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诸葛亮哪个的胸怀宽广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4:07:53

曹操和诸葛亮哪个的胸怀宽广些?
曹操和诸葛亮哪个的胸怀宽广些?

曹操和诸葛亮哪个的胸怀宽广些?
个人认为当然是诸葛亮的胸怀更宽广!但理智地说,二人在这个方面可比性不强.都是一时之人杰,职业不同(一个是奸雄,一个是权相),从业目的自然有别.并非信口胡说,作文以述之: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又名阿瞒,职业:奸雄.奸雄的称谓,在这里并没有贬斥的意思.奸者,滑也.我方谓之智谋,敌方谓之奸猾,同义而说法有别罢了.从许多方面来说,曹操并非睚眦必报的人.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大多是从别人那里“接收”过来的,并且都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如五大谋士之一的崔琰,原是袁绍的手下.曹操打下邺城,大宴宾客,得意地说:“我刚查了一下户口,冀州是个大州,有三十万人啊!”崔琰立即站起来说:“丞相来到邺城,不先安抚黎民,反而计较自己得了多少人口,这难道是我们冀州人所期待的吗?”当时,在座的宾客都吓得面容失色,而曹操却立即走下席案,端正姿态,然后拜谢崔琰的直言.曹操对待一个刚投降的敌方谋士,都能够虚心纳谏,说他心胸狭隘是不合适的.不只是对崔琰,曹操曾经多次赦免得罪他、甚至背叛他的人.正因为这样,曹操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但是,曹操确实是一个“小气”的人.因为东汉朝廷,基本可以说是被宦官给搞坏掉的,所以,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经常被人看不起.当时有个叫边让的人,是当世大儒,写了一些书骂曹操,曹操就派人把他给灭族了.这件事影响很坏,当即引发了一场叛乱(陈宫就是因此背叛曹操,并非像《三国演义》上说是因为吕伯奢一事),把曹操搞得灰头土脸.还有就是曹操为报父仇,东征陶谦,攻下五城,史载:所过多所残戮.这件事,连孙盛都说:“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曹操到了晚年,疑心日重,屠刀也是“嚯嚯向臣将”.荀彧,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战略型谋士,只因为没有顺承曹操想当魏公、封九锡的愿望,被贬到寿春劳军,最后忧愤而死.崔琰,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品行高洁,只因曹操秘密询问世子人选而公开回书作答,被下狱,最后被逼自尽.
  诸葛亮,字孔明,职业:权臣.诸葛亮当政的年代,皇帝都要靠边站!除了那些谋朝篡位的,千年之下,只有明代的张居正可比.但是诸葛亮执政,确实是胸怀广大,官军民等无不心悦诚服.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李严一案.李严作为跟诸葛亮一样受先帝遗诏的辅政大臣,是作为诸葛亮的副手,同时也是刘备“留一手”的产物.李严时时处处与诸葛亮为难,后来犯案.按曹操的想法那是一定要“痛打落水狗”、“趁你病、要你命”的.但诸葛亮的做法却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免除李严的职务后,却启用李严的儿子李丰接替老爹的职务.纵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转》,看不到诸葛亮心胸狭隘的记载,蜀人相传:廖立、李严都是因犯错而被贬斥为庶人,二人听闻诸葛亮去世,知道自己复出无望,都郁郁而终.可见,诸葛亮执政出于公心而非私利,连被他处罚的人,都希望能够有一日被诸葛亮重新启用,如果是曹操那样的,谁还敢呢?恐怕连命都保不住的.
  综上可知,曹操心胸比之常人,确实宽广,但与诸葛亮相比,还是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