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 800字作文 只要一些题材就行假如你以后是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只要一些题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4:21:51

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 800字作文 只要一些题材就行假如你以后是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只要一些题材
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 800字作文 只要一些题材就行
假如你以后是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只要一些题材

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 800字作文 只要一些题材就行假如你以后是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规划中国的未来,只要一些题材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世纪头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GDP达到 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里葆丝凯特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虽然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还需各方的磋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这轮金融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可望在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审视2009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相信中国将成为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些舆论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和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将主导21世纪.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人认为中国已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在朝核、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美国对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的重视,比较突出地反映在“两国集团”( "G2" )论上.它是由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提出奥巴马外交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加以强调.美国人认识到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但那些老盟友在关键时刻也不顶用—日本复苏艰难,法国、德国、英国在危机面前各行其道无法与美国“并肩战斗”.而中国呢?2008年经济增长9% , 2009年要保持8%,要走出危机离开中国不行."G2"论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不断崛起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也反映了美国摆脱自身所处困境的需要.在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美国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帮助其分担责任.针对"G2"‘论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G2’论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
虽然美国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紧随其后的准超级大国但是“G2“不等于两极.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从1990年中国GDP仅为美国GDP的6.7%上升到2008年的30.8%.但是,中美两国的绝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从1990年相差5412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98600亿美元.
2.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加深过程中,视中国为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竞争”和“挑战”.欧洲在与中国经贸往来中保护主义措施大增频频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二是对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不舒服”、“不适应”.欧洲在积极评价中国一些外交表现的同时又常有微言,如责备中国与欧洲“配合不够”在发展与非洲关系等问题上“踩了欧洲的脚”触犯了欧洲的势力范围.三是在处理欧中关系时意识形态因素增多.欧洲国家明显提高了在“人权”、“民主”等意识形态问题上批评中国的调门,频频出现指责中国“非洲政策”和“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的言论图谋通过“引导”、“规范”中国运行在欧洲设定的轨道上.欧盟最近发表的一份对华文件明确表示欧盟不会像美国那样“大喊大叫”地过问中国内政,但也绝不会放弃这种做法.四是更强调中国的“责任”.欧盟呼吁中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负起更大的责任来”,要求中国更多地借鉴欧洲的价值观和法律理念要求中国尊重欧盟在全球范围的既得利益要求中国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中国严格遵守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等等.
3.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中国与周边各国保持着密切的高层往来,与几乎所有的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与除印度、不丹以外所有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视为“好邻居、建设性伙伴和没有威胁的地区大国”.周边国家普遍希望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他们还希望中国在推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地区安全和热点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此同时 “中国WEI胁论”和“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论调在周边仍有市场表明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强大的疑虑有所上升.由于日中GDP很可能发生逆转,日本国内的“中国WEI胁论”论调有所抬头.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拉美国家在经受了上个世纪90年代“拉美模式"的失败之后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拉美国家认为中国模式不同于已经失败的苏联东欧模式也不同于他们眼下不时要面对的西方模式.他们对中国发展模式最感兴趣的是怎样以本国的人文理念为指导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既维护政权稳定又实现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发展.
非洲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态势,使中国对非洲的需求比60年前有了明显的上升,这正是非洲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非洲“向东看”的主张进一步增强.很多非洲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非洲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达到40%的规模就有数亿人要进入中产阶层的行列这跟一百年前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崛起的情形一样必将极大拉动全球包括非洲经济的发展.
中东伊斯兰国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经济大国更是一个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他们希望中国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支平衡力量帮助他们减轻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帮助解决中东热点问题上,能使局势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同时,由于中国的商品、人力资本的价格都很便宜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领域他们担心中国会挤压他们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