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红军长征(作文素材)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7:11:29 作文素材
红军长征(作文素材)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红军长征(作文素材)作文

从1934年10月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为了解救国民于水火之中,进行了举世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据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可用在“爱国主义”方面)

篇一:《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三、前置学习活动

预习要求:通过书本、网络等资源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长征的起止时间、路线、经过了哪些省,行程多少里、主要经历等,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境,整体感知文本。

1、同学们,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一周年,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有着讲述不完的故事,让我们走进长征,一起回望那漫漫长征路吧。

2、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由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如《飞夺泸淀桥》《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

长征是非常艰苦的??讲解长征的起止时间、路线、行程、主要经历等(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

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又是如何浓缩到一篇只有56字的诗歌中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赏析这首诗——《七律长征》,诗人就是三军的统帅、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教师简要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展”结合的方法,加深对详实、优美的诗句的理解。

(二)精度感悟,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扫清字词障碍;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同评析朗读节奏:①强调律诗联内部、联与联间停顿的区别,②注意韵脚的韵律感,略点七律: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

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

2、再读思考: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洋溢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该如何读?

讨论本诗的内容、感情(全诗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洋溢着自豪、喜悦的感情),指导学生从重音、语调等方面读出感情。

朗读提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播放朗读录音(显示毛泽东手书的《七律长征》)4、学生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积累内化

理清思路与结构,思考几个问题:

1、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不怕”——革命英雄主义;“更喜”——革命乐观主义。)

2、“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究竟“难”在何处?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总分关系,颔联承“千山”,颈联承“万水”)(总起与总收,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统一)

赏析画面、品味语言:

1、小组合作,疏通诗意,交流质疑,讨论解决:

参考意译: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赏析画面:《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根据诗歌意境,充分发挥想像具体描绘诗歌所表现的场景,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3、品味语言:你觉得这首诗中那些字词最有表现力?说说你的理由。

例:“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4、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包括对敌武装的斗争和冲破自然环境的险阻两个方面,为什么在这首诗里只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而对许多惊心动魄的战役却略而不写呢?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①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典型的形象,以篇概全,以少胜多;②写瑰丽之景、叙英雄之事、抒豪迈之情,写景、叙事、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文学作品不同于历史著作,诗歌不同于散文,抒情诗又不同于叙事诗,文非一体,各有所宜。在一首短短的抒情诗里,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纷繁的事实巨细不遗地列举出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诗人所抒之情,是否深深植根于这一特定现实的土壤之中,透过诗篇的三棱镜能否深入到事物内部剖视出事物本质。抒情诗与现实生活就如同酒与米,蒸气与水,它是米或水的升华,而不是米或水本身,但又确是由米和水提炼集中出来的精华。基于这种认识来反复吟诵《长征》诗,我们就会领悟到诗篇中所描写的一山一水,都不只是写瑰丽之景,

叙英雄之事,而实在是抒豪迈之情。在这里,写景、叙事、抒情,已经结合为一体,锻铸为合金,而以写景作为叙事的背景着笔,又以写景叙事作为抒情的素材运用。明乎此,也就懂得了为什么诗篇只写了“万水千山”,而且只写了“万水千山”中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等处,便使人感受到长征中所经历的千辛万苦的自然险阻,便使人想像到长征中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并从而使人领会到长征中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言以蔽之,这是文学的典型,艺术的概括。

(四)、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诗。学生交流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如《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等,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幻灯出示《清平乐?六盘山》)

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让我们踏着先人的足印,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篇二:七律长征

-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了解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

二、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

学生对长征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教法、学法: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长征。

2、教师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转载自

1、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

2、课后探究: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多样化的理解,你对此字有何见解?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远征难:

只等闲:

逶迤、磅礴细浪、泥丸(夸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水拍云崖、铁索寒和乐观主义精神

千里雪更喜、尽开颜

您可以访问

二、导入

由长征的历史背景导入:先让学生发言,然后老师总结: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同学合作学习,正音释义。

七律(lǜ)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云崖(yá)岷山(mín)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品味诗中画面

1、创设问题情景:诗

为什么喜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3、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六、教师引导,深入研读。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以多样化的理解。有人认为,“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战士的无限哀思。有人认为,“寒”字既烘托出沪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沪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也有人认为,“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还有人认为,“寒”字意味着在革命洪流面前顽敌的寒栗。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或者另有自己的见解?

