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一些名言或诗句之类的名句,我做作积累举个例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本意: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敏捷.慎:谨慎.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7:19:41

告诉我一些名言或诗句之类的名句,我做作积累举个例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本意: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敏捷.慎:谨慎.要
告诉我一些名言或诗句之类的名句,我做作积累
举个例子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本意: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敏:敏捷.慎:谨慎.
要想以上这样具体,满意的一定会给多分.

告诉我一些名言或诗句之类的名句,我做作积累举个例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本意: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敏捷.慎:谨慎.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孔子名言.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


希望能帮到你~~

品德篇(60则)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全部展开

品德篇(60则)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有德不可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私仇不及公。——《左传·哀公五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季冬纪》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不食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诚则金石为开。——汉·刘歆《西京杂记》
卷五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士穷乃见节义。——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名声之善恶存乎人。——唐·韩愈《与卫中行书》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火不侵玉。——唐·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宋·王安石《命解》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与颜直讲》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宋·欧阳修《纵囚论》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宋·欧阳修《廉耻说》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宋·欧阳修《魏公卿上尊号表》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欧阳修《上高司谏书》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宋·苏洵《心术》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宋·杨万里《庸言》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宋·苏轼《留侯论》
涅于混浊而不缁。——宋·苏辙《冯京加恩制》
不以私爱害公义。——宋·苏辙《论侯称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姣鸾百年长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痛史》第十回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立志篇(23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Kou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尸子卷下》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汉·徐斡《中论》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晏传》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天生我才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苏轼《晁错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
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宋·苏轼《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
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明·吕坤《续小儿语》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英雄出少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武职》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身体》
好学篇(57则)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返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淮南子·说山训》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意林》引《物理论》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篇》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柏学士茅居》

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未尝一日去书不观。——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强学力行。——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学问勤中得。——宋·汪洙《神童诗》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宋·欧阳修《杂说三首》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宋·朱熹《学规类编》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学规类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清·李汝珍《镜花缘》
引俗语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清·魏源《默觚·治篇五》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戒骄篇(35则)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人道恶盈而好谦。——《周易·谦》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周易·系辞上》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七十二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载士会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每事问。——《论语·八佾》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管子·法法》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荀子·大略》
不知戒,后必有。——《荀子·成相》
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淮南子·修务训》
目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眦。——《淮南子·说林训》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日异其能,岁增其智。——唐·柳宗元《祭吕敬叔文》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宋·林逮《省心录》
日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论语·学而》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宋·朱熹《大学》
注语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正。——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爱戴高帽,自受圈套。——清·牛树梅《天谷老人小儿语补》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红楼梦》第十九回
勤俭篇(25则)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诗经·大雅·抑》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引古箴言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载管促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引古语食鱼无反。——《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十九》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慎子》
外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
引古语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早起三朝当一工,常余一勺成千钟。——清·牛树梅《天谷老人小儿语补》
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清·牛树梅《天谷老人小儿语补》
修练多从苦处来。——清·袁枚《遣兴》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渤,可备药物之资。——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言行篇(31则)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大序》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小雅·巧言》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矣。——《论语·阳货》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大略》
引古语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戈戟。——《荀子·荣辱》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前车覆,后车戒。——《大戴礼记·保傅》
引谚语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