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七夕——随笔4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7:27:53 体裁作文
七夕——随笔4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七夕——随笔400字作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记住用力悲伤的时候总要呼吸,一千遍一万遍都不觉得乏倦。

——题记

  一个烂漫,美妙的节气,

  千百万人都希望能与牛郎织女类同,

  于七夕在鹊桥上相见,

  徐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为让它遇见它最魅力的时刻,

  为这,

  它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相比,

  我们,

  有人道:“如若那树化人,那么就可能现在这首诗就不会这么出色,家喻户晓了。”

  2010年,现实主义王国,

  我曾略过某女子于签名处写着,

  海誓山盟只不过是玩笑而已,

  我曾略过,

  我们,各取所需,

  我曾略过,

  ……太多太多

  七夕,

  牛郎织女费尽苦才能求得七月七日的对面

  而我们,

  释放,收藏,我曾一心一意过。

  一年,两年,我以为那很漫长。

  过去已经化成一束束镜头前的剪影,温暖而寂寞的片段,却没人听见我的心碎。

  这个世界,爱,早已泛滥

  我们要珍惜每一份真挚的爱

  错过就不在

  真爱只有一次

  那暧昧的霓虹灯

  早应关上。

 

  可可学校初一:花开花落终有期

  更多关于七夕情人节的作文:

爸妈过情人节情人节随笔孤单情人节我的情人节情人节与七夕回忆情人节情人节快乐东西方的情人节郁闷情人节郁闷的情人节情人节一个人今天是情人节!快乐情人节我家过情人节我的情人节故事情人节的玫瑰情人节的痛祭奠情人节烟花葬立秋和情人节

夏七夕

1、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有来世的话,那么我会在佛前祈求上天,让我出生在幸福健全的家庭,不会遭遇天灾人祸,生离死别,重

新将你遇到,陪你好好的活一遭。只是那时你还会记得我吗?

2、原来,这尘世是有这样一种爱,未开口,便泣不成声。

3、我的眼里有掉不完的泪,因为,我的心底永远都有赎不完的罪。

4、这些年来,她东奔西走,无人伴她以歌,无人伴她以酒,到最后,竟也无人伴她共白头。

5、她说,没关系,没关系,时间会痊愈。送给你,他已退出你的生命。

6、顾茗,如果记忆是座方城。那么,为了你,我甘愿画地为牢,将自己困顿其中。

7、成长是一段稚心的疼痛,不计后果的那段,叫做青春。成长中,我们总是要经历深刻而沉痛的磨练,才能一步一步长大,长成无

人能伤害,坚不可摧的模样。就像如今的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即使披荆斩棘,也会勇往直前。

8、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聪明的穿山甲一样,直接放弃了挖地。但是却没想到有只穿山乙傻傻地守在地球的另一边,等待穿山甲将他找

