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知行合一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5:56:59 优秀作文
知行合一论文优秀作文

篇一:知行合一论文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 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 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 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 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 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 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 人不学,不知义 讲的是学习的目的 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 亲师友,习礼仪。 亲师友,习礼仪 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 也好, 五经 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 听其言,观其行 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 知 ,又要有 行 ,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 知 ,而对于 行 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 亲师友,习礼仪 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讲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样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别说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会做的。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做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熏陶的缺失,天天讲、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坏了嗓子,几人能识,几人能知呢?知行合一,这个理念的种子,千万千万要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不种下这个种子,到大了,那就有问题了。

现在网络里流行一些公知。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毒胶囊事件,居然有专家出来讲,一天吃六个这样的胶囊对人体无害。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丧失了做知识分子的良知,从理论上讲,兴许是不要紧的,但是,从 行 上来讲,那是在挑战公众的生活常识。第二个例子,湖南有一个地方,因为洪水桥塌了,死了五六个人,而这座塌掉的桥,从内部结构看几乎看不到什么钢筋。但居然,会有专家出来讲,塌桥很正常,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玩弄的是学识,玩弄的是数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学,是属于听其言的 言 。而对于行而言,对于民众的心理承受,对于民众的心理关注 行 而言,他们简直就是白痴。这些人从根子上讲,受到的都是 知 的教育,对于 行 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彬彬有 理 ,实则来讲,他们没有一点社会常识,没有一点道德常识,没有一点伦理常识。这些光知道数据,知道科学,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我们要从根子上,真正地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意识。这个意识的树立,要从我们在座的家长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学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简单地说:听了课,老师讲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亲身实践一下。知识与知道是有区别的。知识只存留在大脑的记忆里,而知 道 是经过实践转化的一种能力。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 道 。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万,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这是作文的学习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 道 方式。工作中要讲执行力,而学习作文如果没有执行力,没有行动力,也是万万不可的。

篇二:知行合一论文

浣撹锛?a href="/xiaoxue/liunianji/zhuangwuzuowen/" target="_blank">鐘剁墿浣滄枃浣撹锛?a href="/xiaoxue/liunianji/xiejingzuowen/" target="_blank">鍐欐櫙浣滄枃浣撹锛?a href="/xiaoxue/wunianji/xiangxiang/" target="_blank">鎯宠薄浣滄枃浣撹锛?a href="/xiaoxue/sannianji/duhougan/" target="_blank">璇诲悗鎰?/a>浣撹锛?a href="/xiaoxue/ernianji/kantuzuowen/" target="_blank">鐪嬪浘鍐欒瘽

篇三:知行合一技能培养论文

知行合一的技能培养

【摘 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大家的教学实例,发现教师实际上需要转变关注点,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实践操作,教师还应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技能培养。

【关键词】技能培养;思维程序;知行合一

职业技术学校究竟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技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总结,认为培养技能应该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而非一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忽略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所谓技能培养的知行合一,既要让学生有好的实践水平,也要有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两者兼得,才能通过实践深刻理解知识,通过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强国,其工业产品以质量好,做工精细而闻名全球。而这一切完全依赖于德国双轨制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即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学习相结合。学生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和知识,一天到两天去州政府办的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企业与学校密切配合,再加上国家,三方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而中国很多职业技术学校一味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忽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没有让学生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这就导致中国普查出现不缺低端蓝领工人,但紧缺

高级技师的现象。

所以,只有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把思维过程显现化,在多次实践尝试中不断修正思维方式,使他们遇到问题时不再混乱,而是思考得更加全面和条理。在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学生需要运用这些规范的思维习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这种把每次思维程序显性化,并在自己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能力,我想这就是培养技能的意义所在。

二、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引起其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环顾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是不是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呢?是不是引起他对所学内容的好奇与向往呢?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更大的努力。杜绝枯燥乏味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设计不当,学生缺乏思考,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被动接受知识,很多学生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学生也不愿意去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基于以上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前沿相关课题研究,对于如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结了两个方面经验。

