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0:41:59

为什么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为什么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为什么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A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为什么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这既是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对深化改革开放、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的新要求,也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起点上,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新要求.

  目前,中国的改革步入“深水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法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思想共识、价值共识、制度共识和行为共识,为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以宪法和法律为至高行为准则的良法之治.与道德规范、宗教伦理、政治说教、行政强制、社会习俗等方式相比,由于法治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的主导性、社会行为的规范性、社会利益的包容性、公共权威的至上性、国家意志的强制性等特征,由于现代法治是与现代民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为一体的,因此,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通过法定程序等来表达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体现民利,同时规范制约公权力,防止公权力的腐败和滥用,这样更有利于构建社会共识的民意和法理的基础,更有利于发挥法治价值对社会共识的引领与整合作用.

  改革共识是当下中国社会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试验性改革,必然会挑战既有的法治秩序和法治权威,出现所谓“良性违宪、良性违法”的改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凝聚改革共识.一方面,全社会应当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样改革等的共识,从而为深化改革、突破改革难关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和合理性前提;另一方面,全社会与立法机关以及立法机关内部应当努力达成改革共识,减少改革“个识”和反对意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改废,从而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与合法性保障.

  如何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引导功能和教化作用.通过依法治国和法治的全面实施,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人们中国改革的性质、方向、原则、目标、底线、边界、方式等等,提示人们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合法权益应当去依法争取,哪些法定义务和责任应当自觉去承担,哪些非法行为和方式应当避免,进而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指引、提出要求.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过程中,人们表达或主张这些概念的相关诉求时,可以也应当遵从法治的指引,符合法律的规定,做出法律上的预测和评估,在法治的框架下求大同、存小异,努力达成改革共识,依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实体法治“分配正义”的作用.推行实体法治的分配正义来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自由原则.立法所要分配的利益涉及全体人民、部分群众或者某些群体时,应当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尊重他们选择自己利益的方式和结果,变立法的“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保障人民意志得以充分自由地表达.二是兼顾原则.当不同改革涉及的利益出现一定矛盾时,立法者的价值选择应当兼顾平衡利益分配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尽管其中应当有轻重、主次、先后之别,但都应对各种利益给予合理的兼顾和平衡.三是公正原则.立法者应当努力在价值选择的方式和结果中给予公平地对待,既维护法治的形式公正,也维护法治的结果公正.四是必要的差别原则.在价值选择的分配中,如果确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如为了国家安全而限制公民的某些自由,也可以适用差别对待的原则.但在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同时,要对利益受损的处于少数的一方予以适当救济.只有通过法治对各种利益做出合法、公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处置,才有可能在法治的基础上真正达成改革认同,凝聚改革共识.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程序法治的“游戏规则”作用.在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多元利益的社会中,利益的冲突或者失衡在所难免.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利益各方代表有时会相持不下、难以达成利益妥协或者让步,在这种僵持的情况下,如果利害关系人认同程序法治的规则,通过论证、听证、协商、调解、仲裁最后是投票表决等方式,一般就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仍然不能形成多数意见、达成改革共识,还可以选择暂时搁置、冷处理或者继续协商调解等方式.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党是执政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努力培养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执政能力,努力掌握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的执政本领.尤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能力,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法治程序去凝聚全社会、全民族的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