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致命的两分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9 00:42:59 高中作文
致命的两分钟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致命的两分钟作文

致命的两分钟

多年的高考之后,语文卷中的作文环节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模式化,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地方的学生,从上高中起(甚至是从初中开始),就接受了模式化作文的训练,其结果就是考场上完成的作文,不管得分高低,作文的面貌都越来越趋同。以前我们只担心进入二类三类的作文通常都比较僵化,而且没有文采可言。问题在于,我最近发现诸多进入一类的作文也无非是要么比较别致,要么比较生动,要么是在炫耀一些众人所不知的学识。你在一类文中,哪怕是高考优秀作文选里,也极少看到文字中洋溢出来的青年人的朝气,他们的热情、信心、责任感和远大的抱负。写这种所谓的一类作文的学生通常分两种,一种是从心底恨死了作文,伴随着高考的结束,他们再也不想写作文。值得注意的是,应考作文应该仅只是作文中的一种,但这些学生却会因为常年的应考作文训练而恨死了所有的作文,因为他们恐怕再也不会写别样的文章了。还有一种学生采取的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策略,他们知道如何对付考场作文,如何迎合阅卷老师的心理,但与此同时,他们依然保持着个性化的写作原则,按照自己的内心表达着更真实的自己。当然,这样的学生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应考作文模式化,应该说是如今的高考所带来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如果一切都还是唯分是论,高分是唯一的硬道理,那么原本应该极具个性的写作便也厄运难逃地走上模式化的不归路。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面前,很多老师也是万般无奈的。

以北京高考为例,在一张完整的高考卷中,作文被分成了一大一小两个作文。小的叫微写作,占十分;大的姑且叫大作文,占五十分。我个人对这样的变革深感困惑,因为这就意味着写作要有以前的一次审题变成两次审题。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擅长于这两道写作题,那么两道题的得分相加,自然有可能比一道题得分更低,这是很简单的数学道理。不管这样的改革出于何种考虑,从得分的角度看,于学生是不利的。这里我先不对微写作说太多,只重点说说这个分值为五十分,占总分三分之一的大作文。

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语文高考时间都是两个半小时。对于北京的考生来说,两个半小时之内,他们要完成前面九十分的阅读理解,还要给后面的两个写作题留出足够的时间。这两年北京语文卷的改革风起云涌一般,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们做完前九十分的题之后,发现留给写作的时间已经少之又少。时间紧张,学生在审题上必然十分仓促。如果要写出极具分量的作文,势必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构想。但是,时间不允许。于是,应考化的写作训练在这时就派上了用场。经过多年的训练,很多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几种应对方式,这样的方式保证他们在相对仓促的时间内同样能够完成作文,文笔好一些的,甚至还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当然,可想而知,得到不错的分数的作文自然也就没什么分量可言。

除了时间紧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应考作文的篇幅有限。北京卷的作文纸,最多只够学生写一千三百字的文章。当然,这对很多连北京卷高考大作文七百字的底线要求都难以做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客观上讲,区区七百字的篇幅,对于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来讲,若想写得更加深厚丰满,几乎是不可能。

记得有一次,考试院的老师到我校征求关于高考语文改革的意见。我说,能不能把高考语文分成两场,一场考阅读,一场考写作,考写作的时候,保证时间和纸张篇幅的充相对裕。这样便于保证在考写作的时候,学生排除杂念,专心于写作的构思之中,给学生写出好作文制造更多的可能。那征求意见的老师用三个字回应了我的提议——不可能。

我的想法可能真的过于天真了。即使这一想法真的得到执行。常年在同一标准下被训练出来的学生,又有几个能写出好文章来呢。再有,这便涉及到第三个原因了。我们的应考作文限制多,但最突出的限制在于,学生的写作不那么自由。

前面说到学生写的一类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没有思想。其实未必学生没有思想,只是在应考作文里,学生不能写思想。当然,不能写的结果便是,久而久之,学生真的没思想了。