到。

9、我突然明白一个女人的优秀,不在于她有怎样的容貌,金钱,社会地位。而在于,她的身边,站了一个怎样的男人、

10、我从来没把那些过往忘记,而是将它们埋葬在窗外的月光里,夜色上浮,它们便会争先恐后地蜂拥而出。

11、最爱的是要放在天边一辈子惦念的

12、那时的我,一点都不懂得委婉和退让,只会步步相逼,决绝凛冽。当很久之后的我,懂得人情世故,回忆起从前时,对唐琳琳,总

会有丝丝的愧疚,我总觉得,如果当初我没那么做,也就不会有

后来她的整个人生颠覆了。可是,时光不允许我回头忏悔、

13、我相信旅行可以有很多次,而爱人,却只有唯一的一个。

14、如果没有你,我恐怕不知道怎么下台。如果没有你,我恐怕会狼狈不堪。如果没有你,我恐怕会哭得站不稳。

15、我始终学不会他那样三心二意,他也永远不懂得什么叫做从一而终。

玫瑰要能长盛不衰,那河流也就永不枯竭了。那道长长的疤,它

早已结了痂。

16、现在她才明白,最残忍的事,其实是有一天,她连这些事都听不

到。因为,她离开了所爱的人。

17、我们都是暗地里的病孩子,因为病了,所以寄居在腐烂且安逸的

城市中。彼此孤独,却心心相印。

18、他们都不在了,我要幸福给谁看。

20、你给我的,是这个世上最干净的爱,让曾经挥霍爱的我心生愧疚。

所以,我只能迅速掐灭你的爱,防患于未然。在你未受伤之前,

护你周全离开。

21、我是受惯了刀剑的人,看不得你澄澈的眼神,承接不了你给的未 来,我始终无法欺骗自己。亲爱的小孩,再见。

22、我想,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原谅背叛。

23、拥抱是最疏离的姿势,因为你永远也看不到对方的表情。

24.曾经,我以为我们这一生很长很长,总会爱很多的人,后来才发现,不管时间如何张牙舞爪,光阴如何死去活来,最后

你记忆里所能铭记的爱人其实只有两个,一个他爱你,一个

你爱他。

——夏七夕 《妖孽只在夜里哭》

25.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句话,不是对不起,也不是我恨你,

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

——夏七夕 《我和你的笑忘书之蓝色气球和苏夏》

26.世人羡我们横行霸道,像一群无所畏惧的妖孽。

却又笑我们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连没有幸福都不介意。

我们只是

一群傻子,白昼时,手牵手走在旅途上假装快乐地歌唱。

午夜时,却醉生梦死在陌生人的怀抱。流离失所在孤独的街道。

我们纵情声色不过是以此为寄,我们坚强不过是彼此相欺。

其实妖孽也会受伤,妖孽也会彷徨。

只是他们习惯将风光表于人外,将眼泪埋葬午夜月光。

——夏七夕 《妖孽只在夜里哭》

27.曾经,我以为我们这一生很长很长,总会爱很多的人,后来才发现,不管时间如何张牙舞爪,光阴如何死去活来,最后你记忆里所能铭记的爱人其实只有两个,一个他爱你,一个你爱他。

——夏七夕 《妖孽只在夜里哭》

28.我们像两颗相隔遥远的星球,在不同的轨道运行,独善其身。

——夏七夕 《我和你的笑忘书之蓝色气球和苏夏》

29.

——夏七夕 《那些得你问我过的好不好,我说我很好。什么是很好,就是我一个人开车路过无边荒原,我闭眼站在深不可测的海边,我应付着生活里的些许算计,我抵抗着命运偶尔的不怀好意,那些时候我都想打个电话给你说,我怕。但最后我都忍住了,我不能再依赖你。我很好,虽然还想你,却仍旧学会放下了你。

——夏七夕

30. 就像起初的相遇一样,从一开始,就像两个遥远的星球,

不在同一个轨道运行,即使碰巧交叉,那也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夏七夕 《我和你的笑忘书之蓝色气球和苏夏》

31. 我们不够安稳,不够聪明,任性叛逆,特立独行。

但我们善良正直,有心有胆色,我们都是好女孩。

上帝会照顾好女孩。

不久之后,上帝会让我们这些没有幸福的好女孩得到幸福吧。

不到幸福的女孩》

优美的散文

清静之莲

林清玄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边,有一种箫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也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在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串的车流,却感觉到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者终站呢?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的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像极了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尔在静寂的夜里,听到邻人饲养的猫在屋顶上为情欲追逐,互相惨烈地嘶叫,让人的汗毛都为之竖立,这时我会想,动物的情欲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们站在比较细腻的高点来回观人类,人不也是那样粗糙的动物吗?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偶尔……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诗意的栖居 张晓慧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的发现,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昔日那挤挤挨挨的老房宅、古民居已成了碎砖瓦砾,还有数十处断墙颓垣。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艳阳。

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如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内向外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澄黄澄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刊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麻麻的小青砖呢?抚摸着它们深思: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会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怕也若一册泛黄的线装书,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没有月亮却布满了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的我们是多么地钦羡住在这些小巷中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

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更呈现出她的诱人风情:

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迎喜,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炸得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显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尽管破碎却带着两千年的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门窗,那雕梁画栋的木片木条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时代在前进,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古巷这儿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意的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匣子——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的韵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

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该仅仅是物质享受复制式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和文化在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中更为重要。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和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泛成功的范例。让古巷的清丽月色和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芬芳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底,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后来我们都哭了》——夏七夕

钱是王八蛋 花完咱再赚

你走天桥 我走地下道 你的幸福路人皆知 我的悲伤无处遁形

有人想攀的高枝无非是别人不想下的台阶——千寻(本人很喜欢这句话)

我最害怕的不是相爱的人互相伤害 而是两个爱了很久的人突然离开

席慕容曾说过:与其在尘世中搜寻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一个女人的优秀 不在于她有怎样的容貌、金钱、 社会地位 而在于她身边站了一个怎样的人

