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这也是一堂作文课8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5:43:53 体裁作文
这也是一堂作文课8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这也是一堂作文课800字作文

依旧记得,那天阳光明媚,一缕缕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和教室里的一张张笑脸那么和谐。

叮铃铃......

上课了,这是一堂作文课。同学们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班主任可严了,时不时地要当一回“阿姨”打人手心,啪啪啪,班主任进来了,可奇怪的是她后上竟没有任何书!老师长得很高,卷头发,下巴上有一颗小痣。她写得一的好字。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说完老师便在黑板上写题目,可我们震惊了,老师竟然在画画!没想到她画画水平这么主,不一会黑板上便出现了一个“小丑”。其实是个还未成形的“小丑”。她让全体学生出动,组织了几个身材高大点的男生搬桌椅。这弄得她让我们一头雾水。老师是要干什么呢?时间过却了大概二十分钟,重新回到教室,桌椅全都靠在墙边,中间留下了好大空位。“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说完,也不知从哪弄来的手帕就出现在她手中了,老师今天和往常真不一样。

两两一组,选其中一个蒙住眼睛,在老师细说了游戏规则后,游戏开始了。老师变了个魔术,变出了底多的眉毛、鼻子、眼睛、嘴巴。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来完成这个游戏。她慢慢地向前走,我小心翼翼地指挥方向。眉毛贴上了,眼睛贴上了,.....完成得还不错,看来我还挺有指挥能力的,指挥人的同学开始,我也被蒙上眼睛,真的什么也看不到了。听她的指挥又觉得好象不对,但毕竟人空能看见,听她指挥吧。我开始动手听她的指挥,将剩下的器官贴在上面。时间过去了,完成了,真的还不错。游戏结束,作文课正式开始,题目--你懂了什么?

第二天,作文发了下来,每个人的作文都有老师的评语,但都没有分数。

下课,看看左右两边的评语我和她的一样。

当你指挥别人时,是否想过别人的感受;当你被指挥时,你是否想过自己做主?

这篇叙事文章记叙了老师给同学们上的一节特殊的作文课,这件小事却蕴含着大道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许正是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观点。文章叙事条理,富有内涵,引人深思。

篇一: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也是一堂语文课

也是一堂语文课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爸爸端出四张板凳,放在门前的空地上,我和妈妈、妹妹各自“占领”了一块地盘。

晚风袭来,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萤火虫在我身边提着灯笼打转儿。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我不禁吟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爸爸笑笑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一听,急了,脱口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这是思乡的月。”

爸爸点点头,慢慢地说:“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谁不思乡啊!”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还是秋月好!”我摇头晃脑地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天的月也不错。”爸爸神情悠然。

我刚准备开口,老爸却率先发难:“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我这是夜半月色。”夜半?我一时有些迟疑,爸爸笑盈盈地看着我。哎,有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我这是黎明月光。”我故意拉着长音,得意地说道。

“会挽雕弓如满月。我这有月不写月。”爸爸突然杀出奇兵。有月不写月?难道说有月还写月?还是无月不写月?我有些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这无月却写月。”妈妈突然出击,火力支援我。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抒月下情。”老爸并不在意,却又将我一军,不过这不难。“唉,太伤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之景多美啊。”我意地答道。“继续接招!”

爸爸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这是什么时候的月?”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妹妹在一旁嚷道。

“你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打断她的话。她还不服气:“我还有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咸又苦。”我说:“是粒粒皆辛苦。”她说:“爸爸炒菜放了那么多盐,不是粒粒咸又苦吗!”

嘿,真拿她没办法。

“好了,该吃月饼了。”妈妈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四’人者耳。”“嘿,妈,你什么时候也喜欢苏轼啦?”爸爸说:“小子,服不服啊。”我撅着嘴,不服气地说:“哼,等我读了唐诗宋词,我们再战。”“好,我随时奉陪。”爸爸爽快地答应。

此时夜色更浓了,幸福也越来越浓了。抬头看月,却见圆月如玉璧,镶在深黑的夜空,光芒四射,夜空澄净如水。我忽然灵光一闪,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永恒的月亮。”

“好!”爸爸妈妈一齐鼓起掌来。

今晚,月饼真香!看来,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句话不假。中秋之夜,一节别样的语文课。

篇二:2011年南京市中考优秀、满分作文及点评:也是一堂语文课

2011年南京市中考优秀、满分作文及点评:也是一堂语文课(5篇)

【真题回放】

请以“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点拨】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也是一道倡导关注生活之念,树立“大语文学习”之意,激发热爱语文之情的好题。写好这道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佳作一也是一堂语文课

南京一考生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而且还有一个特点:速度很快,大有一目十行的感觉。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我的“功力”日益加深。一部大块头的书,两三天就“解决”了。可是爸爸、妈妈却说我看书不认真。不过,他们并不能说服我,原因很简单,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小辫子”被他们抓住。

我依旧用这种方式看书,直到那件事发生??