还有一条原因,也是我认为的最后一条原因。那就是学生高考之后,作文评阅组的老师,他们评判学生作文的时间平均算下来只有两分钟。

两分钟,能把一篇七百字的作文认认真真看完吗?显然不能。这还只是一个平均下来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很多老师评阅一篇作文的时间还不足两分钟。当然,超过两分钟的,自然该是更仔细的。但问题是,全市几万名考生的作文,要在一周多的时间内阅完,人手有限的情况下,谁超过了这个平均数,那就意味着在完成工作的进度上,拖了大家的后腿。

每年高考阅卷工作结束之后,每个阅卷组都要评选一个优秀阅卷员,而优秀阅卷员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阅卷的速度快。

我去外地做过两次讲座,当我把这件事情讲给当地学生听的时候,学生们惊呼——北京的老师太仁慈了,您知道我们这里用多长时间判一篇作文吗?七秒钟!

我不相信这是事实,我真的担心这确实是事实。

两分钟判一篇作文,你不想被冤枉,你又不能写得多深邃,你又不能真正地去“吾手写吾心”,而你还想得高分,那么,你还有多大可能不去遵循模式化、套版化的作文训练呢?

篇一:周鹏高考作文(55分钟搞定55分)[1]

周鹏高考作文思想

(一)多种作文形式并存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三部曲”之旅。从1999年到2004年的6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2004年的15份试卷,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例为14︰1,这应该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

而2005年的命题已开始从这一模式下解套,在16个作文题中,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只有7个(包括3个全国卷题目),而命题作文占有4席,供材料作文3个,材料加命题作文1个,图画型作文题1个。

“话题作文”已经不再一统天下,而是多种作文形式并存,并且各种命题形式相继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后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已经不限定一个具体的话题,而只是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宽泛,更少束缚,所以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里以2005年湖北卷为例,命题者在提供材料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而只是要求考生“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作文,“根据材料感悟”,“感悟”什么,怎样“感悟”,都未限定,范围十分宽广,这与话题作文相同,但与话题作文不同的是,命题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确立什么话题,确立什么主题倾向,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二度命题”,这就有别于话题作文。无独有偶,2005年的福建卷同样也是这样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也是先给出材料(两幅图),然后要求考生自拟话题作文,“自拟话题”实际上也没有规定话题,也只是启发考生注意从材料中引出自己的主题来作文,读懂材料是写作此类题目的关键。非常巧合的是,2005年上海卷也是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命题者在给出了三个镜头以后,提醒考生“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辩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命题者也没有给出一个的话题,只是限定了一个范围,这也是一个需要进行“二度命题”的“新材料作文”。坦率地说,湖北卷

和福建卷这两道题目命题形式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所提供的材料却不能让考生轻易读懂,恐怕一般的考生都会在读懂材料上煞费思量,审题的门槛太高,不利于考生的发挥,与作文考试降低审题要求的精神也不合。

(二)体裁要求具体化、多样化

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但淡化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说要依内容定文体,依自己的所长定文体,依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选择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曲尽其意。其实,分析历年的高考题,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都特别适合写议论文。

而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最大亮点是:体裁要求的具体化、多样化。话题作文可以文体不限,但如果全部这样显然就走入一个误区。一方面,“话题”二字,本来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并不一定就必然不限文体;另一方面,无例外的文体不限,必然导致有人回避本应掌握的文体写作。2005年的作文命题是对作文文体要求的一次校正,从各地作文题看,考纲要求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完全得到落实,不同地区的作文题,有的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如北京卷),有的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湖南卷),有的要求写说明文(如重庆卷),加之试卷中语言表达部分对应用文的考查(如全国卷Ⅱ中要求写请柬等),2005年的作文命题可以看作是关于文体要求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三)命题表现出共同的追求

高考作文命题从历史的趋势来看,限制性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限定性主要表现在以前由政治化转向道德化;80年代中期有某种道德导向淡化的苗头,但主题有限定,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思想评论,甚至“中性”的命题,如“习惯”“尝试”等。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题目在价值上的规定性并无明显的线索可循,自由发挥的天地空前拓展。这样的命题可以叫做“无主题命题”。十多个省市自行命

