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捣浆糊”的“捣”读后感“捣浆糊”,一作“淘浆糊”,是上海话的新流行语.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只流行于上海人的口语中,大约1994年开始进入书面语,在报刊上亮相,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逐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1:21:01

说“捣浆糊”的“捣”读后感“捣浆糊”,一作“淘浆糊”,是上海话的新流行语.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只流行于上海人的口语中,大约1994年开始进入书面语,在报刊上亮相,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逐渐
说“捣浆糊”的“捣”读后感
“捣浆糊”,一作“淘浆糊”,是上海话的新流行语.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只流行于上海人的口语中,大约1994年开始进入书面语,在报刊上亮相,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逐渐走向全国.
因为它原先是方言词,先口语,后书面语,所以有一段时间,写法很不一致,常见的有“捣浆糊”“掏浆糊”“淘浆糊”三种.《咬文嚼字》1995年第7期为此发表贺征的文章《沪上新语“淘浆糊”》,专门讨论三种写法的取舍问题.该文的结论是应当用“淘”,“非它莫属”.
这个结论完全正确.流行语“淘浆糊”用的是比喻义,可以用来说明某些人的言语或行为如同淘浆糊一般.而“淘浆糊”的本义指的是制作浆糊的过程.用面粉加沸水调制浆糊的时候,关键性的动作便是不停地搅动、和弄,使之成为均匀的糊状物.“淘浆糊”的“淘”就表示这个关键性动作.
为什么不能用“捣”?上海话的“捣”念作dɑo,声母就是汉语拼音的d(清辅音).可是上海话中,这个关键性动作不念dɑo,它的声母不是清辅音d,而是浊辅音[d](汉语拼音没有相对应的字母,这儿用国际音标来记).既然读音不同,写成“捣浆糊”显然不准确.
为什么不能用“掏”?在上海话里,“掏”与“淘”的声母倒是相同的,可是意义截然不同.“掏”表示用手或工具探取东西(比如有些小说里写到的“掏鸟窝”就是将手伸进鸟窝里拾取鸟蛋或抓取小鸟).这个动作跟调制浆糊的动作毫不相干.可见,若写成“掏浆糊”,则是写了一个别字.
为什么应当用“淘”?理由是读音与意义都符合要求.动词“淘”在上海话中,主要用于三种组合:一曰“淘米”(将大米放在盛器中,加水搅动,以清除米糠等杂质);二曰“淘旧书”(在旧书店堆积如山的书籍中上下翻动,寻觅自己要购买的书);三曰“茶淘饭”(用热开水泡冷饭,拌匀后即可食用——这是上海人传统简易的“快餐”).这三个“淘”的用法与“淘浆糊”的“淘”都有相通之处.如此说来,“淘浆糊”无疑是正确的写法.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能说地道上海话的作者,一般都写“淘浆糊”,不写“捣浆糊”.比如《解放日报》1995年6月13日刊载的沈敖大杂文《淘浆糊与“淘浆糊”》.
但是,我们发现,1997年之后,报刊上写“淘浆糊”的越来越少,写“捣浆糊”的却越来越多,多到几乎成了“一统世界”——有人戏称“捣浆糊现象”.例如:
(1)“捣浆糊”一词的泛滥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是非标准在一些人中出现模糊和紊乱的实质.(《新闻报》1998年1月11日)
(2)由公家买单充电的公费生中“捣浆糊”混文凭的确实不少.
(《青年报》2002年3月5日)
(3)米卢哈哈一笑,又捣起了“浆糊”.(《新民晚报》2002年4月26日)
这一语言现象值得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重视和研究.其中必有缘故!
一则,“捣”这个动词的义项之一是“搅”,它与调制浆糊时那个关键性动作多少沾得上边.这是“捣浆糊”写法最终站住脚的语义基础.
再则,许多写文章的人来自北方话方言区,不会说上海话,具体地说,不会读浊辅音[d],只会读清辅音d.因此,上海话的“淘浆糊”,由他们念来,自然变成了“捣浆糊”.
三则,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开放城市,外来人员特别多.上海的知识分子在正式的交际场合,都必须说普通话.一说普通话,“淘”的声母,即浊辅音[d],就定然“变音”,只能代之以清辅音d.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上海文人的笔下,也写起了“捣浆糊”来了.
看来,“淘浆糊”变成“捣浆糊”的走势已经不可逆转,兴许会成为“以讹传讹”直到“约定俗成”的典型语例.几年前,我是赞成写作“淘浆糊”的铁杆派;但是事到如今,揆情度理,我也愿意投“捣浆糊”一票.

说“捣浆糊”的“捣”读后感“捣浆糊”,一作“淘浆糊”,是上海话的新流行语.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只流行于上海人的口语中,大约1994年开始进入书面语,在报刊上亮相,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逐渐
如果是找人代写代答,
网络上有许多笔手或写手是需要付费的,
复制的和原创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原创的是需要支付稿酬的,
看来你是想空手套白狼吗?
如果是请别人帮助的话,
应该有句礼貌的语言,
这么旁若无人般的对着电脑大要(读后感)作文合适吗?
再说了大家都素不相识的,
这里又不是你个人的秘书处,
你有什么资格和权力要求别人为你如何如何?
别人凭什么要按照你的要求为你写作,
你又凭什么这样无偿的占有别人的劳动果实并连一句礼貌的语言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