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优秀作文集锦(三百五十五)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9 00:45:57 高中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集锦(三百五十五)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优秀作文集锦(三百五十五)作文

脉脉乡情(2009·浙江卷)【满分卷】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问最美丽的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问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未完待续)

       夏明瑞   2015年2月13日10:00   整理于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

篇一:2012年各地高考优秀作文集锦

一、小说阅读

(2012·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抠动了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1.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2.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3.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考向分析

2011年高考江西卷自自主命题以来

写,显示人物的局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只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中的一次小小撞击。

当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时,环境与情节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依据。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其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其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三、分析环境描写,把握原因

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社会环境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将人的特殊境遇、独特经历细细写来,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使读者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说情景中而不自知。当然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能够真实详尽地、与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现。

二、散文阅读

考题展示

(2012·大纲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3.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4.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考向分析

2011、2012年江西卷没有选用散文体裁作为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类型,但结合全国其他省市总共有7套试卷考查了散文阅读这一形势,因此在2013年重新考查散文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从题型的设置来看,应该会继续沿用2010年的考查形式,即三道主观题,一道客观双选题,分值还是21分。选材主要为名家名篇。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本题一直是全卷各题中得分率最低的。因此在考试中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把握规律,掌握技巧,从而越过这道高考中考生的“伤心岭”。

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词义、句意及句段作用;二是结构思路的把握,文意的归纳;三是技巧和形象的鉴赏,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四是散文的探究。

散文阅读的应考,我们要针对性地强化解题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方法。

一是快速阅读和整体认知文章的能力。

要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

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表示主次轻重的词语等。

要把握文体特点。散文要注意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阅读时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要首先注意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然后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尤其是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要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关键句,化面为点(浓缩每段内容),连点成线(串起各段内容),看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事)等。注意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

二是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要注意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却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要明确答题的方向,寻找阅读区间,确定答题方法。

三是了解一些基本规律。

1.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4分的题目,答案要点一般不止一点,往往有两点,6分往往有三点。

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从命题的一般原则上说,题目有一个从易到难的梯度,应该从前到后步步推进。而最后一个多选题,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一般是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来安排选项。如果先做完这道题,对全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3.把握各题间的相互关联。(读文—读题—审题—阅文)

4.对探究题,在语言组织上要注意点面结合,避免抽象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表述。

三大作文写作

2011年高考(江西卷)2012年高考(江西卷)考题展示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考向分析2011年是江西省实行新课标教材高考的

下页

篇二: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集锦(2008-2011)精校版

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

集锦

2008——2011

1

【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试题回放】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考题解析】

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文化气息很浓厚,充满了禅学之味。与去年的试题相比,在审题上增加了难度。初见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是无从下手。在紧张的考场上,对学生而言就可想而知了。不过细想想,还是有思路的。此题对文科学生而言,有一定的优势。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语出一句佛语。“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等,说法不一。此语有崇尚自然,领悟自然,而后豁然开朗的意思。题目所包含的寓意和高中政治中的马哲原理相一致,即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应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考生只要抓住这一点,作文就不难写好。有的考生将汶川地震写进作文,非常切合时事,既写地震的不可抗拒,又写在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必定能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这也是“春来草自青”的一种体现。考生也可写一篇议论文,以物言志抒发情感,也可直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审题时,可抓住话题中“春”代表着希望和机遇,“草”表面上是弱势的,但“草”的绿代表了希望,只要我们坚持到底,就一定有希望,“自”则有顽强追求的意味,“青”描述的是一种结果,可以理解为成功了或者目标实现了。

基于以上几点,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时事,谈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而至。但不可只停留在此点上,通过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各种英雄人物事迹的介绍,来说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必定能战胜灾害,这也是一种“春来草自青”的意义。

2.结合自身谈感悟,例如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对童年的怀念。那些迷茫和伤感都是暂时的。通过各种事例来展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憧憬。毕竟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此类文切忌空洞乏味的抒情,需以事件切入。

3.通过某些自然景色来抒发积极向上,崇尚自然的感悟,转化写景文,以物言志。

4.阅读积累较多的考生,还可以就“春来草自青”的意义写一篇议论文,直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总之,此话题的发散空间很大,但务必注意挖掘其内在的含义,并结合自身实际渗透进作文的内容之中。

【优秀例文】

1.蝶变

谁不期盼破晓的绽放绚烂一季的辉光?