题以后,对无主题命题的认识趋于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专家们创造了一种完全开放的作文题:例如,“面对大海”“杂”“忙”等等,表面上是直接命题,实质上是完全开放的,完全开放意味着强制性主题的取消,同时也意味着自主立意压力的增强。对于考生来说,严峻的考验在于,无序的自由思考不能成为文章,极大的自由度,可能造成散漫芜杂,成文的最低限度是集中和有序。如何凝聚思考的焦点,成了对考生素质的挑战。还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任凭考生自由评论。这不但要求考生有凝思概括、逻辑拓展的能力,而且对其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挑战。一个没有足够课外阅读量,没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是无法应对这样的考题的。

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市增加到15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湖南“跑的体验”,广东“纪念”,北京“说‘安’”,浙江“一枝一叶一世界”,“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上海今年的命题提供了多元的感性素材,它是复合的,各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仅需要独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无主题命题(材料作文)的一大进展。它强调了过去我们多多少少忽略了的环节:独立主题形成于对无序材料感觉的梳理和提炼。学生的主体建构始于感觉的有序提纯。上海命题的好处还在于,在题干中有对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诱导,题干中提示:“对你成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

话题作文从开始运用到广泛流行,逐渐产生了一种倾向,那就是感性材料往往比较单调,比较粗浅,缺乏情感和智性的含量,这就难免使考生忽略从知觉到情智的跨越。而北京的“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之类的联想),浙江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从“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来),都在并非单一的感性材料以外,提供了一些指向智性升华的要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感受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2005年比较好的命题都表现出了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提供感性材料的同时,诱导考生不但要向感情,而且要向智性和理性升华。

这种无主题命题方式之所以能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超越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并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

(一)学生作文现状

在平时作文和各类考试作文中,一大批说理浅薄、故事单薄、缺少层次的平庸之作成为了主流。

1.学生作文中主要弊病

(1)审题不严,偏离题意

一部分学生审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①背离:在学生的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主旨完全违背命题者的意图,一点不沾边。

②偏离:这类情况较多。有些学生审题意识薄弱,对文题只是粗略一看,不注意把握试题的内涵,结果重心偏移:或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或因为没有拟纲写跑了题,或将作文话题在没有“搭桥”的前提下,生硬地去换成其他概念。

③模糊:故作高深,行文晦涩;或者不明确点题,以致阅卷者不能迅速看出主旨而判为离题作文。

④偏颇:不少考生的作文,只能在表面上做文章,缺乏见识和深度,见解平庸,观点烂熟平常,早已无须证明;或认识错误、庸俗;或出语绝对,好扩大,喜夸张,表述一个观点不留余地,非此即彼,无节制地宣泄个人化的情绪。

(2)内容单薄,选材失当

①空洞:全是条条框框,无一点细节,无事实,无引语,无“形象”化句子。

②单调:素材少得可怜,全文证明观点的材料即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或只将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扩写;或作文材料再加一个寓言故事,不能充分论证观点或表现人物。

下页

篇二: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对策(九年级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新课标》上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是众多老师一直发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作文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认清问题,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把评改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作文现状分析对策

一、引言:

从教初中语文以来,常常遇到老师一说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敷衍、搪塞,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欲望。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在语文教学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作文教学思想、方法、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农村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以便探索出一条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新路子。

二、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一)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源”,作文是“流”。没有“源”哪有“流”呢?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歌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的学生呢,据有关调查得知:①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买不起,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②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有丰厚的积累。

(二)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条件和无形动力。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是自身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老师一点一滴的加以培养。

多少年来,教师上作文课都是一支粉笔打天下。作文教学的程序无非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教师关在校园教作文,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说明、议论,周而复始地练,其结果收效甚微,学生越练越没劲,越练越厌恶写作文。据抽样调查,小学、初中、高中怕写作文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5%、65%、85%。加

之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可见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

