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 秋天的怀念 与 我与地坛 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11:01:20

史铁生的 秋天的怀念 与 我与地坛 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史铁生的 秋天的怀念 与 我与地坛 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史铁生的 秋天的怀念 与 我与地坛 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论的是史铁生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之所以选择这篇作品,是出于如下几点理由:一,大家知道,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先生突然去世,引发了许多人的悼念与追思.在这些追思中,我发现好多人都提到了《我与地坛》,可见这篇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来谈论这篇作品,也算是对史铁生先生的一种悼念和缅怀.二,对于这篇作品,我本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山西的一所高校教写作课.大概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就把这篇作品带到了我的课堂上.有四、五年的时间,差不多每年我都要面向学生诵读这篇作品,有时候是一遍,有时代两个班的课就会读两遍.从2003年开始,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先是与人民出版社,后来又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编写高中语文教材,我们也把《我与地坛》选到了必修课里,而这一课的内容又是由我来编写的,所以我对这篇作品实在是太熟悉了.三,以我个人的判断,我觉得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文学性上来看,《我与地坛》在中国当代散文写作中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 下面,我就从作者、文体、格局、结构、语言、立意等几个方面来面对这篇作品. 一、关于史铁生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我觉得谈论《我与地坛》,我们更需要从作者的情况谈起,因为这篇作品直接与作者的遭遇与疾病相关.不了解作者的情况,我们就无法很好地去理解这篇作品. 史铁生是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西延安地区插队.三年之后也就是他20岁那年,他的双腿开始出现问题,于是回北京治疗.史铁生有篇散文,叫做《我二十一岁那年》,写到了他当年在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情景,写到了他当时的想法.他说,当时是他父亲搀扶着他第一次走进了那间病房,“那时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得让人伤心就是了.当时我有一个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但是,他没有去死,也没能再那样走出来,而是被他的朋友抬回了家,从此坐进了轮椅,开始了与自己的疾病终生厮守的日子.从1974年开始,他进北京一家街道工厂做工,主要工作是在木箱子或鸭蛋上画仕女,画山水.他就这样画了七年.像小说《午餐半小时》,《老屋小记》,写的就是那个时期的生活. 在工厂做工期间,史铁生开始学习写作.1979年,他在《当代》正式发表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我们许多人都没有经历过史铁生的这种遭遇,但是大家现在可以想想,一个人在20岁左右的年龄,双腿突然不听使唤了,然后是瘫痪了,那该是什么滋味!而且这并不是暂时的事情,而是意味着被判了无期徒刑——一辈子要与轮椅为伍.我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遇到这种事情肯定都是晴天霹雳.史铁生当年遇到的就是这种大不幸,大痛苦,所以他无数次地想到了死,也无数次地想到自己为什么活.也就是说,如果不去选择死,就必须寻找活下去的理由.《我与地坛》中有几句话流传很广:“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史铁生是如何把这件事情想明白的呢?据他自己说,当年他陷入绝望差不多要自杀时,是听了卓别林的劝.在《城市之光》这部电影中,女主人公要自杀,但被卓别林扮演的那个角色救下了,女人埋怨他,发疯地喊:“你为什么不让我死?为什么不让我死!”卓别林慢悠悠地、不动声色地说:“着什么急?早晚会死的.”(《对话四则》) 但是,刚刚得病那几年,史铁生却没有后来这么达观.所以地坛就成了他思考生死问题的去处.《我与地坛》中有一句话:“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根据《我与地坛》的写作时间,我们可以推算出史铁生进入地坛的时间是1974年.1974年前后那几年很可能是史铁生一生中心情最苦闷的时期,而偏偏在那个时期,史铁生的生活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母亲得病突然去世了.他在《合欢树》和《秋天的怀念》中专门写到过自己的母亲.他说:“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经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合欢树》)我想,这里所说的小说获奖应该是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1983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那么再推算一下,史铁生母亲去世的时间可能是1976年.也就是说,在史铁生25岁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而这件事情对于已经遭遇不幸的史铁生来说又增加了一种不幸,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明白这一点,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我与地坛》中作者会以那样一种笔调去写母亲.那是一种怀念和哀思,也是一种痛悔和自责. 《我与地坛》写成于1989年,那个时候的史铁生已快活到不惑之年,他已经是一个名气不小的作家了;同时,他也走出了自己的精神困顿期.这时候,他可能需要对自己“以前的事”、“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灵魂的事”作一番集中的回顾与思考,这样便有了这篇大容量的《我与地坛》. 根据史铁生标注的日期,《我与地坛》在1989年5月写成初稿,修改完成的日期是1990年1月.又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史铁生才决定把它拿出来发表.史铁生曾经说过,他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所以他的写作状态本来就不好;据他的朋友徐晓讲,史铁生对自己的写作又有很严格的要求,“他写作的速度很慢,一个短篇有时得写几个月,一个句子不满意,他能翻来覆去修改一天,写了上万字的稿子,只要不满意,撕了他也不觉得可惜”.(《我的朋友史铁生》)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与地坛》应该是作者的反复修改之作,精益求精之作.也就是说,作者的感情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思考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文字也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之后,他终于拿出了这篇沉甸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