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快博三】透过2014年高考作文题预测2015年命题的趋势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3 15:50:32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快博三】透过2014年高考作文题预测2015年命题的趋势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作文快博三】透过2014年高考作文题预测2015年命题的趋势作文

【高考作文快博三】

  透过2014年高考作文题预测2015年命题趋势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18套试题竟无一例外全部采用“材料型作文”命题形式,且呈现出立意角度多元、思辨色彩强烈、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等命题特点。因此,预测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应研究分析“材料型作文”和“思辨型命题”的特点和命题形式,这对广大考生来说,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一、剖析2014年高考作文的命题

1、新材料作文的崛起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有关媒体撰文指出:“材料作文的材料内容丰富、角度多元,考生写作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思考,可从材料的中心角度、重要角度甚至次要角度立意。”这表明“材料型作文”其兼具“话题作文”开放性与“标题作文”限制性之优点,可能将会成为未来若干年比较稳定的一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我们应该看到“材料型作文”出现尚未满9年,伴随其间的相关研究也正逐渐深入,命题逐渐成型。综观2014年作文题,18套试题竟清一色地命“材料作文”题,成为该年命题的一大特色。

2、注重理性思考强化思辨

2014年还有一特点不应忽视。就是注重理性思考强化思辨。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曾用“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进行简单扼要的如是概括:“总的来说,今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质量都有所提高。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大概有90%的作文命题都侧重考察理性思维能力。”可谓一语中的。下面着重分析“思辨”的要素:

1)思辨题凸显“矛盾”

思辨是从发现事物的矛盾开始,因此在注重思辨的命题中,首先就要求不能缺少“矛盾”,而矛盾又可以分为“隐藏式”与“显露式”等类。所谓“隐藏式”矛盾,即阅读命题材料,并没有将有关“矛盾”明示,而是将其隐藏在材料的叙述之中。如四川卷题材料“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显而易见,这其中就隐藏着“站起”与“站不起”的一组矛盾;而在北京卷题材料中“逐渐被人们淡忘的‘老规矩’”,就原本蕴含“重视”与“淡忘”的一组矛盾;更不用说新课标Ⅱ卷题的材料“给野生动物喂食”中隐含的“动机”与“结果”的一组矛盾;新课标Ⅰ卷题的材料“山羊过独木桥”中所隐含有关规则的“遵守”与“打破”的一组矛盾。

2)凸显“矛盾”的“多元化”

众所周知,由于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又存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而“矛盾”的表现就往往呈现出多元、复杂,如今年有些材料就隐含着并不限于一组矛盾的“多元”关系:如湖北卷材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而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在这段叙述性材料中就隐含着“多元”(几组)矛盾关系,而每一组“矛盾”又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角度:从“来到山脚的游客”与“下山的游客”这一组“矛盾”来分析,即存在着“行动主体与他者”这一组关系;而“下山的游客”也体现出“客观风景与主观感受”的一组矛盾;再分析“留在山脚山腰游客”与“来到山顶游客”又构成“意志懈怠与不懈追求”或“珍惜当下与挑战未知”一组矛盾;如能够抓住山“脚”、“腰”与“顶”相互独立而又构成整体再深入思考分析,就自然得出“虽位置不同但风景各美,比喻‘人生虽阶段不同但各有其价值’”。综上所述,由于材料没有设置明显的情感倾向,这就自然提供出“多样性”选择,给“多元”立意提供出必要空间,阅读审题时就必须抓住材料中所隐含的“多元”矛盾关系,以此作为分析的突破口而层层剖析才能切中肯綮。

3)凸显“矛盾”的显与隐

凸显“矛盾”的方式,一是“显露式”。对于“显露式”矛盾,有论者将其称为“二概念”命题,即蕴含“两元关系”材料作文题,如今年其它省市卷题材料中的“门”与“路”;“朽”与“不朽”;“自由”与“不自由”等。

二是“隐含式” 。虽然有些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一组矛盾,但仍包含有一组“对立”关系,如全国各地卷题中的“透窗看到雅与俗、闹与静”;“黑白胶片时代的照片与数码技术时代的照片”;“悬崖峭壁与栈道桥梁”;“现代科技的利与弊”;“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等,而这些“对立”(一组矛盾)势必彰显其材料的思维张力而有利于考查辩证思维。当然,材料所设置“矛盾”的关键,是既要提供适度的立意空间,又不至于大而无当显得逼仄。这就是从自主性与选择性看,材料的“矛盾”关系就不能过于简单肤浅,而再从审题构思难度看,材料中所蕴含的“矛盾”又不宜过于复杂。

