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国学经典,抒写读书感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21:50:03

"品读国学经典,抒写读书感悟"
"品读国学经典,抒写读书感悟"

"品读国学经典,抒写读书感悟"
总有一些问题令我时时困惑: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有时陷入到老师累、学生怨、家长责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我们的老师怎么了?为什么再也没有了昔日大家从容讲学的风范,而是“鞠躬尽瘁,病而后已”?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全体渴求知识的眼神,而多的是疲倦哀怨的目光甚至是抵触对立的情绪?
这一切,在认真阅读《学记》之后,我找到了答案.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早已认识到了这一切,因何我们至今仍迟迟未能觉悟?
《学记》以微言写大义、千字略略有余的文章论述了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可以与实际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供人思考的内容.目前自己有些内容读得还不够通透,作为一名教师,我选择与自己的教学时间关联紧密、感触最深的两点来谈.实在不深,实在不新,只能算作对这精深理论的浅易注脚.
《学记》第10则在谈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主要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们走,引导而不逼迫,这样师生间就会融洽和谐;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但不施加压力,多鼓励而不压抑,学生学起来就感到容易;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而不代替他们做出结论,启发而不详尽讲解,学生就会用心思考.做到了这三点,就称得上善于启发诱导了.
而对于师生间最终的双向效果,《学记》第14则中也有表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而教育效果却双倍,并且会把功劳全部归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苦但效果却只有一半,并且还怨恨老师.
反观我们的教学,大多也就呈现为这两种状态,因此也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一部分老师,他们在教学中所做的就是“道”、“强”、“牵”的工作.他们都是旨在教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乐学”.因此,在他们的教学中,老师所起到的是引导、激励、启发的作用,他们致力于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法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学生有了对知识的渴求、乐于学习的动力,又掌握了适宜的方法,一切自然迎刃而解,所以,就会达到“和易以思”、就会达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的最佳效果;这样,师生之间是融洽和谐的、是民主自由的,学生自然也会“从而庸之”.
而我们一部分老师,所做的就是文中所说的“牵”“抑”“达”的工作.我们以“学生还小”为理由,理所应当地牵着、拖着学生、甚至是代替学生走路;我们以“严师出高徒”为理由,冠冕堂皇地逼着学生学,甚至千方百计动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抢占学生一切学习时间,还要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我是为了你们好啊”;我们以“学生不会”为理由,简单机械地给他们记答案,只是把自己的东西、甚至只是教参上现成的东西灌给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任何求知的渴望、没有任何入门的兴趣、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没有任何合适的方法,而只是如机器般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然而,学生毕竟不是机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会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屡屡与师长对抗的问题学生、叛逆学生,也会有另一部分学生则成为泯灭个性的、只知盲从的人.前者固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在我们当前的集体教育中,这样的学生必定会影响我们的整个教育效果.然而,后者呢?不是更加可悲而可怕吗?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成为了在沉默中泯灭自我的人,他们的一生将会何其悲哀?我们民族的希望又在何方呢?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学生能不怨、不怒吗?所以结果自然是“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了,这怪不得学生,换作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也会这样的.
幸而,我们身边还有无数真正的名师;幸而,我们有道尽世间一切真理的先人.只要我们认真去拜读,认真读书,认真读人,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的教育也一定会日臻完美的.
读《学记》,常读常新,永读永获.《学记》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读.有人说,中国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理论空间中“集体失语”,只有西方教育理论在“独白”,这令人感慨.以我浅见的视野,不知道《学记》是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通用读本,但我相信,它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