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于哲理的作文:两个小故事35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4:59:13 作文素材
关于哲理的作文:两个小故事350字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关于哲理的作文:两个小故事350字作文

  今天,妈妈给我们读了两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两个小故事短小精悍,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个小故事是《依米开花》。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依米是一种花,它生长在非洲的戈壁滩上。它只有一条根,它要靠六年时间的努力,让根吸收充足的养分,才开出红黄白蓝四种颜色的花瓣,但它的花期短的可怜,只开两天就枯萎了。别看花小,但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它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只要付出就有回报;依米无悔,蝉也无悔,我们要像它们一样努力进取,只要生命一次,就美丽一次。

  第二个故事是《乐在奋斗中》。一个女儿给退休的爸爸写信,让爸爸好好在家休养,别再在农庄辛苦的干活了。可爸爸竟一口拒绝,说不能总是选择天天在家睡觉、喝茶、闭目养神,要乐在奋斗中。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的一生中不要只想着走平坦的公路,而要多走崎岖的山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乐于奋斗。

作文素材 哲理小故事 2014热点素材

作文素材积累

一、哲理小故事类

1、弘一法师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装水的碗,以免蚂蚁或虫子爬上遗体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2、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丰子恺家里,丰子恺请他在藤椅上坐。他把椅子轻轻摇动一下,然后慢慢地坐下去。丰子恺见老师每次都是如此,就斗胆启问。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素材解析】这两个关于弘一法师的小故事都可以表现: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心存善念、于细微处见精神等。

3、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素材解析】心怀善念、于细微处见精神

3、一个小和尚跟着法师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条小河边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徘徊不前。法师对少女说:“来吧,我背你过河。”说罢,便背起少女送过小河,然后继续前行。小和尚跟在师傅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后来实在忍不住便问师傅:“你不是教导我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法师说:“你说的是要过河的施主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

【素材解析】学会放下、内心纯净、心明一切皆明

4、小和尚清晨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心来,忧至极处,便丢下扫帚至师傅的堂前叩门求见。师傅见徒儿满面愁容,便询问:“为何事如此忧愁?”小和尚说:“师傅,你总是教导我勤于修身,但即使我学得再好,人总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如这秋天的落叶一般,随着一捧黄土青冢而淹没了吗?”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说:“你看,其实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都悄悄地爬回到树上,孕育成了春天的花,夏天的叶。”徒儿问:“我怎么没看见呢?”师傅说:“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到花开。”

【素材解析】乐观积极地看待一切、心态决定一切

5、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见佛印胖胖的坐在那里,便打趣他说:我看你坐在那里活像一摊牛粪。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素材解析】内在的高度决定外在的高度、言行是内在的素养的外在体现

6、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素材解析】自立自强、求人不如求己

二、实事热点

1、“鹰爸”与“裸跑弟”

2012年2月,一名来自南京的父亲要求4岁儿子在8英寸厚的暴雪中只穿小短裤裸跑的视频一被放到网上,立即引发了热烈的跟帖和转发,这名父亲随即获封“鹰爸”之称,4岁“裸跑弟”也爆红网络。何先生说,自己40岁才得到这么个宝贝儿子,可是多多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为了孩子的健康,他发明了“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落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对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民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素材解析】

1. 适度。对小孩子严格一点是对的,可是要有度。

2. 教育异化。当今社会都在追求一种别样的教育方式,是教育的异化。

3. 天性。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也剥夺了他们选择的权利。

4. 因材施教。家长要做的仅仅是呵护孩子成长,因材施教,而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下一代。

5. 物极必反。让先天不足的多多锻炼身体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这种极端天气下锻炼却是不可取的。

2、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这个时代没有新歌

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凭借新颖的节目模式(转椅、盲选导师制)制胜;那么《我是歌手》的走红,则是因为电视找到了更好的消费明星的方式——真人秀。专注于音乐的态度,让一贯被批“娱乐至死”的湖南卫视,这次也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歌唱节目中,选手们演唱的多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曲目。今天,打开电视,《中国好声音》走出的新鲜歌手们还在摆擂竞唱,换个频道,一众明星又在《我是歌手》里PK歌艺。歌唱节目的段位越来越高,那些被翻唱的经典歌曲也再次重回人们耳畔。

明星真人秀的可看性、音乐提供的共鸣、歌声牵引出的怀旧情绪,以及歌声中的新发现,这些加在一起,形成了歌唱真人秀节目的魅力。

然而,人们同时也在发问:这个时代是否已经没了新歌?我们的创作力到哪里去了?

