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冬过吴松作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3:39:10

丁未冬过吴松作译文
丁未冬过吴松作译文

丁未冬过吴松作译文
丁未冬过吴松作(吴松即苏州河)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俞平伯先生论历来为人重视的张炎对白石的评语(如“清空”、“清虚”、“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道,“似乎被他说着了,又似乎不曾,很觉得渺茫.”(《唐宋词选释·前言》)渺茫在于对白石创新的理解.
这首揉合情景、自抒胸臆的怀古小词是淳熙十四年(1187)雁南飞的残秋道经吴松至苏州时所作.“燕雁”即北雁,象词人一样“太湖西畔随云去.”上片第二韵为传唱千古体现白石独特风格的名句,其貌其神清苦的数峰聚首商量黄昏降雨,物拟人,人拟物,活画穷愁而颇自得,是词人——自我完成者形象,内蕴极丰富.自然与诗人浑然为一,动态寥阔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的风骨和精神.下片点怀古,家住苏州甫里的唐代高士诗人陆龟蒙(天随子),思想与一生浪迹天涯的鸿爪颇似白石,姜一世甚推崇之,今临其地,能不念及?云雾缭绕“商略黄昏雨”的数峰中,陆、姜当各占其一.
白石语言艺术极高明,所谓裁云缝月,敲金戛玉.他的语言如名提琴手的弓子,在琴弦上灵动机敏极富弹性的无穷变化,力度、动静、虚实、疾徐…….如清风流云,海浪空礁,无所往不极其妙.这词中,随云去的燕雁,商略黄昏雨的清苦数峰,参差飘舞的秋柳,乃至拟共天随住的词人自身,都处在无穷变化的艺术魔法中.琴弦可理解为情化的客观现实.
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合流已渐成哲学史和伦理史的主要趋势.白石诗词,标榜“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自然高妙”;继承与创新方面,主张“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白石所说的“自然”,与道家的“道”很相近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白石流寓浙江吴兴(湖州),慕白石洞天之名,遂自号白石道人.“白石洞天”可能即六六年发现的石灰岩溶洞黄龙宫,古代道士修炼之所.白石思想上倾向道家是很明显的,屡试不第、终身布衣,南宋国势不振的时局,都逼他走向空无.这不能不影响其美学思想及诗词创作.
“自然”、“道”、“清空”、“清虚”并非子虚乌有的虚无.老庄美学认为艺术美的本质即道的本体,非五官能感知的认识实体.本体应说是在实体基础上所获得,它虽“无为无形”,却又“有情有信”,无处不在.对美的本质的这种认识必然规定创造和鉴赏,所以强调“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虚静寂寞为最高境界.姜白石“自然高妙”的创新,正走的是老庄美学的这条路子,这首小词清空中的充实丰富即一例.(李文钟)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
残柳参差舞.
姜夔词作鉴赏
白石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读此词,知其所言非虚.
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之冬,白石往返于湖州苏州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县)时,乃作此词.为何过吴松而作此词?因为白石平时最心仪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
上片之境,乃词人俯仰天地之境.“燕雁无心”.燕念平声(yān烟),北地也.燕雁即北来之雁.时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飞的时节.陆龟蒙咏北雁之诗甚多,如《孤雁》:“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归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京口》:“雁频辞蓟北.”《金陵道》:“北雁行行直.”《雁》:“南北路何长.”白石诗词亦多咏雁,诗如《雁图》、《除夜》,词如《浣溪沙》及本词.可能与他多年居无定所,浪迹江湖的感受及对龟蒙的万分心仪有关.劈头写入空中之燕雁,正是暗喻飘泊之人生.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点出燕雁随季节而飞之无心,则又喻示自己性情之纯任天然.此亦化用龟蒙诗意.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皮日休)》:“云似无心水似闲.”《和袭美新秋即事》:“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下句紧接无心写出:“太湖西畔随云去.”燕雁随着淡淡白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燕雁之远去,暗喻自己飘泊江湖之感.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宋陈郁《藏一话腴》云:白石“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语到意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张羽《白石道人传》亦曰其“体貌轻盈,望之若神仙中人.”但白石与晋宋名士实有不同,晋宋所谓名士实为优游卒岁的贵族,而白石一生布衣,又值南宋衰微之际,家国恨、身世愁实非晋宋名士可比.故下文写出忧国伤时之念.太湖西畔一语,意境阔大遥远.太湖包孕吴越,“天水合为一”(龟蒙《初入太湖》).本词意境实与天地同大也.“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商略一语,本有商量之义,又有酝酿义.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此句的数峰之清苦无可奈何反衬人亡万千愁苦.从来拟人写山,鲜此奇绝之笔.比之辛稼轩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虞美人》),又是何种不同的况味.卓人月《词统》评云:“商略二字,诞妙.”
