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5:02:05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彝族民俗风情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据1996年统计全省共有彝族423.04万人,占彝族总人口的61.7%以上.云南彝族分布也十分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85%的县都有彝族人口.
公元783年曾建立了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唐王朝曾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天文、历法、气象、医药等领域有独特的创造.
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姆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彝族崇拜虎,尚武,喜欢喝酒.火和虎集中反映了彝族原始宗教的意识.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mei fen

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中,下面就讲一讲给你听.
那时,我们家还在红矸山上住,就是发生在红矸山的两件事.当秋风卷走最后一片黄叶的时候,冬天迈着匆匆的脚步来到了.跟着来的是皑皑白雪,雪花儿渐渐的落在地上,地上就像披了一件白色的纱衣.这时爸爸叫我出去,我一看,啊!太棒了!原来是爸爸给我做了一个雪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

全部展开

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中,下面就讲一讲给你听.
那时,我们家还在红矸山上住,就是发生在红矸山的两件事.当秋风卷走最后一片黄叶的时候,冬天迈着匆匆的脚步来到了.跟着来的是皑皑白雪,雪花儿渐渐的落在地上,地上就像披了一件白色的纱衣.这时爸爸叫我出去,我一看,啊!太棒了!原来是爸爸给我做了一个雪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雪车,爸爸在后面推着我,推的很快,风呼呼的刮着,我坐在车上正玩的起劲,忽然看见了前面有一块石头,我大叫起来:"小心!"爸爸因为推的太猛没反应过来,车子一下子被石头拌住了,我连滚带爬的摔在了地上,爸爸连忙跑过来关切的说:"咪咪,没事吧?!"我生气的从雪里爬起来,刚抬起头,爸爸哈哈大笑起来,我气呼呼地说:"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爸爸笑着说:"你满脸都是雪,再加上冻的通红的鼻子,好像一个大雪人."我连忙把脸上的雪弄掉去追爸爸......
还有一次,我不想老让爸爸推着我玩,我也想推爸爸,但是爸爸坐上去以后我却怎么也推不动,最后我把全身的力气都用上了,猛的一推,我一下子趴在了地上,爸爸呢?他没有防备一下子也摔在了地上,我和爸爸都变成了大雪人,我们顿时异口同声的大笑起来.
童年,童年时代过去了,而我们要记住这美好的童年,长大后再细细的品味童年时的快乐,真是别有滋味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记得小时侯,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和我出生时一起种的桔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了个记号,天天去测量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倒着长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伙伴都长高了,我怎么变矮了?"妈妈忙放下身边的活,把我放在椅子上问:"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妈妈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指着说:"我天天用小刀在树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来刻却在以前刻的横线下面了."我边说边在树上指出那两条横线.妈妈听了我的话,又看了看树,沉默了两分钟后就莫名其妙的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出来,拍了拍傻呆呆看着她的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高了,以后可别做这种傻事喽。”我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我矮了,而是树高了.之后我又高高兴兴去找小鸡玩耍,真不知道自己又会对小鸡干出什么傻事.......
哈哈!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傻事趣事一箩筐.像给雪娃娃洗澡,剃眉毛……也正是那么多趣事,傻事组成那七彩的童年,欢乐的童年,令人留恋的童年。虽然这段金色时光正慢慢离我远去,我已不那么傻,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童年的游戏更是难得的宝石,童年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它都会成为生命中最诱人的磁场。
我的家在农村,童年的美好回忆都在70年代末。那个时候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农村的生活很贫困,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实在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除了跳绳、踢毽、捉迷藏外,我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就是玩骨头节,骨节分羊骨节和猪骨节,每副要四块,那时可没钱买,一切都得自力更生,可家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年到头能杀一口猪就算不错了,况且猪头和猪蹄都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吃,为了能凑一副骨节要等两年,一般孩子可没那份耐心。好在我还算聪明,寻找外援就成了惟一的捷径,因为学习成绩好颇有人气,同桌的小男孩用两块猪骨节换取了一个学期的“抄作业权”,二年级那年我终于有了一副自己的“玩具”,心里那个美哟。
