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重要人物事例(林觉民 阵更生 秋瑾 邹容.)一定要说明具体人物事例,否则不能给你积分!但是不要太长!只要其中一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3:39:22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重要人物事例(林觉民 阵更生 秋瑾 邹容.)一定要说明具体人物事例,否则不能给你积分!但是不要太长!只要其中一个!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重要人物事例(林觉民 阵更生 秋瑾 邹容.)
一定要说明具体人物事例,否则不能给你积分!
但是不要太长!只要其中一个!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重要人物事例(林觉民 阵更生 秋瑾 邹容.)一定要说明具体人物事例,否则不能给你积分!但是不要太长!只要其中一个!
林觉民
  字意洞,号抖飞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福建闽侯(今福州)
  出生年月:1887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与陈与?、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歧、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秋瑾(1875-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先生和宋床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1885~1905) 汉族,民族英雄,革命家
  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了“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发了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设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历了孙中山提出———邹容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这是邹容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大贡献.
  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邹容慷慨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宗烈祠.
  推荐评语: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中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家.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四川省巴县(今重庆渝中区)人.6岁入私塾,12岁育《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及名家传记.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心向维新变革的新思潮,常“非尧舜,薄周礼,无所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随兄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书》、《五经》,他遂罢考而去,遭父笞责而志不改.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表达了他的惋惜与变革志向.后入重庆经学院读书,仍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侃侃议论政事,以致被除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了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已见,切齿于满清统治的暗弱腐败,向往中华民族的新生崛起.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为公认的革命分子.
  邹容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与章炳麟的写作,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章炳麟为之作序.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其中以“绪论”、“革命之原因”、“结为忘年交,互以倡言革命相激励.他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积极参加拒俄爱国运动;奋笔疾书,完成《革命军》革命独立之大义”为全书重点.邹容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指出了“革命”乃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物存善去恶、存美去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故赞美曰:“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他还从满清王朝官制的腐败、刑审、官吏的贪酷,对知识分子、对农民、对海外华工、对商人、对士兵的政策及对外的一系列政策,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五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苏报》发表章炳麟的文章,广为介绍,称赞《革命军》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
  1903年6月,因《苏报》宣传《革命军》,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江苏候补道俞明震赴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奋起投狱,与章炳麟共患难.被判刑两年,罚做苦工.因洋人待“犯人”甚虐,麦饭粗劣,邹容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上海义士刘三收其遗体安葬在上海华泾乡野.
  邹容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已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军》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它喊出了中华民族谋求革命独立之呼声,所以问世之后风行海内外,章炳麟称之为“义师先声”,章士钊主笔的《苏报》誉之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是署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不朽之作.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命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及其《革命军》的中肯而确切的评价.
  为纪念邹容,在出生地重庆和就义地上海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邹容路.
  1905年4月3日 革命军中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