(三)学生作文久练无长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简化成“指导——习作——批改”三个环节,即使这三个环节,也没有完全落实好,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批改时,只要文中主题正确都给及格分,高严格控制。评语是无关痛痒的话,哪篇文章都通用。很多学生拿到作文看一下分数便放置一旁。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的“效果律”中这样说过,要既重视成功的强化作用,也重视失败的强化作用。因为尝试了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品味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保持原有的热情。如果是连续失败,他们学习的热情可能会丧失殆尽。而在作文教学中,失败的人数、次数永远高于成功,有些学生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于是就产生惧怕,厌烦心理。这样的写作心态自然不会喜欢写作,就很难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不好作文就怕写作文,作文就肯定失败,失败多了就没兴趣写作文,作文就自然写不好了。

五、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我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作文教学实际,以及吸取其他老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方法:

(一)恢复自信,激发兴趣。

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当其冲应该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告诉他们“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语),写作就是用自己的嘴说真话,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思索未来,真实完善地袒露自己。“作文无差生”,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充满个性的文章。

我们对学生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赞扬的语言、手头的分数,我们有时过于吝惜了,为何不将这些变为褒奖学生点滴进步的有利武器呢?相信在老师大力的关注与持续的赞扬声中,学生定会驾起“自信”的风帆,划起“创造”的双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从鼓励、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报刊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勤写作的好习惯。(二)面向生活,重在积累,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就是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的。每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

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名句、古诗,经典优美段落、篇章;多读一些名著,存储大量的写作材料,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将自己读到的经典句段记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兴趣。对那些“懒汉学生”老师还应该督促检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然,学生“三分钟的热情,两分钟的干劲”就不能读有所获。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在阅读方法上做指导。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浏览、摘要呀等方法怎样用,哪中方法最

佳等,都要让学生掌握,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三)坚持写周记,摘抄,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与积累。

我认为必要的语言训练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让学生多动笔,每周写一篇作文,力求让语言能精确地表达心中所想。如经常有意识地引用成语、名言、诗词、歌词,灵活变换句式,采用多种修辞句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平日练笔中就努力锤炼语言,日积月累,语言必将会流动起来,文章必然会少一分呆板,多一点灵气。

另外,一定的记录也是必要的,学生们从词典、字典、杂志、散文、诗歌中看到的古诗文名句、典故、轶事、一些精辟的见解,思路逻辑,甚至一些统计数据,并不时地考虑如何在作文中去运用它们,让它们真正地成为能自如进出头脑的语言材料,这样写出的作文定会收到“形神兼备、文采飞扬”之效。

(四)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以学生为主,自批自改。

传统的作文教学,即“学生写,老师批”以教师观点的好恶,教师对作文主题、作文要求的理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标准,这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与教师的思维或观点相符的就是优秀作文,反之,则可能成为差等作文,这一种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一语定乾坤,学生封闭了自己的观点,因此要从教师批改过渡到指导学生批改我认为,学生批改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各尽其力,各长其才。批改前师生共同商定标准,一方面让学生批改有据可依,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可以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其次,也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要使他们懂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一个不懂改文章的人,将永远是一个作文的门外汉。

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教师批,或学生批??如:分小组改。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个写字好的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四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四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六、结语

作文教学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具体怎么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只要能提高作文教学的写作水平就是可取的。我想只要功夫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林崇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4]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篇三:TOFEL的30分作文经验

本篇文章作者十分详细的记述了自己的托福作文成长至30分的整个成长的过程,里面描述了很多中国学生都会提到的问题,比如说字数多少,比如说遣词造句,比如说模板等诸多的问题。而且更令人发指的是楼主才高一!无老师在文章内没有做任何的修改,只是把附件的下载换为了站内的链接,方便各位考友下载。

今天我是过来发感恩回馈帖的托福一战作文满分矮油有好多材料要跟亲们分享捏~~~

我的

持走下去

看起来很做作很扯淡啊这样讲但是你们可以想象我打开空间个人中心发现二十几条鼓励我的动态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渐渐地我习惯了这种备考节奏