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旧书摊,我急忙走过去,翻了一本《古代诗词选集》就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心血来潮,想找一首诗回去考考爸爸,给爸爸上一堂语文课。于是拿出笔,把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抄在手上。

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报。我走上前,模仿语文老师的语气说:“老爸,我考你一首诗,怎么样?”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

“人有悲欢离合。”我摇头晃脑地读着,“下一句是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我心里暗暗称赞,“最后一个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爸爸响亮地回答。

“哈哈,你错了。作者不是苏轼,而是苏东坡,怎么样?”我得意洋洋地说。

“哈哈!”爸爸也笑了起来,“儿子,你可真逗,苏东坡不就是苏轼吗?”

怎么可能,我这个小老师不会错。但看爸爸那认真劲儿,又不是想在骗人,为了“安全”起见,我转身跑出家门,想旧书摊奔去。爸爸似乎看懂了什么,没有追上来问我原因。

到了旧书摊,还好那本书没被卖掉。我找到那首词,原来,下面还有个作者简介:“苏东坡,原名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

我完全信服了,而且深深感到:这确实也是一趟语文课,不过爸爸成了老师,他让我改掉了阅读课外经典不细心的毛病。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构思十分精巧,作者从旧书摊上的《古代诗词选集》写起,先写“我”给爸爸上了一堂语文课,详写了父子俩关于苏东坡其人其名争论的镜头,而后略写了“我完全信服”,点明“这确实也是一趟语文课,不过爸爸成了老师”,从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阅读课外经典切忌粗心。这样写有详有略,有张有弛,很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眸。全文尽去雕饰,语言朴实,给人以淳朴自然的感觉。

佳作二

也是一堂语文课

南京一考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题记

放学前,语文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蒜头,要同学们回家栽到盆子里,每周观察一次蒜头的变化。一个月后,到班级汇报蒜头的成长情况。

同学们都奇怪了,语文老师怎么不务正业,干起生物老师的行当了?但要我们动手实验,谁不愿意?于是全班同学各自回家悄悄忙开了。

一月后,同学们把栽蒜头的盆子搬到了班级。小张同学实验失败了,因为他把蒜头放在瓶子里,瓶子里有水没有泥土,蒜头埋在水里,还盖上盖子,蒜头在瓶子里烂掉了。我的实验成功了,而且我栽的蒜头长得最好,嫩嫩的,绿绿的,直直的,自豪地从泥土中钻出来。失败的,心情沮丧。成功的,心情喜悦。但无论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同学们每周观察的记录写的都很具体、生动、精彩。

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今天大家写的文章都很成功?”

我们各抒己见,贪玩的小王说:“我们没有交作文的压力。”

好动小明回答:“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我也争先恐后地答道:“写我们亲身经历的,当然会生动。”

老师又紧跟着追问:“那么,我们过去经历过许多事,但写的却不生的呢?”

语文科代表振振有辞:“许多事我们虽然经历了,但没有留心,没有积累,所以我们虽有生活,但大脑里没拥有生活素材。”

老师笑了:“对,这就是语文,它从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走过,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真切记录,才会学好它。”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师让我们栽蒜头,原来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呵!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构思新颖独特,立意高远非凡。文章记叙了一次难忘的语文实践活动“观察蒜头的成长情况”,以小见大中感悟了“语文即生活”的道理。运用题记别具匠心,题文和谐,十分贴切,篇末点题,浑然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没有华丽词句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考生用朴素的文字,淡淡地叙写着自己对语文的独特感受,却让我们的心深深地被打动,这是文章的又一亮点。

佳作三

也是一堂语文课

南京一考生

又是春来时,我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草长莺飞、流翠泄玉的大自然中。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原野寂静,听着无数飞鸟鸣叫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愉悦,我的心一下子贴近了大自然!