一有空闲我就找小伙伴玩,由于我的灵气加执著,不长时间便玩得炉火纯青了,可我的手太小,猪骨节又大,总玩得不那么便利,看到别人那小巧的羊骨节,我又有了份野心,由于那时是生产队制,普通社员家里是不具备对羊的生杀大权的……那年的中秋节队里决定杀几只羊分给社员,我迫不及待地去领羊肉,并私下做主用半斤羊肉换了四根羊后腿骨,为此挨了父亲的一顿臭骂。尽管如此我还是满怀感动,我还是暗暗地把快乐握在手里“递给”了我的童年。
童年让山更青,水更蓝,山上密匝匝的白桦林,山下炊烟袅袅的几十户人家,村头的三间草房里住着祖孙三代,兄妹六人,勤劳的父亲,善良的母亲,其中那个梳着两条羊角辫的就是我……尽管世界很大很大,时光很快很快,在我心灵的一角始终有着不变的故乡梦,童年的苦,童年的乐,童年的脚步,还有那红日朝气蓬勃露出的笑脸,还有那不为人知的童年的秘密在飞沙走石,成败荣辱的人生里程中,童年的游戏是一道永驻心田的风景。
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它记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在我的童年里,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那是今年十月放假期间的事。十月三日我们到了老家安基山。说来也怪,那里的风景有山有水,多么美丽,为什么不成为一个景点呢?早上,我在两个姐姐和一个大人的带领下,一同结伴去捉螃蟹。我们在一条小溪边,找到了螃蟹走过时留下的足迹。
我们顺着留下的足迹一直往前走,“瞧!螃蟹!”我朝前方指去。他们向我指的方向望去,真的是螃蟹呀!我们跑了过去,姑爹费尽了周折,螃蟹左爬爬,右爬爬,“我终于捉住啦!”姑爹大叫起来。我们几个拿出一个塑料袋,将螃蟹放了进去。
回到了家,我们找来了一个小罐子,在里面倒了一点水,然后将螃蟹放了进去。太好玩了,我们对它爱不释手,螃蟹似乎不觉得我们对它有好感,只觉得我们在折磨它。姐姐还试着摸摸它,我也去摸了摸它,“哎呀!疼死我了,死螃蟹!”我哭着说。我从那以后,对螃蟹没有了一点好感,爱理不理他。
这就是我童年的一件有趣的事。
童年趣事
美好的童年,是在部队度过的。每一件事情,都如海边的贝壳,熠熠发光。但是,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渐渐被淡忘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十而立后,忽然特别喜欢怀旧,喜欢回忆过去,那时常出现在梦中的大海,美丽的沙滩,宽敞的部队大操场,已经成为子夜梦醒打湿枕巾的唯一理由。
于是,便决定回故乡看看。正好爸爸和弟弟都在大连,所以近两年来,暑假回故乡,便成了我向往的一段行程。每年一次的回乡,成为放松心情,享受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段美妙旅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回来后找到了很多童年的玩伴,很多小学同学,相聚举杯畅饮之余,一件件,一桩桩童年趣事,仿佛被海风吹开薄雾,逐渐清晰起来。
趣事之一:四姐妹金兰结义
作为部队子女,最快乐的事情是和小伙伴们同住在一个部队大院。我记得我们那个部队共有两个家属区,被我们称为东大院和西大院。我家住在东大院。于是,放学后我便可以和同一个院的好朋友一起玩。一起玩的好朋友叫:戴L、赵HM,于C。当时正在热播香港连续剧《射雕英雄传》。英雄们之间的结义成为我们四个好朋友无限羡慕的一个仪式。于是,在我的倡导下,四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便决定结拜干姐妹。
第二天,我们带着事先准备的香、火柴,来到大院大门北边的一个角落,先捧了土堆成小土包,然后把香插在上面,就开始了结拜活动。当时好象许了愿,大概是什么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之类的话,具体记不清了。然后正正经经的跪下磕头,之后就成为了姐妹,当时好开心。
可是乐极生悲,第二天,其中一个姐妹的妈妈,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孙老师找到我,非常严厉的批评了我,说我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呵呵,好大的帽子。因为我当时连什么叫封建迷信都不太清楚呢。只好认认真真的承认错误,回家写检查,被整的好惨呢。
转眼小学毕业二十余年了,心中一直耿耿于坏,觉得一定是最小的姐妹于C告的密。虽然二十几年过去了,再次相见的时候仍然马上提起这件事,她大呼冤枉,道出了二十年前的真相,原来一个叫李莹的女同学告的密,原因是我们四姐妹结义时没有带上她。原来让她蒙冤如此之久,好在我们都不是斤斤计较之人,所以此事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姐妹之间的感情。
庆幸有当时的幼稚,也庆幸有当时的真情,让我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还保留了一份真情,一份天真,一个美好的回忆和三个感情真挚的姐妹。如今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童年之时的默契还在,我的一个举动,就知道知道我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尤其是被我冤枉了二十年的小妮子,至今仍能看透我的心思,何其幸福。
趣事之二:楼道墙壁上的“问候”
记忆中的家,是二楼。恍惚记得小时侯我们经常用烧黑了的木头在墙壁上写字,至于我自己,从小就想当老师,所以会经常在墙上写“1+1=2”之类的,教给比我小的孩子。梦中的家属楼,从一楼到二楼的墙壁上好象有字,至于到底写的是什么,已记不清了。去年回部队,特地到原来住的地方去看了看,不禁捧腹大笑,原来上面写的“大立大地主,大王八......”二十年前的问候竟然还在,欣喜之余马上就站在旁边,摆了一个最漂亮的pose,拍下了这历史的一刻。好同情那个小时侯经常打架,经常抄袭我的作业的大立,被人问候了长达二十年之久。
趣事之三:温柔的我也曾刁蛮
工作后,曾因性格比较温和,而受到同事和朋友的赞赏。但是据小学同学所言,儿时的我根本不是这副好脾气,而是女中豪杰,经常抄家伙跟别人打架,同桌朱HF就曾经被站在桌子上的我用书包打的一路逃窜。据说长大后去特种部队了,此举被我的同学解释为:小样,打不过你,我爬树!
