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家乡的塔峰山_55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5:04:37 字数作文
家乡的塔峰山_55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家乡的塔峰山_550字作文

通过登山路,一直来到塔峰山,路途可真是“九曲十八弯”啊!不同时候,塔峰山上有着不同的韵味。优秀作文  早上,塔峰山是人们的健身场所。因为山下离山上有一段距离,路用是水泥铺成的,在路途中又有凉亭,所以早上来跑步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山上,可以在寺庙外栏杆上压压腿,松松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山上的空气可比城镇中的空气新鲜多了。大家遇见了便聊聊天,看山下一片绿色,轻松眼睛。然后回家吃早饭。

  中午,山上非常非常的安静,只能微微听见念经的声音;太阳也更毒辣了。这个时候,一般没有人回来这里。那高高的塔里,这的有佛祖吗?安静,正是这中午的韵味,用“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形容可一点都错不了。

  晚上,塔峰山是人们的娱乐场所。村子里的一些学生、青年、妇女、老人们都汇聚在山上,把一天的工作、学习都遗忘,放松放松。妇女们在庙前的空地上跳着广场舞;学生们便玩了一会又一会,最后还是被硬拉回家的;老人们给年龄较小的孩子们讲故事……不过这也仅限于夏天;冬天冷的大家都不愿意出门了,不过出来走一走也很惬意,回家后身体肯定也会发热起来。

  在一些节日里,这里更是热闹非凡。高中优秀作文

  早上、中午、晚上、节假日里,塔峰山都有不同的韵味,你没感觉,是因为你没认真去观察、了解它。同时,在对待问题时,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初三:丫丫

篇一:三年级下册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龙川

讲解线索:概况—龙川赵佗故城霍山—鹿湖生态旅游区—明骏知青村—七峰山度假村三日游

【概况】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韩两江上游。东连梅州,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三角。全县面积3089平方公里,下辖24个镇,315个村,总人口约97万人,有海外华侨、港澳台胞33万多人。龙川县置于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至今有222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是岭南文化发祥地这一,是世界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中央苏区县”,是“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和“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北界江西寻乌、定南,东连五华、兴宁,南接东源,西临和平。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

龙川建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龙川县,至今有2226年的历史,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11年4月,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置县之初,疆域辽阔,包括现在的龙川、五华、兴宁、河源、和平、连平等县境,以及新丰、陆丰、紫金、寻乌(属江西省)等县的部分地方。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后,龙川县曾多次析置新县。旧县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素有“岭南古城“之称,见证了2000多年来龙川人文历史的嬗变,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城。1949年6月始,县城迁至老隆镇。

龙川旅游胜地众多。县南部重镇佗城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美誉,现有“越王井”、“越王庙”、学宫等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附近还有塔西合溪温泉、涧洞三叠瀑布及七峰山旅游度假村、知青村等景观。北部有风光秀丽的青山湖(枫树坝水库)、万有山生态旅游度假村、梅子山矿泉水山庄度假村。中部有广东七大名山之一的霍山,属省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其洞幽峰奇、百态千姿,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美誉。

【赵佗和南越王庙】

南越王庙是后人为奉祀秦时的龙川首任县令赵佗而修建的。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

当时的南越王庙叫“平寇祠”,原是奉祀明代在龙川为官的洪云蒸的。宋以前,南越王故宫就是祀奉赵佗的庙。到了清代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后来故宫改为佛寺,不知道将南越王神主牌位迁往何处。时任龙川县令的臧琮,在甲寇祠的基础上加以修葺,改名为“南越王祠”。前殿祀南越王赵佗,后堂祀“十贤”。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当时的龙川知县胡一鸿,看见越王祠屋舍狭小,椽木腐烂,深怕庙貌不整,南越王的神灵没有依归,千百年崇德报功的制度将要沦没,于是对南越王祠改建为三楹。时间从公元1778年底至翌年冬竣工。中间祀奉南越王,东西两庑祀奉“十贤”。庙门也三楹,间隔为左右更衣室和行香休息的地方。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庙门石额镌“南越王庙”四字,同为清代知县胡一鸿所题,阴文楷书、深厚有力,颇具飘逸之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龙川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对正殿和东西两庑曾作重修。由于资金不足,剩下破旧的前殿仍然未修。此工程自2005年11月5日起至2006年5月1日竣工。其中端坐在正殿的南越王赵佗铜像的开光仪式,于2005年11月26日举行。当时观者如潮,万人空巷,通城沸腾。重修后的南越王庙雄风依旧,辉煌再现。殿宁壮观,构造精巧,古朴庄重,具有独特的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和较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1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到南越王庙视察,对南越王庙的重修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霍山风景区】

霍山位于龙川县中部,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是国家级AAA旅游区。方圆10平方公里,海拔550米,傍无延缘,气势磅礴。奇峰突起,峭石睁嵘,深洞幽谷,碧树黄花,泉清林翠,景观秀丽。

