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议论文仿写训练技法指导”专题研讨综述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02:08:20 高中作文
“高考议论文仿写训练技法指导”专题研讨综述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议论文仿写训练技法指导”专题研讨综述作文





     浙派名师王会升,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市级“教坛新星”“课改之星“荣誉称号,擅长写作教学研究,在“作文仿写训练技法指导“上有很深的研究。其见解独到,做法实用,可短期内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高考议论文仿写训练技法指导”专题研讨综述

                       主持: 周有喜 吴正兵 邓维策

整理:邓维策

  

     [说明]2015年12月15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组织第九次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主持人为周有喜、吴正兵、郑全胜、邓维策,特邀嘉宾为浙江名师王会升,王会升老师的主讲题目是“高考议论文仿写训练技法指导”。现将专题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          王会升老师主讲内容概述

1.研究背景

王老师带的是差班,是选修走班中的差班,是学校年级段语文成绩倒数后80名的学生集中起来组合成的一个班级。这些学生行为差,能力弱,不会写作文,更不会写议论文。暂不说审题的准确性,见解的深刻性,单就谋篇布局来说,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议论文的结构,写出来的所谓议论文,多是文体不明的四不像。

满分作文可遇不可求,不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的任务定位在尽可能提升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分数,特别是提高中下等学生的作文水平上。考察一历年来各地高考语文阅卷现场的高分作文,其标准有:审题准确,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内容充实,书写工整。除了审题准确之外,其他几条标准都可以通过仿写来达成。王老师认为,学生不是缺少思想观点以及材料内容,主要的是缺少表达的方式。而仿写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表达方式,握议论文的一种写作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中等以下的学生的作文水平。

2.仿写训练技法

王老师的仿写训练精髓在于引导学生细致剖析、解构优秀作文,总结归纳论证思维格式和表达格式。

王老师选择了一篇题目为“墨守规则,乃为大道”的满分作文,这篇作文的第一段是:

“孔子所言,‘七十则随心所欲,不逾矩’。此乃阅尽世事千般,才达到的人生至高境界:规则框架之内,亦可自由随心。墨守规则,乃为人所遵循的大道。”

这一段简洁明了,有文化内涵,提出了观点——墨守规则,乃为大道。这一段分三步写,第一步:用古代一句名言引出话题——“矩”;第二步:扣住此名言进行解说、评价,暗指规则的好处;第三步:由此得出结论,点出全文中心论点。议论文开头的三个步骤为:名言+解说+论点。仿写的格式是:

 ____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乃________。(结论)_____。

作文的第二段:

“独木桥上的打破常规,看似合作共赢,实则后患无穷。倘所有选手都做如是选择,皆成功渡过,那么如何评定最终胜负结果,这样无视规则的比赛,又何以称之为竞技?”

这一段是“承”,承接第一段和材料,对话题材料进行概括、分析,得出本段中心句:违背规则,后患无穷。再用一假设性的反问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本段扣住材料,从反面强化中心论点。观点出来之后,许多学生喜欢去记忆里搜寻论证素材,岂不知,命题材料就是最好的素材。恰当运用命题中的素材有两个好处:第一快速,第二扣题,避免跑题。这一段仿写格式为:

(概括材料),看似____________,实则___________。倘若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这样的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

作文的第三段:

这一段为“转”,开头提出“规则,不可或缺”这个中心句,接下来举“社会契约论”,例证这个中心句。稍作分析,点出“契约论”这个规则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用“规则,是世界运行的准则”收尾,呼应了中心句,同时扣题,明旨。本段从正面阐述中心论点。仿写的格式是:
   (观点)不可或缺。(举例:正面)(简析:作用)。(观点),是_____________。

对后面的段落,王会升老师也作如是解构,不再一一举例。

周有喜老师概括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中间部分的结构:3—5从社会万物到思想道德,从有形到无形进行逐层递进式分析(正面分析);6—7从思想层面到行为层面分析不墨守规则的危害,逐层论证(反面分析)。周老师的概括有利于从整体来把握议论文的结构。