(一)、创新知识教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改进教学目标。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着重点集中在知识目标上,而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则只是一种辅助,辅助教师完成知识目标。实际上,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三维目标上不断激励学生接受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革新教学内容。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极思考,理论教学的枯燥容易使学生放弃。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新学习课程投入极大热情。这就需要注意课堂导入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抽取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种导入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对新授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只有学生对新学习的课程充满期待,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达成。

(二)、通过运用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完成了一阶段理论教学后,针对该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独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实践或小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些小课题,小发明等作业来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待学生对某部分的系统知识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

比较难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较大课题。而这些课题需要学生独立或协同完成。实践内容可以由点到面,由易及难。

三、行——学生的实践

作为职业学校,它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作能力。学生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训操作,不断练习,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技能水平。针对课程设计的特点、本质、课标进行剖析,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下几种基本能力。

(一)、记忆再现辨认能力

确定观察目标——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出现的条件——与已知建立联系——作出判断

(二)实验探究能力

设计实验——正确使用仪器、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

(三)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提取信息——区分有关和无关因素,找出特征——推断定量、定性关系——建立联系,得出规律

(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专业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有他们自己的优势,教师应当加强引导,多花时间给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操作练习,不断的失败中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实际

教学中,我常常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总结反思,比如教授“实验技能”,我就是先让学生进行体验,自己独立完成这部分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解决这类题目的思维流程,大家不断交流、完善,然后把这个迁移到新的环境、课题中去应用,让学生体验规范思维的重要性,最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去应用这个技能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这样“体验——反思——运用——迁移”的实践活动,学生有了一定寻找通法通则的意识。学生不仅掌握了他应该掌握的技能,同时也拓展了思维。

【参考文献】

[1]金朝勇.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n].安徽日报.2003年

篇四:“知行合一,和合共进”德育论文

中小学校长培训德育论文知行合一 和合共进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确立

知行合一 和合共进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确立

谢 钰

(禹王台区禹王台小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是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彰显校园精神,突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善于找到一条为师生共识且教育资源丰富,既凸显学校独有的地域特征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主线”,将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挖掘出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宋文化;和合教育

提到校园文化,这应该是近几年教育同行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更是我们不遗余力全心投入的德育工作。在网络搜索引擎上键入“校园文化”四个字,映入眼帘的词条令人眼花缭乱,真正跳入心间的是这样一句话: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掩卷沉思,纵观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然“百花争艳”、“姹紫嫣红”;但是,只要独具慧眼地找寻到一枝“奇葩”,且独具匠心地栽培料理,照样能“一枝独秀”,甚至“秀艳群芳”。那么,这枝所谓的“奇葩”就必须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校本特点,是人无我有的,是不可替代的;是师生熟悉,且又资源丰富的;是具有强烈的文化渗透性,且又代代传承、生生沿习的精神智慧。

一、时代的选择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厚实,内涵之丰富,不仅对国人的思想,而且也对周边国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序言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

古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卷轴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不仅是历史上支撑各王朝政权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而且对今天人文校园建设和提高学校办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开封是七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全国乃至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因此也给现代开封留下了浓郁的宋文化特色。如何让开封“宋文化”有精、真、深的体现和传承,这不仅是开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深谋远虑,也是开封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命题和担负的责任。

-1-

二、自身的标识

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部的繁塔和禹王台是这座古都的两个名胜景点,相距仅150米,分别有1000多年和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分属国家、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7日,开封市正式对外发布这两个景点将联体开发为繁塔—禹王台风景区,建设工程已于2009年6月启动,一期工程计划2010年6月完工。该景区建成后将是开封市目前面积最大、最具文化历史内涵、人文古迹相互映衬的风景旅游区。

开封市禹王台小学始建于1949年,坐落在陇海铁路线旁,与两个千年名园繁塔和禹王台毗邻相伴。由于历史遗留的客观原因,禹王台小学的整个校园身处民房住户和租房户的重重包围中。住家户、租房户和家长从学校的大门随意出入;住家户或租房户在学校教学区域内骑车横冲直闯;校内住家户任意饲养鸡、羊、狗宠物等。这些不安全、不和谐的现象给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校园环境卫生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困扰。

