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巧合多多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8 02:31:15 体裁作文
巧合多多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巧合多多作文

 今天上午的大课间发生了一件让留在班级里的同学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而让在外面的同学觉得可笑的事情。孙老师让组长把基础训练配套的单元测试卷一单元一单元的收上来,所以我和吴小凡留下来帮孙老师整理试卷。就在要整理好的时候,突然挂起来一阵大风,刚刚整理好的试卷被吹得满天飞。当时我心想:我们的试卷肯定要付诸东流了。风停了以后,我正准备第二次整理试卷时,我突然发现被吹到地上的全部都是答案,当时我高兴地差点叫出声来!今天下午教室里来了一只马蜂,同学们都吓得尖叫起来,当马蜂向我飞来的时候,突然一个掉头走了。你说,今天是不是巧合多多?

篇一:作文误会巧合的使用技巧

13误会、巧合——出人意料的光芒

①误会

古人云:“人贵直,文贵曲”。平铺直叙是为文之大忌。而要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设误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误会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误差,或者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差异,造成的一种暂时矛盾假象。电视电影中常常使用误会的构戏手法来曲折故事情节,写文章时,也经常使用误会的手法,来激化文章中人物的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如有一篇文章记叙一个心不在焉的科学家:

一天,他乘火车时,正赶上列车员查票。他找遍了自己的口袋也没有找到车票。这时,列车员认出了他是个大科学家,就说:“不要紧,您在到达前找到让我们看看就行了。”“怎么不要紧?必须找到这该死的车票,否则,我怎么知道我要上哪儿去?”

这就是一篇典型的利用误会,使读者开怀一笑,而且更从侧面反映出科学家的心不在焉,情节上也达到了曲折生动的效果。

“制造误会”是记叙文创新构思的一种方法技巧,其目的在于力避叙事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写法,自然形成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这种谋篇技巧,能更好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引人入胜,增强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恰当“制造误会”呢?

1.巧布“歧途”

在文章开头时就设置误会,然后文章的布局、情节便在误会的基础上构建。读者会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甚至“歧途”重重,又环环相扣,直到文章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这个过程也是蓄势的过程,误会越深,给人的震撼越大。

如作家许行的小小说《钱包》的中的情节:

他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男人撞了一下,他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他立即用英语大叫:“Wallet,Wallet!”(钱包,钱包)。那撞他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他奋起直追,且边跑边用英语喊:“赶快站下,把钱包拿出来。”那撞他的人就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他以百米赛的速度猛追。就在他马上就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他的人扔下钱包跑了。当他打开钱包查看时,才发现钱包不是他的,里面有800多元美妙、几枚硬币和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样是在饭店里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

《钱包》的故事线:主角误会自己钱包被偷——奋起直追——发现钱包不是自己的,开头就用误会来引发情节,然后在追得过程中,故事情节达到高潮,结尾突然下跌反转,真相大白。当读者读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2.伏笔照应

运用“制造误会”这一技巧,一定要注意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并且要尽量安排得巧妙、合理、自然,否则就可能露出人为编造的破绽,给人留下笔法拙劣的印象。

如莫泊桑的《项链》,玛蒂尔德节衣缩食,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还清赔偿项链的债务,却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自己当年所借的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此前已有多处的铺垫和暗示,如玛蒂尔德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所有这一切,只是被玛蒂尔德误会罢了。

②巧合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它,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曲折新颖,富有戏剧性效果。

《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由前文我们知道,林冲的性格可以说是有些愚忠的,遇见不平待遇也只会逆来顺受,那么如何让林冲突破自身个性又不显得突兀,文中作者通过几个巧合:林教头巧遇李小二,李小二又巧遇陆虞侯,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林冲山神庙又恰巧听到了仇人的谈话。这一连串的巧合让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个情节,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巧合是一种黏合剂,把原本不相连的人物、事件穿插起来,从而使故事呈现为完整统一的整体;巧合是一种过滤器,把时代生活中的杂质过滤,从而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快速展开扣人心弦的情节;巧合还是一种催化剂,通过一连串的奇遇、误会等意外事件,促使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产生突变,从而使情节曲折生动,而且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适宜中学生作文构思的巧合方式

1.不约而同的巧合

就是作品中不同人物不约而同做出相同或者类似的行为。最具典型的就是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了。

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与之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来装饰。

圣诞节来临了,丈夫卖掉了金表,买来了发梳;妻子卖掉了头发,买了表链。两个人都为了对方做出了自我的“牺牲”,却使得双方的愿望都落了空。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比情感更重要的东西——爱,却是无价的。