下片之境,乃词人俯仰今古之境.“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这是陆龟蒙的故乡.《吴郡图经续志》云:“陆龟蒙宅在松江上甫里.”松江即吴江.天随者,天随子也,龟蒙之自号.天随语出《庄子.在宥》“神动而天随”,意即精神之动静皆随顺天然.龟蒙本有胸怀济世之志,其《村夜二首》云:“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力,颇牧齐教化.”可是他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又不第,只好隐逸江湖.白石平生亦非无壮志,《昔游》诗云:“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永遇乐》:“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但他亦举进士而不第,飘泊江湖一生.
此陆、姜二人相似之一也.龟蒙精于《春秋》,其《甫里先生传》自述:“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探大籍识大义”,“贞元中,韩晋公尝著《春秋通例》,刻之于石”,“而颠倒漫漶翳塞,无一通者,殆将百年,人不敢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误后学,乃著书摭而辨之.”白石则精于礼乐,曾于庆元三年(1197)“进《大乐议》于朝”,时南渡已六七十载,乐典久已亡灭,白石对当时乐制包括乐器乐曲歌辞,提出全面批评与建树之构想,“书奏,诏付太常.”(《宋史·乐志六》)以布衣而对传统文化负有高度责任感,此二人又一相同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上的认同感,使白石有了“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三高祠》诗),及“三生定是陆天随”(《除夜》诗)之语.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即是这种认同感的体现.
第四桥边,其地仍在,天随子,其人则往矣.中间下拟共二字,便将仍在之故地与已往之古人与自己连结起来,泯没了古今时间之界限.这是词人为打破古今局限寻求与古人的精神句诵而采取的特殊笔法.再如刘过《沁园春》之与东坡、乐天、林和靖交游,亦是此一笔法.以上写了自然、人生、历史,笔笔翻出新意结笔更写出现时代,笔力无限.“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涵盖深广.何许有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故今何许包含今是何世、世运至于何处、为何至此我又如何面对等意.此是囊括宇宙、人生、历史、时代之一大反诘,是充满哲学反思意味一大反诘.而其中重点,主要在今之一字.凭栏怀古,笔力雄劲,气象阔大.古与今上下映照成文,补足“今何许”一大反诘之历史意蕴.应知此地古属吴越,吴越兴亡之殷鉴,曾引起晚唐龟蒙之无限感慨:“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吴宫怀古》)亦不能不引起南宋白石之无限感慨:“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除夜》)
怀古正是伤今.“残柳参差舞,”柳本纤弱,那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之不已.舞之一字执著有力,苍凉中寓含悲壮,悲壮中透露苍凉.“残柳参差舞”这一自然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隐然包含着虽已残破仍不甘灭亡的意味.这与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象征唐朝国运的不可挽回有同工之妙.而其作为自然意象之本身,则又补足“今何许”一大反诘之自然意蕴.结笔之意境,实为南宋国运之写照.返观数峰清苦二句,其意蕴正为结尾之伏笔.在此九年之前,辛稼轩作《摸鱼儿》,结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乃是同一意境.白石本词用舞字结穴,蕴含无限苍凉悲壮.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善于提空描写,从虚处着笔,正是白石词的一大特点.此词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为一片,乃南宋爱国词中无价瑰宝.而身世家国皆以自然意象出之,自然意象在词中占优势,又将自然、人生、历史(尚友天随与怀古)、时代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尤其“今何许”之一大反诘,其意义虽着重于今,但其意味实远远超越之,乃是词人面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所提出之一哲学反思.全词意境遂亦提升至于哲理高度.“今何许”,真可媲美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首词无限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意愈切而词愈微”,这种写法,易形成自我抒写之形象与所写之意象间接开距离,造成朦胧之美感.此词声情之配合亦极精妙.上片首句首二字燕雁为叠韵,末句三四字黄昏为双声,下片同位句同位字第四又为叠韵,参差又为双声.分毫不爽,自然天成.双声叠韵之回环,妙用在于为此一尺幅短章增添了声情绵绵无尽之致.
回答者:185688 - 助理 二级 12-5 19:10
【赏析一】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赏析二】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晃冲之《传言玉女?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珣《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
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词作《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完全可以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