我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卧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烟囱,用自己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原野里的天籁之音是在任何文章里都无法体验到的。我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也曾经写过凋零的红花,哪知道原野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曾经无数次为大自然而讴歌,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观察过大自然:蚂蚁在共同搬运食物时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鸟雀巢里母鸟喂雏鸟时流露出的温馨;树木草藤创造出得盘根错节??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地从课本中就能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能诠释大自然的奥秘。

假使没有那一次出游,那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不会写出充满激情的优美文字。只有在此时,我可以骄傲而又诚恳地说:“在莽莽原野中,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呵,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谁敢否认:亲近大自然不是一堂语文课!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亮点主要有三:一是选材新。作者另辟蹊径,从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这个角度切入,体现了“人无我有”。二是写法新。作者淡化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语文课”具体情节的展开,而用散文式抒情的笔调写出自己在大自然课堂里学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议论水到渠成,结尾干脆简练,不落俗套。三是语言新。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

佳作四

也是一堂语文课

南京一考生

前不久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搞了一次“走上街头找语文”的社会调查。利用星期日对南京市的六条街道的沿街门面招牌、路牌用字情况进行了仔细调查,结果发现,我市的街头用字不规范情况还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街头用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繁体字招牌明显增多。不少字早已废除,有的字一般的词典上根本没有收录。这类字大多出现在专卖店的招牌上,共有24家,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二是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与汉字使用上问题很多。有的招牌没有一个汉字,且字母书写潦草,不知所云;有的字母与汉字不一致;有的所取的洋名不知何意。这一类共有17家。三是错别字不少。有一家单位的通告把“根据上级部署”,写成了“布署”;有的餐饮店把“炒肉丝”写成了“抄肉丝”。四是不规则的简化字,在字数较多的小招牌上多见。有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交错使用,人看了很别扭。

街头用字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其商业价值,更主要是在社会价值上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试想一个连母语都写不好、写错的招牌,让人自然想起店主素质与城市的管理水平也应该是不会高到哪儿去的,这势必影响城市的形象。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提高对街头用字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好广大经营者正确使用汉字、写好汉字,让他们懂得规范用字的重要意义。二是工商部门在颁发营业执照时,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仅要审核标牌的内容,而且要审查书写形式,从源头上制止街头的不规范用字。三是有关部门要严格检查街头用字规范化情况。按照国家工商局发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的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定期清查街头不规范用字。四是加大对不规范用字的清查处罚力度。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是经营者故意追求时髦或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的,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能放任,要坚决查处。五是发动社会力量监督街头汉字使用情况,达到教育与监督双重效果,使不规范用字无处可逃。

调查街头用字,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它让我们懂得:街头用字,关乎素质,关乎形象,切莫等闲视之。规范街头用字,人人有责,个人有份。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从另角度切入,独辟蹊径用调查报告形式来写,新颖别致。考生严格按照调查报告写作顺序行文,因而全文逻辑思路清晰。结尾写“调查街头用字,这也是一堂语文课”既照应标题,又自然引出作者的呼吁:“规范街头用字,人人有责,个人有份”。

下页

篇三:余映潮一堂作文课实录-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作文)

【教育感言】语文教师的

师:你从另一个角度,即从为人的角度讲了怎么把自己的嘴封紧一点。

生4:是啊,虽然昨天已随时间消失在记忆中,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弥补我们昨天犯下的错误!正如钉子能拔去却要留下钉孔一样,我们能做的只有再也不要在别人心上留下伤痕或是痛苦的回忆。

生5:是啊,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留在心里的伤痕岁月难遮,这是一种难以愈合的创伤。

师:刚才大家的表述是很准确的。我们来看一看原文,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大屏幕显示。)

是啊,你伤害了人家,无论怎么道歉,伤疤总是留在那儿。要知道,心灵上的伤疤和身体上的伤疤一样难以恢复。

师:我觉得我们有的同学比原文上说得更好!应该说心灵上的伤疤更难以恢复。我认为,坏脾气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伤害着自己。就像那个篱笆上的钉子一样。

再看

种姿态,成长的路必定要孩子自己走下去,而作为父亲,在心里为孩子送上一片真挚的祝福,同时,注视着孩子登上人生的最高峰,俯瞰天下。要知道,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深谙这个道理。

师:哦,我们把这段话镶嵌在这段文字里面,也很合拍。要注意这位同学运用的句式。她运用的句式是很漂亮的!