当前,开封市正在实施的繁塔和禹王台合并开发,依托凝重的宋塔、千古的梁园和具有汴河遗韵的河道,使南部景区成为人们感悟宋文化旅游地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拉开了我市的景区布局,也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摆在了禹王台小学全校师生的面前。千年帝都的丰厚遗存,是我们骄人的资本;而紧抓机遇使禹王台小学融入古都建设的有机整体中去,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三、“古都和合文化”的提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以“和”为理想目标,是充满着民本主义精神、理想主义色彩和整体思维特征的文化。“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

“和合”语出《管子·幼官》篇:“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的是在承认“不同”事物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其缺点和短处,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由此开来,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具有这样精神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任何困难也压不倒的,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和合精神之于学校,其意为由于和合,师生素质共同提升;由于和合,家校携手共赢未来;由于和合,学校与周边住户共创美好。在此基础上,自信进取的禹王台小学就能用智慧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四、基本理论体系

禹王台小学以“古都和合文化”为教育核心,以“和”为价值导向,以“合”为途径手段,以传古都“宋文化”为活动载体,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具有人文品位的主题校园文化。

核心理念:

知行合一和合共进

办学愿景:

为幸福人生奠基

为心中梦想起航

办学宗旨:

以创新求发展

以发展创品牌

-2-

办学思想:

文化立校书香育人

学校文化:

古都和合文化

学校校训:

和而不同追求卓越

学校校风:

立德树人力行致远

学校教风:

陶冶心灵启迪智慧

学校学风:

勤学好问 善思乐行

“古都和合文化”建设的主题口号:

博古通今,传承古都文化

知书达礼,构建人文校园

五、构建"古都和合文化"育人平台

(一)以空间熏陶为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是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垛墙,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师生每天需要面对的。要让校园里每一堵墙说话,就要赋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丰富的生命力,让每一个细节成为陶冶感染师生的“无言的画,无声的诗”。为此,禹王台小学以“古都宋文化”为主线,搭建了古都风骨、古都风华、古都风雅、古都风韵四个平台。同时,以经典宋词、宋诗以及古都开封七朝的历史演变进程为点缀,引导师生与古人对话、与科学对话、与艺术对话,与经典对话;通过对话,让校园每一个地方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的作用。

(二)以精神涵养为质

为了将“古都和合文化”做细做实,禹王台小学在”古“字上做足文章,以期有效实现精神涵养、价值引领。一进校门,是学校精心打造的文化长廊,内容是公、义、仁、信、礼等10种儒家精神,并将此路命名为“上善路”,取其“上善如水,厚德载物”的涵义。在进入学校教学区的门柱上,醒目地刻着“立德树人、力行致远”的校风。在学校教学楼内的墙壁上,粘贴着国学经典推荐篇目: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千字文”、六年级“论语”。而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楼梯踏步侧面,则粘贴着24节气和12生肖的内容。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学校文化的精神涵养,也是禹王台小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所在。

(三)以教育无痕为途

校园文化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陶冶着师生的情操,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激发着师生的灵感,启迪着师生的智慧,提升着师生的素养,进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禹王台小学的每幢教学楼都体现了“文化立校,书香育人”的办学思想。综合楼除功能室以外,主要是老师的办公区域。这栋楼我们命名为“德馨楼”,取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涵义。时时激励全体教师如出淤泥而

-3-

不染的莲花一般,始终保持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光明洒落的胸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教学楼名为“凝慧楼”,取其“纳仁凝慧”的深意,希望学生在此快乐学习,凝聚智慧,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为耐人寻味的是,学校紧扣“古文化”的脉络,除了将办公室和各功能室以“听雨轩”、“倚虹台”等命名外,还将学校的男女厕所分别命名为“君子间”和“淑女屋”,言外之意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举止有礼、谈吐有节、处事有理、言而有信的书香学子。禹王台小学处处彰显的文化精神,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优美而有意义的文化氛围中,学生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和而不同,追求卓越”。禹王台小学“古都和合文化”教育理念,充分彰显了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这种校园精神既有学校厚重的地域文化积淀,又是现代化教育实践的丰硕体现。这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更是禹王台小学全校师生回归教育本真的选择。

-4-

2012年开封市初中、小学校长

任职资格培训德育论文

论文题目:知行合一 和合共进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确立

姓 名:谢 钰

工作单位:禹王台区禹王台小学

成 绩:

教师签名: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