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稀释误差问题:溶液稀释五千倍,用两种方式,0.1mL至500mL;10mL至500,再5mL至500mL,为何后者误差更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9:40:49

溶液稀释误差问题:溶液稀释五千倍,用两种方式,0.1mL至500mL;10mL至500,再5mL至500mL,为何后者误差更大
溶液稀释误差问题:溶液稀释五千倍,用两种方式,0.1mL至500mL;10mL至500,再5mL至500mL,为何后者误差更大

溶液稀释误差问题:溶液稀释五千倍,用两种方式,0.1mL至500mL;10mL至500,再5mL至500mL,为何后者误差更大
从道理上讲后者的误差小,如果用10ml的滴定管和500ml的容量瓶操作,且不计容量瓶的误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估计误差为0.02ml,第一种方式的相对误差为0.02/0.1=20%,第二种方式的两次相对误差分别为0.2%和0.4%,可见第二种方式的相对误差小得多.如果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这种问题,表明玻璃量器或操作上有问题,也就是说第二种方式所取的体积不准,要注意玻璃量器的校准,5ml,10ml要分段校准,500ml的容量瓶也要校准,检查操作上是否存在问题.
举例说明如下:假设用1000ppm的标准母液,配制0.2ppm的标准溶液,采用上面两种不同的配制方法,滴定管的读数误差全部为-0.01ml,放出的溶液体积分别为0.09ml,9.99ml,4.99ml,不计500ml容量瓶的误差,那么,第一种方式配出的浓度为0.18ppm,第二种方式配出的浓度为0.1994ppm,可见第一种方式的误差很大.实际工作中,包括好多标准规定的方法,不是采用第一种方式来配置标准溶液,而是采用第二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在转移和量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增大了误差。
譬如,在从第一次稀释后的溶液中量取时,即便已经非常细心,精确度达到能够保持的最高水准,在5mL到500mL的过程中误差也被放大了100倍。
因此实际操作中最好尽可能避免增加操作次数,减少人为干扰造成的机械误差。“在5mL到500mL的过程中误差也被放大了100倍。”——不是说误差会随着稀释倍数而被缩小?经验不是被照搬而是要...

全部展开

第二种方式在转移和量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增大了误差。
譬如,在从第一次稀释后的溶液中量取时,即便已经非常细心,精确度达到能够保持的最高水准,在5mL到500mL的过程中误差也被放大了100倍。
因此实际操作中最好尽可能避免增加操作次数,减少人为干扰造成的机械误差。

收起

首先,用仪器是有误差的,用的次数越多,误差就会积累。
前者只用了一次量液,后者用了两次量液,所以误差大了。这个很好理解。
其次,将10毫升稀释之后,再取5ml, 但你取的这5ml其溶解情况真的很有问题,可能并没有真的取到你所要的溶质的量,也许是水更多,毕竟溶质在溶剂中是有涨落的。这又会有一些系统误差。
最后,你的操作次数越多,在你的操作过程中的随机误差也会越多。
所...

全部展开

首先,用仪器是有误差的,用的次数越多,误差就会积累。
前者只用了一次量液,后者用了两次量液,所以误差大了。这个很好理解。
其次,将10毫升稀释之后,再取5ml, 但你取的这5ml其溶解情况真的很有问题,可能并没有真的取到你所要的溶质的量,也许是水更多,毕竟溶质在溶剂中是有涨落的。这又会有一些系统误差。
最后,你的操作次数越多,在你的操作过程中的随机误差也会越多。
所以结论就是,工序越多,越复杂,其可控性就越差,因为误差是会积累的。
仅供参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