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鹰(鹞子)请问温州附近哪有卖的,或者上海哪有卖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46:42

雀鹰(鹞子)请问温州附近哪有卖的,或者上海哪有卖的吗
雀鹰(鹞子)
请问温州附近哪有卖的,或者上海哪有卖的吗

雀鹰(鹞子)请问温州附近哪有卖的,或者上海哪有卖的吗
雀鹰
  种名:雀鹰,拉丁学名为Accipiter nisus .
  分类:雀鹰属鸟纲、隼形目、鹰科.雀鹰在全世界共有6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
  俗名:“黄鹰”、“鹞鹰”、“牙鹰”、“鹞子”、“细胸”、“朵子”等.
  形态:
  雀鹰为中等体型(雄鸟32厘米,雌鸟38厘米)而翼短的鹰,体重130~300克.上体呈苍灰色,头顶及后颈部为乌灰色,颏和喉部为白色,虹膜为橙黄色,嘴为暗铅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黄绿色,蜡膜为黄色或黄绿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色.幼鸟胸腹部具三角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斑纹.亚成体鸟与Accipiter属其他鹰类的亚成体鸟区别在于胸部具褐色横斑而无纵纹.
  雄鸟:
  雀鹰雄鸟的上体几乎纯青灰色 ,后颈羽基白色,常裸露;胸腹部具赤褐色横斑纹.白色的下体上多具棕色横斑,具有细密的红褐色横斑,尾具横带.尾羽有4~5道黑色横斑,飞翔时翅膀的后缘略为突出,翅膀下面的飞羽具数道黑褐横带,前端逐渐变为白色,羽干则沾有棕色.翅通常短于300毫米 ,飞羽暗褐色 ,内翈杂以白斑,第6枚初级飞羽的外翈有缺刻;翅膀阔而圆,尾羽较长.下体为白色,并有浓密的茶栗色横斑.喉部有黑色细纵纹.嘴部为暗灰蓝色.脚和趾均呈黄色,蜡膜为绿黄色,爪为黑色.脸颊棕色为识别特征.
  雌鸟:
  雀鹰雌鸟体型较大,上体褐色,头后夹杂有少许白色,下体白或淡灰白色,胸、腹部及腿上有灰褐色横斑,喉部分布有褐色细纹,没有喉中线,脸颊棕色较少.
  叫声:似“gi—ci,gu—ci,gu—ci”或吹箫一般的“Ki–i……”
  分布范围:
  雀鹰常单独生活,繁殖于古北界;候鸟迁至非洲、印度、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的新疆、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和东北地区,冬季南迁至黄河以南的广大区域.
  分布状况和分布地区:
  雀鹰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农田地边、以及村庄附近,尤其喜欢在林缘、河谷,采伐迹地的次生林和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地带活动.喜在高山幼树上筑巢.亚种nisosimilis繁殖于东北各省及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冬季南迁至中国东南部及中部以及台湾岛和海南岛.melaschistos繁殖于甘肃中部以南至四川西部及西藏南部至云南北部;冬季南迁至中国西南.为常见森林鸟类.
  捕食:
  雀鹰喜欢从栖处或“伏击”飞行中捕食.它的的飞行能力很强,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数百公里.飞行有力而灵巧,能巧妙地在树丛之间穿梭飞翔.通常快速鼓动两翅飞翔一阵后,接着又滑翔一会.
  雀鹰主要以鸟、昆虫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体形稍大的鸟类和野兔、蛇等.
  雀鹰发现地面上的猎物后,就急飞直下,突然扑向猎物,用锐利的爪捕猎,然后再飞回栖息的树上,用爪按住猎获物,用嘴嘶裂吞食.攻击鸡类等体形较大的猎物时,常采取反复进攻的手段,有时第一、二次仅能使猎物受到轻伤或散落一些羽毛,但在多次打击下,也难免被击垮,失去抵抗能力,成为雀鹰的“盘中餐”.
  在雀鹰的食物中,有5%是昆虫,15%是鸟类,80%是鼠类,因此堪称是鹰类中的捕鼠能手.
  繁殖:
  雀鹰在我国有一部分是留鸟,一部分迁徙,春季于4~5月迁到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
  雀鹰每年5月间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叫声频繁,十分洪亮,经常在空中边飞边叫.雄鸟和雌鸟有时在林地上空盘旋,有时穿梭于树林之间,互相追逐、嬉戏.
  交尾大多在针叶树或者阔叶树平伸的树枝上进行,通常是雌鸟在枝头站立,伸颈扭头,一边象四周观望,一边注视着雌鸟的动态,并且不时地鸣叫几声.然后雄鸟来到它的身边,跳在雌鸟的背上,同时将双翅张开,保持平衡,雌鸟则将尾羽上翘,双方尾羽左右摆动,发出欢快的叫声,完成交尾.交尾之后,雄鸟飞到另外一个树枝上,抖动身体,疏松全身的羽毛;雌鸟有时停留在原地,有时尾随雄鸟而去.
  雀鹰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距地面的高度为4~14米.巢通常筑在靠近树干的枝杈上.常在中等大小的椴树、红松或落叶松等阔叶树或针叶树上营巢,有时也利用其他鸟巢,经过补充和修理而成.巢区和巢均较为固定,常多年利用.巢呈碟形,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松枝和新鲜树叶,以及羽毛、废纸、布屑等.
  雀鹰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多至5~7枚和少至2枚的.通常间隔1天产1枚卵.卵呈椭圆形或近圆形,颜色为鸭蛋清色,光滑无斑.孵卵由雌鸟负责孵化,偶尔雄鸟也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为32~35天.
  雀鹰的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18~23克,全身被有浅黄色的绒羽,皮肤呈肉红色,嘴为褐色,蜡膜略呈黄色,眼睛微微张开一个小缝,需要经过大约24~30天才能具备飞翔的能力.亲鸟在雏鸟10日龄之前主要饲喂各种昆虫,以后逐渐增加鼠类、鸟类等食物的比例.
  繁殖地:
  雀鹰繁殖于欧亚大陆,往南到非洲西北部,往东到伊朗、印度、日本和中国北方;越冬地在地中海、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长江以南.亚洲亚种在中国繁殖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新疆,越冬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岛.迁徙期间经过河北、山东、宁夏、内蒙古、广东、福建和台湾;喜马拉雅亚种主要繁殖或留居于青海、四川北部和西藏,越冬于云南西北部和西部.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雀鹰的分布广泛,数量较多,特别是捕食大量的鼠类和害虫,对于农业、林业和牧业均十分有益,对维持生态平衡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雀鹰可驯养为狩猎禽.
  保护级别:
  雀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