,有时从进一步提问中又引出各种各样的补叙。我把笔记精心地加以整理,而后交给吴亮平;由他把全部

草稿译成中文交毛泽东审阅。经毛泽东的校订、调整和扩充、压缩,我和吴亮平又把稿子译成英文,然后再翻成中文。经过毛泽东的再次审阅,拿出一个二次修订稿,这样,吴先生和我才把它译成中文。”如此的严谨才保证了整个记述真实准确,如实反映出毛泽东对过去经历的看法,完全可以当作毛泽东生平的记载和权威史料。也就是这种严谨,让《西行漫记》的内容更准确更充实。

在《西行漫记》中,作者把所见所闻搜集来的材料真实的描绘再现出来,在描写人民以及导致他们生活成败的的事件时,斯诺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忠于现实和尖锐的。这些都基于他的亲自调查,基于他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怀着同情心了解到的事实真相。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刻,在西北大灾荒的一个灾难现场,一个个生命被活生生的饿死,斯诺看着那些生命饿死后成为的一具具尸体时,描写如同经历了一场恶梦一般:“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一个辛勤劳动,“奉公守法”,于人无犯的诚实的好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这种景象真是令人惨不忍睹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即使是个20岁的青年,行动起来也像个干瘪的老太婆,一步一迈,走不动路他早已卖了妻鬻了女,那还算是他的运气他把什么。都已卖了房上的木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像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

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真实的描绘了国民党暴力统治下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这些文字很写实,把一画面带到读者的眼前。

作者在选取人物的相关资料上面,也本着以真实为原则进行写作。他并没有生硬的将人物的经历,职务和政治观念一列列的摆在读者面前,而是更多的选取一些非常生活化的细节,作者对人的描写,也因此成为了全书的亮点,也是书中的精华。“忽然间,他们(毛泽东夫妇)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的确是一只很可爱的小东西,翅膀是淡淡的苹果绿,边上有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毛泽东打开一本书,把这篇彩色的薄纱般的羽翼夹了进去。这样的人会是真的在认真的考虑战争吗?”

这种写生一般的描写,很少能在历史题材作品中出现。譬如上面那段,感觉年轻时的毛泽东的形象就突然丰满起来了。关于毛泽东的历史书籍数不胜数,但能像斯诺这样描写的恐怕不好找。书中除了正事,再添加了这些鲜活的材料穿插在其中,让读者感觉可信度大加,这些也是反映了斯诺看到他们的真实生活。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一直认为真实和客观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没有人愿意花时间阅读一个充斥着记者和编辑想象的故事的报道,也只有做到新闻真实,才能得到读者的赞同和认可。而斯诺也公平公正地忠于这样的客观性原则完成了《西行漫记》。我想,这本书最终能成为轰动全世界而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杰作,有很大的原因在于作者始终是将真实客观作为写作原则,采访的素材可信度很高,以真实的叙述方式,以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身份来对红军

的真实情况作了最客观公正的报道。一本书能得到这样的肯定,我感觉肯定离不开斯诺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斯诺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楷模。每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像他一样将真实摆在首位。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