霍山,早在七千万年前,还是一片苍茫的大海。后来,随着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与喜马拉雅山同时崛起为陆地的。霍山,昔时不叫霍山,叫怪石山。后来,楚汉相争,天下大乱,著名学者霍龙的祖先自吴迁越,世居龙川,隐居霍山。汉高祖在位时,曾令人请霍龙出山任职,但霍龙无心于官场,乃曰:“龙川者,龙之生地也,龙若离川,莫若赐死”。婉言谢绝,隐居霍山,著书立说,传播文化,开导乡人。后功成仙去,名传于世,时人感其恩泽,将此山命名为霍山。

霍山名胜颇多,有险峻峰峦三百七十二,著名者有四十八峰,二十七岩,十三奇石,十一泉池,八大洞府。真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峰峰异态,处处奇观。以酒瓮凌云、雄狮吼龙、太乙仙岩、横岩傲雾、一线曙光、吊谷上棚、地下花园、船头观日、砻衣接佛、玉麟玩月十景为最。千百年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高僧道士纷至沓来??霍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除霍龙外,历代名人、墨客、王公朝臣、高僧老道慕名登霍山者,数不胜数。晋代葛洪在此炼丹,唐代李忱(唐宣宗)、曹松,宋代苏轼、苏辙,明代翰林学士钱习礼,清代岭南大家屈大均等都留下有吟咏描绘霍山的诗文词句。

霍山作为文化名山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始于明代并经多次修编的《霍山志》。《霍山志》为明朝进士巫三祝所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进士巫荣作了重修。道光四年(1824年)由县令胡春等续修。这在广东名山中也不多见。

霍山不仅记录了环境的变迁,文化的积淀,而且也铭刻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霍山灵山寺元朝时因聚集反元义士而被焚毁,清朝时巫三祝在霍山筑寨抗清。

喧嚣,回归山野田园,怡情益智,参禅礼佛的首选之地。目前该景区正在按国家AAAA级旅游区标准建设之中,鹿湖生态旅游区正敞开怀抱,迎接着更多朋友的到来。

【旺茂新知青村】

旺茂新知青村落成于2009年12月。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龙川县通衢镇旺茂村,由香港明骏(国际)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旺茂新知青村距龙川县城约15公里,距离香港、深圳、广州等大都市仅三小时车程,地处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消费力强、休闲旅游需求旺盛的珠三角地带;毗邻著名的河源万绿湖、广东省七大名山之一—龙川霍山,坐落在东江与韩江上游,东连梅州,北接江西,南邻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环境幽静,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最好的一块净土,是都市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理想之所。

旺茂新知青村定位为知青文化旅游区,同时兼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餐饮娱乐等功能。规划总面积为366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将达到1800平方米,分三年共三期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住宿区、餐饮区、知青风情园区和田园区目前,首期工程已经完成:已建成9栋客房,共146间标双客房;7栋2房2厅的农家小院;6栋1房1厅的吊脚楼;1栋综合楼;1栋主题餐厅;1个游泳池;1口面积约10亩的鱼塘等。

文化是旺茂新知青村的灵魂,是旺茂新知青村持久吸引力的源泉所在。旺茂新知青村从四个方面营造出特有的知青文化氛围:一、知青村的建筑反映出了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特点;二、陈列当年知青劳动用的农具、知青证等物品;三、在适当的地方悬挂着毛主席、周总理的头像,展示当年的报纸、标语等;四、播放文革时期的歌曲,把游人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文化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整整一代人、乃至后代子孙都不会忘却的记忆。旺茂新知青村则以历史再现的方式满足了一代人对“根”的追寻,为已成为过去的知青们找到魂牵梦萦的

篇二:初二下册语文

三峰山

2011级3班蒋瑞201103140309

三峰山

三峰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三苏乡即为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在苏东坡11岁前,举家居住于此。出三苏场街道向东南三苏村折行约4公里,便可见一座山势连绵的三峰山。三峰兀然崛起,山势俊秀,中峰更是挺然屹立。山上郁郁葱葱,林木繁茂,颇有幽静之意;山中鸟雀私语,花果飘香,一派生机盎然。据民国十二年《眉山县志》记载:“三峰山,山势崛起,中峰高插云表,挺然矗立,望之让人生敬。旁两峰温润可亲。登峰西望,左右连山环护如城。转东,地势开朗,有俯视一切包罗万有之慨。山右有洞,洞壁多孔,天将雨时,烟云四吐,俗名?巴蛇洞?。”据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当时苏家的“自留地”就在这三峰山下,正是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三苏。因此,这三峰代表着三苏父子,中间最高峰就是成就最大的苏轼。

