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这节课怎么备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4:23:32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这节课怎么备课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这节课怎么备课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这节课怎么备课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授课课时:60学时
开课单位:浙江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机械学部
授课对象:机械、模具、数控专业二年级学生
开课时间:第3、4学期
(一)课堂教学
1.内容体系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原材料到毛坯,从毛坯到零件的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前三章主要讲述毛坯的制造工艺,也就是热加工工艺,在毛坯制造好的基础上又讲述零件的加工工艺.组成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机床、刀具、夹具及工件方面的术语、定义及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外圆车削为例讲授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及刀具磨损等一系列的原理、影响因素和规律,从而找到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使用性能好的切削液,选择合理切削用量,制定合理的刀具使用寿命及选择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为了适应课程设计和未来工作的需要,还介绍钻削、铣削和磨削等回转运动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刨削、插削、拉削的直线运动理论.还讲授了以工件为载体,影响机械加工质量(包括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以及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最后讲授用已加工合格的工件(即零件)装配成部件,部件装配成机器所必需的装配工艺知识、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及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2.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一书,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内容体系比较明确,加上配套的习题册及教学碟片,可以满足要求.
3.如何讲授
1-3章(15学时)
⑴ 弄清毛坯的制造工艺,掌握重点
从原材料到毛坯,介绍了三种途径:铸造、锻压和焊接.
砂型铸造的优点突出在可以铸造各种形状(外形、内腔)复杂的铸件,如箱体、机架、床身、气缸体,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它的内在质量差,承载能力不及锻件.锻造(俗称打铁)的突出特点是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但它不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
(2)明白难点,只要求了解
特种铸造内容只在书上作了简介,不能对其更深入的理解.

4-10章(40学时)
(1)弄清“知识点”,掌握重点
从毛坯到零件的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的机床、刀具、夹具及工件的基本定义、术语及相关知识是其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车、钻、镗、磨和铣,及刨、插、拉等切削加工方法和成形运动、切削用量,所用机床的基本概念,刀具及其几何角度、切削层参数及切削方式等,刀具材料,机床夹具.
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去了解各种加工方法:(1)切削运动,(2)所用机床,(3)切削方法,(4)切削特点,(5)适用场合.
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的依据,也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依据.
⑵ 找出内在联系,“消化”难点
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该用“串线”的方法加以归纳讲授.如:这么多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均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工件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参数)与切削用量三个方面,这样一串就变得有规律易于掌握了;还要用现实中的实例或实践经验来分析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合理选用切削液、选择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合理切削用量等都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的具体措施.
⑶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任何课程都有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讲授时教师必须首先分清重点与一般,重点内容要重点讲授,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满堂灌”.
⑷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课,使学生加深理解.
如:硬质合金的概念及对性能的影响因素,可用钢筋混凝土中的卵石、水泥作比喻来理解,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可用“和泥”时掺草来比喻……
因为该部分是研究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因此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以第四章为例讲述各章节的教学设计:
第4章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4学时)
讲授机械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液及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质量的发展状况、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加工误差和原始误差、误差敏感方向;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形状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位置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重点使学生建立起加工精度的概念,不仅仅指尺寸精度,还要考虑形状和位置精度.掌握误差类型,注意它们在加工精度分析中的应用,寻求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途径.
机床几何误差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要讲授:回转运动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直线运动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成形运动间位置关系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成形运动间速度关系的精度影响及其控制.
加工过程中其它因素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要讲授: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系统磨损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系统残余应力的影响及其控制;
保证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要讲授:切削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措施(切削加工、磨削加工)、加工表面变质层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加工硬化、残余应力、金相组织变化);
第十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2学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步骤和方法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所需的原始资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内容,
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原则、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并根据实例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定位基准选择对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性,很好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要讲授: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
通过讲授,使学生从单一表面加工到工件加工合格的全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如何实现零件设计要求的工艺方法,认识到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了解工艺过程设计的灵活性,完成工艺路线拟订的优化.
加工余量及与之相关的工序尺寸计算要讲授:加工余量的概念;确定的方法,仅与加工余量有关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重点要明确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学会与之相关的工序尺寸的计算.
工艺尺寸链及相关工序尺寸的计算要讲授:尺寸链概念;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与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加工工艺尺寸链的特点,充分认识工艺尺寸和设计尺寸的区别,学会紧密结合工艺路线(工序安排)计算工艺尺寸链的方法.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要讲授:结构工艺性的概念及具体分析方法.
工艺过程的经济性分析要讲授:生产率和经济性;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途径,工艺方案技术经济性分析,工艺过程优化.
要求掌握简单工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安排,粗、精基准的分析及各类工序尺寸的计算.
第十四章 钳加工与装配(3学时)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内容,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机器的装配精度,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与计算,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与调整装配法.
掌握查找装配尺寸链,验证机器装配的尺寸要求.
在介绍各种装配工艺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互换装配法和修配装配法及零件尺寸的反计算问题(设计过程);
4.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课要认真充分,教学内容要精选,做好每堂课的课堂设计.做到内容深入浅出,讲述通俗易懂,切忌照本宣科,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学习兴趣.
(2) 借助教学碟片,让同学们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消化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3)注重教学效果,注意与学生的信息交流,通过提问和练习让学生思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注意力,并了解学生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把握课堂节奏,及时调整课程的进度.
(4)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基本理论时,及时穿插应用实例的演练,回顾实践操作过程.
(5)留有自学空间,对教材或参考书中较理解容易的教学内容,可让学生自修,以检查学习效果.
(6)科研教学相结合,讲课时可适时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践操作
1.车刀角度测量;
2.在钳台上以手工工具为主的凹凸配合件的制作;
3.在普车、数车实训室加工台阶轴;
4、在数铣、加工中心实训室加工产品.
(三)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30%,实践操作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