3、关注人生、思考生命

2014高考作文的命题就是主导关注社会、人生,今年就所选材料,一类是“文学作品类”(改编自文学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此类材料主要侧重“感悟人生、思考生命”等方面的引导,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厚。二类是“社会时事类”(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闻报道),材料主要取材于即时社会新闻、时事热点,体现出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的特点,更能体现引导中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发表自己看法。三类是“理论观点类”(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经过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理论观点等),材料有的是命题者原创,有的是对理论观点、名言警句的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往往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注重引导对其社会与人生哲理层面的思考,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展现实事求是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进而调动多角度、多层次的生活体验,从而形成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思考。

二、应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方略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上面简要分析,可确立2015年高考作文的应对方略的指导思想:

其一,抒情类命题正被思辨类命题逐渐取而代之。这是因为“情感”与“理性”在逻辑上本就存在矛盾,情感的审美逻辑主要是以主观、片面与极端见长,而理性逻辑则是以客观、全面与哲思显现。

其二,“探究型”命题将会应运而生逐年增加。虽然高考作文的目的并非培养探究性,但适当渗透“探究型”,应该既符合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也符合作文本身的规律。所谓“探究型”命题,是指根据提供的问题情境展开探究并寻找合适的问题解决途径,自主确立观点并进行论证,其思维空间相对开放,观点、角度只求合理不求唯一,能见仁见智自圆其说皆可。

其三“阐释型”命题会被忽视。这是因为根据命题给定的一个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来确定写作中心,并尽可能地调动已掌握的知识资源,对业已确定的主题进行丰富、完善或补充;只需调动内存来阐释已有观点,不需要进行观点的演绎推论。

(二)具体举措

1、注重理性思维且强化思辨

而在具体训练时首先应注重理性思维且强化思辨,这是因为议论文体仍被大多数考生选择时所青睐,训练的关键主要是说理论证。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评论道:“美国sat评分标准中,就有批判思维的原则,既是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是议论文的根本原则。这也就要对一切公认的说法,包括谚语、格言,都要进行反思,不管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其活的灵魂,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证更要注重反向思考,寻求那些潜在的反面现象或观点,在“正反互驳”中,通过比较辨析,深入思考其转化条件,以期完善、丰富或抛弃原先的观点;这是因为“论证“不等同于“证明”,主要不是通过寻找相关的正例来“证明”观点。能够进行合理论证的关键前提就是要在所供的材料中发现“矛盾”并能妥恰展开理性思维的具体分析。一般说来,或关注材料中事物的对立面,或揭示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或选定“量变质变”的角度,或抓住相似有关“概念”的辨析,或将有关“概念”放置在不同背景等。只有抓住所供材料中的主要矛盾,才能够摒弃那些程式化的“伪议论”,避免无关痛痒的泛泛而谈;在论证时方能纲举目张切中题旨。

2、要做到“文中有我”

在写作中要点要做到“文中有我”且语言能够彰显自我个性。“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不曾有过。”(前苏联作家费定语)因为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拥有了独立的思想也就拥有了独立的语言系统。要写出“我”的文字,而不是“我们”的文字,让作文中有一个鲜活的、真实的自我。毋庸讳言,当前高考作文的“同质化”倾向仍较为严重,写作主体的个体体验、真我感悟迷失在集体无意识中。而考生的作文已沦为笔头的技术活,而没有成为生命表达的本能需求。因此,“写作必须剔除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剔除得越干净,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成分越多,那越是成功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语)这说明高考作文,不仅需要考生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娴熟的表达技巧,更需要考生要有鲜活的生活体验,独特的个性表达。高考作文必须要回归自我,发现自我。因此,只有真诚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才能展示出文章的普遍意义。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保持对生活的敏锐知觉,通过想象以保鲜真我感受;通过细心观察,才能真切地感受生活;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思习惯,从现象表层挖掘出深层蕴来;经常把自身抽取出来,站在更高处俯瞰自身,拥有一份可贵的自省意识。

3强化“经典阅读”。阅读要注重积累转化。若是作文没有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颇具文采的语言,在训练中只一味热衷于模式化,只求外在的形式和用一些套作仿作来取得分数,结果必然造成思想的肤浅、情感的虚假、语言的乏味,甚或连最基本的写作素养也未能形成。如果动辄质疑、批判,常会偏离题旨,势必得分很低;而对于语文素养深厚的学生,质疑、批判且言之成理,往往会成为高分的理由。“技”的使用,如果没有“道”的支撑,很可能会自伤。应当在平时多注重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人文精神与语文的“制高点”,这就是经典名著。在阅读时不仅要勤于思索,而且注重积累与转化要形成文字。表达就是最好的吸收,通过写作将阅读对象转化为自己的营养。