那么“暖”字你又有哪些见解?

答案不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但上面所列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千里雪更喜、尽开颜)

只等闲:

细浪、泥丸(夸张)

一.七律长征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作文素材50则

作文素材50则

——理论论据52则,事实论据51则

主题一:理想

理论论据: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事实论据:1)年轻时的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

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

理,你母亲去哪儿了?去,快去把她找来,恐怕她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像这样壮

观的场面了。”

到了

1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事实论据:10)鲍叔荐管仲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

鲍波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

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

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

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

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

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

不如他。”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

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

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

的强国,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

下”的霸业。

11)毛泽东放走张国焘家属

张国焘于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

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在红军长征中,他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

央关于红烟北上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

红军的罪恶的活动。到达延安后,拒绝党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于1938

年逃跑到武汉,发表反共声明,投向国民党。当时,张国焘的妻儿还在延

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泽东,哭着说:“他丢下我们母子跑了,主席呀!请

您给我们做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天要惠雨,娘要嫁人,他

要走,要跑,不愿干革命,那也没办法!这样吧,现在你也到武汉去,劝

说劝说,做做工作,回来,我们照样欢迎他。”

不久张国焘的妻子带着孩子也到武汉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延安。

12)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的故事

主题五:张扬个性

理论论据:15)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朱光潜

16)金苹果学校校训:张扬个性

17)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17世纪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事实论据:13)乔布斯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没有特色的业务。他告诉他的同僚,不必

保证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只要大多数的决定正确即可。因此不必害怕。有许

多难以做出的决定,像砍掉无特色的业务,在今天看来十分明智,但当初做决

定时却令人提心吊胆。

乔布斯过去花许多时间寻找能够产生新产品的技术,但是现在由于工作的原

因,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他说有时在临睡前,会冒出一些平时想不到的点子。

他在因特网的六个新闻站点上登记注册,每天能收到大约300份电子邮件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里面大谈他们的新构想。(苹果电脑的个性化设计)

主题六:规则的重要性

理论论据:18)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19)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

事实论据:

14)曾获“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平台》一文章被收进高

中语文

一个人的经历浓缩起来就如履历表一样简单,但如果展开则精彩至极,

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各有不同。人生也正如一本大书,需要用思想去解读,

有书而不读,或者读之不求甚解,也只能理解为浑浑噩噩虚渡此生。

主题九:回到本真生活

理论论据:24)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提出者是古典诗人荷尔德林,阐释者是

海德格尔)

事实论据:18)陶渊明的归隐

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

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

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且看陶渊明一生大致经历:始为州

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

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

职归耕田园。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服务,他宁愿贫病交加,

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在《归

园田居》、《饮酒》等诗中,诗人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作了描写,“白

日掩柴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往来。相见天杂言,但

道桑麻长。”“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

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

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别人都瞧

不上眼的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

宁静,显得格外亲切。归隐后的陶渊明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

动人民,歌颂劳动,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更具劳动生活气息。

19)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

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

单的隐居生活。自耕自足两年有余。他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没

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

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

的生活。

主题十:教育的目的

理论论据:25)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

备”的教育目的。斯宾塞认为,生活应当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完满生活”展开。这里所说的“完满生活”不仅指物质条件方面,还包括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教育子女,怎样做一个好公民,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增进人类幸福等广阔内容。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我们提倡全面发展和个体个性及自由的发展,但片面追求智育发展而忽视德育教育及品格塑造的倾向,使得教育严重背离了当初的目的。