谁不渴求篱下的花艳夺魁满园的荣耀?

谁不梦寐蒹葭的双生双息羡煞湖光的潋滟?

谁不欣赏蝴蝶曼妙轻盈的舞姿、动人的旋律之下婉转地飞旋,又有谁彻悟了蝶变的焦灼、等待,临近破茧时耐不住的狂躁,好似一跃而生出温柔一刀的牢笼,然而那守不住一季的庄重之蝶,在破茧期未到便提前赏览景致的顷刻,断翅的断翅,无触的无触,残缺的身体孕育了一年的包容却抵挡不住这一季的浮华。

我为残蝶感到万分的悲痛和莫大的伤情。它们佝偻着不健全的躯体爬行,想饮草叶上的露水,微弱的渐黄的草叶已没有青绿的映象,残蝶没能感受到露珠的清凉,它不堪忍受这折枝的生命之重。蝶儿蝶儿,草叶尚且知道春末的最后一缕风将结束自己的童年,开始迈入青年前的这场成人礼,为何如此灵动的你却等不得片刻,扑闪出自己满世的妖娆,而换来今生莫大的悔恨。

你需要等,草叶需要等,嗷嗷待哺的雏鸟需要等,最伟大的英灵们需要等,等待不是静静伫立,等待不是兀然独坐,而是为生命戴上一顶更美的花环,为人生披上一件更华美的羽衣。等待不是久久地凝望,等待也不是迟迟不归的痴傻,在等待中我们磨炼心智,锻造刚硬的围墙,保护自己娇弱的精神世界。等待不像温室里的花朵,在潮湿温暖的花房里自在悠游,永远走不出那比掌心高出一度的温暖。这种娇怜之花的等待像是天上的群星,永远蜗居在银河系,在那里活得潇洒烂漫,而一旦陨落则是废石一样暗淡无光,失去了往昔的润泽。这样的空虚等待和那提前破茧的蝶儿如出一辙。

蝶儿何尝不悔过?想回到往昔的辛苦,尽管现在想来那往昔的辛苦是多么的不足挂齿。若是回到那曾经的似水流年,我知道你是会坚守住那短短一季的犹豫。春去夏来之时,满园芬芳之时,阳光沐浴大地,雨水清洗草茎,乌云遮蔽艳阳,鸟儿做伴歌唱。而蝶儿将是满园最美的舞者,翩翩飞舞直到秋叶成堆,你默默坚守的灵魂仍不会枯萎!

春来草自青,等待那初春、仲春或是暮春的来临,让春点亮你彩色的人生,拥有心底的期盼,怀抱着坚守的本真,我们都会有蝶变时绝美的容颜,惊诧整个世界的脸庞。

3

【名师点评】

本文出彩之处在于创新。全文体现出画面优美、语言动人、文学形象鲜明等特点。

画面优美。作者围绕题目“蝶变”组织材料,主体对象形象美。“蝶变”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是个传统的审美意象。从“庄周梦蝶”到“蝴蝶梦”,再到《梁祝》中的“化蝶”,其文学意象丰富多彩。而在作者的笔下针对“春来草自青”,从一个角度诠释了它的含义,即一定要等待,耐心等待破茧期到来,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美好。

文学形象鲜明。作者在本文中描绘出“蝶变的焦灼”的心态与行为,其结果“断翅”“残触”,因缺乏必要的等待,“换来今生莫大的悔恨”。说明只有怀抱着坚守的本真,我们才“会有蝶变时绝美的容颜,惊诧整个世界的脸庞”的道理。