【素材解析】

1、你成名,依然不能停下脚步

国内以往的音乐节目大多注重“草根梦想”,使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从中脱颖而出:而在《我是歌手》中,作为“功成名就”的专业歌手,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梦想,这一点更加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意义。节目传达了这样一个声音:即便你已功成名就,也不意味着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每个人都应不断提升自我,向更大的梦想努力迈进。

2、不能停留在过去,我们需要永不停步的去开创

“好声音”火了,全世界都在转椅子;《我是歌手》红了,荧屏上将有多档歌唱节目PK,观众们的耳朵会很忙。感动与话题,带来了一个翻唱的时代。但热闹之余,希望众多的音乐人,不要一窝蜂地都去改编经典。音乐和人一样,不能永远活在过去。原创才是中国音乐的未来,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代表作。

3、彭丽媛:魅力四射的

出现的温馨场面,带给人们更多温暖和感动。

【素材解析】家和万事兴。精彩的莫斯科亮相,给了国人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正是这种和谐促进了家庭、国家事业不断发展昌盛。

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家庭

彭丽媛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我觉着在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是我的家庭。我的家和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家一模一样,别人吃饭我们也吃饭,别人吵嘴,我们也会吵嘴,别人有天伦之乐,我们也有,而且可能比别人更多,虽然我们都很忙碌。”离开舞台回归生活的彭丽媛,特别享受相夫教子,做家庭主妇的感觉。彭丽媛说:“我很幸运自己从小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齐鲁文化的气息。传统文化是我的最佳营养。”

【素材解析】

有爱才有家,有家就有爱。家,是温暖人心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彭丽媛用行动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表现了对家人事业的极大支持。

代表中国母亲看望孤儿

俄罗斯访问期间,在专门接收孤儿和失去父母监护儿童的莫斯科尼库

雕琢和精心指导下,彭丽媛专业成绩进步迅速。1982年,在春节文艺晚会上,彭丽媛以《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爱你,塞北的雪》这两首歌,为中国亿万观众所熟识。然而,她并不满足。努力考取本科,进一步学习声乐理论,这一学就是7年。不仅完成了声乐本科的学业,还获得硕士学位。一次,有记者问金铁霖教授:“您培养了这么多的明星,最得意的学生是谁?”金教授说:“我想是彭丽嫒吧,她特别勤奋用功。她中午从来不睡午觉,把所有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琢磨自己的演唱技巧。”

【素材解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彭丽媛的勤奋告诉我们,努力刻苦应该是长期的,需要用坚韧地毅力来支持,需要用信心来导航,人生能有几回搏?抓住机遇,就能走向成功。

山谷幽兰的风采

求学中,彭丽媛主攻民族唱法,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唱法(民族唱法的一种)会演,彭丽媛轰动了京城。有人将她比喻为“山谷幽兰”。80年代是中国明星大“走穴”的时期,有人挣了几十万、几百万,而彭丽媛还在坚守着她的音乐梦想,每月领着几百元的工资。

【素材解析】:彭丽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句话:真正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洁身自好、努力向上,山谷幽兰般的品质成就了她今后人生的精彩。

寓言哲理小故事(作文素材)

自欺欺人

《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贪婪

《寡妇与母鸡》: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原形毕露、真相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未雨绸缪、付出与收获

《蚂蚁与屎壳郎》: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缺点、正视自己

《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风险、磨砺、雨后见彩虹

老鹰可以活到六七十岁,但是老鹰的生命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三十多岁的时候是老鹰生命的最旺盛时期,但是它的优势同时又变成影响它生存的危机因素:它的翅膀很长,展开有近3米;羽毛很丰满,沉重的羽毛使它不能扶摇直上,翱翔云天;喙又硬又重,影响它捕食;鹰爪又弯又尖,影响它撕裂食物。这个时候的老鹰,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最终会因为羽毛的过于沉重而不能飞翔,因为鹰爪又弯又尖而无法捕捉食物,因为喙又硬又重而无法进食。为了生存,老鹰不得不忍受炼狱般的磨砺:它必须飞到山的最高峰,在最高处给自己垒一个简陋的窝以避免天敌的袭击,然后在山顶的岩石上,自己将又硬又重的喙摔碎,忍饥挨饿,等待新的喙长出,再用新的喙将自己的又弯又尖的鹰爪拔掉;再等待新的鹰爪长出,用新长的有力的鹰爪将羽毛一根一根拔掉,等待新的、轻盈的羽毛长出。??这样经过炼狱般的150天以后,老鹰会长出新的喙、新的爪、新的羽毛,显得更加年轻、敏捷、有力、凶猛,获得重生。风险可以转化为动力,风险越大,所获得的可能就越多,不能因为惧怕挫折、困难、失败和危机而痛失发展的良机。