2.不期而遇的巧合

就是作品中人物在没有准备、约定的情况下相遇。这种相遇常常会使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突转,引出故事的高潮。

如《水浒传》中,李逵想念家中的老母亲,于是下山接母,途中遇到了冒充他名讳拦路抢劫的李鬼,演出“真假李逵”的一场闹剧,刻画出李逵嫉恶如仇的性格,更从侧面反映出李逵在江湖上的赫赫“恶名”。

又如孙犁的《荷花淀》中,女人们去找丈夫时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敌人追赶、危急万分的当口,游击队员恰巧出现。刻画出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运用巧合法的注意事项

1.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只有在意料之外,才能带来集中而强烈的冲突,才有戏剧效果;只有在情理之中,才符合逻辑和有真实感,才能启人深思。切不可单方面为追求而凭空臆造,脱离社会现实。

2.贴近主旨,深化主题

我们在构思巧合的时候,一定要贴近文章主旨。正如鲁迅的《药》中,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恰好是蘸了革命者夏瑜的血,这就是巧合。作者利用了这种巧合有机地组织全篇材料,加强了故事情节的悲剧色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思想。

篇二:我的作文辅导与江苏高考作文发生巧合

我的作文辅导与江苏高考作文发生巧合作者:徐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

《语文学习报》韩编辑5月中旬还曾向他在江苏任中学语文教员的作者(今年恰好教高

三)推荐过我有关的辅导内容。

我在这里说这些已经过去的事,绝非说我有先见之明。我的辅导内容与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的巧合,完全是一种偶然。但在这种偶然里,有其必然——那就是我的辅导思维方法与语文素质教育乃至应试规律的把握完全相切,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与江苏省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人的思维导向一致。而这一切恰恰是所谓以应试为目标的中学语文界所缺乏的或者说是很薄弱的。这就是我在本文中想具体谈一下的——谈中学老师辅导的弊端。

那么中学老师的辅导弊端是什么?

中学老师的辅导之弊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视域狭窄,多是单面辅导。尤其是在与写作实践的结合上,中学老师的僵化辅导严重滞化着学生的思维。下面我就把我关于鲁迅先生“路”的思维延伸过程讲一讲,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中学老师辅导的无效性是多么严重。

在天津某报《各师家教》栏目中,我看到某名校的名师以“路”为题讲“发散思维”。他说:“要想让文章出新,首先……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指“发散思维”)。例如“路”这个题目,不少同学考虑的是?家乡的路?、?上学经过的路?、?个人走过的路?。如果我们让思维更加宽广一些,便可以想出?致富之路?、?人生之路?、?成才之路?、?开拓之路?等等。这样一下子就开阔了视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辅导怎么可能会出新呢?一个在校中学生能懂多少“致富之路”、“人生之路”、“成才之路”、“开拓之路”?把这些“路”与学生可能想到的“路”加在一起有七八条路,似乎使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其实这些辅导是很空泛的,都是同一方向下同一思维的“路”。这是很不发散的“发散”思维。“致富”、“成才”、“开拓”、“人生”,这都是“能”走的路;另一大类型的“路”老师就没有作“开放”引导——“不能走的路”——这是最容易在作文中独辟蹊径的。于是我想到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情景——门前难得清静的柏油路、草坪中的小路、田野中的小路。有的把路“折腾”成不能走的路,有的在不是路的地方走出了路,这都是“不能走的路”。于是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关于“路”的话,于是我把它与客观存在的状况联系在一起,对鲁迅先生的话作了一番新的延伸,从而给学生作出了上述应试设计。我的设计有两点值得中学老师注意:其一是要有逆向思维意识,要善于从我们想过的常规问题中作相反方向的思考;其二是要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的现实情景,尤其注意他们可能有亲身体验的事物,以此为由头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

其实,我的作文设计并不神秘,是生活中极平常的现象。可是为什么中学老师在“发散思维”中想不到这样具体的情景呢?大概有以下原因束缚着老师的思维。

好的一面”,因此他们的辅导必然要回避孔雀开屏时所展示的“丑屁股”。这就有点过分了,只要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认识事物,批判一下“丑恶”有何不可呢?

