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串珠式记叙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17:30:40 体裁作文
串珠式记叙文体裁作文

篇一:10一线串珠式

“一线串珠式”复习课

—《秦王扫六合》教学案例

乳山府前中学宋继红

教学背景:

传统的历史复习课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放任自流,学生忙成一团。另一种是教师口若悬河的讲,学生只有无味的听。这都不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一线串珠”复习模式是以某一问题为线,牵一而发,带动多个问题的综合复习与思考。其中的“一线”可以以时间、人物为线索来理顺各个事件,也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为线索来把握事件,还可以把同一类型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纵横联系等等。这种复习模式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某一知识块找出线索,围绕线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师寓教于乐,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学生乐于探究,以恰当的线索串起零散的历史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以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张历史人物图片,请同学们辨认一下图片上的人是谁?

生:秦始皇!

师:你对秦始皇的了解有多少?

生:秦始皇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

生:秦始皇建立了秦朝,完成了统一。

师: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于公元前221年,灭掉了六国,实现了统一,建立秦朝。于是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秦朝的历史开始了。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同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来回味秦朝的历史。

一、拾针引线“师生合作找线索”

师:同学们打开《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你能否简要谈一谈这两课的主要内容?

生:《秦王扫六合》主要讲述了秦朝兴起和巩固的历史

师:非常不错!如果这节课我们要采用“一线串珠“的方法复习秦朝的历史,那么你觉得以什么为线比较合适呢?

生:以秦朝的兴为线就可以把《秦王扫六合》

师:好!今天咱们就以秦朝的兴为线来进行串珠竞赛,比一比谁拾到的珍珠最大最多。

设计意图:未经整理的知识就像散落的珍珠,难以拾起,更难以运用。如能用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为了美丽的珠链,既容易拾起,又能做各种装饰。在拾针引线师生合作找线索”这个环节中就是根据复习的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某一知识块找出线索,将要复习的内容归类。也就是寻找一根“线”,让学生用它串起记忆中的颗颗珍珠。

点评:这一线并不是教师的独撰,而是通过师生合作完成。特别是学生必须统观知识全局,独立思考提炼知识线索

二、依线串珠“横看成行竖成线”

师:我们曾共同领略了春秋战国的风云争霸,相信大家对秦王嬴政的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一定还记忆犹新吧!那么摆在秦王嬴政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学生:“实现统一”。

师:创业容易守业难,面对如此庞大的新帝国, 实统一以后摆在秦始皇面前的更艰巨任务又是什么? 生:“巩固统一” 。

师:为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才使“巩固统一”这一任务圆满完成。

生:(一)政治(二)经济文化(三)思想(四)军事

师:(课件二:知识树—实现统一和巩固统一)

设计意图:“依线串珠”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依线串珠”就是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构架为一棵知识树。方法多种,或串讲、或提问、或谈话、或列表。首先是以掌握知识点为重点,同时培养学生能力。 点评:复习课都要先回顾本课时需要巩固的知识要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个环节明确了学生的复习重点之一就是要掌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哪些措施?

三、看书巩固“书中探宝找问题”

师:秦王和秦始皇的任务都顺利地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同学们的任务了:你带着“秦王”如何“实现统一”和“秦始皇”如何巩固统一这两个问题来看11课《秦王扫六合》的内容,并在书中进行探宝活动,为我们下面要进行的串珠竞赛作充分的准备。

生:看课本掌握第11课《秦王扫六合》的内容。

设计意图:“依线串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适当时间阅读课文。一方面让学生根据师生“依线串珠”的重点,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深化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把复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研讨解决。 点评:一方面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自主安排进行查漏补缺。

四、串珠竞赛“师生开启智慧门”

师:串珠竞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

生:好了!

师:李白曾写诗赞颂秦王灭六国,完成统一。哪位同学知道?

生:“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师:(课件三:第一轮串珠竞赛题1)哪个小组能以这句诗为材料设计一道材料题。要求:既要设计出问题,又要设计出答案。

生甲:“秦王是谁?”生乙:“赢政”

生甲:“秦王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扫六合?”生乙:“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生甲:“秦王扫六合的意义是什么?”生乙:“结束了长期割剧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朝。”

师:这两个同学合作的非常不错,有没有哪组同学能进行补充一下?

生丙:秦王扫六合的条件是什么?生丁:商鞅变法和长平之战

师:这两个同学所补充的问题正是同学们容易漏掉的,希望同学们记住了。

师:我再补充一个问题,大家听好了!知道答案的同学进行抢答。

师:秦王扫六合后,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抢答)1、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文化上: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3、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4、军事上: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师:在这一轮的串珠竞赛活动,***、***、***、***等等表现的非常积极,刚才没抢到的同学可要加油了,第二次竞赛又要开始了。准备好了没有?

