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1:41:59

简述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
简述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

简述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
侵染性病害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初侵染病程).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这就是侵染性病害的一个侵染循环.
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如营养、水分、温度、光照、和有毒物质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出现不同病症.这些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的果树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故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包括缺镁症、缺锰症、缺锌症、缺铁症、缺钙症、缺钾症、缺铜症、缺硼症等.
1、缺镁症 常在酸性土及轻沙土的果园发生.主要发生在老叶上,尤其以挂果多的老年树,其结果母枝的老叶为甚.最初表现为老叶顶端及两侧的叶片出现轻微的黄化,主脉附近少许叶片呈绿色,严重时仅叶片主脉基部呈楔形绿色区、其余部分黄化,甚至全叶黄化,提早脱落,新梢不能正常转绿.防治方法:
(1)在酸性土壤,按1吨/公顷或1-2公斤/株的用量增施钙镁磷肥.
(2)在各次新梢抽发前及叶片转绿前分别喷1次0.5%硫酸镁或硝酸镁肥,或每株施100克硫酸镁.
2、缺锰症 常在酸性土和砂质土的果园发生.发病初期叶片黄化症状与缺锌相似,且缺铁症状常隐藏于缺锰症,因此缺锰症不易判断,常被误为缺锌症.缺锰症黄化程度较轻,主、侧、细叶脉附近叶肉多不黄化,且新梢叶片大小正常.防治方法:
(1)叶面喷施0.3%硫酸锰,或0.0 5%高锰酸钾,或0.3%硫酸锰加0.1%熟石灰.
(2)需施用石灰调整土壤至微酸性,并在树盘内株施50-100 克硫酸锰.
3、缺锌症 常在酸性砂质土及轻沙土的果园发生.新生老熟叶片的叶肉先出现淡绿色或黄色斑点,发病的新梢叶片比正常叶片明显小且窄,新梢节间缩短,小枝顶枯,果实偏小、僵硬,汁少味淡.防治方法:
(1)在新梢抽出1/3-1/2 时和叶片转绿前,叶面各喷1次0.2%硫酸锌+0.1 %熟石灰,或在春芽萌发前1个月用3%硫酸锌注射树干.
(2)施用石灰调整土壤至微酸性,并可在树盘内株施100-150 克硫酸锌.
4、缺铁症 常在碳酸钙或碳酸盐过多的碱性土壤的果园发生.初期新梢顶叶呈淡绿色,进而叶脉间的叶肉黄化,仅叶脉网状绿色,叶片失绿黄化失去光泽,与严重缺氮症相似,但同树老叶仍为正常绿色.叶片早落,果实变小,幼果果皮绿色变淡.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是解决缺铁症的有效措施.
(2)发病初期,喷0.2%硫酸亚铁加0.1%柠檬酸液,或加0.3%柠檬铁铵有一定效果.
(3)在紫色土中施入硫磺粉,也可促进根系对铁的吸收.
5、缺钙症 常在酸性土和砂质土的果园发生.新梢幼叶先出现症状,嫩叶的叶缘处先产生黄色或黄白色;主、侧脉间及叶缘黄化,但主、侧脉及附近叶肉绿色,叶面黄化产生枯斑,嫩叶窄小黄化,不久脱落.严重枝条端部枯死,生理落果严重.病果小而畸形.土壤中大量施用酸性化肥或土壤中钾、硼元素含量过多,在干旱时造成元素不均衡,易诱发缺钙症.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料,少施含氮和钾的酸性化肥;酸性土壤施用500-800 公斤/公顷的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
(2)喷施钙肥,刚出现症状时在新叶期树冠上喷施0.3%磷酸氢钙或硝酸钙溶液.
6、缺钾症 常在砂质土或有机质少的土壤的果园发生.发病初期,在老叶叶尖和上部叶缘开始发黄,逐步向叶片中部发展.叶片卷曲畸形,新梢长势弱,果小而皮厚,味淡而酸.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实行配方施肥.
(2)生长期用喷施0.5%硫酸钾数次,或冬季、初春每株根施硫酸钾120-150 克.
7、缺硼症 多在土壤含钙过多或施石灰过多的果园发生.发病嫩叶上产生不规则的黄色水渍状斑点,叶小畸形,老熟叶片叶脉肿大,主侧脉木栓化,叶尖向内卷曲,易脱落,枝条干枯;幼果皮出现白色条斑,果变形、小而坚硬、皮厚汁少,严重时大量落果.防治方法:
(1)施用含硼较高的草木灰或种植绿肥(如藿香蓟).
(2)在花期、幼果期喷施1-2次0.2%硼砂或硼酸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