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这个人怎么样?请举具体事例表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13:09:04

孙权这个人怎么样?请举具体事例表明.
孙权这个人怎么样?请举具体事例表明.

孙权这个人怎么样?请举具体事例表明.
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临危受命,稳固江东
  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孙策死,临终时, 动画片《三国演义》中的孙权
  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年仅二十六岁.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龙图霸业,纵横捭阖
  辅佐孙权的大臣们中,除了张昭和周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鲁肃.他对于孙权就好像诸葛亮对与刘备一样,他也曾经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那样为孙权分析过天下大势,名为榻上策:“现在的汉朝已经无法恢复元气了,但是曹操也很难短期内将他清除.现在将军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后方,以便对抗曹操.稳固自己的领地之后,再等待有利时机,四处征讨,最终将长江两岸广阔的领地据为己有.到那时便可以称帝号令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当年汉高祖曾经创立的功业.”
  剿抚山越人
  孙权听从了鲁肃的谋略,开始稳固江东,适时地出击,扩充领地.首先他解决了山越人骚扰的问题.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百越就是古时候生活在现在江南和华南,以及西南的广西和云南的少数民族,现在的“越南”一名就是在百越之南的意思),为了逃避原来苛重的赋税,逃进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权政权交纳租税.开始,孙权派兵镇压,但收效不大.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大将吕范、程普、太史慈、韩当、周泰等领兵合围,逐渐将山越人的领袖抓获,其他山越人区别对待:强壮的青年人充实军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孙权集中兵力终于解决了山越人的问题,后方得以彻底稳固,这为他下一步对外用兵奠定了基础.
  灭黄祖占夏口
  解决山越人之后,孙权开始进攻割据在长江上游的江夏太守黄祖.208年,黄祖部将甘宁因不受黄祖赏识,而投奔孙权.孙权知人善任,待他如同旧臣,甘宁于是提出划江而治,二分天下的战略目标.此时江东已大体稳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这一计划的提出更坚定了孙权出兵的信心.黄祖匆忙备战,他先将两艘大船横着排在江面上,船上有上千将士,准备用弓箭击退孙权的战船.同时,又用大绳拴上巨石沉到江里,以此来固定大船.这样,两艘大船如同水上的城墙一样横断了长江.   孙权的江东水军并没有畏惧,将军董袭率领敢死队,每人身上穿双层甲胄,猛冲到了黄祖的大船边,董袭用刀砍断了两根拴巨石的大绳.面对江东水军的强大攻势,黄祖赶忙派将迎战,结果被杀.黄祖只好败退,最后还是被追杀丧命.战胜了黄祖后,孙权将夏口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赤壁大战,三分天下
  在孙权踌躇满志地想继续进兵荆州时,曹操却领兵南下,在他之前进入荆州地界.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当时的荆州牧(即荆州的行政长官)刘表刚病死,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不合,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去劝说他们与江东合作,同时尽力联合暂时寄居荆州的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然后再寻机夺取荆州,奠定帝王大业.以后孙权的行动基本上是按照鲁肃的计策施行的.   鲁肃在历尽艰辛见到刘备之后,提出了联合抗曹的主张,这和刘备、诸葛亮的设想不谋而合.后来曹操从江陵东进,形势危急,诸葛亮急忙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分析了曹操兵力与江东和刘备兵力的对比,以及曹操长途征战的不利因素,加上水上作战江东占据上风.孙权听了很兴奋,便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恰好这时曹操送来了书信,说自己领兵八十万,要与江东决一雌雄.曹操的恐吓使张昭等文臣提出暂时投降曹操.孙权很不高兴,后来借口去厕所暂时躲出来,鲁肃追上他又进行劝说,说别人投降都可以,惟独他孙权不能,否则性命难保.鲁肃又提议孙权将周瑜请来商议.周瑜回来之后力主抗曹,这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刘备和江东终于联合起来做抗曹的准备.   周瑜领兵出击,在赤壁和曹操的军队遭遇,周瑜采纳了大将黄盖的计策,用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说要投降曹操.然后用十艘战船装满柴草、油脂,用火攻烧掉了曹操大营.曹操败走华容道,狼狈北撤,损兵折将,死伤过半.赤壁一战,曹操大伤元气,三国鼎立局面基本上形成.这一年,孙权仅仅二十七岁.《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作用有些夸大,对周瑜的描写也比较多,但忽视了孙权的作用,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毕竟有些出入.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让人传为佳话.但是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出自孙权的.在赤壁打败曹操之后,周瑜逐步取得了江陵地区.孙权又任命步骘为交州(现在的广州一带)刺史,步骘领兵南下,将东吴的势力扩展到了交州一带.   后来曹操又南下和孙权在长江两岸激战,地点就在现在南京附近,当时的南京叫建业,是江东的都城.原来的都城在京口,即现在江苏省的镇江,后来孙权迁到了建业,并修筑了石头城.   在和曹操激战的时候,孙权亲自乘船观测敌情.曹操手下大将以为是来挑战的,就想出击,曹操则认为是孙权来观察军情的,不准出击,只是增加了防备.孙权观察完了,命令回本部大营,还命人奏乐助威.曹操见孙权竟有如此过人的胆略,江东的战船井然有序,很是惊叹:“以后生儿子就要生个像孙权这样的,如果都像刘表那样的儿子,连猪狗都不如.”   一次,孙权又乘船到曹操军营前来刺探军情,曹操命令放箭阻止.孙权所乘大船的一边因为满是羽箭,船开始倾斜,孙权立即命令将船掉头,这样另一边也很快射满了箭,船又平衡了,孙权这才下令回营.
