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草书、隶书书法家每个都写3至5个,要写出每个书法家的生平、风格、评论和作品鉴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8:52:28

行书、草书、隶书书法家每个都写3至5个,要写出每个书法家的生平、风格、评论和作品鉴赏.
行书、草书、隶书书法家每个都写3至5个,要写出每个书法家的生平、风格、评论和作品鉴赏.

行书、草书、隶书书法家每个都写3至5个,要写出每个书法家的生平、风格、评论和作品鉴赏.

首先是行书.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禇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著名的墨迹,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其中除《祭侄文稿》为公认的真迹外,其余的作品真伪尚有不同的意见.但都是流传有绪的墨迹.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另外,还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元结碑》等.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祭侄季明文稿》,行草墨迹,纵 28.2厘米,横72.3厘米, 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反成为颜氏不可多得的佳作.他用笔苍率,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所以此帖神彩飞动,姿态横出,笔势雄伟,超神入圣,誉为颜书行草第一.元鲜于枢曾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原迹现藏台北故宫

再说草书,其实草书王羲之王献之他们写的都不错,就不再重复啦.草书当推二张,也就是张芝和张旭.

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奂曾任太常卿.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张芝(公元?--约一九二年),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人.对张芝的籍贯,在《后汉书·张奂传》中说是“敦煌酒泉人也”.一字之差,错传一千多年.经清人钱大昕考证,系敦煌渊泉人,渊泉为敦煌郡所司六个县中一个县.   有关张芝的史料很少,《后汉书·张奂传》仅记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西晋书法家卫恒(公元?--二九一年)著《四体书势》 ,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称善作.后有崔瑗、崔实,亦称皆工,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韦仲将谓之草圣.韦仲将韦诞(一七九--二五二年),三国魏光禄大夫,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认为:“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崔氏法之.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张芝喜而学焉.转精其巧,可谓草圣.”说明张芝虽以杜、崔为师,但后来居上,“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唐开元时著名书法家和评论家张怀瓘,在其名著《断书》这部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专著中有数百字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张芝,其他历代书法家大都引用和认同韦诞、卫恒、张怀瓘、孙过庭等人的论述,张芝草圣的地位自此就赫然屹立于华夏书坛之上,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

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从唐代中叶开始,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了一千两百多年.怀素,十岁出家为僧,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写坏了的笔头也很多,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却无心修更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唐任华有诗写道:“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极大.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净经、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就以上怀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为三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隶书名家

蔡邕 (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 六世祖勋,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授以戎连率.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谥曰贞定公.所创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与三国魏末嵇康创作的《嵇氏四弄》(通说为《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并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邓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邓石如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九岁时读过一年书[1]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17 岁时就开始了靠写字、刻印谋生的艺术生涯,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邓石如30岁左右时,在安徽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又经梁巘介绍至江宁,成为举人梅镠的座上客.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  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楷书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欧阳询父子体势,笔法斩钉截铁,结字紧密,得踔厉风发之势.行草书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大字草书气象开阔,意境苍茫.总观其四体书法,以篆书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邓石如又是篆刻家,开创皖派中的邓派.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篆刻相辅相成.邓石如的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林散之,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1989年12月6日因病辞世,终年90岁.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也因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才能使书界中人对之品赏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认识愈深.他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为了纪念这位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诗人、画家,后人为其建立了纪念馆和艺术馆.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江苏江浦.建国初,林散之当选安徽省第一届人民大会代表,曾任江浦县(时属安徽,现改名为浦口区)农田委员会副主任、江浦县副县长.六十年代初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曾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1989年12月6日因病辞世,终年90岁.

《人民中国》杂志选拔现代中国书法精品向日本介绍,林的草书作品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诸位权威人物的高度赞誉,名列榜首,代表现代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那一幅作品确可以称之为林散之书法衰年变法前期的代表作.其在有意无意间,既循法又破法,随意自如,时出天趣,又恰到好处,令人赞叹不已.   但林散之并末以所获殊荣为满足,他对越来越多的赞扬声和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淡然处之,默不作声地、我行 我素地向自己认定的更高境界不懈追求,使其书法在八十岁前后全面进入化境.他在七十人岁时曾有感赋诗一首:“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可见其对性灵境界的追求毫不含糊,他视书法为性情中物,自喜能“写到 灵魂最深处”,纯乎真性灵的显现,这是一种“天籁”之境.   他八十三岁时所作论书诗云:“自攫神奇人画图,居心末肯作凡夫.希贤 希圣希今方,无我无人无主权.一种虚灵求不昧,几番妙相悟真如.浑然天趣留多少,草绿山中认苾刍.”这亦是进入化境后才能深刻体验到并道得出的心声.他将此诗写作丈二整宣横幅,气势撼人心魄.通幅真气弥满,既雄厚又狂放,用笔亦圆亦方,斩钉截铁,又柔韧有节,变化莫测.其涨墨、浓墨处厚重而不滞,枯笔散锋 渴墨处有如烟云腾绕,字形笔画散漫而神意在,内力更强.长锋羊毫在其手中经数十年的运使、研究,创出一套独特的笔法,笔锋的正侧翻转,无不如志,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笔法与墨法互为作用.林散之从王铎书法中悟得涨墨之妙,又从黄宾虹画法中承取焦墨、渴墨与宿墨法,随其兴致所至,施之于书法创作,其八十岁后作品,有时通幅以浓墨焦墨为之,聚墨处黑而亮,神采夺人,枯墨散锋处一枯再枯,墨似尽而笔仍在擦行,只见笔墨化作虚丝,在似有若无间尤显其意韵、精神之超凡.有时又以宿墨为之,时而墨晕中见有浓墨凝聚,乃运笔之实迹,时而变枯、变淡,笔意一翻转,又变润、变浓.他充分利用长锋羊毫蓄水多、下注慢,便于连续书写的特性,笔毫内所蓄水、墨不匀,即可随笔锋翻 转、运笔速度的快慢产生浓淡干湿的无穷变化.   由于这种种技巧的作用,使长锋羊毫在笔画的粗细和点画形态的表现上不易产生很大变化的局限性,通过水墨的丰富变化得到了奇妙的补充,笔法与墨法互补相发,是林散之书法对中国书法技法宝库提供的创造性成果.而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书法化境的重要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