每天坚持练习一篇独立作文列举论点的时候越来越熟练成文的时间也开始慢慢缩短

最让我难堪的是慢慢习惯看到我一篇篇传到作文互改帖之后被改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作文的过程

有一次和蜂鸟姐姐分到同一组当日我的作文那叫一个血流成河……

各种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诡异的逻辑关联莫名其妙的语法结构奇形怪状的分论点……

是每一次的挫折和晾晒在众人面前的尴尬给我前进的动力和目标

我作文提高的

但是我也有一点怎么不好

听说这样写可以帮助你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出三个要写的分论点,节约时间,还会显得文章逻辑性很强然后阅卷的美国佬会觉得这娃儿的文章语言很客观不会太绝对

这样写的一个缺点就是如果作者没有hold住把让步段写得比前两段更加活色生香有说服力就会导致整篇文章的总论点模糊这样叫做喧宾夺主是很忌讳的我原来很爱让步后来发现其实大多数时候文章如果写成“三段一边倒式”会有更恢宏更有说服力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三段里一边倒地说我怎么怎么好我又怎么怎么好了我还有怎么怎么好了

这种写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就一个话题想出三个并列的一边倒分论点这就需要多看范文勤加练习

特此附上我最爱的185题库里所有题目的思路解析大家可以看见里面绝大多数的分论点罗列都是一边倒的(同时也是练习口语的绝佳材料,据说这几年来所有IBT口语的

从前有个人他写独立作文的时候分情况讨论用辩证写法了然后他就死了耸人听闻啊但是事实是辩证写法非常难驾驭很容易给人以你文章的论点不明确论证没有组织性的坏印象如果你不是那种令人发指的大牛人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种非主流的东西

同时我也不是说我们写独立作文只能采用三论点的方式但是很明显这是最容易hold住也最能展现你英语写作水平的一种结构而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只写两个论点也不是什么惨绝人寰的悲剧

最后针对结构问题提醒一句托福的作文是要先用机器改过一遍的所以大家注意自己的论点一定要明确言之有物不要开头先扯皮扯一大堆到最后论点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分论述的部分尽可能在

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也是可以写四五百字的哈哈但是是两个小时的产物喔亲

有一次写了六百零几字就有人酸溜溜地说楼主你真的是在半个小时内写出来的吗我很怀疑!

我当然很心虚啊……那花了我两个小时呢亲

但是人是会变的特别是备考“我变态”的孩纸们会在一次次的练习和实践中完善自我

在成功节约了时间的基础上我开始形成分论点论述的固定模式:论点——解释逻辑关系/含义——事实论据(扯蛋的研究数据/扯蛋的身边实例)或者使用理论论据——总结该段分论点首尾呼应

这样敲下来中间三段每段都有150+

另外我想讲的是我们举的例子这是很重要的

我的习惯是权衡一下三个分论点比较好举身边例子的举身边例子比较好瞎掰研究数据的就使劲扯淡剩下一个论点就用理论论据来论证(也就是不举具体例子纯扯)

例子要越具体越好。我当时的作文题目提到了老师我举例子的时候具体到她教什么课班上有百分之多少同学在睡觉倒数一共几排的同学听不清楚她的声音……瞎编研究数据的我就最爱说几几几几年哪个国家有一堆吃饱了撑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多少多少个来自几个学校的什么什么老师他们中百分之多少的人怎样怎样

这就是具体能填进数字的地方使劲填能体现你例子真实可感的地方一个都别放过

下页

篇四:新托福109分备考经验附独立写作+

新托福109分备考经验附独立写作

分数在报分贴已经说过了,27+28+24+30=109

总结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和考试教训吧,不是牛人,但和大家分享一下总归能贡献出一点东西的。

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英语一直是半吊子,说好也不好,说不好也还好。

3年前考过旧托,两次,当时上过新东方,按照套路准备的。

托福阅读方面,我只做了Barron的几套,就开始主攻黄金阅读,因为只有这个和真题难度和思路最相似(虽然似乎还是稍简单些)。前期这两项用来主攻,基本每天会连续做6个学术段子以上的听力或者5篇以上的阅读,然后进行精听精练,听写,分析句子,认生词。后期正确率比较稳定了,所以基本上会隔几天做这样量的训练以保持状态。