二.          参与讨论的网友之观点摘要

1.关于此种作文训练法的称谓

王新老师认为,作文需要一些格式,对于王会升老师的这种格式的作文教学,周友喜老师指出,这种作文训练法有人叫“临帖作文法”。陈寿老师说:“民国时期的胡怀琛就是这样教的,叫‘解剖成文法’。”王会升老师说:“仿写就是一个主要的媒介。”谢家宏老师赞同这一观点,田大璜老师进一步归纳说:“这个媒介叫支架”,称为“支架教学”。熊鹰老师称为“填空式作文法”。不管哪一种称谓,都扣住了王老师仿写作文教学的某个特点,我们认为,“解剖成文法”抓住了王老师作文教学区别于一般仿写的特征,为陈述方便,我们暂且采用“解剖成文法”。

2.是否需要仿写

参与讨论的老师普遍认为,仿写是一种有成效的作文教学形式,有很多优势。王卫涛老师认为:“议论文的结构很重要,仿写能让学生很快上手。”周友喜认为:“没有仿写规矩,也就很难有‘大方’、‘圆满’。” 田大璜提出:“仿写是初中议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最为急需的。”   

徐赟老师对仿写感受颇深,认为:仿写,就是让学生心中有个谱!拄了一根坚实的拐杖!仿写是基础,打牢了基础,就可以由仿到创(自己创作、创新)了。仿写,有优劣。优者,仿其文思如何行云流水的精髓;劣者,仅仿其结构如何安排、某种生硬的技法运用等皮毛。《陋室铭》,网络上流传就有数十种仿写,其中不乏很成功的例子。社会上不少人以仿写,展现某种愤懑。如朱自清的《春》,学生仿写许多《夏》《秋》《冬》等佳作。但网上流传一篇《春》(教师绩效工资版),就妙不可言。他曾以“名家范文+教师下水+学生仿写”为过程,指导学生仿写。冰心的散文《一只木屐》,我自己仿写了下水文《一枝杜鹃》,学生仿写《一棵兰花》《一束康乃馨》等等。此案例以前发表于武汉的《考试指南报》高考版。

   邓维策引用心理学理论,说明仿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50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多拉德在《社会学习和模仿》一文中捉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3.网友对解剖成文法的评价

对于王会升老师的作文教学法,曲立强老师认为:“就如德国足球的‘科学分析’一样,一板一眼,科学严谨!不需要天才式的桑巴舞。”周友喜老师认为:规范,化整为零的做法降低了难度。王会升老师说:“先让学生依照葫芦画瓢,先把瓢画出来。”周友喜老师补充说:“先画然后修缮。”周国新老师认为:“小步走,步步为营。从仿到创,遵循作文规律。”李永文老师认为:“这样的作文训练确实很有操作性,也能取得效果。”吴荧林老师评价说:“简明,有效!”陈寿江教授认为:“路径是对的。”

4.仿写会不会出现雷同?

王会升老师解剖范文,力图递给学生一根拐杖,让学生慢慢学会作文。爱华老师担心这种作文教学模式出现雷同:“学生会不会写雷同作文?”何伟老师也担心出现雷同:“假如有一半考生,都用材料中的素材,会不会雷同之嫌呢?”唐志洁老师一方面认为这种作文教学有一个“入格——破格——升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的忧虑:“问题是学生用惯拐棍后,大都格式化了,很难出格了。”曲立强老师认为:“议论文的仿写的前提就是要有典范的操作蓝本”,“仿写的拐杖,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陈斌老师为仿写提供了哲学支持:“我觉得不会千人一面。量变会引起质变。”伊富堂老师认为:“仿写、抄写的目的只在于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掌握了规矩,阅读多了,自然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写法,但初学议论文写作,必须掌握最经典的结构模式。”何伟老师认为:“以思想统摄材料,已不是单纯的仿写了,应是创造了。”谢家宏老师说:“这就是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为解决雷同的问题,王会升老师介绍了他的经验,对于同一篇文章,反复写三次;选择一篇另一种形式的范文,继续解构、仿写。伊富堂老师对王老师的这一补救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认真仿写3次,议论文结构便可了然于心;仿写不了,找3篇类似结构的范文抄写,也可起到把握结构的作用。”

 

 

2015/12/18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