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人物阅读素材:大师流泪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9:51:37 作文素材
人物阅读素材:大师流泪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人物阅读素材:大师流泪作文

 

大师流泪

唐宝民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

 

 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梦》,他也哭得眼泪汪汪。

 

 还有一回,林语堂先生赶到奥地利拜访莫扎特墓地。他站在墓前,泪如雨下,他说:“我向不喜欢流泪,到此也流了。他的音乐,是那样细腻缠绵,是含泪而作的。”

 

 马星野见过三次林语堂流泪:第一次是到台湾拜谒胡适墓时,他流泪了;第二次是向马星野讲述幼年往事,谈到二姐时,他哭了;第三次是1969年去比利时参加“世界笔会”,拜托在巴黎的苏秀法到比利时安排接待,结果,苏秀法带着长子开车前往比利时,途中发生车祸,苏秀法的长子丧生,林语堂先生得知以后,哭了。

 

 林语堂先生遇到风和日丽的时候流泪,听见山上鸟声也流泪。圣诞节的时候,儿子林太乙带他到百货公司,到处都是节日气氛,林语堂却从柜台上抓起一串假的珠链,泣不成声。林太乙觉得,这个世界太美了,父亲不舍得走,所以总是流泪。

 

 再说说文坛名家沈从文先生。研究他的专家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

 

 沈从文的确是个隐忍的人,但晚年的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泪了。“文革”中,沈从文先生的孙女沈红在学校成绩好、守纪律,却受到厌学顽童的欺负,沈从文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掉了眼泪。

 

 1977年,诗人穆旦去世,年仅59岁。沈从文与穆旦交往很深,因此,听说了穆旦的死讯后,他流泪了——“得消息时,不禁老泪纵横!”在家中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也会流泪。据沈虎雏回忆说:“一次,母亲见他(沈从文)独坐在藤椅上垂泪,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指指收音机——正播放一首二胡曲,哀婉缠绵。他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泪水又涌出,他讲不下去了。”

 

 1985年6月19日,夏鼐突然去世了,沈从文先生知道后,大哭了一场。同年,杂志社的几个记者到沈从文家采访他,问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时,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一名女记者听了,便走过去拥着老人肩膀说:“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没想到,沈从文听完这句话后,抱着那个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停地哭。后来,还是夫人张兆和走过来,像哄小孩子一样,一边抚摸,一边安慰,他才安静下来。

 

 1987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得到一张碑文拓片,碑是熊希龄的一个部属立的,落款处刻着:“潭阳邓其鉴撰文,渭阳沈从文书丹,渭阳沈岳焕(注:沈岳焕是沈从文的原名)篆额。”黄苗子看后,称赞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有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书法!”

 

 后来,黄永玉把这张拓片拿给沈从文先生看。“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我妻子说:‘表叔,不要哭。你十九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

 

 1987年7月,瑞典作家汉森和汉学家倪尔思对沈从文先生进行了访问,汉森给沈从文带来了一份复印件,是1949年瑞典杂志上刊登的沈从文的《萧萧》,上面有瑞典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边城》的广告,汉森说:“我昨天看了英文版的《贵生》,这是写的……”沈从文接着话说:“对被压迫的人的同情。”说完这句话,沈从文忽然流泪了……

 

 1982年5月,沈从文先生回了一次故乡——湖南省凤凰县,在家乡听傩堂戏时,听着听着就流泪了,黄永玉在文字中做了这样的记述:“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位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来唱‘高腔’和‘傩堂’。头一句记得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地静穆起来。‘……不信……芳……春……厌老人……’听到这里,他和另外几位朋友都哭了。眼睛里满是泪水,又滴在手背上。他仍然一动不动。”后来,生病在家,偶然听到“傩堂”两个字时,他也会默默地流泪。

 

 文学大师们的眼泪,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对逝去岁月的伤怀,还有对故去亲友的怀念,让世人看到了他们的真性情,这样的眼泪,能结晶成最咸最咸的盐。

篇一:季羡林2015作文人物素材

季羡林(1911—2009),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

国语言。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

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

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

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

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

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

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

【1】最高学位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

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

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天后是北

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

的老人。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2】心系家国

季先生的一生,用他的话说:“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越老工作干得越多。”

极为可贵的是,季羡林先生又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相反,他相当入世,胸中承载着天

下万物,时时守望着民族、国家、世界,还有大自然。他还一直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独家观

点,绝不人云亦云。

早在20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

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东方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