4注重养成竞争意识。纵观历届高考优秀作文,思考的独到、内容的厚重是“发展等级”比较突出的特征。我们可以在文章中看到作者对文化、文学充满灵气与锋芒的见解;可以看到对生活嬉笑怒骂的解剖;亦可看到从小事中发现的诗意与对生活的关爱;可以看到投向一切不可知领域的目光;可以看到无数细腻的、有着丰富想象力和相当成熟思想能力的灵魂;可以看到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欢快与烦恼;可以看到青春期萌动的朦胧与挥之不去的细腻情感;可以看到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迷惑等。这些开阔的视野,灵动的思绪,丰富的知识积累,从容酣畅的叙述语言和进退得当的分寸感,情真意切的人生体验,结实而又微妙的诸种生活滋味、爱和同情心,以及准确干净又充满想象力的表达等,都是使作文进入“发展等级”的强有力保障。

5、淡化淡化“引经据典”淡化“引经据典”名人说事,应是同学们的一种普遍的追求,高考作文就是要贴近现实,要内容充实,要感情真挚,要个性鲜明,要语言朴实;就该写出青春的蓬勃朝气,写出生活的原汁原味。这就要联系自己的经历,或调动自己脑子里已有的储备。因为有话可说,所以行文从容,很快就把内容铺展开来了。不要动不动就拿名人来说事,而是要把自己摆进文章,或袒露自己的感悟,或写出自己的认识,或展示自己的体验。

6、勿用司空见惯的“几种笔法”。如今的高考作文训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痛心疾首反对,又人人耳提面命参与其中。有鉴如此,改革高考作文的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要求考生写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写议论文,不要故作高深,弯弯绕,“犹抱琵琶半遮面”。写抒情散文,不要“啊”“呀”“无边丝雨细如愁”地装模作样胡乱煽情、无病沉吟。不要热衷于不靠谱的“科幻作品”、胡乱编造的“故事新编”;少故弄玄虚写些不伦不类的“另类文”倒人胃口;不要在结构上把1000字左右的文章分成1、2、3、4或A、B、C、D的结构模式。

7,辩证分析“名人格言”。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还发现议论文所流行的一种引用“名人格言”为主题的方法。但是,它山之“石”可不是“菜”,有些考生却将引用“名人格言”简单化,以为信手拈来“放到筐里就是菜”,其实对于名人格言的运用,最起码要注意两点。首先,格言是抽象的,要使它有说服力,而且有血有肉,就得对之论证,这就要有与论题高度一致的事例。事例是无限的,因而,要选择最雄辩的,要用最精确的语言加以严密阐释,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所举事例不够雄辩严密,就在所难免会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其次,对格言必须要加以分析,从严格意义上说,一切格言由于把复杂的生活和思想简化为一两个句子,都免不了带有其片面性,因此,如能将“名言”通过进行否定的表述而反向思考,思路就会顿时活跃起来。“知足常乐”是对的,但“知足就不可能常乐”也有一定道理;“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天赋”,这对某些人来说是深刻的,则对另些人来说,则又是荒谬的。这些都说明,对一切现成的、公认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言而喻的说法的反思,是为文立意的深化之道。(高考作文研究专家林清峰供稿)

 

 

篇一:高考作文:2015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2015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作文辅导

032011:29::

2015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一)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势头强劲,话题作文逐步淡出

从作文题目类型看,以往高考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分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已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在渐行渐远,但在今后仍将有一席之地,不能忽视,要有备无患。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中,全国卷、新课标卷等9套试题使用了材料作文,安徽卷、江苏卷等7套试题使用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只有1个,即重庆卷以“情有独钟”为话题。

材料作文,考生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找准材料的最佳立意,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要注意议论的结构展开,注意例证的新鲜。

命题作文注意化大为小,添加语素,拓展思路,写作时,可以用深刻的思想、浓烈的感情、不凡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打动阅卷老师。半命题作文,考生应该抓住半命题的提示或限制,加以联想,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加以发挥即可。

话题作文不能脱离话题的范围,也要小处着手,写得深刻些,切忌泛泛而谈。

(二)稳中有变、不断创新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范围的剖析,我们清楚地知道,命题的范围定位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崇高思想境界等方面。按照“不可重复、不能怪诞、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命题规律,高考作文命题不重复前几年出过的作文题,又不会背离前几年的命题思路;既要发扬前几年在命题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又要继续探索新的命题方法,不断创新。那么高考的命题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揣摩和准备。

1、人生态度:可以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乐观积极豁达的方面去思考。

2、爱国主义:可以从赞美祖国、民族尊严、国家繁荣、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去思考。

3、理想信念:可以从怎样树立自己的理想、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理想、怎样克服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勇敢面对挫折,自强不息和不懈追求等方面去思考。

4、传统美德的继承与现代人格的培养:可以从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珍惜时间、乐观进取、拒绝冷漠等方面去思考。

5、科学思维方法:可以从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观点等方面去思考。

调研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常考的角度如下:

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

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

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

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

传统美德,如诚信、礼貌、孝顺、谦逊等;