我以为,高考作文应该像这样辅导才有效,才有趣。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发生在2006年4月份的一件事。中语会在江苏徐州举办学术研讨会。有一位先生在大会上不点名地批判我对语文“无效教学”的批判。当时我正坐在台下聆听这位先生的讲演,满以为他能够给怀有深切期待的中学老师作出什么高明的报告,到头来却是一堆陈谷子烂芝麻。他的报告是有关高考作文辅导的。这位先生再三强调,目前已迫近高考,要讲点儿有用的。于是他大讲特讲什么联想,联想就是由此想到彼。他把中学老师当成中学生了。江苏邳州运河中学、铁富高中的中学老师问我有何感想,我说这是一位“语文商人”,他兜售的是“高考作文阜阳奶粉”。因为他作完报告后,还真的说“发一个小广告,我的电话是

××××××××,愿与各校老师沟通”。言外之意是欢迎大家邀他去作报告。讲这些,绝非是中伤他人,报复别人对我的批判。从天津那位辅导《路》的名师辅导,再到这位中语会颇有名气的先生的高考辅导,我是让读者反思语文界在高考作文辅导中到底辅导了些什么东西。前边在括号注释中提到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作文辅导再辅导》一书,“高考作文辅导”就是指语文界某些名师的辅导,他们的辅导不及格,所以我要“再辅导”。我敢说,我若在徐州讲一讲,肯定比讲什么联想都受欢迎。因为我能超越中学老师的一般思维,给他们讲他们想不到的东西。

2006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将举办“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届时,我还会对语文界高考作文无效辅导进行再辅导性批判。但愿中学老师能够与我作理性对辩争鸣,以期明辨并清除高考作文辅导中的弊端。

话再回到江苏省关于《人与路》的高考作文题,我在《中国青年报》看到这样的一则短讯:

江苏省特级教师、栟茶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于树华老师分析认为,鲁迅的话体现了注重实践的精神。“有的人”的说法是因为大家都走这条路,反而机会丧失,需要敢于另寻新路,鼓励开拓精神。他认为,这个作文很有写头,考生应该能够写出相当好的文章来。

今天上午11时30分,南京考生陆续走出考场,大多数考生都面露微笑,看来

验,所以只好写“哥哥的”。师生三人所讲,都忽略了这一试题的另一面思维。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的思考是错误的,我只是说他们的思考都不是具有独特人才意味的思考。

为了使读者完全、具体地认识我的辅导,下面将我所辅导的学生作文刊引一篇在这里,看他是如何将我的设计文本化的。

草坪中的小路

王虹

在我的生活中有无数的路,但有那么一条深嵌在草坪中的小路让我特别难忘。

记得在校门前有一片草坪,刚开始的几个月,新生的小草绿茸茸,像一块翠绿的地毯铺在校门前,使学校增色不少。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方草地变了样子,不知是谁“勇敢”地走出了

下页

篇三: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27巧合妙胜法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七巧合妙胜法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所谓巧合法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当A事物向B事物发展或甲与乙的联系快要中断的时候,恰巧出现了另一媒介将A和B或甲与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事物继续向前发

展,甲与乙的联系不致中断的一种写作方法。我们阅读神话小说或欣赏古代戏剧时,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主公遇到灾难时,“太白金星”或“观音菩萨”适时掐指一算,马上下凡给人丹丸一颗,使其复活过来。这就是古代作者运用的巧合法。

运用巧合必须掌握其规律性,使巧合符合真实、合理、新奇三条原则:首先,巧要巧得真实,合乎生活的真实。就是说情节要符合时代、现实、人物、场合等到方面的特点,要让人相信。特别是那些具有偶然性的巧合情节,更要注意真实性。其次,巧要巧得合理,合乎情节的逻辑性。如《十五贯》写尤葫芦一个玩笑使女儿出走,路遇一青年男子,酿成一场冤案。尤与女儿开玩笑是巧合,但在情节中事先作了一些交代与铺垫:(1)尤葫芦借到钱约秦老伯一起买猪时捏着鼻子装女人,秦老伯问钱的来处,尤谎称是“路上拣来的”,说明了他好开玩笑的性格。(2)女儿问钱的来历,尤又假意说把她卖给人家当丫环。(3)女儿并非尤亲生,相信养父谎话是有可能性的。这几点交代使开玩笑的巧合而引起的冤案比较合情合理。

教授的记忆组合而成的新人被推出手术室。

一周后,出院的“李教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他夜以继日,反复实验,终于,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因特网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报告给了世界医学会。

世界沸腾了!21世纪最可怕的疾病,人类健康的杀手艾滋病不再是绝症了。这一年,“李教授”以无可争辩的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看到孩子这么有出息,“李教授”的父亲喜出望外,他们从家里赶来向儿子祝贺。“儿子,我们来看你了。”夫妇俩脸上堆满了甜密的笑容。“儿子?”“李教授”懵了,“你们是谁?谁是你们的儿子?”看到儿子满脸的迷惑,两人赶忙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李教授”茫然不知所措。自己活了一辈子,可那年纪并不大的夫妇俩却喊自己“儿子”,我究竟是谁?“记忆移植”他知道,并且也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可轮到自己身上,他才明白。是对人类伦理的扭曲,是对接受移植者和被移植者权力的严重侵犯!