生5:严厉也是一种关爱,它可以铸就坚毅与勇敢的身躯!让儿子用自己的力量攀上高峰,看似无情却有情,因为甜美也是一种伤害!

师:行啊,多好啊。

生6:真正的爱不是溺爱,是困难中的一句鼓励、一句祝福,而不是用一只手带你走出沟壑,走出泥泞。在

成长中,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深谙这个道理。

师:好,你们的所有发言都比原文要好,咱们来看原文是什么?

(大屏幕显示。)

只有把孩子交给磨难的爸爸,才是真正理智的爸爸。

师:没有你们的生动,你们是文采斐然!好,

生3:就是不要妄想,不要用表面看上去最便宜的代价换取最美的食物!

师:嗯,那就要付出最沉重的代价!好像是最便宜的东西,可实际上要你付出的是最沉重的代价。这个代

价就是使你丢失性命!

生4:看似不付任何代价的东西,却使你付出最昂贵的代价!原则就是远离钓饵。因为成功了只能得到一点食物,失败了却要失去生命!

师:呵呵,你看,他把大鱼的话作了辩证的分析!也许你会成功,得到一点食物,但是更可能的是你会失败,你会丢失你的生命!

生5:美丽的外表下藏着的都是危险的钓钩!不想被诱惑所诱惑,就别去想轻易尝试诱饵!师:嗯,在“美丽的外表下藏着的都是”的“都”要改一下,因为有些美丽的外表下还有美丽的东西!

(生笑。)

生6:看起来最美味的最便宜的,似乎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才是最危险的!真正安全的美味,只有用自己的劳动去赢取,而不是靠这种幸运的赌注来换取!

师:啊,好深刻。好!你们都是可爱的大鱼!(指大屏幕。)看大鱼说的话,一起读!生(齐读):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师:同学们要记住这句话: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好像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我认为这句话对青少年成长很有好处。

下面再看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师:一只蚕为自己织了一个厚厚的茧,后来,它想出来,想拯救自己,它就咬破了自己织下的茧!它多高兴啊——阳光、空气!它陶醉了,它简直要跳起来了!它简直要飞起来了!然后它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于是它感悟到一个什么道理呢?于是它就把这个道理告诉它的子孙——(生思考。)

师:现在你们就是蚕了,你有什么感悟?

生1:黑暗给了我们一双眼睛,而我们则用它去寻找光明!

师:哦!真聪明,它咬破茧出来了,茧里面是黑暗的,黑暗给了我们一双眼睛,而我们用它去寻找光明!很好啊!好,你来——

生2:经过艰苦挣扎后所获得的阳光会更加夺目!弱者只会作茧自缚,而真正的强者终会破茧成蝶!

师:好一个破茧成蝶!

生3:只有在困难中学会坚忍,寻到自己前方美丽的梦,才会有无尽的力量冲破生命的考验与束缚!欣赏破茧成蝶后的无限阳光!

师:嗯,挣脱束缚,追求阳光!好!生4:请不要害怕痛苦,因为挣扎过后便能破茧成蝶,迎风飞翔。飞吧,哪怕折断了翅膀!

师:哦,你来——

生5:前程的过错阻止不了我们心向前方,只要我们今天睁开眼,等待我们的依旧是美好的未来!知错就改,拯救自己,从今天开始,为时不晚!

师:如果我们作茧自缚,就要想到破茧而出。

生6:蛹,只有敢于用自己的梦想冲破痛苦与焦急编织成的茧,保持一份初衷,保持一份激情,不停地用牙齿咬断一根根丝,才能羽化成阳光下飞舞的蝶!

师:咬断一根根丝,让自己出来!

生7:你们都会经历那种蜕变的,那也是一个艰苦异常的历程。不过请记住,在黑暗中去追求破茧而出的光芒,就只能靠你们自己,靠你们自己镇定以及强悍的精神!

师:我们经历过的,你们也要经历,你们经历起来可能更困难。你——生7:越是黑暗之后的光明就越美!永远也不要放弃自己追求的梦!

师:越是黑暗中获得的光明越是给人美感!多好!

生8:从此,它便记住了这一切。它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挣脱它,阳光就在外面,幸福就在外面!

师:嗯,多好啊!你来——

生9:不要因为牵挂太多而受羁绊,勇敢地去梦想,勇敢地去追求!当你看到朝霞的时候,你已破茧成蝶!