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

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

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

心理健康,如承受力、战胜孤独等;

人文关怀,如敬老、关爱弱势群体等;

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

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篇二:[精品推荐]201详解0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解题

2010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近几年的作文评卷结束后,诸位参与改卷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失作文者,必定失高考。”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对高考成败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考生的高考作文水平,下面将对高考及平时考生写作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2010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合理预测,希望对2010考生有所帮助。

一、高考作文及考生的习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1.双基不牢。高考作文及考生的习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反映了考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不牢固。这主要表现在汉字书写的错误率较高,有的考生一篇作文之中竟有10多个错别字。《考试大纲》对写作明确规定:语言通顺,书写规范。这是对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2.审题不清。虽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出现淡化审题的倾向,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但是考生的作文中还是有跑题的现象。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见证”这一作文题,就有好多考生对“见证”理解不准,有的考生立意为“史铁生见证了身残志坚”,这就是因为没有搞清“见证”的主体,“见证”的主体应当是所见事件的旁观者,而非所见事件的经历者。又如考生在审题时,容易顾此失彼。2009年高考安徽卷的“弯道超越”,有的考生只抓住了“弯道”,忘记了“超越”这一关键内容;有的考生把“弯道超越”变成了“超越”,只字不提“弯道”,对材料含意的把握难免失之偏颇。

3.材料不新。现在考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素材陈旧,缺乏时代气息的问题。那些不关心现实、阅读面狭窄的考生,只能“旧事重提”。考生作文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素材是关于屈原、司马迁、项羽、文天祥、鲁迅、张海迪、史铁生等人的事例,这些成了考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这些素材虽然也可以采用,但是用得多了就显得庸俗,也显得考生视野狭窄。

4.文体不明。一般说来,高考作文为了体现开放性,充分发挥考生个体写作才智,往往不限文体。然而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让考生自我选择擅长的文体,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有些考生写记叙文时用一半的篇幅来大发议论,结果搞得两不像。有些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只是单纯地引用事例,缺少分析论证,没有把材料和观点有机地联系到一起。更有甚者,以创新为名,胡乱地用一些古代的文体,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5.语言不畅。好多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不注意对语言的锤炼,在遣词造句上,显得苍白无力,进而形成考生在写作时心中有话说不出,说出话来不到位,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表意不畅的局面。有的文章还用了古白话文的形式,半文半白,弄巧成拙。

6.卷面不洁。考场作文中,卷面书写脏、乱、草的现象俯拾即是,影响了考生的作文成绩。高考作文书写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不求书法之美,但求工整清楚;不求笔法遒劲,只求笔笔清晰;忌连笔字,忌字体忽大忽小。

二、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1.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分析2009年全国的18道作文题,其中材料作文9道,命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只有1道。可见话题作文渐渐淡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所以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将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主打天下。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半命题作文。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由于其开放性比较大,补充题目显得格外重要,对此,考生应当加以重视。

2.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是主流。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个性,关注社会。这必将是2010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庆卷的“我与故事”、天津卷的“我说90后”,三个直辖市的作文一致地以“我”入题,直接关照了“我”身边的世界。以“我”的眼光看自己、看世界,是避免假、大、空的策略,更是体现了“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展示自我个性的正确途径。作文题目关注生活,尤其关注社会热点是激发考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法。2009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都能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江西卷的关于“圆明园流失兔首、鼠首的拍卖事件”,辽宁卷的关于“明星代言”,安徽卷的关于“弯道超越”,江苏卷的关于“品味时尚”,都直接针对社会,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3.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是主调。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表达真情实感。题材的选取上,要从自己熟悉的或亲身感受的生活中选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的心理,体现人间的真爱。如2009年湖南某考生写的《踮起脚尖》,朴实地叙述了夜深了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的“我”等待在外谋生的父母回家这样的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由于文中再现了父母回家后怕吵醒“我”而“踮起脚尖”上楼、开门、给“我”盖被子等细节,所以生动地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这样的细节往往就蕴涵着父母的深情。

4.理性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主旨。2010年的高考作文,在整体上应该会继续保持理性的倾向。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考生引向理性思考的路上,培养考生的思辨能力。如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就是要考生谈“绿叶”和“根”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滋养哺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茂盛;“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种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新材料作文比较流行,我想关键是由于这种新材料作文让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能够从多角度加以阐发,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发散思维。因而考生在复习中,要加强对这种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培养自己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2010年高考作文应试策略