命运是一双大手 将你的人生反复拨弄 即使你被困其中 也无人能伸出援手 唯有自己从中走出来 像重生的燕尾蝶般决绝

因为痛苦 所以拼了命的寻求解脱 因为绝望 所以毫无顾忌

的堕落

我喜欢做静谧的树洞 搜集身边朋友的悲伤 因为我固执地认为 那样悲伤过后 她们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快乐

寂寞是一件奢侈品 有钱人才消费得起——苏冽

我不怕他不爱我 只怕他所爱之人并非良人

如果不是爱的太用力太认真 有怎会恨得这样伤心欲绝 其实我最羡慕的是一直走在旅途上的人 因为他们的自由 还有他们的干脆 他们看万千的风光 却不为任何一处美景停留

世界上最亲密的姿势其实不是拥抱 拥抱其实是最疏离的 因为你永远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

有时我们太想爱了 反而更容易互相伤害

残忍的话其实是将你之前的美好幻想全部颠覆的话

男人往往觉得弱势的一方便是需要自己的 于是便奋不顾身地扑过去 而女人最大的悲哀 就是把男人那里受到的痛苦

全部买单 并称之为宽容

假使生命中没有疼痛 那么将丧失记忆

谎言与誓言的区别就在于 一个听的人当真了 一个说的人当真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伤 也有自己的疗伤方式 所以我们不应该轻视 而应该选择尊重

当你不在乎一个人时 最后的态度就是无视

这个世界上让人错过后悔的 除了机遇就是感情

原来再美好也经不过遗忘 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们几个都太爱假装了 个个都喜欢装出一副百毒不侵的模样 其实一个比一个软弱——苏冽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住着一个人或一段回忆 不能够相守 无法拥有 那是生命中的刺青 即使会撕裂般地疼痛 可是我希望它永远不会结痂——洛施

你有你的如花美眷伴身旁 我却只剩似水流年走四方——米楚

我从来没把那些过往忘记 而是将它们埋藏在窗外的月光里 夜色上浮 它们便会争先恐后的蜂拥而出

这世间最残忍的爱不是得不到 而是已失去

因为得不到 心里始终会怀着那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美好 而已失去却会成为心口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洞 只要风一吹 就会空荡荡地疼痛起来 这样的疼痛叫做伤口

伤口会在以后每个不管是希望是失望亦或是绝望的夜晚隐隐作痛

最爱的是要放在天边一辈子惦记的

我相信旅行可以有很多次 而爱人却只有一个

他们都不在了 我要幸福给谁看

他要去奔向他的幸福 她却还在流浪

当喜欢一个人时 是会变得万般英勇

即使得不到 也不会求别人给予——陆齐铭

我不喜欢把自己的经历坎坷都写在脸上 来博取别人的同情——洛施

我宁可自己一个人在暗夜里压抑哭泣 但在阳光灿烂的时候 我还是会让自己笑得像个没心没肺的傻子——洛施

每个做子女的 不管成长到几岁 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面对风暴时 习惯找父母倾诉 面对伤害时 习惯找父母哭泣 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 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 这也就使我们被宠溺得成年后依旧像小孩子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七夕乞巧

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习称“七夕”、“双七”或“重七”;这一天,相传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称“双星节”、“情人节”;七夕节活动主要是以少女乞巧为主,故而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或称“女节”、“小儿节”;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牛郎、织女二星一年相遇一次,所以,这一日被称为“星期”。

织女七夕渡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淮南子》“乌鹊填河而渡织女”;《风俗通》亦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却为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四日,命置曲室,具箔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作干糗,采葸耳。”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此可知,七夕作为节日当始于汉代,节俗是曝经书,晒衣裳;向双星祈愿和穿针乞巧。

其实,“七夕”的本源是原始星辰崇拜。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先民早在上古时期就对天文有了丰富的认识。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北 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 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 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浩瀚银河系中是两颗很亮的恒星,看上去好像分布在银河的两侧,因而通过想象,创造出一个凄美动人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一样,成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牵 牛星与织女星相恋。王母怒斥天规难容,必须予以惩处。金牛星为牵牛星说情,王母非但不予理睬,反将金牛星与牵牛星一起贬谪下凡犁耕。织女星又向王母求情, 也被锁入云房。牵牛星与金牛星来到人间,分别变作牛郎与老牛。牛郎的嫂嫂为人刻薄,对牛郎极其冷漠,并逼着牛郎的哥哥与牛郎分家。牛郎不愿连累哥哥,只得 带着那条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忍痛离家。自牵牛星下凡后,织女星空守云房,深感寂寞。一天,她乘王母出 巡之机,与众仙女驾起