靠自己、自强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分清善恶

①《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②《小男孩与蝎子》: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团结

①20世纪初,英国的乡村有一套牛奶配送系统,将牛奶送到顾客门口。由于牛奶瓶没有盖子,山雀与知更鸟常常毫不费力,便在顾客开门收取牛奶前,先一步享用。后来,随着厂商加装了铝制的瓶盖,山雀与知更鸟便不再拥有这“免费早餐”。但到了50年代初期,当地的所有山雀(约100万只)居然都学会了刺穿铝制瓶盖,重开“免费早餐”的大门。反观知更鸟,却只有少数学会,始终没有扩散到大多数。很明显,山雀经历了组织学习的过程,借助个体的创新技能,传送给群体成员,成功增加了族群对环境的适应力。但问题是,为什么山雀可以,而知更鸟却不能呢?

生物学家发现,山雀在年幼时期,就已习惯和同类和平相处,甚至编队飞行。而知更鸟则是排他性较强的鸟类,势力范围内是不允许其他雄鸟进入的,同类之间基本上是以敌对的方式沟通。因此,虽然两者同属鸟类,但和谐相处的山雀,比起互相敌视的知更鸟,更能学习互助,进化程度更高。

由此可见,在一个群体之内,如果内部竞争太激烈,成员之间互相争位敌视,就难以发展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和谐的内部气氛,组织内的成员才能互相分享知识。

②“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后来还拍了动画片,叫《三个和尚》。九龙不治水,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人多反而不如人少。如今,这个观念过时了。三个和尚的故事现在已经演绎为“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此故事说,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创新

在一次酒会上有7个人,美国人、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和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宣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酒。中国人把茅台拿出来了,瓶盖一启,香气扑鼻,在座的各位说茅台了不起。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英国拿出了威士忌,法国拿出了XO,德国拿出了黑啤酒,意大利拿出了红葡萄酒,都很了不起。到了美国人这里,美国人找了个空杯子,把茅台等几种酒都倒了一点,晃了晃,什么酒?鸡尾酒。综合就是创造。他哪有东西,只不过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把好的东西综合起来就是创新。

创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创新,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解放思想。我想,如果我们企业的团队都有了创新意识,我们的企业一定可以赶超欧美、日本先进企业。

关键点

一次,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束手无策,公司只好请来了在一家小公司就职的德国籍电机专家斯坦门茨。他经过研究和计算,用粉笔在电机上划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把划线处线圈减去16圈。”照此做后,电机恢复正常了。福特公司问要多少酬金?他要一万美元,人们惊呆了——划一条线竟要这么高的价!他坦然地说:“划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划线值9999美元。” 享利·福特对斯坦门茨赞赏有加,一定要请他到福特公司工作,但斯坦门茨说:“我所在的公司虽小,但是老板却对我非常好,是他给了我来美国的

哲理故事小材料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得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

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一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里,满满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回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果也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外,可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了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搬不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了。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货款,就将其中的10万奖给谁。员工们纷纷出马,但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二天后,他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可结清债务。对方终于还款,托尼也得到1万元奖金。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

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

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一棵小树看到一个农夫带着斧头走到它的身旁,便对他说:“亲爱的农夫,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不到延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它们妨碍我生长,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盖住整个山谷。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于是农夫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大的一片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受到大雨和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於陵子.人间》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

下页

孔子的两个小故事引出的作文

子的两个小故事引出的作文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来,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这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去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奖他品德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已的学生受赞扬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因为人们假如垫钱续回了奴隶而又不报账,自己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账又表明自己的人格不如这个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见。

目录

一对原题的阐释

二有利作文展开的几个角度。

三对原作文简评及建议。

四 根据原作文的修改文“榜样引领我们前行”

五 学生优秀作文

六相关作文题

题解:

一 解题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精辟的分析过这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看问题要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收买奴隶,报了账,没吃亏,最大受益者是沦为奴隶的人有了救;我下水救人,得了头牛,受益小,最大受益者是掉到水里的人有人救。我们看问题一定要有正确角度,有了正确角度后,对问题就有新的看法。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最大受益者是国家,而不是这个企业老板,国家就业问题缓解了,GDP上去了,很多新产品都出来了,最大受益者不是国家吗?同样,民办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办民办教育的那个人,他可能也赚点钱,但最大受益者是国家。国家不用花钱投资就有这么多人从高等学校里培养出来。学生也从中受益:我想念书没地方念,终于有个地方让我成才了。国家如果给你高奖金,你得拿着,因为你不拿别人都不好意思拿,你不拿显得你高尚,

