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描写时间可贵的古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8:03:40 体裁作文
描写时间可贵的古诗体裁作文

篇一:描写时间的诗句

描写时间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3、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4、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6、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8、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11、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 1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1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9、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20、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21、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2、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23、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2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篇二: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杂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清)王九龄《题旅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无名氏《金缕衣》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和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儿有重开日,人生无再少年。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篇三:36首经典古诗词鉴赏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排行榜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33《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2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裳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全诗雄奇豪放,瑰丽飘逸,是诗人继承屈原《离骚》、《九歌》风格的一首浪漫主义的优秀诗篇。

20.《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篇四:古诗

1.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作者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 啼:叫。2. 山郭:靠山的城墙。3.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4.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赏析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南春·千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里莺啼绿映红

2. 春日偶成 作者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解此明道先生自咏其闲居自得之趣。言春日云烟淡荡,风日轻清,时当近午,天气融和。傍随于花柳之间,凭眺于山川之际,正喜眼前风景,会心自乐,恐时人不识,谓余偷闲学少年之游荡也。

O宋程颢,字伯淳,洛阳人。谥明道先生,,从祀孔子庙庭。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③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④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译文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是谁知道我内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乡的怀念。

3.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描写时间可贵的古诗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4. 小儿垂钓 唐朝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译文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

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

5. 春日 宋代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3、寻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6、光景:风光风景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篇五: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一. 名言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斯宾塞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但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伊朗)

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伊朗)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日本)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光阴潮汐不等人。(缅甸)

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就越慷慨。

时间比理性创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汤姆·潘恩)

“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献生)

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

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朗费罗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 伦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 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 德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

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杰弗逊

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歌德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莎士比亚

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 ——约翰· 洛克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