1.审清题意。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有强烈的审题意识。首先,要读懂材料。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的“弯道超越”,考生在写作时要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弯道”,既可实指困难大、变数多的赛车弯道,也可虚指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充满着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具风险性、挑战性,同时也充满机遇。可见,这个“弯道”含有比喻义和引申义。二是“超越”,就是超出、越过之意,如超越障碍、解决疑难、走出险境等。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要在困境、转型、变化的关键时刻,抓住机遇,战胜自我,奋发向前。其次,要辨析概念,扣住题眼。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的“品味时尚”,考生在写作时就要理解“时尚”的内涵,“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审美、创意、时兴、有人认同和追求。考生可以选取“时尚”的事物、生活、理念来“品味”,也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品味”。同时,要把握住题眼“品味”,写作的重点要放在“品味”两个字上面,“品味”就是“仔细体会,玩味”。最后,用好提示语,把握好材料的感情导向。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关于蔡铭超以高价拍下铜兽首的材料,考生就要全面地把握材料所含信息,体会命题的含意。材料中的信息要点有四:(1)国人强烈反对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2)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其在巴黎拍卖;(3)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4)

人们对此有种种议论。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就可以揣摩出命题人的意旨,就是要考生对文物造成流拍、称了国人之愿的蔡铭超的行为发表支持性、肯定性看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主旨,下笔才不会跑题,观点才不会偏离题意。试想,谁要是逆国人之愿去对蔡铭超发表批判性、否定性的观点,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

2.积累素材。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强化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文章的。考生应注意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1)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2)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3)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4)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5)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6)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7)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8)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同时考生还要明确素材积累的多种途径。如对“借”这一素材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

从课本:(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从生活:船要远航,离不开帆和桨,帆使船借助风力,桨使船产生动力。

从自然:(1)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

从历史:(1)诸葛亮巧借东风;(2)萧规曹随。

从名人名言:如牛顿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搭建结构。好多时候老师都对考生讲,高考时要带着“作文”进考场。这说的不是准备作弊,而是要求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心中要明白自己熟悉的文章结构。最基本的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体裁常见的结构方式。如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线索串珠式、时空贯穿式、画面组合式、穿插回放式和巧设悬念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和对照式。有时考生不光要掌握这些大的框架结构,还要细化到每一个段落,如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如何进行论述。好多考生只会用简单的观点(分论点)加材料来论证,缺乏分析,没有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连接到一起。这就要在平时做好建构,如下面的例子: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论点)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贫寒人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读书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椤…(列举论据)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贫穷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上进,这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分析)

上面这则材料就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有机连接,对论据的分析和阐述使论点鲜明。

4.优化语言。语言要有文采,这是发展等级里的要求,“有文采”就是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但并不是一篇文

章中这几个要求都要具备,其实只要有一个亮点,就能使文章出彩。如引用名言警句,与历史名人的故事相配合,如果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也能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可信度。如2009年某安徽考生的高考作文《转弯之后,是个春天》的片断:

青山相伴,浊酒相随,菊花相依,归隐山林,自成乐趣,享受恬静幽雅的自然风光。陶渊明是一个成功者,他能无畏而平静地离去,释然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走进青山绿水间,在竹篱茅屋下,秋菊小径上,自酌一杯淡酒,缓缓送入口中,享受那一份宁静,享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静谧致远。或许,他真的属于自然,他热爱自然,喜爱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格,最终使他与仕途无缘,成就了他的文学梦,迎来了转过弯道之后的灿烂春天。

文中四次引用陶渊明的诗文名句,印证了陶渊明的成就,这些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很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5.打造亮点。高考作文不比平时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又因为考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往往雷同,阅卷老师一直处于疲惫状态,这就要求考生作文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样分数就有可能上去了。那么如何打造亮点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2)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3)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4)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5)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

篇三:【导与练】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高考作文命题解读(近3年真题+模拟)

【导与练】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汇编专题二十高考作文命题解读(近3年真题+模拟)

新高考新作文

2014-08-142227

【导与练】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汇编

专题二十高考作文命题解读(近3年真题+模拟)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文题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体现的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和胸襟气度。本题审题难度不大,写作范围很广。从杂志社方面考虑,可从“敢于指出错误”“监督不可缺少”“敢于挑战权威”“让文字更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等方面立意;从作家角度考虑,可有“良药苦口利于

病”“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等立意。写作时不一定专谈个人修养问题,可以立足时代,放眼现实。比如,日本否认对亚洲的侵略历史;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变得浮躁、冒进,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或议论的对象。

三、(2013福建,20,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很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是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理解,含义深远,因此考生可写的空间很大。诗歌首先表达了诗人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飘行在天宇的流星无依无附和树根扎根土地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可以这样分析,诗人之所以选择变成树根,扎根地层,是因为有大地母亲的引力,抑或是对自由的拒绝。所以“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是不可取的,要做“深深地扎进地层”的人。除此,还可以有以下立意①想实现高远的理想,就要扎实去努力;②成功需要束缚;③自由是相对的。

联系社会现实,可以阐述学子留学回国的种种益处,呼吁众多游子学成回国,实现人生梦、中国梦。当今社会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之中有的最终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有的则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一种艰难的抉择。