语言优美动人。仅以文章开头为例,如“谁不期盼破晓的绽放绚烂一季的辉光?谁不渴求篱下的花艳夺魁满园的荣耀?谁不梦寐蒹葭的双生双息羡煞湖光的潋滟?”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的句群,既总领全文,提挈下文,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意。

2.春来草自青

生在书香门纸撕下来?五马分尸?。我扯着自己的头发,眼泪不自主地流了出来,虽然我在克制自己不要流泪,可不知是中午水喝多了还是怎么地,眼泪似瀑布一般从眼里涌出。

这发泄来得太快了,我一点也没有控制自己。忽然,我觉得有人走过来,透过?泪珠组成的哈哈镜?我看到那是爸爸,他拣着地上那支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把那张字条塞给我,说:?还得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啊!好!快迟到了!我把纸条往口袋里一揣,洗了一把脸,拿着书冲出去了。

4

到了教室,同桌一看我就笑,说:?你头发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我当时是怎样一副尊容!于是我含糊地说着:?没什么。?回到座位,掏出那张纸条,上面是一首诗:?燕归暖来早,水绿寒立消。春来草自青,何患春之遥??我久久不能忘的,就是这句?春来草自青?,这是爸爸不能用言语表达,但能从精神上支持我的方法,这是父爱吗?不,用父爱来讲,已经浅显了。我久久沉醉于这首诗中,从中感受到无数支持的话语!

我能做什么呢?

我能做的就是将?春来草自青?印入脑海,拿起那支因被摔而笔壳有些破损的笔,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我从此相信了:有春天,就有花草,有努力,就有收获。

评语:这是一篇考场作文,作者能在较短时间写出如此出色的文章,可见平时积累的勤奋和基本功的扎实。本文的亮点有三:一是扣题自然,用“春来草自青”来诠释生活中“功到自然成”“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等信念,立意深刻独到;二是细节描写自然生动,如“我扯着自己的头发”“眼泪似瀑布一般从眼里涌出”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与无助,其中“扯”“涌”两个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此刻的心理;三是语言简洁明快,作者多用短句,活泼天成,让文章增色的四句小诗,为作者原创,亦显示其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3.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体会了夏的灼热,感受了秋的萧条,走过了冬的严寒,我明白?春来草自青?。

不害怕迷途中的怅惘,不畏惧失败中的苦痛。我只相信,相信未来,并为之奋斗,就一定会发现酸中有甜,苦中有乐,酸甜苦辣的经历中才能折射出真实的人生。

也许,对于广阔的宇宙,人,只不过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因季节的变幻而干枯,因环境的影响而无助。可是,冥冥之中,只要能坚信未来,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5

下页

篇三:高考优秀作文集锦

高考优秀作文集锦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语文作文题目:经验与勇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开启三个段落,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全文结构严谨。

3.格调高昂。文章结尾说“使负能量变成了正能量”,确实,读完这篇文章,也给人这样

的感觉。全文立意“放下顾虑”,简洁、明确,三个事例均从正面来谈,使文章格调无比激昂。

阅卷评分:一类文上58分

勇气助我成功

河北一考生

因为勇气,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下,耸立成伟岸的信念;因为勇气,蜡梅在严寒的肆虐下,挺拔成芬芳的春意;因为勇气,胡杨在干旱的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

想问题,办事情,经验和技术固然重要,但勇气同样必不可少,其他几位切割师缺乏勇气,空有丰富的经验而一筹莫展,而年轻的徒弟借助师傅的经验,更借助自己的勇气成功地切开了钻石。

勇气可以使我们放下顾虑。北魏孝文帝亲政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百姓困苦不堪,他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冲破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促成了中华大地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也换来了北魏的繁荣和稳定。试想,如果没有锐意改革的勇气,孝文帝必会在顽固势力的阻挠下顾虑重重,改革的措施也就无法推行。鼓起勇气,放下顾虑,我们会走得更坚定更坦然。

