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它的设计中体现了古人哪些进步的理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6:44:03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它的设计中体现了古人哪些进步的理念?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它的设计中体现了古人哪些进步的理念?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它的设计中体现了古人哪些进步的理念?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3、飞沙堰的修建过程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2]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岁修制度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证了整个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水经注·江水》).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
  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因此需要定期对都江堰进行整修,以使其有效运作.宋朝时,订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断流岁修的制度,称为“穿淘”.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淘滩深度以挖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堰体高度以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为准.明代以来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