云雾,降临人间的碧莲池戏水解愁。这天,老牛忽然开口说话,祝愿牛郎幸福,把牛郎领到池边与织女相会,促成他们完婚。从此,牛郎与织 女男耕女织,生下一男一女,全家融融乐乐。王母出巡归来,发现织女私下凡尘,便遣天将捉回复命。牛郎痛不欲生,金牛星献出宝角,变成一只牛角船,牛郎挑着 两个孩子登船腾空而起,在南天门追上了织女。夫妻二人抱头痛哭,盟誓永不分离。王母从头上拔下金钗,在牛郎织女脚下划出一条天河,把他们强行分开,规定每 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从此,每年七月初七,无数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上空,搭成一座天桥,使牛郎织女相会。

“七夕”与古人的时间观念也有关系。“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七月七日,年已过半,期盼有限,给人以时间的紧迫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的计算上,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古时,民间给亡人做道场,往往以做满“七七”四十九天为完满。中国古代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称为“七曜”。我们现在的“星期”这是以“七曜”来计算的。“七”又与“吉”谐音,因而“七七”寓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所以,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我国民间也常常把人的七十七岁,称之为“喜寿”。

“七夕”与数字崇拜相关联。古代民间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和三的倍数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夕”的神秘和浪漫,带给人太多的祈求和遐想。每逢七夕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全国各地的女子都以自己的方式祭星乞巧,或举行手工巧艺大赛,或举办大型的乞巧文化节,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山东鄄城、曹县一带的吃巧巧饭,别具一格: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聚在一起吃水饺,她们深信: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则举行七夕香桥会,即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搭成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在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装饰花。人们在祭祀双星,乞求福祥后,将香桥焚化,象征双星已走

过香桥,其乐融融地相会。广西西部地区,传说七月七日凌晨,仙女下凡洗澡,饮用仙女的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年益寿。所以,人们在这天鸡鸣时,都争先恐后去河边取这种“双七水”,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而湖南、江浙一带的妇女,则有用七夕圣水洗发的习俗 湖南《攸县志》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广州的乞巧节又是另一番风景,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在江门,妇女们一向都很重视七夕节。她们在农历7月初六晚上,便纷纷组织“慕仙”、“拜仙”活动,家家户户在“天井”,或在阳台摆设八仙桌,陈列瓜果、蔬菜、凉粉、面条和各种糕点,点燃7支檀香,斟满7杯靓茶,用自己做的绿豆嫩芽砌成各种图案、文字,或者用花篮摆放七朵赤橙黄路青蓝紫各不相同的花,向牛郎织女星祭拜,乞求织女传授心灵手巧之技,祭拜时,口唸《乞巧词》:“乞手巧,乞眉秀,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寿永长……”。五邑乡村流行“大慕仙”活动。凡参加“乞巧大慕仙”的妇女,各人运用自己的智慧技巧,别出心裁地制作出各种工艺品,诸如盆栽、绘画、雕刻、刺绣等等,不一而足:有的用稻谷或绿豆育秧做成灯饰;有的用柚皮、木瓜、西瓜刻上山水或龙凤灯;有的用针在鸭蛋壳刺孔做成灯;有的用芝麻粘合成灯,或用凉粉制成鲤鱼,用莲子肉丝制作的《三国》、《水浒》、《红楼梦》人物等等,精品陈列,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参与慕仙活动的妇女们穿金戴银,盛装奇服,斗丽争妍,通宵达旦。与此同时,她们还进行有趣的穿针比赛。谁能够最快穿好7支针便取得优胜奖。这正是唐人《七夕》诗所谓:“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寻看。”

在蓬江荷塘镇沙溪村,每年七夕都举行大型的“乞巧节”活动。在“乞巧节”到来之前,各家各户的妇女早早就做着各种准备,她们买来各种花纸、花布,以及鲜花、胶花、绢花,凭着一双巧手,或剪或贴,或用各色丝线缝合,制成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亭台楼阁、小桥、人物等,并以此创造牛郎织女“银河会”、“昭君出塞”等场景;有的取材于“牡丹亭”、“拉郎配”、“三娘教子”等戏曲情节;有的还在冬瓜、西瓜的外表上刻上各种文字和图案。