  沙场历险
  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趁曹操在别处用兵大举进攻合肥,这次经历了一次凶险.合肥守将张辽、李典等都是勇将,虽然兵力对比悬殊,但挑选的敢死队却使孙权无法取胜.孙权围攻十多天见无法拿下合肥,便下令撤兵.张辽在后边紧追不舍,孙权撤到河边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张辽事先拆掉了一丈多长,根本无法过河.最后还是大将谷利猛抽孙权的马,使马腾空一越过了断桥,化险为夷.
  分割荆州
  到后来,孙权为了集中精力和刘备争夺荆州,便和曹操讲和了.曹操见无法取胜,也顺水推舟表示同意.荆州原是为了联合刘备抗曹暂时借给刘备的,后来孙权想和刘备联合夺取巴蜀即现在四川一带,但刘备想以后自己独占,拦截孙权的军队不让通过.刘备后来真的得到了益州,孙权气愤不已.   孙权屡次索要荆州,刘备都借口不还,使双方的矛盾激化.最后因为曹操进军关中,威胁了刘备后方,刘备提出讲和,孙权也因为兵力不足,结果双方商议将荆州地区分割,南郡、武陵和零陵由刘备管辖,而长沙、江夏和桂阳划归江东.其实孙权并不满足于此,他想以后借机再夺取整个荆州.鲁肃也常劝说孙权要和荆州的守将关羽和好,以便共同抗曹.孙权于是提出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但关羽却将求亲的孙权使者大骂一顿,说自己的女儿绝不会嫁给孙权那窝囊废一样的儿子.这使孙权非常生气,于是下决心夺回全部荆州.
  智胜关羽,谋夺荆州
  开始,孙权怕自己的军队无法打败关羽的守军,一时没有什么良策.这时大将吕蒙献出一计:“现在关羽正在围攻襄樊,但他却在荆州也保留了重兵把守,没将军队全部调往襄樊,主要是为了防备我们偷袭.现在我先假装有病请假回都城休养,关羽对此不会有怀疑的,因为他知道我平时就有病,回来时我再带走一部分军队迷惑他.这样,关羽必然会放松荆州的警惕性,然后肯定会将大部分军队调往襄樊去的.那我们便可以在夜间偷偷进军,偷袭荆州必然成功,到那时荆州就会落入我们手中,关羽也能斩杀.”   吕蒙和孙权依照计策行事,等吕蒙回来后,孙权便派了一个无名的儒将陆逊去接替吕蒙的职位.这个陆逊也并非等闲之辈,以后就是他火烧了替关羽报仇、发兵来攻的刘备八百里连营,最后使刘备连病带气死在了白帝城.陆逊到任之后,马上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中极力地吹捧关羽,说他神勇无敌,自己仰慕已久,请以后有机会多多指教.关羽见信后便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就像吕蒙他们预料的那样,将荆州的兵力大部分都调到襄樊助攻去了.   孙权得到信息之后马上发兵,他让吕蒙为先锋沿江前进,趁黑夜俘虏了江边的守军,然后向荆州其他地区进军,到了南郡时守城的糜芳很吃惊,没想到江东的军队会来.因为原来就和骄横的关羽有矛盾,加上兵力无法守城,糜芳便开城门投降了.吕蒙对关羽部下很照顾,没有妄加杀戮.
