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治水必躬亲解词翻译,越详细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8:37:08

初中文言文治水必躬亲解词翻译,越详细越好
初中文言文治水必躬亲
解词翻译,越详细越好

初中文言文治水必躬亲解词翻译,越详细越好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pián zhī)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编辑本段]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停聚的地方(池塘)有浅有深,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如果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不克扣一厘钱,并且随同的官员差役也没有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要像这样以后事情才能办成功.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办好了.
[编辑本段]段落大意: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词(及个别字词翻译):
1.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题目时编者所加.躬亲(ɡōnɡ qīn),〈书〉亲身去做:事必~.
2.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例句:泥于掌故.
3.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例句:泥于掌故.
4.盖:古义,连词,连接上一段或上一句,表示原因.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例句: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5.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例句:非咨询不穷其致.
6.举: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例句: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7.躬:古义,亲自.今义,弯腰.例句:是以比得躬历山川.
8.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例句: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9.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10.潴:水停聚的地方.
11.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12.相度:观察和测量.
13.情:真实情况.
14.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15.是以:因此,所以; 以:因为.
16.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17.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18.海忠介:海瑞,明代的官,谥“忠介”.
19.布袍缓带:指轻便的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20.致:事理.
21.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公益;计:盘算,考虑.
[编辑本段]相关练习:
1.作者认为治水成功必须要避免哪些不良现象?(2分)
答:执一,泥于掌故,妄意轻信人言;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2.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4分)
答:躬亲治水、勇于担责、讲究方法.
3.请结合文章简要谈谈作为领导者,海瑞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答:从“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可看出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4.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举一例加以说明.(5分)
答:事实论证:例举海瑞治水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论证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性.
正反对比论证:例举海瑞治水最终成功的事例,与“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做对比,突出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任选一种)
作者简介:作者姓名:钱泳
原名:钱鹤
字号:字立群,号梅溪,台仙.
时代:清代
简介:钱泳(1759-1844),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尝客游毕沅幕中.工篆、隶,精镌碑版,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惟诸碑中伪字甚多,泳未能——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著履园丛话.卒年八十六.
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还是因为个性使然,已无史料可查.这在今天也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像现在的孩子能考大学却执意不考.也许正因为如此,钱泳才会行万路里,读万卷书,不人云亦云,也才会年过八秩仍著述不辍,身后留名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