乞巧节当天,她们在村里广场搭成一个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彩棚作为展示台,叫“乞巧棚”。午饭后,各家各户陆陆续续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乞巧饰物,搬到彩棚内摆上展示台。“乞巧棚”的布置很有特色。中间显要位置挂着两套衣服,一套为背着一顶太阳帽的男装;一套为裙装女服,代表牛郎织女手牵着手。大有秦观《鹊桥仙》词的意境:“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到了傍晚,由七位7至10岁的女孩,化妆成七仙女,在乞巧棚的“织女”前行大礼,祈求仙女恩赐,使人人都心灵手巧。然后,沙溪村以及邻村的村民都来参观各式乞巧饰物,边欣赏边评论,看谁的作品做得精巧。同时舞龙助兴,放电影,或唱大戏。过去,乞巧节在展示各自的乞巧作品的同时,还要进行比赛,如做针线活、剪纸、扎花,或用瓜子叠宝塔等,叫做“比乞巧”。比如用纸剪花鸟,漂于水盆中,看谁剪得好,剪得好的就被尊为“巧女”、“巧姑”。

沙溪村乞巧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乞巧芽”。据说,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外,还主宰瓜果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姑娘们会在农历六月初十,晒上一盆红豆、一盆绿豆和一盆稻谷,到了六月廿四再用水浸豆谷让它发芽,每晚还要把豆谷拿出露天晾一晾,这叫“打雾”。直至七月七日晚,姑娘们把自己精心炮制的“巧芽”拿出来展示,看谁的芽苗生长旺盛而又嫩绿。沙溪村的姑娘们就是这样通过一年一度的乞巧节,乞求织女赐给自己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她们在乞巧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不同心愿,向织女乞富、乞寿、乞子、乞爱,也通过乞巧节活动,在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沟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扩大自己名声,增强自尊与自信。在蓬江荷塘,很多村落都举办“乞巧节”。“乞巧节”成为妇女社交游乐的节日,寄托着妇女们比手艺,比心智,盼爱情,盼幸福的强烈愿望。

七夕节是以天体星辰崇拜为源头,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乞子、乞爱、乞巧的女性愿望诉求为主题的女性节日。它蕴含着中国人世代相传生殖意识、婚恋愿望和男耕女织的家庭观念。

七夕乞巧,看起来是女性乞求心灵手巧,实际上是原始生殖崇拜的一种表达方式。尽管全国各地的乞巧习俗不尽相同,但“月下穿针”却是共同的内 容。月下穿针,首先是“月”,月亮属阴,象征女性。梦月而孕、吞月而孕,乃古代

生殖崇拜神话意象。月中玉兔与蟾蜍,是月神崇拜中的生殖崇拜物。母兔怀孕 28天生小兔,妇女妇女月经周期为28天,月亮上的玉兔,无疑是古人女阴崇拜的象征;蟾蜍生殖能力旺盛,向来是生殖母体的象征。其次,月下穿针,不仅寓意 心灵手巧,同时,也暗合男女交媾,穿针的成功意味着阴阳交合的成功。其三,“南瓜棚下听悄悄话”,同样寓意着月夜下的儿女私情。

七 夕节的文化透视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和“女人主内”的价值观念。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决定了男耕女织的家庭作业模式。“男 主外,女主内”,成为习惯性的家庭伦理规范和角色定位,在社会劳动分工上,女性被圈定在家务和圈养及织作的范围内。这种家庭主妇的角色要求她们针织女工, 心灵手巧,而在男尊女卑的家庭环境中,家庭妇女也希望自己聪颖贤惠,心灵手巧,体现自己的价值,以此获得男人的尊重,从而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七夕节是以女人为主角的传统节日,但并不排斥男人。如果说,乞巧节的星辰崇拜,女性向星神乞求智慧与技巧,使自己具有娴熟的针织女工本领而实现自己“主内”的价值,那么,男性则通过拜魁星,晒经书的仪式,强化读书做官的仕途经济的宏愿,以实现“主外”的价值。

七夕节的本质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核心,仍然是生殖崇拜和爱情礼赞。爱情,是人类情感世界的核心,也是牛郎织女这一民间传说的主旋律。牛郎织女神话歌颂的是“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的坚贞不屈的爱情。历代七夕诗咏叹的就是双星的这种永恒的爱情主题。杜甫《七夕》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白居易《七夕》诗:“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晏几道《鹧鸪天·七夕》词:“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牛郎织女虽有相会,但终归是悲剧。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帝妃之恋,从乞巧节的长生殿盟誓,到马嵬驿杨贵妃赐死,也总归是连帝妃也无可奈何的大悲剧。白居易《长恨歌》正是借助双星的悲剧,衬托李杨的悲剧,演绎一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人类爱情的“长恨歌”。七夕节的浪漫与凄美,正在于此。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