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凝练的表述。必须珍惜资源,保护

环境。

【3】宽人严己

有一件事在三O一医院引起轰动。但见医生护士们窃窃私语,很激愤的样子。当他们来到季先生面前,却

都换上一脸春风,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原来,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

师”,云云。

一天,季先生突然把李玉洁老师叫到身边,脸上还是那佛像一般平静,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

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还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

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

见李玉洁老师不服气,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态度,并说:“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对是鞭策,都要感

谢,都值得思考。即使胡说八道,对人也有好处。就怕一边倒的意见,人就晕了。”

他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赞扬起来从不吝啬。

什么叫“大师”?作为“大师”,至少他必须是真心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还应执守大唐名相魏征的

一句名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季先生都做到了。

【4】三辞桂冠

2006年,季羡林先生在95岁高龄时,郑重请辞三大桂冠,远离虚名。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先生的处世原则,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季老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

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由“三真”所引伸出来的是

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6】真话良知

季羡林先生走了,中国从此少了一位守护真话与良知的世纪老人。普通、朴素、敦厚,也是季羡林留给世

人最直接、最平易的印象。一切应了诗人对他的评价——“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

身。”即使是在其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时,季羡林也不以名人自居,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杂牌军而

已”。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为真理而死不容易,为真理而活着就更难!”应该说,季羡林为人所敬仰,除了

学识,同样在于他从容地、真性情地走过一个世纪。季羡林把说真话当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就是不一

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丢掉自己的良

知。”

一个知识分子,以罕见的温和、超人的毅力、寻常人难以企及的睿智,温和而坚定地走完了动荡的20世

纪,走完自己的一生。从晚清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虽说自己的一生“没有大激荡,没有大震动,是一

个平凡人的平凡的经历”。

良人已去,良知犹在。真话与良知才是一个国家最不可或缺、最需要珍视的“国宝”。永远坚守自己的良

知,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相信这是季羡林留给世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7】十年留德路

季羡林先生从1935年到1945年留学德国,在哥廷根大学演习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他在《留

德十年》一书中,忆述了那段特殊日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初到德国,以前朦胧中想学梵文的念头在这里逐渐清晰了,梵文是世界上最难懂的文字,且流传至今

的是残缺不全的贝叶经,而梵文研究最权威的当时就是德国,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梵文学者。于是,他投在

了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门下。瓦教授对教学非常严肃认真,尽管选读梵文的学生只有一个,而且还是中国

人,但是,他还是一丝不苟、正正经经地上课。

最终在德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取回了真经。他精通世界

上极少数人才能读懂的吐火罗文、吐陀语以及梵文等。他关于印度语言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梵文学界的

瞩目。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不久

这两个十年之后,他辛勤著述,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牛棚杂忆》

【9】感动中国

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说,把心留在东方。

感动印象: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荣辱不惊。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

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10】农家出身

季羡林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季家当时的下一代孩子中只有季羡林一个男孩,叔叔与父亲经过反复的商议、筹划,终于共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季家的这根独苗苗培养成人。

由于叔父的接济,季羡林在济南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5岁的时候,季羡林考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山大的校长就是当过前清状元的王寿彭。在王寿彭的影响下,山大附中的老师尊孔成风。这所高中的老师们,古文水平是极高的,尤其教国文的王老师对季羡林的影响极大。他布置的一篇作文《读〈徐文长传〉书后》,季羡林写得下力,他给的批语是“全校之

冠”。从此季羡林的所谓虚荣心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再也不愿意有不好的成绩。于是,他一改过去贪玩不用功的习性,开始用起功来。

9.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10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11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2、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13、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4、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15、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联系社会

【由季羡林“三辞”想到的】

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提出“三辞”,不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而且对当前的浮夸学风,也下了一帖清凉剂。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和学术机构三天两头提出要“培养”出多少“大师”的指标,要把多少学科提升到国际领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用行政手段封赠的“大师”也未必是真“大师”,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需要遵循自身的学术规律。与其整日呼唤“大师”的横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形成学术民主、自由创造的空气。

【告别一位老知识分子远去的背影】

在繁荣和发达的年代,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怀念和学习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季羡林先生因为他的国学学养和真诚人格,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尊重,如今他驾鹤西去,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曾经有许多次机会向季老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也确实在许多场合向这位大师表达过敬意。但是当季羡林先生真的告别我们的时候,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曾经表达敬意的真诚,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时的心情;我们也会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对晚辈做的错事和傻事,满脸宽容背后的无奈。此刻,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忆、怀念和学习。