人,是比较有效的。“化复杂为简单”,至少能保证不出语法错误,然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多加一个简单句,介绍一下某个细节,信息量就已经足够了。

Writing

对于综合写作,最好的练习材料应该是高分120,因为结构清晰观点相对,和正式考试一模一样。还是那句话,结构要简单,没十万分把握的话不要写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别人容易看不懂里面的逻辑关系的。每段话的

感,分论点三是在良好的监督下做家务不会伤害孩子。分论点一到二,是一个递进,一说的是对孩子的好处,二说的是不仅对孩子个人有好处,而且在整个家庭中,对孩子和家长都有好处,这是观点二在观点一的拓展(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并列,但我认为我在连接词上的选择让这个关系变成了强化递进);分论点二到三,是一个转折,前面分析了优点,那么后面分析有人会说这个也有缺点,但我认为缺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于是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就非常的完整,考官一看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为什么会支持孩子做家务。

-怎么举例子?这个我要感谢Tony老师的指点,特别对于3段式的中间部分,各段的例子一定要多样化;版上的牛人也说过,即使论证一个观点,例子也要多,要多多泛举。对于上面的三个分论点,我是从各个方面举的很多例子:分论点一,我用的是personalexample,举了自己在家从小洗碗的例子,我学到了什么?要参与家庭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因为父母会付我合理报酬我开始学习理财,因为刷碗我从小了解了卫生常识养成了很好的卫生习惯。分论点二,我用的是情境概括,说孩子参与了父母就会尊重他们,孩子可以参加家庭事务的讨论,家庭关系更和谐,孩子更成熟独立,不会选择叛逆,父母更舒心。分论点三,我用的则是研究报告之类的,表明家务本身很安全,表明参与家务的孩子会更organized.然后说父母的supervise可以降低危险,等等。这样例子类型不同,内容也就足够丰富了。

-怎么开头和结尾?我主要靠的是Tony教授在写作训练营里教的方式。建议大家有空都去看看Tony教授的视频。但一句话,能简单则简单,但不要突兀。句子要简单,内容要紧贴文章大意,不要每一篇都是“在当今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在热烈讨论着。。。话题”,考官会审美疲劳的。但不要太突兀,要逐渐过渡到你要说的话题,英语本质上是个很罗嗦很麻烦的语言,用简单的话把每个point之间的逻辑空缺都填满,文章字数自然就高了。比如我这篇的开头,我的大意就是:我的童年很美好,有很多关于爱的回忆。相信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认为童年应该是最美好的,像我的童年那样。但是有些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竟然说只有孩子远离家务,只学习、只玩,才是足够美好的。我却认为家务活该是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因为他。。。(概述各分论点)。我认为我的开头是有点俗套的,但过渡的不突兀,特别是

最后一部分,说说单词和语法。这一部分我没有特别的复习,但不代表说不重要,事实上,太重要了,这是整个考试乃至英语学习的基石,是砖瓦。但单词对我而言障碍不大,加之我在国外没有买词汇书,所以翻了一下电子版的张红岩单词分类记忆,就开始大量做题来填补单词空缺。但致命的是阅读词汇题还是有错啊,哎。这方面强烈推荐大家去总结每次真题的阅读词汇题,重复率非常高。我也忘记从哪里找到一个这样的总结了,就是太旧,大家有找到的也来分享吧。语法么,我的语法也确实不好,之前一直为考试分数惴惴就是因为想起来大作文里的语法错误。所以大家千万吸取我的教训,每天做完阅读听力等等练习,记得多分析词的用法和句子的结构啊,特别是黄金阅读上的文章,十分值得揣摩。写作文时语法一定要多改,改到自己下笔不出语法错误为止。自己看不出来的要让别人看,但尽量自己看,因为考场上你不可能带着别人帮改语法错误的。实在不行找点旧托语法题来练手,把语法规则熟记在心。

考场经验:

土人人

下页余下全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