此次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论述“拒绝自由,扎根实地”的重要性。论证过程中可灵活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据要注意典型性和逻辑顺序。语言力求准确、严密。

四、(2013北京,21,60分)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中材料主要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科学家和文学家对手机的看法。这里的“手机”其实是科技产品的一个代表,因此由本材料可以归纳出“科技对人类的影响”这一主题。根据材料中“不可思议”“新奇”“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这些词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和综合的角度来立意

从正面看,以通讯为代表的新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必将使人类社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在写作时,可以联系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如自行车被电动车、私家车取代,高铁遍布全国,网络购物成为时尚等。可以说新科技时代让地球成为一个“村”,人们的出行、交流、沟通、学习更为方便快捷,思想观念更加先进,情感表达更加自由。如旅游、健身、微

博成为多数人的共同爱好等。据此,可以立意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改变你我等。

从反面立意,可以反思“手机”等科技产品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带给我们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再那么难,但人们都愿意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不愿与周围人有更广泛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表面上近了,其实却更加遥远了。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又如电子书很便捷经济,却让我们失去了古人那种一卷在手细细品读的乐趣,网络诈骗、电子垃圾更是不胜枚举。据此,可以立意为莫让手机主宰你的生活,科技的忧思等。

从综合的角度立意,就是辩证看待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主张在科技时代,既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生事物,又要保持自我的操守和精神,不为外物所役,不随波逐流,等等。据此,可以立意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让手机释放正能量等。

五、(2013安徽,21,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写好作文的关键是选好角度。材料中的两句话都可以作为立论的角度,还可以综合分析两句话的意思,得出

六、(2013湖北,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富有哲学意味,可以看作一段寓言(不等于寓言故事)——用一些事物、现象来隐喻人生道理。材料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层次器物层面、人生层面。

①前者说各种不同的液体用或方或圆的容器来装,都显得“妙”,不同的容器都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功用,核心句是“方圆之用,各得其妙”。如果把不同的液体(牛奶、水、酒)看作人生要面对的各种问题的话,那么方圆不同的容器就是我们面对问题时所拥有的不同的态度和方法面对人生复杂多变的问题、处境,我们应拥有不同的态度、灵活的方法,善于变通,长于调整,才能更巧妙地解决问题。此为基本立意之一。

②如果把方圆不同的容器看作个性特点、特长能力各不相同的人的话,那么又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人是多样的,有的“方”,有的“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各得其妙,功用俱呈)。此为基本立意之二。

③后者说人生也“如此”,核心句是“上善若水任方圆”。“上善若水”出自《老子》,是说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这里的“善行”不能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慈善行为”。哲学上所说的“善”含义更广,有“有用”的意味。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境界,像水一样的人生境界。上文的“牛

奶”“水”“酒”都是液体,它们装在什么容器中就是什么形状,随物赋形,因势而变,不拘泥,不固执,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安时处顺,即“任方圆”。这正是一种圆融、旷达的人生境界(或处世哲学)。此为基本立意之三。

④材料中不同的液体尽管因存于不同的容器中而变换出不同的形状,但是它们的本质终究没变,任容器方圆变化(“任方圆”),我自保有我“水”的本性。坚守自我,富有韧性,不改本色,不移气节,这又是一种人生态度或人生境界。此为基本立意之四。

七、(2013四川,21,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下页

篇四: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指导(三)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精细与精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曾有许多人向一个从偏远大山走出来的青年才俊讨教成功的经验,这位年轻人总是会说起自己的母亲。尽管生活贫困,他的母亲也总是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不允许孩子乱扔乱放自己的东西。母亲经常对他说:“生活可以简陋,但却不可以粗糙。”这位年轻人说,母亲的话让他受益匪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细与精致,铸就人生辉煌

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的细节所组成的,生活的意义,亦在于品味这点滴之间。再长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完的,人生的成功与失败,都源自脚下的一步步。品味点滴之间,走好每一步,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精致与精细,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才能铸就人生的辉煌。

正如成功青年的母亲所言:“生活可以简陋,但却不可以粗糙。”生活中,尽管她们贫困,她却要求孩子的行为举止行为有规有矩、有张有弛、有粗有细。其实这一严格的要求已印迹在孩子的心中,当孩子成功的这一刻,精致的人生细节这颗种子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处于浮华社会中的人们,难道不更应该严于律己,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的精致吗?