生10:生活中的茧可以束缚你的身体,却不可以束缚你的梦想!破茧成蝶的快乐在痛苦之后才会到来!

生11:生活中少不了埋怨,少不了气愤,而埋怨、气愤就像蚕丝一样束缚着你,但是,拯救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这也是一堂语文课

这也是一堂语文课

(一)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而且还有一个特点:速度很快,大有一目十行的感觉。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我的“功力”日益加深。一部大块头的书,两三天就“解决”了。可是爸爸、妈妈却说我看书不认真。不过,他们并不能说服我,原因很简单,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小辫子”被他们抓住。

我依旧用这种方式看书,直到那件事发生??

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旧书摊,我急忙走过去,翻了一本《古代诗词选集》就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心血来潮,想找一首诗回去考考爸爸,给爸爸上一堂语文课。于是拿出笔,把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抄在手上。

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报。我走上前,模仿语文老师的语气说:“老爸,我考你一首词,怎么样?”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

“人有悲欢离合。”我摇头晃脑地读着,“下一句是什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我心里暗暗称赞,“最后一个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爸爸响亮地回答。

“哈哈,你错了。作者不是苏轼,而是苏东坡,怎么样?”我得意洋洋地说。

“哈哈!”爸爸也笑了起来,“儿子,你可真逗,苏东坡不就是苏轼吗?”

怎么可能,我这个小老师不会错。但看爸爸那认真劲儿,又不像是在骗人,为了“安全”起见,我转身跑出家门,向旧书摊奔去。爸爸似乎看懂了什么,没有追上来问我原因。

到了旧书摊,还好,那本书没被卖掉。我找到那首词,原来,下面还有个作者简介:“苏东坡,原名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

我完全信服了,而且深深感到:这确实,不过爸爸成了老师,他让我改掉了阅读课外经典不细心的毛病。

1/3

自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学语文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虽比不上那些大作家、大诗人,但我也不差呢!他们的语文是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而我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学有长进。不信,你看??

网上的语文

读初中后,我已成了一个“网虫”。往电脑前一坐,喝着汽水,敲着键盘——感觉好极了!浏览网页,看些文章,这是我的首要任务??咦?这篇报道怎么这么多错字啊?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就给网站的信箱发了封“伊妹儿”,指出了报道中的错字。

一星期后,我打开自己的邮箱,看到了那个网站发来的邮件:“感谢你的支持,以后一定多加注意。”心情特好,立刻有种当伟人的感觉。这不吗?

艺术节上的语文

每年的11月,学校要办艺术节,主要是从各班挑选出好的节目,汇成一台演出。这可是各班展现自己的好时机呀!我参加了我们班的配乐诗朗诵节目。最后,这个节目通过了两次审评,终于登上了艺术节的舞台,而且大受好评。当时全班同学的心里甭提多美呢!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嘛!

春节联欢中的语文

“饺子包好喽!”随着外公的一嗓子,家里喜庆劲儿更浓了。虽说每年的春节都这么过,可我却怎么也过不腻。正想着呢,一家人有说有笑朝客厅走来——不用说,准是该开联欢会了。这可是我家每年的保留节目。记得去年的联欢内容是“成语接龙”,我不幸

(三)

又是春来时,我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草长莺飞、流翠泄玉的大自然中。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原野的寂静,听着无数飞鸟的鸣叫,我们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愉悦。我的心一下子贴近了大自然!

我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的卧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自己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原野里的天籁之音是在任何文章里都无法体验到的。我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也曾经写过凋零的红花,哪知道原野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曾经无数次为大自然而讴歌,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观察过大自然:蚂蚁在共同搬运食物时,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鸟雀巢里,母鸟喂雏鸟时流露出的温馨;树木草藤创造的盘根错节??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地从课本中就能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能诠释大自然的奥秘。

假使没有那一次出游,那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不会写出充满激情的优美文字。只有在此时,我可以骄傲而又诚恳地说:“在莽莽原野中,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呵,这,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谁敢否认:亲近大自然不是一堂语文课!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的亮点主要有三:一是选材新。作者另辟蹊径,从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这个角度切入,体现了“人无我有”。二是写法新。作者淡化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语文课”具体情节的展开,而用散文式抒情的笔调写出自己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议论水到渠成,结尾干脆简练,不落俗套。三是语言新。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

3/3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