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南四湖至东平湖长沟泵站何时开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9:08:55

南水北调中线南四湖至东平湖长沟泵站何时开工
南水北调中线
南四湖至东平湖长沟泵站何时开工

南水北调中线南四湖至东平湖长沟泵站何时开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介绍
1959年《长江流域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提出南水北调总的布局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中线工程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
1958年9月,水电部在批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任务书时,明确了引汉灌溉唐白河流域和引汉济黄济淮的任务.1968年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1973年建成清泉沟引丹灌区渠首(输水能力100m3/s),1974年建成引汉总干渠陶岔渠首(近期设计引水流量500m3/s,后期可达1000m3/s),同时兴建了闸后8km长总干渠.
1978年10月,水电部以急件发文《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进行南水北调的规划修改补充工作上报.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开展了南水北调规划工作.
1980年,水利部组织有关省市、部委、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教授对中线工程水源区及渠首到北京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查勘.查勘前后,长江委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引汉工程规划要点报告》和补充报告.制订了中线工程规划科研计划,由水利部在1981年正式下达.之后,按照该计划长江委和地矿部分别开展了黄河南、北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科院地理所进行了江、淮、黄、海丰枯遭遇分析.
1983年,国家计委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列为国家“六五”前期工作重点项目.长江委与各省市协作,1987年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重点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引水方案.水利部组织审查,按计划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审查后,长江委按会议要求作补充研究,于1988年正式上报,并向部主管领导作了汇报,但第二阶段审查未进行.
1990年10月,水利部发文要求“抓紧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完建工程及调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工作”.
1991年11月长江委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1990年9月修订)》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中线工程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及其他用水,不再要求通航,供水范围应包括天津市,并推荐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调水方案.水利部对上述两个报告组织了审查,原则同意,也指出下阶段工作中需要补充研究的问题.1992年底,长江委提出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水利部和国际咨询公司分别组织对重大问题如可调水量、调蓄措施、总干渠、穿黄工程、投资估算等专题评审后,水利部于1994年初审查通过了可研报告,同意加高丹江口水利枢纽,年均调水147亿m3的调水方案.此方案也得到国家计委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及湖北五省市赞同.稍后于1995年国家环保局也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995年,国务院决定对东、中、西三条线由水利部组织论证、国家计委组织审查.论证审查工作持续到1998年3月,主要结论为: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都是必要的,以中、东、西为实施顺序是妥当的,中线工程以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630m3/s、加大流量800m3/s、调水145亿m3为最佳比选方案.
1994年水利部审查通过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审查意见》中指出:“下阶段应抓紧进行必要的补充工作,编制总干渠总体设计和丹江口水库续建等单项工程初步设计分别报审”.根据这一要求,长江委和总干渠沿线有关省市开展了初步设计工作.
勘测工作:目前已完成初设阶段全线的外业工作,渠线带状地形测图,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地质勘察报告已组织专家审查验收,地质勘察、测量成果已提交设计使用.
水文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外业调查、观测、测量及内业分析计算工作,汉江水资源评价及丹江口加高库区回水水面线复核,陶岔渠首的施工设计洪水、总干渠交叉河流设计洪水,穿黄工程设计洪水及施工期洪水等分析计算均已完成,初设水文专题报告已通过专家审查验收.
科研工作:针对中线工程中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如丹江口高坝加高新老砼结合试验,穿黄隧洞结构试验等.根据设计要求开展了大量的设计科研和特殊科研.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在设计中应用.
规划设计工作: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总体布置》.总体布置确定了总干渠渠道线路、总干渠分段流量规模及分水口门流量规模、建筑物工程总布置、总干渠沿线特征水位及水头分配、总干渠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等.同时还完成了渠道工程设计及大部分单项建筑物的初步设计,尚未组织审查验收和汇总.丹江口枢纽加高初步设计已在1994年前完成待审.穿黄工程也已完成不同方案的初步设计工作.

介意你查一下相关的网站就知道了。或者自己亲自出
去调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