细节,决定成败。古之今成大事业者,无不注重每个细节之精细。细节,是他们迈向成功清晰的足迹,是他们攀上巅峰的真实的台阶。注重细节的精致,就是让岁月流过我们手中而熠熠发光,我们亦因注重细节的精致而走向成功,甚至光宗耀祖,名垂千古。电话的发明,只因那多拧了半圈的螺丝;兰博基尼的创立,只因突破了法拉利发动机中细微的差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缘于一个胶皮项圈的松动没被关注......太多的失败,都来源于细微之处。细节的精致,能铸就辉煌,细节的粗糙,也能导致失败。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细节,反馈生活。生活可以简陋,却不可以粗糙。贫困,只作用于肉体,并不阻碍精神的发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古人贫困之时,却依旧是生活的有滋有味,有板有眼,中规中矩,因为他们懂得了品味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精致,细微之处见精神。“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正如陋室铭所言,“何陋之有?”生活的细节让他们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让他们精神的草庐,屹立于风雨中而不倒。注重细节,铸就新的高度,也就铸就了生活的辉煌。

细节,构筑明天。明天是美的,每个有梦想的人都会这么想,都会这么做。对追梦者而言,人生细节,是寻觅梦想的不竭的动力。佛经中有言:芥子纳须弥。以小见大,细节反映了太多,也构筑了每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的明天的大厦。我想,只有今天注重细节的精致,避免细枝末节的粗糙与草率,明天的

大厦才会坚固屹立,明天的航船才会乘着梦想远航。注重细节的精致,让我们明白拥有什么,我们需要什么,面对梦想我们该做什么,放弃什么。生活就在这细微之间,我们点点滴滴地构筑着明天,铸就着辉煌。每一个人都需要成功,渴望人生赛场的一场胜利,每个人都倾心于生活,每个人都会幻想那灿烂的明天。注重细节吧,它决定了成败,让他反馈生活,构筑明天,圆青春的梦,铸就了生命的辉煌。

有时候影响我们千里征程的,不是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而是我们鞋子里的一粒细沙。信乎?

【点评】

1.作者选拟题目时,注重拟题的细节。俗话说,小题目,大问题。题目上的偏跑题,就决定作文的失败,就决定了语文试卷的失败,就决定了总成绩的败北。因此,本文作者特意选取了材料中关键词的反义词拟题,紧扣题目。让题目“精细,铸就人生的辉煌”成为亮丽风景。

2.三个分论点围绕总论点,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馈生活”、“

细节,构筑明天”,层层深入,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结尾回扣开头,首尾照应。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调整方向,离岸远航"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人们都以为船越靠近岸行驶越安全,其实不然。船在靠近一侧岸壁航行时,船首由于受到岸壁反射作用产生指向河心的岸推力,而船尾由于过水断面变小产生指向岸壁一侧的岸吸力,这两种力使船航行时船体极不稳定,容易打转倾覆,尤其是对大型船更为明显。对船而言,岸边原本是最为安全的停泊地点,然而靠岸航行的结果却是最不安全的。这就是岸壁效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题,自拟题目......

调整方向,离岸远航

岸,是船的家。船在岸边休养生息,岸为船遮风挡雨。但当船行驶时,却不能靠近岸边,因为,离岸越近,岸对船头产生的岸推理和对船尾产生岸吸力,一艘船的受力不同,因此越是靠近岸边行船,越是容易翻船,只有挣脱了岸的庇

护与排斥,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独自搏斗风浪,船最终才会成为海上的弄潮儿。现实生活中,岸壁效应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摔打。父母之于子女,就如岸之于船一样,父母给了我们无限温暖的怀抱。我们在外面的世界只身闯荡,累了、倦了、受伤了,便回到家里,迎接我们的总是父母的拥抱,这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依赖父母,贪念温室的习惯。但我们不能因为贪恋父母羽翼下的安逸,而放弃出去闯荡的机会,来历练自己的翅膀,让我们变得坚强。

因为我们深知:温室的花朵,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摔打;大树下面的幼苗,永远也不能长成参天;雏鹰离巢的痛苦,练就了搏击长空的坚硬,离开“岸”的安逸,我们要远航。

离岸远航,需要“船”的勇气和信心。当我们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时,总会有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畏惧的心理,感觉自己与这繁华的世界格格不入。如果是怯懦者,便会因畏惧而不敢迈步向前,选择逃向安全的岸边停靠,找个小码头把船绑起来,避免台风暴雨的袭击。但这样一次次的逃避,只会使怯懦者更加怯懦,一条曾经充满无数梦想的船,慢慢的被腐蚀生锈,船皮一点点剥落,最后空留下一堆废铁朽木。而真正的勇者,必需有决心战胜畏惧,迎浪向上,顶风前行,不仅能练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如和气魄。还对未来的挑战与憧憬,充满必胜的信念。

因为,我们正年轻,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就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正如青年毛泽东所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离岸远航,岸要学会舍得放手松绑。鹰妈妈总会在小鹰刚长成羽毛时将小鹰推出巢外,任其接受风吹雨打,因为她知道只有让小鹰学会靠自己生活,学会飞翔、学会捕食,才会在没有妈妈怀抱的世界中勇往直前,活出精彩。若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将他们光在温室里,搂在怀抱中,一但他们见识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见到世界的变化多端,见到人事的沧桑与冷暖,就变得彷徨无措,像温室的花朵,大树低下的幼苗,在风吹雨打中枯萎凋零。

因为,有一种爱,叫放手。父母给子女松绑,还给她们独立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历练自己。是雄鹰,早晚是要飞翔蓝天的,是骏马,早晚是要驰骋草原的。

孟子告诫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也曾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所以说:依恋岸边的船,总会在安乐中会慢慢走向废铁的世界,而在忧患之海中,却会逐渐变得坚强,让我们调好人生的方向,离岸远航。让我们像青莲居士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吧!

