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的字词解释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2:24:33

论语十则的字词解释急!
论语十则的字词解释急!

论语十则的字词解释急!
第一则
时习:时常地去复习.
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知:了解. 
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三省(xǐng):多次反省.
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
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以:可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通“怠”.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向他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   
行:走路.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士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希望采纳

请说一下,是哪些字词要解释

书下面有啊。。。我在百度上帮你找了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9702241.html 自己看吧

说明是哪些字词?

【注释】
第一则:为人处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

全部展开

【注释】
第一则:为人处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常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将“时习”解释为“时常地复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时,按时。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10)曰:说,说道。   (11)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2)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3)不:不是。   (14)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5)自:从。   (16)知:了解。    本段理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通“怠”。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第五则:学习态度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第六则:学习态度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向他
第七则:学习态度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   行:走路。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第八则:修身做人
词语解释:   士:士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第九则:修身做人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第十则:修身做人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