勇气可以为我们迎来转机。商业巨头李开复因为一次换工作的经历,遭到微软的投诉而跌入人生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人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到谷歌工作。正是不怕困难的勇气,为李开复赢来了人生的转机。鼓起勇气,心怀希望,我们便可以走得更自信更潇洒。

勇气可以让我们超越自我。刘翔,这个捧着光荣和梦想的奥运健儿,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迎接挑战并创造了奇迹,北京奥运会的因伤退出并没有使他丧失斗志,而是以惊人的勇气战胜了伤痛,参加了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获得银牌,上演了王者归来的一幕,同时他还实现了全运会三连冠的梦想。是勇气,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成就了他超越自我的精彩人生。鼓起勇气,超越自我,我们便能走得更精彩更完美。

有了勇气,年轻的徒弟在经验的指导下一举切开了钻石;有了勇气,我们可以放下顾虑,迎来转机;有了勇气,我们可以超越自我,让脚下的路更坚实,让我们赢来属于自己的金灿灿的成功。

提分点:1.开头秀美。开头段,紧紧围绕勇气而展开,紧扣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排比使文章很有气势。

2.结构严谨。文章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语文作文题目: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的思辨性与哲理化。

2.素材丰富。文章一共用了四个典型的材料:伯牙与子期、管宁与华歆、瞿秋白和鲁迅、黄杨和林某,这些材料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古时候的,也有现当代的,如此丰富的材料当然会更好地论证文章观点。

阅卷评分:一类文上59分

让同窗微笑在理解的怀里(青海一考生)

总是在流逝后才留恋曾经的美好时光,总是在离开后才挂怀彼此留给对方的深厚情谊,总是在成熟后才蓦然痛惜曾经的过往。那一天,当我们离开青春校园,那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甚至是那次不愉快的争执……当一幕幕漫过记忆。试问同窗,过往如何?我们微笑,那座理解的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心灵。

理解如一盏穿透雾霭的明灯。让我们避开阴影一起走上了光明的坦途。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在彼此的理解中缔造了一段不朽的“管鲍之交”,两人一同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一些给管仲,绝不认为管仲贪心,从不计较利益分配的多少,不分你我。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从不认为管仲愚蠢。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的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齐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

2013年高考天津卷语文作文题目:以“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而知之(天津一考生)

小草,勇于尝试,钻破土地,伸出头颅,于是感知到了春天的信息;蚕蛹,勇于尝试,咬破蚕茧,于是看到了世界的美丽;老鹰,勇于尝试,搏击长空,于是体验到了天空的辽阔——无数的自然现象都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道理:尝试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先“尝试”然后才能得以知之。

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少不了尝试这跟杠杆。懂得尝试的人,往往能够博学广见,学富五车;懂得尝试的国家,往往能引领新的改革潮流,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只有先“试”才能知之。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试了一千多种材料,做了一千多次试验,他说他每试一次,就离成功近一步。终于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他如愿以偿地找到了适合做灯泡的材料,造福了人类。正是因为尝试,爱迪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做法,最终取得了成功。可想而知,假使他不能这样坚持不懈地试下去,他怎么会找到合适的材料然后发明电灯泡造福人类呢?由此可见,要想“知”得先“试”,“试”而“知”之。

纵观古今中外,无数成功的事例都为这一真理做了最好的阐释。邓小平勇于尝试,让国人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真正富民强国,闭关锁国只能带来落后;列宁敢于尝试,让国民认识到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罗斯福敢于尝试,让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邓小平、列宁、罗斯福之所以能给国家和世界带来改变正是因为他们敢于尝试,他们勇于尝试的精神闪耀世界。

诚然,勇于尝试带来了认知,而一味守旧,不敢尝试的人,不仅不能带来新的认知,反而会在旧的认知中毁灭。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一个反面典型,不懂得尝试的人终究不能得到新的认知,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纵观今日之中国,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确需要尝试,有了尝试,才会有新的认知,才会有创新,这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让我们大胆尝试吧!因为只有“试”才会有“知”,就像我们要“一览众山小”,就要“会当凌绝顶”一样,尝试必将为我们的文化增添新动力。“试”会让我们的认知更丰富、更精彩。