我们追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在追忆一个大师辈起的年代。人们往往用自身的勤勉来作为成长的理由;但是有的时候,环境能够决定给予人们更多成为大师的机会。这种环境并不能简单的用贫穷或者富裕来概括。大师辈起的年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年代,也是一个尊重知识、宽容“异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界在不断与历史争夺这种机遇。而令我们景仰的学术大师们,恰恰就产生于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中。

我们怀念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以学术为业”的群体。无论陈寅恪、傅斯年,还是钱钟书、季羡林,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人都是以一种偶然出现,而走向一种必然。马克斯·韦伯说,在失去了神圣性和价值统一性的世界上,以学术为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独立的思考。当然,所有的独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冷静的观察。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铸造着多元化的个人,终生以学术为业,并且能从其中找到乐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学习一种独立、自尊、诚实和执著的品行。无论在“文革”年代、在改革开放中、还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羡林都在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反思;无论在佛学、梵文还是宗教的学术领域,季羡林都在将一个问题执著地研究到底。这是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行,也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品行。尤其在当代中国,象牙塔中也不平静。商业主义和权力文化空前做大、浮躁悸动的情绪蔓延,季羡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提出了汗颜的问题。

追忆是为了记录,怀念是为了寻找,学习是为了再造。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简单,他们已经放弃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自觉,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传道授业。但是知识分子又很重要,因为他们是创造文化、重建价值的一个群体,也能够引导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制定对话和交流的规则。

在繁荣和发达的年代,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怀念和学习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而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是否能够永远成为这个社会的最高行为规范?

季羡林先生走了。大师难再,修齐治平恐成绝响;后生可畏,慎笃勤温似已惘然。

下页

篇二:2015年高考语文人物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

陈寅恪就是这陈家的

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后来的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考古学家徐中舒、文献学家蒋天枢等等。

登上中古史研究高峰

就在这个时候,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也就是学界通称的“中古史”。这是陈寅恪

岭南大学校园很美,一年四季树木常青,但是陈寅恪看不见,他在黑暗中已经生活了5年。很多人回忆,陈寅恪以前上课是很有特点的,讲到深处,他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眼睛瞎了之后,再也没有人看见他闭着眼睛讲课。他永远睁大着眼睛,一如我们今天见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前,有一条白色的水泥小路。这是陈寅恪到岭南后,当时的中共中南局最高首长陶铸亲自嘱咐为他修建的,以方便陈寅恪在工作之余散步。这条路,就是今天中山大学里著名的“陈寅恪小道”。

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师生之间以学问道义相期。后来成为陈寅恪助手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当他来到陈宅时,陈寅恪正在工作。在他来后,先生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装束:长袍。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口述撰写《论再生缘》

因为生病,陈寅恪开始了他的

《柳如是别传》完成于1964年,这年陈寅恪75岁。生日前夕,陈寅恪见到了专程从上海赶来给老师祝寿的复旦大学教授蒋天枢。尽管这对师生在1949年以后,只见过两次面,但多年来,他们通信不断。陈寅恪在写《柳如是别传》的时候,很多材料是蒋天枢在上海找到以后再寄给陈先生的。

当许多昔日的学生纷纷远离之后,这位出身清华的老门生的造访,对年迈的陈寅恪是巨大的慰藉。他郑重地作出了一个“生命之托”:请蒋天枢将来为他编一套文集。他把自己晚年最隐秘的心迹,写进了这篇送给蒋天枢的文章中。

18年后,《陈寅恪文集》问世。这是蒋天枢在自己80岁的时候完成的恩师的嘱托。当时蒋天枢自己的著作也需要整理,但是他把所有的事都放下来,首先整理陈寅恪的书。

陈寅恪最后的7年,大部分时间是不能站立的,他在一次洗澡时摔跤骨折。1966年,已经无法下床的陈寅恪,没能逃过一场旷世的劫难。芒果考试网(http://mangoexam.com/),吾学网()“文革”开始了,造反派要把陈寅恪抬出去批斗,当时家里人很害怕,如果抬出去,肯定就活不回来了。但是后来却并没有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刘节先生代他去批斗了。

刘节也是陈寅恪的清华早年弟子,当时是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教授。造反派粗暴地殴打刘节,还问他,有何感受。刘节回答说:“能够代替老师来批斗,我感到很光荣!”这样的师生之谊、朋友之道,当如学术的承传,泽被后世。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

篇三:2012高考作文素材之专题素材:历史人物素材考场热用

历史人物素材考场热用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

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会发现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高考试题,各地的考生却一同把目光投向历史上那些震撼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典人物”“经典素材”——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杜甫、李清照??