事实论据:20)“菠菜原则”说白了就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原则。日本的这种原则是

其教育体系与教育思想的产物。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精英,而是培养能够适应严酷集体生活的有协调性的人。这种教育贯穿着一个基本点,即培养合格的国民。这种国民具有共同的教养、共同的信念。

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是一种协调性训练,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机关到企业,他们的组织自始至终贯穿着协调性原则。遇到问题,他们会寻求集体,一切以团队、集团

下页

篇四:作文如何选好素材

作文如何选好素材

如何根据作文的议论说理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素材,如何紧扣作文的中心主题对所选的素材进行分析论述,如何根据作文的中心主题的需要适当地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这些都是高中生在作文中比较头疼、也比较重要的问题。下面就结合一些作文片段写作的示例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一下相关的方法:

一、选择名人素材。由于名人身份的特殊性,所以选用名人素材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因此,同学们应该在平时留心积累古今中外一些主要名人的素材,做到熟记于心,并同时思考这些素材分别可以用在反映何种主题的作文当中。

由于往往很多名人身上可以使用的素材很多,所以在使用名人素材时,应该注意:

选择与中心有关,不是整篇引用。(切忌将名人素材引述变成名人传纪)

下面以毛泽东的素材为例进行了几则不同主题的片段写作: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朋友的重要影响,“一个篱笆十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朋友的重要作用。大凡有大志者都非常重视朋友的选择。毛泽东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曾登报征友,寻求志同道合者,共谋革命大计。由此聚结了一批有志青年、革命友人,在旧中国黑暗的天空中激荡起了一片振奋人心的革命风云。(根据主题,只选用“登报征友”的素材)

2、总有人因环境的噪杂使自己心虚气浮而暴躁不已,总有人爱将自己的的失败挫折归咎于环境的纷扰不息,也总有人一见外界纷扰便躲进自己封闭的小天地。

一代伟人毛泽东就不这样。他在长沙师范读书时,为了锻炼自己的“心静”,甚至专门跑到闹市中端书而读。一段时间后,环境的噪杂、外界的纷扰非但没有使毛泽东心浮气躁、摔书在地、愤然而去,反而练就了日后他在延安土窑洞中头顶敌机轰炸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镇静自若、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中的纵横捭阖指挥从容。(根据主题,只选用“闹市读书”的素材)

练习:指出下面的写作片段有何不妥

比大海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辽阔的是什么呢?是人的胸怀。我国很多名人都是有宽容的胸怀的。例如,我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从小就树立大志,要拯救黑暗的旧中国,成立新中国,后来又领导了中国革命。在长征时,左派李立三排挤、迫害他,但他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勇敢与其作斗争。后来他又率领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东方。建立了新中国后,他并没有打击李立三,反而选举李立三为中央委员,让他担任了中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那样迫害他,毛主席却不记仇,胸怀不是很大吗?

二、同一素材在不同主题下的使用

同样一则素材,往往可以用在不同主题的作文当中。但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在素材的引述前用一些过渡性的话使素材得以自然引入;二是要注意根据中心主题把握好素材引述的侧重点。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有文革之过吗?浩劫十年造成了多少冤假

错案,使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刚刚站起来的的新中国也几乎走进国民经济崩溃的深渊!其祸惨矣,其过大矣!但毛泽东毕竟从实践中慢慢认识到了错误,在文革后期开始逐步纠正错误。所以,他最终也未失英名,人们也未因其错而毁其过。故而,错不要紧,贵在知错能改、知错就改。(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引入毛泽东的“文革之过”,并在引述时侧重于毛泽东的“改错”“)

