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形的影响和景点格局形成的影响是什么?越全越好,还有景点格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00:59:23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形的影响和景点格局形成的影响是什么?越全越好,还有景点格局。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形的影响和景点格局形成的影响是什么?越全越好,
还有景点格局。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形的影响和景点格局形成的影响是什么?越全越好,还有景点格局。
青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它的边界,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地理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
地质形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气候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
青藏高原上人烟稀少,但虽然如此,这里有可能在两万年前就已经有旧石器文化的人类生存了.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受到其周围文化(汉文化、西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它也保存了它的独有性.

第一阶梯不断上升,中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气候更加显著.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说“高”...

全部展开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说“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
湖泊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门户,独成“一家”。著名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节日:文化节庆
青藏高原上人烟稀少,但虽然如此,这里有可能在两万年前就已经有旧石器文化的人类生存了。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受到其周围文化(汉文化、西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它也保存了它的独有性。
藏历年
藏族的节庆中,以藏历过年最隆重。从藏历12月初,藏人就陆续开始过年的准备,培养青稞苗,准备“卡赛”(以酥油炸制的面粉点心)、“鲁过”(以酥油花雕塑而成的羊头)、“切玛”等供品,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夕(藏历除夕为12月29日)前两天,家家户户都把住所打扫一番,贴上年画,插上新的旌旗。除夕晚上,全家大小围成一桌吃团员饭--“古突”,“古突”是一种将羊肉、粉丝 加糍粑丸子煮成的羹。糍粑丸子内故意放入小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吃到的人需马上吐出来,让大伙评估,是一种带有调侃意味的除夕助兴节目。例如,吃到小石子的,大伙便打趣他的心如顽石,吃到辣椒的是牙尖嘴利,吃到木炭的是黑心肝,吃到羊毛的则是性情柔顺。
大年初一,大多留在家里与家人欢祝新年,年初二起才到亲友家拜年,拜年活动一般持续到年初五,这期间各地都有藏戏表演或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藏人也乘兴聚在一起跳锅庄。从前每到年初二,拉萨藏民都会聚在布达拉宫前对达赖喇嘛朝拜贺年,但自1959年达赖出走后,布达拉宫盛大的贺年活动即告中断。
雪顿节
在藏语里“雪”是“酸奶子”、“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十七世纪时的黄教规定,夏天蝇虫活动,僧侣需留在寺中,禁止外出,以免无意中多造杀孽,到了六月底(相当于阳历八月)解禁下山,正值民间做酸奶子的季节,信徒纷纷以酸奶子布施,久而久之衍生为“雪顿节”。
十七世纪中叶,达赖五世为雪顿节助兴,将各地藏戏团集中到拉萨演出,后来逐渐演变成雪顿节的重要节目,所以雪顿节也称“藏戏节”。雪顿节为藏历6月29日至7月5日,这期间各地的藏戏班子都会赶到拉萨的罗布林卡参加藏戏会演,林卡内帐篷鳞次栉比,藏民边吃酸奶子,边看藏戏,场面热闹非凡。日喀则的藏戏节称为“色木钦波”,时间则较拉萨藏戏节稍晚。
沐浴节
每年藏历7月上旬“堆巴星”(即金星)出现,藏民便汇集到临近的河湖沐浴,称为“沐浴节”。青藏高原冬季冰天雪地,春季雪水冰寒刺骨,夏季多雨,河水浑浊,都不宜洗澡沐浴,惟有初秋冷暖适中,河水清澈,是藏人一年一度尽情沐浴的大好时光。根据藏族的星象学,堆巴星出现正表示季节入秋。
沐浴节的来源与藏族“药王”的传说有关,药王是古时西藏的一位神医,因医术高明,仁心仁术,死后升上天堂。有一年西藏发生瘟疫,死伤甚多,药王为了拯救藏人,便化为堆巴星,照耀西藏的河湖,凡是在河湖中沐浴病就痊愈,七天后星星隐没,瘟疫也随着消失了。从此,藏人相信只要在堆巴星出现的七天内到河里沐浴,全年都可以健康无恙,这个习俗流传下来便是沐浴节。
事实上,青藏地区酷寒之日多,没有经常沐浴的必要,而牧民和农民的住所也都没有沐浴的设施,自然形成藏人不喜欢洗澡的习惯,他们常戏称某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过世,可见不洗澡之普遍。藏族贤者鉴于常年不洗澡终究有碍健康,所以创造“药王传说”来引导藏民作一年一次的初秋沐浴,而这正是沐浴节的真正来由。
望果节
藏族农村在每年青稞收成前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望果节”,祈求丰收。因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一,所以望果节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藏历的7、8月。在藏语中“望果”是“绕着田地转圈”的意思,据传是笨教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现在望果节除了保留绕田地转圈的仪式之外,还加入了赛马、射箭及藏戏表演等活动。当天,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抬着以青稞麦穗作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地绕田间游行。
草原上的跑马射箭盛会
跑马射箭相传起源于十五世纪,原本只是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后来加入跑马、骑射角力、负重等娱乐活动,而演变成跑马射箭盛会。跑马射箭最初仅限于江孜的“达玛节”,但如今一到藏历7、8月,藏北草原各地的牧民便骑着骏马进行跑马射箭,又以当雄的“当姆吉仁”最为盛大,除了当地牧民之外,临近地区的藏民也赶来参赛或是参观。
“当姆吉仁”在藏历的7月底到8月初举行,方圆二、三十公里的草原上帐篷林立,有如古代战场的阵营。骑手们个个背弓箭,穿马褂、箭裤的传统服装,骑着披挂哈达、羽羚的骏马,显得意气风发。比赛项目包括长跑、短跑、拔旗、马上打靶、挥刀斩旗杆等各种骑射比赛。另有一项牦牛比赛,让个头粗壮、动作迟缓的牦牛在场内打转,是轻松逗趣的项目。
跑马射箭也是当地农、牧民的大赶集,牧民带着毛皮、酥油等特产到集市里交换布匹、茶叶或日常用品。入夜,星光下的篝火晚会是跑马射箭的另一高潮,藏族儿女们在熊熊的火焰旁尽情欢唱舞蹈。
藏族主要的节庆还有:藏历正月15日“酥油灯节”,藏历4月15日“佛诞节”,藏历5月15日“林卡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