别人怎么办?国家政策不就没有用了?你先拿了再说,等发洪水再捐出去。国有企业要改革,有些国有企业要卖掉,卖掉就卖掉,卖掉后谁受益啊?最大受益者是国家。国有资产天天流失,你不卖,国有资产就会通通化为零,变为负数,现在卖掉钱还可以拿来重新建设。如果拖下去,最终受损的是国家。

孔子赞成做善事应有善报,更不能让行善的人蒙受损失。对这样的分析,你可能会有疑问:行善为善,为什么不敌善有善报?这个疑问的答案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社会的利益与道德的问题。

二 可以写作的角度:

大题小写,小题大写 ;远题近写,实题虚写这是高考作文基本路子。

高尚带来的社会道德思考:(榜样)道德与社会效应;

救助与社会制度如何去评判救助者的行为:谈正确的舆论导向;

社会的和谐不能只期望个人的道德完善,而应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制度与道德 如何在一目了然的现象中看到现象背后的实质:远与近;小与大;个人与社会

三 对学生作文的简评及建议

注黑色字体是原文,红色字体是我的点评,黄色字体是学生作文中精彩的语句。

因 果

(题目如果取为“榜样的引导”是否更具体些?题目具体了,就有了限制,要写的东西基本就明确了。所谓:题好文一半,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一件事的发展必有它的原因,好的原因会带来美好,坏的原因会沦为堕落。

一一苏格拉底 (题记的内容贴切,即照应了题目,也暗含了材料的要旨)

孔子的一个学生因救人而受到厚礼,并为赏。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救赎同胞而不向官府索取,却为孔子所批评,在一般人的眼中,前一一位学生是平凡甚至是功利的,后一位学生才应该是被人们赞扬的,但恰恰相反,孔圣人却为我们道出了相反的答案,另一种价值观。(首段引用材料入题,两则材料都有涉及,且能一语中的。同是救人,孔子一赞一贬,何也,价值的引导不同)

榜样的力量, 外界的诱惑

(一般以讲道理为主的作文,不提倡这样分段并列)

初识文字,榜样一词便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发芽,萌蘖。从好人好事到伟人先烈从爱国捐躯到无私奉献,黄继光,雷锋,张海迪、鲁迅?(这些名字在高考作文中最好不出现,因为中国人写了三十年了,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习惯性的反感)一个个耳熟能详,都沉甸甸地在我们心中占据了他们自己的位置,于是,这一代中国人的理想便应远而生了,无私,不求回报;爱国、牺牲自我?-一-,一系列理想化的生活模式义在中国人心深深扎下根。但另一方面,与国际的进一步接轨,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外边的精彩,那红红绿绿,那醉纸迷金开始让中国人疑惑,理想依旧存在,却在心中打下不大不小的问号,我们理想崇高,却为何身居人后?我们不畏艰苦,却为何总是艰苦?(写得真好!言简意赅。)于是浮燥开始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大地对深根一般,可舒予适,安逸的诱惑也是巨大的,如天空之于飞鸟一样,就这样,中国人开始了特殊的社会现象—浮燥(对中国的历史现状入手,作文有纵深感。可惜这段文字与文题“因果”的联系似乎远了些)。

不断的求变, 勇敢的向前

现在的中国社会是发展的,同样也是浮燥的。它早已失掉了自己的本真,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考试,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造就机器;我们寒窗十二年只为一朝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险中求胜,我们辛辛苦苦“沉迷“书海题库之中到头来居然有烧了它们的“歪念“中国学生就在风燥的老师口中那句“不要浮燥,沉下心来学”的重压下迷失了自己,重新恢愎了树人先生口中那个词—国民性—中去了。但还好我们是个热爱解决问题的民族,,“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热议,成立试点以改变高考体制的做法,出国求学的新门道,为被关上一扇门的我们,又打开了更多扇的窗.(此段的确写出了求变向前,可是,这似乎与作文材料和你自己的题目关系不是那么明晰。如果文字与主旨无关,宁可删去呢)

重来就在眼前,改变不会太远

当热情的中华民族增添一份理性,当理想的华夏儿女结合一份实际,崛起的中国就会在和平中而生.我们不需要一切向"钱"看,但美好品德,努力坚持换来的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空中楼阁.人们生活下去是为了更好,精神固然重要,但物质也必不可少.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有时从一些方面看问题并非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是互惠,共赢.我们需要将心中的榜样挖掘出来,为他们涂抹上时下最生动的色彩,于是榜样的力量才得以永恒,外界的诱惑也不再称之为诱惑,而是一种发展,一种交融.(这些话很精彩啊!如果能有适当的联结过渡,应该能说明些道理的)

