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4:54:22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针对自1955年底以来经济建设中各部门纷纷要求提前完成原定计划指标,甚至提出“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冒进情绪和行为,中共八大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这是我党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取得的重要经验.这个方针保证了1957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这个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1958年的“大跃进”是更为严重的冒进,给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失.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便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的主体提出来的,并通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实现.
(2)实现中国工业化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是实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问题.他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的关系,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提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这就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一大特色.
其次,要正确处理其他一些关系,包括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3)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意义: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苏联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工业化指出了正确方向;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重点,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是50年代我国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成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仍然是指导工业建设的正确方针.
3、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经济体制方面的探索,主要有:①关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毛泽东提出了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法则的思想.②关于非公有经济,毛泽东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可以再搞资本主义”的思想;刘少奇提出可以搞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的思想.③关于农村生产责任制,邓子恢最早提出农村承包责任制.到60年代初,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等对农村的“包产到户”责任制表示赞成.
(2)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主要有:①关于权力下放,党的八大后,在周恩来、陈云的主持下,完成了关于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的起草任务.其基本方针是:分级管理,逐步下放,重视综合平衡,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②关于企业管理制度,毛泽东认为鞍钢创造了不同于苏联实行一长制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好制度.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的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做了科学的总结,强调把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称之为“鞍钢宪法”),作为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方针.经过许多大型企业试行后,1961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了这个管理制度,并确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效形式.这就把吸收劳动者参加管理的思想加以制度化.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在发言中就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这就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该构想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 毛泽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了怎样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分别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是谁提出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表现?是期末考题或回答者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的阐述及重要表现? 中国第一次提出建设市场经济 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为建设诚信社会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开创的道路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什么文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什么和什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试述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