经典素材

1.《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考场热用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四川考生《那阵风吹过》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经典素材

1.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王安石《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蒲松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威震江东,历一代兴亡,自有光辉标吏册;歌传垓下,定千秋功罪,莫将成败论英雄。

考场热用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当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地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而去的乌鸦,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地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河北考生《题乌江亭》

起兵至今,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他更承受不了虞姬沉重的话语:“霸王,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在你

自己。巨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卒二十万,称霸成阳,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离散,各谋生计,可怜虞姬,香魂一缕,随风而息??

——河南考生《英雄》

司马迁(著成信史照尘寰)

经典素材

1.《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考场热用

泪已尽,心已碎,本以为你引刀自决:身已残,心已钝,本以为你引药自戕;朋友弃,亲人离,本以为你悲赴黄泉。而你却活下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那个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时代,在那个推崇“名节重似命”的时代。

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的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氏失明而有《国语》,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花香自苦寒:韩非囚秦而作《说难》《孤愤》,你想起了英志尚未竟。

——安徽考生《月亮的正面和反面》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毅力和追求的支撑,才使他完成了《史记》这一历史巨著。

——湖北考生《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王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

经典素材

1.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李白《王昭君(其一)》:“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3.王安石《明妃曲》:“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4.“青冢”墓碑: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5.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考场热用

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般的脸庞,罂粟花般的樱唇,夜色般的黑发,绝色美女昭君将自己定格在了茫茫大漠中,于是杜甫盛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安徽考生《准确定位,彼岸开花》

拨开纷繁的是非,透过你耀眼的光环,我看见你的宁静,你的淡泊,你的坚贞不渝,你的忠于心灵。当华美的叶片都落尽,你白杨一般屹立的身影,清晰而美好。那一瞬,我忽然理解了你的选择,确在情理之中。

马蹄扬起细小的沙尘,折射着皎皎月光,折射出一个安宁而美好的未来。

——安徽考生《昭君出塞》

杜甫(天下寒士俱欢颜)

经典素材

1.《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考场热用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惊诧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自己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何等博大,爱民何等情深!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四川考生《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少陵的叹息绵长幽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被伤了;登楼望远,他的忧思又在心头回旋。一个诗人小小的心胸怎容得下这么沉重的叹息!杜甫若懂得适时而“出”,诗中当更添洒脱吧。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高考作文热门素材:大人物小角色

2013年高考作文热门素材:大人物小角色着名电影和话剧演员黄宗洛6月30日去世,享年86岁。这个以擅长演小角色出名的艺坛常青树,塑造过100多个小人物形象,有“小草”“龙套大师”等诸多雅号。

黄宗洛是个特别的人,尤其对于不少急躁、功利与虚妄的人,他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样本。曾有记者采访他:“你一辈子演了许多小角色,《茶馆>里的松二爷、《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土匪、《三块钱国币》里的伪警察,你对此有何感想?为什么不主演一个角色?”黄宗洛幽默地笑了:“我这一辈子哪都好,就是长得有点寒碜,天生不是当主演、台柱子的料。但只要有角色,我就使劲演,没想到歪打正着,观众还真认识了我,人活一世就图高兴乐和,谁让我有戏瘾呢!我认为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凭着这种淡然的艺术心态,黄宗洛这个“小人物”,果真成为一名“大演员”。虽然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小人物,但黄宗洛总是锲而不舍地加以雕琢,“哪怕一点戏也要翻过来倒过去琢磨”,使这些角色异彩纷呈,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人物形象。在黄宗洛的“龙套”生涯中,在舞台上、荧屏上和银幕上,他将自己塑造的100多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形象自诩为“百丑图”,其中重要的形象有72个,他自称“七十二变”。

“跑龙套”跑成大师,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魅力。名利固然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游戏,但以平常心态,过好普通人的生活,同样是一种应该被尊敬的人生。(毕诗成)素材运用我们太喜欢强调鸿鹄之志,小孩子说理想,脱口而出的总是几近于“伟大”。仰望星空固然需要,但仰望之后更要“脚踏实地”。

小角色是一种自然的艺术心态,更是一种淡定的人生哲学,先能敬畏“小”,然后才能成就“大”。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