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面的一则故事.(短一点)要有原文,译文,还有评价!(不要太长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9:10:31

《庄子》里面的一则故事.(短一点)要有原文,译文,还有评价!(不要太长了)
《庄子》里面的一则故事.(短一点)
要有原文,译文,还有评价!(不要太长了)

《庄子》里面的一则故事.(短一点)要有原文,译文,还有评价!(不要太长了)
轮扁难恒公: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所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所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所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一日,轮扁在堂下做车轮,看见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觉得好奇,就走上堂来问:“大王读的讲什么书?”桓公说:“圣人之书.”轮扁问:“圣人在哪里?”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那就是说您读的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勃然大怒:“你怎么敢讥讽寡人!要是说不出个道理来,立刻处死.”轮扁不慌不忙道:“我本人有个体会,安装轮子用力太疾则牢固而不灵活,太徐则灵活却不牢固.只有达到徐疾得于心而应于手的至妙境界,才能把轮子安装得恰到好处.而这种至妙境界,我却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儿子亦无法得之于我.所以我七十岁了,还得自己做.所以我猜想呢,圣人也是怀着他的至妙境界死去了,能写在书上的惟剩下些糟粕了.”)
相信恒公听到此言会默然良久,然后思之“道非道,非常道”的道理,便遂弃书于地,尽用管仲,后称霸战国.
恒公的历史地位无可争议.不过这则故事的前贤圣哲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庄子的批评与称赞道是历来争论不休.庄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对中国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现代人认为,庄子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我认为其对后人的影响来说,对庄子应该是肯定的.这就是中国人的管理.正如这则小故事,就是庄子的“不可言传”.我认为,我们人的思维或对谋事要达到最高境界,只有自我体会,确实无法言传,也就是没有切身体验,是不可能理解其无形的“至妙境界”的.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有人认为庄子这一思想是阻碍中国的技术发展和遏制科学产生的最大罪人.其实不然,读庄子需要全面,正如我们了解一个人不可从一句话来判断一样.这则小故事就是证明,当时的恒公雄心勃勃,不可能单凭巧匠的一句话就会把庄子扔掉,只能是在学习后有所感或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
譬如说,从上世纪50年代,西方管理思想开始影响中国,到现在更是严重影响着中国的管理思想,许许多多的大师们到国外一度金,仅凭读了几本洋书,学了几个新潮术语,便成了管理大师,开门授徒,全中国到处演讲,买座的多了,就以“管理专家”自居,指手划脚,而中国的企业家们也毫不吝啬金钱,这样一来捧红了也养肥了大师,老板们也从中得到了优秀企业家或管理专家的头衔.其实,这真正是中国人的悲哀.
我推崇的是中国人的管理,几千年来,中国的思想家们留下了管理的无价之宝,那就是大易管理.我学习易十多年,也读过西方的管理书籍,观察过中国的企业,有几家真正实施了西方的管理?没有学会中国人的管理,也没有真正学会西方人的管理,道是学会了中国的权术(中国人的“术”却让后人利用了),与西方人的制度(因为要管的是下属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