【点评】

1题目“调整方向,离岸远航”能抓住材料核心,提炼中心观点,准确恰当立意拟题。

2.开头“岸,是船的家”起点高远,一下子就抓住了船与岸的关系,用形象的比喻拟人展开。然后能结合材料,尽快过度到对人的论述:“现实生活中,岸壁效应带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3.作者用四个分论点,从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4.每段有观点,有论证过程,有总结而深刻周密。结尾回扣开头。

5语言表达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深刻积淀与文学修养。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修行靠个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曾有许多人向一个从偏远大山走出来的青年才俊讨教成功的经验,这位年轻人总是会说起自己的母亲。尽管生活贫困,他的母亲也总是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不允许孩子乱扔乱放自己的东西。母亲经常对他说:“生活可以简陋,但却不可以粗糙。”这位年轻人说,母亲的话让他受益匪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简陋不粗糙,修行靠个人

青年才俊成功的经验看似简单,实际不凡。就是他母亲的那句话:“生活可以简陋,但却不可以粗糙”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生活是贫困的,但却并未被贫困的锁链束缚,在这样的逆境中,人穷志不穷,母亲将家庭里变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努力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母亲的言行告诉他:环境天注定,简陋不粗糙。成功的努力,是要靠个人的修行来实现。

恶境能历练出坚韧根须和翅膀。峭壁上生长着的幼松苗虽然面对恶劣的环境,但它顽强地生长,努力吸收水源,就会生长得令人羡慕的迎客松。那羽翼尚未全部丰满的雏鹰,但是只要忍着痛苦和恐惧,展开双翅,练习尝试着飞翔,就一定会翱翔蓝天。许多人说时事造人,我却不完全赞同。我深信:决定人生的不仅仅是环境,更多的是靠个人的修行,个人的努力。

逆境不能成为失败和逐流的理由。当伶仃洋中的文天祥面对逆境,没有屈服,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拼搏和反抗金人的拘押,偷偷冒死返回南方:不仅吟出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爱国誓言,还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衷肠之句;在监狱中的司马迁面在对自己屈辱活着

还是有气节地失去的两难选择逆境中,用终身的心血和汗水,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此,换来了人们给他的赞扬:“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忧愁发愤,著得信史照尘寰。”这些无不是他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我、坚持气节的真实写照。

虽然文天祥与司马迁都身处逆境,但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在逆境中决不屈服,高擎爱国和忠贞的大旗,使他们被记在中国史册上。如果没有文天祥逆境对人生的修行,那汹涌的波涛早已涤荡了伶仃洋里的点点残红;如果没有司马迁在逆境的修行,那么历史之旗就不会永远昭示那光辉的事迹。他们的经历使我再次深信:即使身在逆境,只要不断努力,修行自己的品格,练就坚强严谨的个性,按照一定的方向就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逆境靠修行顺境需坚守同样重要。在顺境中不能坚守,就会在人生轨迹中越行越偏。那些贪污、腐败、堕落的公仆刘志军们,他们借党和人们给予的权力,来图谋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人生顺境之时,却因自己的修行不够,人格的悖谬,而完全偏离了人生正常的轨道。结果必然会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顺境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唯一条件,在顺境中对个人的人格的修行,同样至关重要。

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个人的努力完善。上天注定的或许就是环境吧,但最主要的依然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和修养。请不要被事物的假象蒙蔽,时刻坚持自己的操守,做最好的自己。

在人生的潮水中行驶,即使前面道路漫漫,即使惊涛海浪,我依然坚定信念,把握自己,努力修行,不断修正人生的航向,向成功的彼岸不断慢溯、漫溯,寻找精致的人生。

【解析】

1.题目“简陋不粗糙,修行靠个人”,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把握主旨,比较精准地拟题,在题目上“简陋不粗糙”的镶嵌,造成了强烈扣题的印象,这是考生在拟题上的聪明之举。

2.

三个小论点:“恶境能历练出坚韧根须和翅膀”、“逆境不能成为失败和逐流的理由”、“逆境靠修行顺境需坚守同样重要”紧紧围绕中心展开。3.收尾照应,结尾设臵情景,深化主旨。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