趣事之四:儿时的玩具
昨天吃饭,大家总结了小时候常玩的几种玩具:有皮筋儿,这个现在的孩子还在玩。还有“扇篇”。就是将大人吸烟后的烟盒收集起来,折成三角的小片片,谁的把别人的扇翻个儿了,别人的篇就成自己的了。我还记得小时侯每到秋天玩“大宝”。就是把杨树的叶柄拿来,两个人的叶柄交叉成“十”字,然后就开始使劲拉,谁的最后被拉断了,谁就输了,经常赢的那根叶柄就被称为“大宝”。现在的孩子一定没有玩过的。还有就是滚铁圈儿,也说不好是用什么做的,反正用炉钩子一推,就可以满院子跑了。
趣事之五:幼儿园风波
记得幼儿园是从中班上的吧?我想当时一定傻傻的。有一天,大家都在熟睡,尤其是我这个小懒蛋,当时是睡的香香的,没防备张C和班上的另一个男生偷偷偷走了我的内裤,醒了之后找不到衣服,气的哇哇大哭,后来还是幼儿园的老师帮我找到的。调查了几天,软硬兼施的,也没有查出来到底是谁干的。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被淡忘了,谁知道偷我东西的男生还记得,长大以后当着好多同学的面将此事讲了出来,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趣事之六:童年心中的白马王子
部队的孩子,都比较单纯,成熟的比较晚.尤其是男孩子,整天就知道傻淘,什么都不懂.而我,则是成熟的比较早的一个,所以四姐妹在我的教唆下,很快都半熟不熟的了.于是,我们开始观察班级里哪个男生对哪个女生比较好,然后添油加醋的笑话人家.首先从我们最小的妹妹开始下手.我们三个趁她中午熟睡的时候秘密商定,诬陷她在梦中呼唤班里一个男生的名字.于是,她醒后,我们三个红口白牙的同时指正她睡梦中叫王HF的名字.她有口难辩.这一冤屈直到今年的8月才被洗清.哈哈,原来冤枉一个人可以长达21年之久.其实呢,现在想来,其实是我们四个对那个姓王的小白脸都有些好感.可是听说长大后的他已没有小时侯那么大的魅力的.小时侯的眼光还真的有点问题.呵呵
我呢,小时侯偷偷注意一个很黑很瘦,游泳技术很好的男孩子.记得他经常像一条黑鱼一样,一个猛子扎到海水里,半天也看不到人影.吓的我恨不得跳下水去救他。但是他总是在我吓的要哭的时候像个水鸭子一样钻出水面,害的我捂住嘴,差点没叫出声来.可惜他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关心他,那个时候的注意是悄悄的,默默的,隐藏很深的.所以,现在仍然很喜欢看别人游泳.尤其喜欢看别人潜水.直到现在,虽然长大了,仍坚持认为一个男人,如果称得上白马王子,那一定要会游泳.
趣事之七:童年的游乐场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每到周末,在家长的陪伴下,可以去游乐场,去公园玩.但是我们小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有解放军训练的大操场,成为我的游乐场.那里多种多样的训练器械,锻炼了我的胆量,培养了我的意志,也强健了我的体魄.