2、虽然瑕不掩玉,虽然我们不能只盯住白纸上那个小小的黑点,而更应该看到美玉的晶莹、白纸的光洁;但是,瑕疵毕竟是瑕疵,黑点终究是黑点,我们不能因其为美玉、因

其为白纸而有意无意忽略这瑕疵和黑点。同样,对于伟人、对于英雄,我们也必须睁大眼睛、认真审视和察看他们身上的缺点和过错。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有领导中国争得新生、走向光明的千秋伟业,但他也有文革之祸(虽然那不只是他一人之责)——那十年浩劫几乎使新中国走向崩溃。我们不能因其为伟人、因其伟业而忽略这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盲目崇拜而迷蒙自己的眼睛,才能冷静地分析其错、总结教训,进而避免犯同样的、更大的错误。(用两则相似的事例引入,并在引述时侧重于毛泽东“也有文革之祸”)

三、用素材的铺排避免素材的干瘪

在素材的使用时,同学们经常会遇到对素材的细节把握不清或是素材虽然典型但过于简单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很多同学会会为了凑字数而对素材的具体细节进行编造,结果往往闹出很多笑话,使自己的素材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众多典型素材的铺排使用来解决。这样,既避免因编造而发生错误,而且能因铺排而具有一种较好的修辞效果。例如下面两则片段写作:

1、徐特立追求真理,在白色恐怖的1921年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是因为信仰的召唤;白求恩告别高堂老母,辞去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职务,先去西班牙,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那同样是因为信仰的召唤;长征路上那一支老弱病残的队伍勇攀被视为神的禁地的大雪山、勇过被称作死亡之国的大草地,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临危不惧、黄继光用年轻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眼、张志新至死不收回说出去的真理,那同样是因为信仰的力量;信仰的魅力招引着他们,给他们以坚定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使他们能在在魔鬼面前毫不退缩,使他们能勇敢地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绽放生命的光辉!

2、天地需要一股浩然之气,人需要一点豪迈之气。什么是豪迈之气?我在历史中寻找、、、、、、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身上我找到了:豪迈是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壮志,是带领红军在强敌追兵包围中力爬雪山、勇过草地的无畏,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那种通观全局、视天下如棋盘的大气,是延安土窑洞中头顶敌机轰炸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镇静自若。

四、根据中心和主题的需要,对素材进行适当改造

有时,我们可以对一些典型的素材(历史事实、名人事迹除外)进行适当的改造,以适合我们主题表达的需要。下面两则片段选用的其实是同样的原始素材,但根据各自的主题都对部分细节进行了一些改造。

1、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外。笼子里的老虎总羡慕野外的老虎生活自由自在,很幸福;野外的老虎却总是羡慕笼子里的老虎衣食无忧,真是快乐。最后,两只老虎商议决定调换一下,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野外,野外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饥饿而死,一只忧郁而死。细心想想,我们不也经常很像这两只老虎吗?很多时候,我们总对别人的一点快乐羡慕不已,对自己的幸福却熟视无睹,殊不知别人的幸福往往并不适合自己。(根据主题,情节侧重在两只老虎互相羡慕、自己调换)

2、保护区里有两只老虎,一只是笼养的,一只是放养在野外的。新调来的年轻的饲养员

总觉得笼里的老虎缺乏活力,而野外的老虎太过凶残。于是,他把笼里的老虎放养到了野外,把野外的老虎关进了笼子里。但是,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饥饿而死,一只忧郁而死。你看,好心却办成了错事。小小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却是很深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存方式,任何强加的改变(不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可能

带来灾害。(根据主题,情节侧重在饲养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行调换)

练习:以下面的素材为原始素材,写两个片段

1、反映“要学会让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自己”主题

2、反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主题

从前有一个国王,总为出门时脚被路上的沙石硌伤而感到烦恼。一个大臣献计:在王宫的地上铺上牛皮。可国王出宫视察时脚还是被硌伤;一个大臣献计:把全国的道路全铺上牛皮。可天下的路实在太多了,根本没办法全铺上牛皮;最后一个大臣献计:把国王的脚包上牛皮。于是,鞋诞生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