三峰山上,有座三峰寺,是始建于唐的千年古刹。而这里就是苏东坡兄弟启蒙读书的地方。苏东坡8岁启蒙读书,他在《众妙堂记》中说:“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从之三年。”苏辙也说他幼时“从子瞻读书天庆观”。苏轼兄弟所说的天庆观,就是三峰寺。丹棱人彭遵泗所著《蜀故》也曾记:“三峰山有东坡读书处。”从苏轼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年的三峰寺,规模一定很大,因为光是用以学生上课的地方,就能容纳“百人”。然而,现在的三峰寺只是独居山顶无人看守的荒凉小寺,

也许,只有寺前这些残破石狮,还记得苏轼苏辙稚嫩的朗朗书声。

关于三峰山,当地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更具传奇色彩。据说,三峰山原本是一座险峻孤山,上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洞中有一条修行的白蛇,这条巨蛇就是刘邦起义时所斩的白蛇①。当时白蛇被刘邦斩杀后,怨气深重,魂魄郁积不散,随风潜至三峰山炼道修行。白蛇苦练千年,化去怨气,始成人形,常变作桃李年华的少女游走尘世,时有显灵,造福一方。因地处巴蜀之地,被当地人称作巴蛇。

元朝末年,张三丰来到三峰山上的寺庙中游历问道。其时,张三丰年纪尚浅,修道不深。时至中秋之夜,顿觉思乡情盛,对月独饮,醉酒而歌。歌声豪迈中略带伤感,于夜色中传播甚远,惊动巴蛇,遂腾云乘雾而来。只见峰顶一青年卓然而立,面如冠玉,身躯颀长,左手执酒坛,右手舞长剑,青衣随风而荡,自有一股出尘不凡之意。巴蛇一见,顿觉倾心。自此,巴蛇常长化作少女来寺中上香问佛,借机与张三丰相识。巴蛇虽已修炼千年,却少有踏足人世,因此不拘俗理、不惹俗气,显得娇憨可爱,懵懂天真,亦让张三丰颇有好感。天长日久,两人之间互生情愫。岂料天意难测,张三丰因六根未尽,修道走火入魔,恍惚将死。身陷爱河的巴蛇不忍看见心上人饱受伤痛折磨,于是献上腹中孕育千年的蛇丹护其心脉,每日精心为其疗伤,甚至放弃了渡劫化龙的千年机缘。

也是造化弄人,眼看这边病情渐有起色,谁知那边暗地里却有人心怀鬼胎。山中山神平日嫉妒巴蛇深得百姓尊崇,但忌惮其法力高深,①此应为附会,据史料记载,高祖所斩白蛇为白帝子,为雄蛇。

不敢妄动。如今趁巴蛇吐出蛇丹疗伤之际,诱骗张三丰吞下蛇丹即可白日飞升,与少女成为神仙眷侣。张三丰阅历不深,不疑有诈,便一口吞下。谁知刚吞下蛇丹,便闻天雷阵阵,交织于山野,其势惊天动地,令人心颤,至

掬,人称“大黑龙”;二龙满身金黄,阴险毒辣,凶残诡诈,名叫“小黄龙”。

在老龙王弥留之际,遗命黑龙继承洞府和爵位。小黄龙心中不甘,宴请大黑龙,名义上是同哥哥商量为父亲办后事,实际上是为夺王位暗藏杀机。他用毒酒把大黑龙毒翻,连夜把他尸体搬出龙宫,抛弃在陈姑山脚下的沙滩上。

黑龙心知此劫难逃,准备以残躯与黄龙鱼死网破。孔雀却以尾羽开屏,遮挡住黑龙的身躯,避过了黄龙的耳目,接着将黑龙转移到阴溪沟中的洞中。

谁知黄龙那日虽然没有看见黑龙,却恋上了孔雀姑娘的美色。回宫之后,命手下虾兵蟹将将孔雀姑娘掳尽了洞府中。

黄龙强逼孔雀姑娘委身于他,做他的小妾。孔雀姑娘心系黑龙,执意不从,一头撞在龙宫石柱上,当场绝气身亡。

大黑龙得知孔雀姑娘被捕后,心急如焚,决心拼死搭救孔雀姑娘。那小黄龙平时兴风作浪,频发洪水残害生灵,黎民百姓早就恨之入骨。两条龙决斗那天,湖岸父老都来为黑龙助战,当湖水翻黑浪时,雪白的馒头雨点般地落在湖里,当湖水翻黄浪时,烟雾般的石灰粉铺天盖地撒在湖面上.....小黄龙终于耐不住石灰水的灼烧,遍体鳞伤地逃遁到云雾里;大黑龙冲进龙宫,方知心爱的孔雀姑娘已死,他悲痛欲绝,当即撞死在同一根石柱上......

据说,他们的凄美故事感动了上苍,让他们化作黑龙滩两个相距最近的岛屿,让他们隔水相望、长相厮守,成为与天地共在、与日月争辉的爱情符号。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