记得我最常玩的是大滑梯.那是一个放大的滑梯,特别高,从一面的楼梯走上去,经过很长的由木板连起来的大约四、五十米的天桥,就会来到滑梯的一头.但是木板间的间隔很大,透过木板的缝隙,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让人头晕目眩.开始的时候,我和小伙伴手拉着手,胆战心惊的走几步,就要退回去,从楼梯走下去,根本都走不到滑梯的那头.但是,我们部队长大的孩子都不服输,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终于可以走到滑梯的那头了。从高高的滑梯滑下来,感觉好极了。到后来,我可以在天桥上飞奔,蹦跳,如履平地。
趣事之八:内部电影
小时侯,作为部队子弟,最过瘾的就是每周都可以看电影,尤其还可以看到内部电影.当时,放映电影的场地有两个,一个是大操场,一个是军人俱乐部.大操场放映的是露天电影,我们拿着小板凳,在放映前来到屏幕前,顶着满天的星星,看《五朵金花》,看《405谋杀案》,《黑三角》......看完电影,夹在散场的人群中往家走,边走边议论电影中的情节,真是惬意。而俱乐部,可以看到一些内部的外国电影。我小学的同学ZJ就经常带着几个同学,不用买票,溜进去看电影。可惜他带的人里面没有我。同学说,现在他还偶尔带同学到他单位去看电影,真是三岁看到老啊。人家是专业的票贩子,不过没有现在的票贩子实惠,挣不到钱。呵呵
趣事之九:童年时光校园十大经典特色生活
1、放学排队 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需要极大的外力才能压制成一长条形。记得我家住在东大院,所有住在一个楼的孩子们都站成一排,排队回家。一路上欢声笑语,抬头可以看见蓝天白云,路边是垂柳飞扬的柳絮,鼻端是丁香花扑鼻的香味,偶尔还会遇到列队行走的解放军叔叔,感觉风都是清香的。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老人家的话,一句顶万句。一边学习,一边长个子,可谓“知行合一”了。
3、崇拜黄蓉,喜欢杨康的扮演者苗乔伟。 虽然现在连苗乔伟的影片都不看一部,但当时是真的喜欢,从小就喜欢带邪味的男生,也许就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吧?
4、抄歌词 没有电脑,没有因特网……最重要是没有钱!所以“人是第一生产力”,有时间就赶快抄吧,顺便练练字。
5、开运动会 小学生的奥斯卡颁奖晚会,绝佳的社交场所。谁在比赛,比赛什么并不重要,五彩斑斓的小人书,千奇百怪的小零食,以极高的频率传递最痛苦莫过于憋出每天一篇的表扬稿。跟奥斯卡明星上台感谢得没完没了一样,千篇一律的XX班XXX同学下定决心,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终于赢得了第X名,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XX精神。
6、赶暑假作业 暑假快结束时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两本每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迅雷之势完成。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真难为我一天憋出二十篇来,从此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最惨的是住在楼下的大立,总是要借我的作业来抄。
7、部队一日游。记得有一次期末因为学习特别好,被奖励到部队参观,而且有机会打靶。心里乐开了花。打靶的时候,看准靶心,开枪。天,步枪把我的肩膀撞的疼死了。再看靶上面,明明开了十枪,却一环都没有。连教练都笑了。可是看旁边同学的靶上,成绩比部队的神枪手还要好,竟然打出了90多环。所有的教官哄堂大笑。我还在纳闷呢,一个解放军哥哥笑着过来告诉我说,傻丫头,你的子弹都打到别人的靶上了。惭愧。原来是趴歪了,瞄准别人的靶心射击,成绩都成别人的了。呵呵
8、比小红花 一面墙上,一张大纸,一个橡皮图章,也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之一。敢不听话?嘿嘿,就看着别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吧!
9、因为不完成作业罚站,罚写错字 time and time again,我总是怪自己,为何会这样的不小心!可是每天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想着出去玩,而考试之前总是忘记复习。
10、上课拖堂 “老师,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你就快下课吧!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收起

放弃吧,没的。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

全部展开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阳的下午,四乡八邻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岸上人头攒动,翘首瞻望;溪面龙舟灿烂,一字排开;船队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飘扬;一声炮响,船如箭发。执旗手站在船头,挥动令旗,助威呐喊;锣鼓手敲起锣鼓,节奏声声,扣人心弦;划桨手赤膊上阵,齐心协力,溯流奋进。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绸,插红花,放鞭炮,摇头摆尾绕江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歌颇自豪……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清香。妻子和我都 是从家乡出来的,每年端午节,妻子也会用“五味草”煮一些鸭蛋,也会从市场买一点螺煮给女儿吃。现在,超市可以买到各种的粽子,有包红枣蜜饯的、有包蛋黄果肉的;妻子也会包一些粽子,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包的感觉,怎么也感觉不到端午节那个闹烘烘的气氛。
2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怀念家乡的故土,怀念家乡的人——勤劳善良的人民,简单而古朴,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永远忘记不了家乡的端午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