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要“坟书坑儒”?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7:48:38

秦始皇为什么要“坟书坑儒”?
秦始皇为什么要“坟书坑儒”?

秦始皇为什么要“坟书坑儒”?
为了提高皇权,维护秦皇朝的政治体制及其统治秩序,在文化意识领域,秦始皇也采取过加强思想控制,反对是古非今,打击异己势力的严厉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史籍经常提到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置酒宴饮,博士七十人向前祝寿.博士仆射周青臣当面颂扬始皇,称其“神灵明圣,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齐人淳于越不以为然.他提出:古时殷周分封子弟功臣,故能长有天下.“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一旦有事,谁来救助?为此,他主张以古为师,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本来,分封郡县之争,早在秦皇朝初建时就出现过.眼下淳于越旧事重提,且又涉及到“师古”与“师今”的大问题,故始皇“下其议”,着令群臣讨论.
这时,已由廷尉升任丞相的李斯当即指出:“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治国措施.“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三代之事,何足效法!现在,“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而私学又“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哗众取宠,“造谤”生事.如不加以禁止,其结果必然是“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因此,李斯建议禁止私学,规定“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还建议焚烧《诗》、《书》,提出: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根据李斯的这一建议,当时只有《秦记》和博士官所藏《诗》、《书》、百家语以及医药、卜筮、种植之书可以保存,其余的各种书籍,特别是诸侯国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均在焚烧之列.本来.焚书是秦很早就实行过的政策.商鞅变法时就曾“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势”.所以秦始皇一听到李斯的建议,就表示认可,并随即付诸实施.于是,一次全国范围的焚书事件发生了.
就在焚书的次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了一起坑儒生的事.这件事是由几个方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原来,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他甚至宣称:“吾慕真人, 自谓‘真人’,不称‘朕’.”而一些方士,如侯生、卢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还说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贪于权势”,未可为之求仙药.始皇知道后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审讯在咸阳的全部方士与儒生.诸生转相牵连告发,结果查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同时还谪迁了一批人至北方边地.事情发生后,始皇长子扶苏进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不仅怒而不听,还使扶苏离开咸阳,北监蒙恬于上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荀子学派法家学派与孔盂正统派儒学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中央集权(地主政治)与分封诸侯(领主政治)的争论上,终于爆发了焚书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并天下,以丞相王缩为首的群臣,都主张在离秦较远的燕齐楚等地分封皇子为王,独廷尉李斯反对分封.秦始皇从李斯议,确定行施郡县制度.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倡议,主张学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卜箍、农作书不禁.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始皇从李斯议,实行了焚书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太怒,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李斯主张中央集权,是适合时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学派(与韩非派法家合流)却是一种极端压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绾、淳于越主张分封诸侯,是违反时宜的,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统派(包括阴阳五行家与神仙家)却是讲仁义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学派上的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惨杀,把孟子学派的儒生大体杀尽(东汉赵岐说),李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实行李斯的主张,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长子扶苏,替孔孟派儒生说话,秦始皇发怒,使扶苏到上郡(在陕西绥德县)监蒙恬军.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李斯怕扶苏继位,自己不得宠信,与韩非派法家宦官赵高用阴谋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秦二世,伪造遗诏杀扶苏、蒙恬.不久,胡亥赵高又杀李斯.秦失去颇得民心的扶苏与拥有威望的大将蒙恬、丞相李斯,政权落在胡亥、赵高手中.胡亥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秦崩溃的条件全部成熟了.
词目 焚书坑儒
发音 fén shū kēng rú
释义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示例 满清入主中原,~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梁斌《红旗谱》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