  彝陵之战,力挽狂澜
  关羽知道南郡失守后,连忙撤兵南下,然后派使者到南郡探听消息.吕蒙热情迎接,盛情款待使者,还让他和关羽将领的家属们见面.吕蒙这一手软的措施非常奏效:使者回去后,将领们听说自己的家属照顾得比原来还好,便没有了收复南郡的士气了.关羽见将士们毫无斗志,只好到麦城(即现在湖北当阳东南)固守,孙权派人去劝降,关羽假装投降,将旗帜和假人树立在城墙上,自己趁夜突围.将士们都各自逃命去了,跟随他仅有十几个亲信.孙权最后还是将关羽父子抓获,开始不想杀关羽,但众人一致劝说,最后将关羽父子斩首,荆州到此全部夺回.   后来人们便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成就,而用“败走麦城”形容一个人的失败和挫折.(“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为虚构)   在孙权收回荆州的第二年曹操病死,次子曹丕建立了魏朝.孙权为了防备刘备报仇夺取荆州,便和魏朝讲和,还派使者代表他前去祝贺.   公元222年,孙权被封为吴王,定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   曹丕为了增强对江东的遥控,要求孙权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魏国都城做人质.孙权始终不肯,总是找借口推辞,最后曹丕以此为借口,说孙权心不诚,于是发兵攻打江东.孙权为了对抗曹丕,又派人向刘备请求和好,刘备此时也无法收回荆州,为了集中力量治理好后方,也同意了.   江东和魏国断交,和刘备重新修好,这使曹丕很是恼火,亲自率领军队讨伐东吴.孙权采纳了徐盛的计策,一夜之间在长江南岸用木桩和芦苇造了无数的假城楼,连绵数百里远.第二天,曹丕以为江东早有防备,只得丧气地退兵而去.   黄武八年(公元229年),孙权趁魏明帝年轻(时年26岁)、吴国与蜀汉关系较好的时机,称帝建立了吴朝,改元黄龙.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帝孙权.
  晚年昏庸,滥杀无辜
  到了晚年,孙权却像很多的皇帝一样昏庸起来,这也许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如隋文帝杨坚也是如此,到了晚年破坏法制,结果在隋炀帝的继续“努力”下隋朝终于灭亡了.孙权在晚年上了公孙渊的一当: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派来使者向孙权称臣,这时的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但是大臣们已经有人开始劝进,让他做皇帝了.公孙渊的称臣让孙权非常高兴,打算派使者去封公孙渊为燕王,还要派将领率兵一万一同前去,文武大臣都极力劝止,说这是公孙渊背叛魏国之后受到了魏国压力,想利用江东来对抗魏国.根本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只派个使者去就行了.孙权不听,还是派了使者和将领前去.张昭见孙权如此刚愎自用,一气之下装病在家.孙权也很生气,让人弄来土将张昭家的门堵住,张昭更干脆,让家人从里边也用土堵住,自己也不出门了.孙权比其他时期的一些皇帝毕竟还是宽厚了许多,和大臣斗气也很有风度,不是任意杀戮,而是采用堵家门的方式来泄愤,一来出了气,二来也不会影响到大局.孙权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喝醉了酒,生了气,要杀一个大臣,因为别人劝说而没有杀成.等第二天大臣们说起此事,他竟什么也不记得了.孙权非常懊悔,特别下了一道命令:以后他醉酒之后如果再要杀人,一律不准杀.   这次,孙权果然上了公孙渊的当,公孙渊杀了孙权派去的使者,又归降了曹魏一方,孙权大怒:“我活了六十岁,还没有被这样的人所骗,要不杀掉这个鼠辈,我还有什么脸面在皇帝位置上坐着!我一定要亲自去杀了这个小人,以解我心头之恨.”在大家的苦苦劝说下,孙权终于没有发动这次没有结果的战争.   自古老年皇帝的猜忌心理比一般的人要重得多,孙权也没能逃脱这个规律.他为了监视文武大臣,专门设置了两个官职:校事和察战.这使很多的大臣无辜受到陷害,但孙权却还大加重用这些校事官.孙权晚年的这些错误也大大地伤了大臣们的心.   公元251年的冬天,阴历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十二月,孙权知道自己时间不长了,急忙将大将军诸葛恪召回来委托后事.第二年的四月,孙权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所以后来便称他为东吴大帝孙权.
  编辑本段对江南的开发
  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大约在建安七八年个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 较先进.   黄武五年(公元226年),陆逊以所在少谷,上表请令诸将增广农田一拓开屯田只孙权回报说:“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孙权同意扩大屯田面积,并将驾车的牛改作耕牛,亲自耕田,鼓励将吏屯垦.   孙权也注意兴修水利,他于黄龙二年(公元230年)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又于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作堂邑涂塘(即今江苏六合县互梁堰),此外,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尽除荆州民租税”,并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下令说:“军兴日久上民离农畔,父子夫妇只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人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其后,于黄龙三年(公元231年)正月下诏:“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并不要再征租赋,又于赤乌三年(公元240年)正月下令禁止“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以保证春耕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