观察之下,我发现事物的发展是不能走向极端的,一味求利或一味追梦都只会在历史的辐辏下被无情地撵过.也许只有兼容并包,和谐发展才能成为带来美好的成因(这里不很通顺)吧.(结尾时点题的习惯很好)

这则材料常见的失误有三种:

(1)只看到材料的一点,不顾及整体;

(2)提炼出不切题旨的观点,比如如由孔子的批评想到批判中国人吝啬赞赏;

(3)由孔子的见解独到想到孔子不愧为古圣先贤,而大谈历史的丰碑。以上失误都是没能读懂材料。

这位同学不仅读懂了且很好地把握并提炼出这个材料中最关键词:榜样、社会。如果写作前,能将“榜样”与“社会”的关系梳理定型(用一个句子概括)如:榜样引领社会风气;榜样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榜样常常是时代的旗帜??等,那么作文时,心中有数,自然就很少偏斜了。

关键词提炼出来了,为何感觉还是偏了?

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作文前没有明确想好自己想要表达的。只有一种感觉,缺乏明确的主题。

其二,顺着感觉的方向,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自然就挤掉了主题。

给这位同学的建议:

拿到作文材料(或作文题)

1 确定中心,划出(提炼出)材料或文题中的中心词。

2 用最常见的简单句式将中心词进行组合。(如上面的材料,中心词有“榜样”“社会”??你的中心可以定为“社会发展需要榜样”“榜样引领社会前行”??)

3 围绕组合的句子,拟一个简要的写作提纲(磨刀不误砍柴工)

比如“榜样引领我们前行”

(1) 设问入题

(2) 分析榜样的作用(引领社会)

(3) 孔子的不同在于与常人看到的层次不同

(4) 孔子的层次源自他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5) 袁隆平教授的例子

(6) 结论:双赢的榜样更能引领社会前行

四根据上文和上面提纲,王老师将原文进行了修改。

榜样引领我们前行

一件事的发展必有它的原因,好的原因会带来美好,坏的原因会沦为堕落。

一一苏格拉底

孔子因一个学生救人收礼,称赞了他,另一学生救赎同胞并放弃自己垫付的赎金,却批评他了。在我们眼中,前者是功利的,后者才是高尚的。孔子为什么给我们留下相反的答案?(首段涉及材料即可。无须展开)

也许孔子认为,榜样的作用在于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引导。一个社会总是有钱的人少,缺钱的人多,如果赎人受金被视为不好,哪么谁还愿去做麻烦贴钱的事?做了奴隶被赎的自然就少了。所以孔子认为,子贡赎人不受金,不足给世人做楷模。

同是救人。孔子听了子路的故事却高兴说:“自今鲁国多拯于溺矣。”孔子认为,子路见义勇为,下水救出溺水的人,被救者感恩子路,送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馈赠。这样为善得报将在鲁国产生深远影响,以后下水救人的事会日益增多。(在对材料的引用复述中展开分析)

同样为善,孔子贬子贡彰子路。(再次强调问题,让思路集中不偏斜,也为更深地分析引导)还因为一般人仅看到不同的行为就比较评议,而孔子看到的不仅是两个人不同的行为,还看到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因此,他得出不同的结论。

孔子这样的结论,实在源自他对世间人情的深刻理解。我们从来不缺榜样,为何后来者寥寥?我们推崇崇高,为何崇高总在别处?(这是根据上文的话改变而成)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被救的人。人的生命与一头牛,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而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原则常常极端。道德与金钱也不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如果我们评判事物不只论现行,还谈到流弊;不只论一时,还看到久远;不仅论一人,还论及天下。那么得出这个非凡的结论的,就不仅仅只是两千年前的孔子了。

千禧之年,首届500万元“最高科学荣誉奖”授给了袁隆平教授。他接受了。这能说他道德情操不怎么样吗?不。他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通过这个榜样告诉世人:中国尊重人才,中国渴求人才。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常识告诉我们:榜样可以引领社会风气。但树立的榜样定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水平和境界,如果按照少数优秀分子的标准为大多数人定做制度,那就是完全的空中楼阁。生活中精神固然重要,但物质也不可少。多元化的社会,“鱼与熊掌”常常是可以兼得的。只有互惠,共赢的榜样——才能真正引领我们在道德与生活中前行。(全文900多字)

下页 余下全文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