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4:26:49

建国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建国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建国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1.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邓稼先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3、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4、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5、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1924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被普林斯顿大学赠予名誉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等职.他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他所撰写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6、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7.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苏步青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苏步青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