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我打了个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我猛转身,我不能选择与道义相悖的行为。

我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的家门,我不理会他的语言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想我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了做人道德。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多呆一刻。

月儿已经爬上树梢,有了些许凉气。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嗅到一阵药味。我疑惑地询问我母亲,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把我的独生子送回家。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教育。在金钱与医德面前,我应该选择医德。”

我的眼睛有点湿,我推开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光,多明智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友爱。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长吟!

简评:入夜,“我”焦急地筹钱为母亲治病,巧遇迷路的小孩求助。求助之人正是王医生之子。此一巧。在“我”经过一翻思想斗争,将其送回,而我回家发现母亲的病已得到诊治,医生竟是那位王医生。此二巧。看似巧合,实则是匠心独运,一个选择摒弃前嫌,一个选择了医德,两种选择互为因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例文3

湖南考生

柳靓,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就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文化程度的乡下妹子当保姆,又请了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做家教。

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先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呐!住了那么个把月,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下个月的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你再瞧那家庭教师,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的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成绩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忖要不要换个家庭教师。

唉,也难怪那柳教授会有这样的心理,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二十出头的做家教的都说穿不出自己的那种洋气,自己都三四十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仔细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会是谁干的?好好的一个心情

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绝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旁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都没眨过一下。肯定是她!”像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庭教师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她不是去理论,而是去讲学,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再等等,等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尔等生气时就跟柳教授现在一样没风度了。她一个箭步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一下子惊呆了——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教授又可以在学会上宣读论文了。

简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此文典型的特色。柳教授精心设计“捉贼”方案,可当“扳过对方身子”时,没想到她竟然是自己十分喜欢的小保姆,而且,“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小说虽没有所谓画龙点睛式的评论,但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却暗含了感情对认知的影响。

例文4

湖南考生

昨夜的风好大,纵横冲突了一晚,也呼啸怒吼了一晚。虽然这个靠海的小镇对风暴已是习以为常,但昨晚却是今年最猛烈的一次。里瓦拉夫人心惊肉跳地坐了一夜,屋廊前的凤灯也摇曳了一夜。想着丈夫曾因这样一个夜晚而一去不回头,里瓦拉夫人不禁潸然泪下。

“嘭嘭嘭!”一连几下的敲门声。里瓦拉夫人迷迷糊糊地听到有响声,便侧耳听着。

“嘭嘭!”声音更急也更响了。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是瑟福尔,对,一定是他!他终于回来了!”

门“唧哑”一声开了,现出屋中的景象,一切如旧:一张棕木的床,床腿却已断了一只,零乱地用麻绳束着;一个破旧的碗橱张着寒酸的大口,吞咽着几只缺了口的碗??

开门的响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女儿。“妈,他是谁呀?为什么站在咱们家的门口?”

里瓦拉夫人用同样疑惑的眼神盯着来者。

“我是你爸爸啊,不认得了?”来者说着便要去拥抱小女孩。

“不,你不是爸爸。爸爸有一脸的大胡子,总是扎得我生疼。你没有。爸爸有一身威武的海员服,脑后的飘带总是迎风飘着,你没有。你不是爸爸。”小女孩子指来人,大声地说。

“对,你是谁?为什么来这儿?”母亲问道。见他要抱女儿,赶忙上前一步,一劈手夺过女儿。

“你们究竟是怎么了?我是瑟福尔,你的瑟福尔啊,我才刚走五天,你们怎么就这样?要知道,我在船上,日夜都盼着回来呀!”

“不,你不是我的丈夫。他已经死了有五年了。你是谁,来这干什么?”

“真的,我真的是??”来人着急地辩解道。

“叮叮叮,叮叮叮??”正在这时屋外的邮差摁响了车铃,“有信,伦敦来的。”邮差扯紧了嗓子喊道。

里瓦拉夫人接过了信,伴着疑问,撕开封口,是一张打印的纸。

“里瓦拉夫人:

接信时您也许正在奇怪今天发生的一切:刚刚来了一个自称为您丈夫的陌生男人(还没有胡子),又收到一封从一个与您毫无关联的地方寄来的信。我是科学家福多斯,我们将您丈夫(就是五年前死于海难的那位)的大脑保存了下来,并新近将其储存的记忆输入一名志愿者。对他,我们希望您能接受??”

简评: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巧合妙胜法。“纵横冲突”、“呼啸怒吼”的一夜风暴之后,五年前死于海难的丈夫以新的“面貌”回来了。这真叫人难以置信,然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文章正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偶然因素巧妙地安排情节,取得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