提分点:1.句式灵活。文章运用排比,从“无数的自然现象”中提出观点,在举例论证时,运用排比进行铺排,这都表明考生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也为论证观点增添了气势和说服力。

2.主旨突出。本文

篇四:2005各地高考优秀作文集锦(共218篇)

2005各地高考优秀作文集锦(共218篇)

目录

1.2005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

2.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魂兮归来

3.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

4.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5.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经典,此香如故(新)

6.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文化生活厚与重(新)

7.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雅俗共赏,去粗取精(新)

8.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时尚文化--让我欢喜让我忧(新)

9.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给文化一份纯净(新)

10.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当今文化之我见(新)

11.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挑选精品学习(新)

12.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剔糟粕,取精华(新)

13.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夜深还过女墙来(新)

14.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熨平灵魂褶皱(新)

15.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且听好风长吟(新)

16.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论文化的商业化(新)

17.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双子座的文化(新)

18.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鉴兴衰考得失(新)

19.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新)

20.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剪一缕阳光照心窗(新)

21.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由青涩走向成熟(新)

22.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文化不能市场化(新)

23.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逃脱(新)

24.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任是流行也精彩

25.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

26.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

27.2005上海高考作文:浅析流行文化

28.2005上海高考作文:一枚硬币的两面

29.上海特级教师李强下水作文三篇

30.2005年上海高考下水作文:我的江湖

31.2005年上海高考下水作文:选择厚重

32.2005上海高考仿写作文:万事皆有可能

33.2005上海高考作文同题征文:我们都有难忘的回忆

34.2005上海高考作文同题征文:关注流行文化

35.2005高考作文上海卷之王朔版

36.“时尚与经典”话题作文优秀习作及点评:

37.小兵试写“上海高考作文”――《童话大王》塑造小兵人生观

☆☆☆☆☆☆☆☆☆☆☆☆☆☆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1)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2)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3)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4)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5)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6)

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安全(7)(新)

2005北京高考语文零分作文:安歇吧,袁崇焕(8)

☆☆☆☆☆☆☆☆☆☆☆☆☆☆

2005年天津高考优秀作文:留给明天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2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3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4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5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6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7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8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9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0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1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2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3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4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5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6

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17

2005年天津高考下水作文:留给明天(3篇)

☆☆☆☆☆☆☆☆☆☆☆☆☆☆

1.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意料与情理的较量

2.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随写而已

3.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意料之外的苦闷才有真情理

4.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不是天才也能创造奇迹

5.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呼吸历史的薰香

6.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生活的真谛

☆☆☆☆☆☆☆☆☆☆☆☆☆☆

1.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我胖,我快乐

2.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桃前述怀

3.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自嘲(一)(新)

4.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自嘲(二)(新)

5.2005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筷子(新)

☆☆☆☆☆☆☆☆☆☆☆☆☆☆

2005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昭君出塞(新)

2005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新)

☆☆☆☆☆☆☆☆☆☆☆☆☆☆

1.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明月,照着我们的脸

2.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暗香

3.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只为了那张脸(新)

4.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微笑的脸(新)

5.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给生命一个笑脸(新)

6.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三国之“脸”说(新)

7.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脸的真谛(新)

8.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脸?人?精神(新)

☆☆☆☆☆☆☆☆☆☆☆☆☆☆

1.2005年黑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风帆指向灯塔

2.2005年黑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3.2005年黑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向前看,向后看

4.2005年黑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如梅在雪

☆☆☆☆☆☆☆☆☆☆☆☆☆☆

1.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2.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青春从40岁开始

3.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善始之论

4.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5.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不肯死去的心

6.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不看续集

7.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厚重的心

8.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豹子飞奔!

9.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生命的绝唱

10.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文章无法

11.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掀起你的盖头来

12.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夸父追日

☆☆☆☆☆☆☆☆☆☆☆☆☆☆

1.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2.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芬香永存

3.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

4.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纪念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