生:好了!!!

师:(课件四:第一轮串珠竞赛题2)读竞赛题

生: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全国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 师:非常准确!鼓励一下!

生:(鼓掌!!)

师:(边演示课件五:示意图—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边解释)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

设计意图:“串珠竞赛”是复习课中又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俗话说“宁可不讲,不可不练”。练要“精”,要有深度,教师要精选习题,把握好度,难易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点评:设计的题多种多样,有的是教师出题,学生抢答,也有的是学生出题,学生回答。同时难度适中,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上来,全体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师过渡:秦始皇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创历史先河,影响十分深远,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秦朝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但是这个大帝国是否就像秦始皇自己想像的那样世世代代永传不衰呢? 生:不能。

师:接下来我们就以秦朝的亡为线索复习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五、联想深化“学以致用看升华”

师:要想学好历史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就送给你们做材料题的三把钥匙。

师:师边读解释。(课件九:学法指导—解答材料题)有了这三把钥匙,看看哪个小组能快速打开屏幕上出示的试题的大门?

师:出示材料题

材料一:陈胜认为:(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天下苦秦久矣……为天下唱(倡),宜多应者。”

材料二:陈胜鼓动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同声高呼:”敬受命。”

⒈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⒉我们应当怎样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⒊秦朝统治短期灭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做题

生:(小组成果展示)首先我们找到了材料一的关键字是“苦秦” 材料二的关键字是“失期当斩”。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从材料中能直接找到,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二个问题根据材料的关键字得出“苦秦”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失期当斩”秦末农民战争的直接原因。与课本相结合我们整理的答案是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分争的直接原因是公元前209年,戍边误期按律当斩。 第三个问题,要与生活与现实相结合,我们得出的答案是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发展经济。

师:刚才这个小组合作的非常不错。掌声送给他们!

生:热烈鼓掌!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和加强现实性、时代感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以古鉴今”、“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作为当代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就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把鲜活的社会生活引进课堂教学,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强调要想学好历史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于是送给学生做材料题的三把钥匙。有了这三把钥匙学生做起材料题就能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从做这个材料题中也让学生感受到秦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学生不难得出秦朝统治短期灭亡给后人的启示是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轻徭薄赋, 爱惜民力,发展经济。使学生把学习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六、轻松闯关“师生才艺大比拼”

师:复习到这本节课已接近尾声了,接下来要进行的是闯关活动,这可是老师给每个同学提供的最后的才艺展示的机会,看看谁能轻松闯过这三关。

师:(课件十:第一关的题)

生:在练习本在写出答案,并交流答案。

师:看来同学们轻松闯过了第一关,我们来闯第二关。

师:(课件十一:第二关的题)

生:动手在练习本在写答案

生:教师找示意图设计好的同学到展示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课件十二:演示秦长城和秦疆示意图)

师:你心目中的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同

意哪种观点?(课件十三:第三关的题)

生: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生:秦始皇实行沉重的赋税;秦始皇的徭役也很繁重。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秦始皇的刑法严酷; 师:谁还能补充一下?我们在前面就提到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来了?

生: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统一。

师:一个同学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北筑长城,开发南疆,这都是秦始皇的功,而另一个同学说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刑法严酷;实行沉重的赋税;徭役繁重,这又是是秦始皇的过。那么是功不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其实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辩证地进行评价,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既要看到他的功也要看到他的过,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计意图:目前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限于被动的接受。轻松闯关这一环节则充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要想闯关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才能获得的,这样学生以主体介入复习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 点评:这三关对于大部分同学并不算太难,所以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闯关过程当中来,最终做到个个当堂达标,当堂过关。

十、回顾自结“当堂盘点来总结”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得到了解答材料题的三把钥匙;学会了关于秦朝的很多知识!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还真是不少,我们今天就交流到这儿。

师:我这里还有一张历史人物图片,大家猜猜他是谁?你对他的了解又有多少?

生:汉武帝。汉武帝使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师:下节课老师将带带领你们空越时空隧道回到汉朝,来领略一下汉武帝又是如何使汉朝进鼎盛?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真回顾当堂的所学所思,收获要概括,不足之处要具体。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放过小的细节,及时做小扫除,清理学习的障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点评: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以及情情感进行了总结,效果不错。

教学反思:

一、 课堂成功之处

1、教学理念的实现:充分体现了“ 一线串珠”复习模式的互动性、自主

性、创新性。例如:在“拾针引线”环节中师生共同找到本课的两条线索

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师生的互动性。而在依线串珠中则充分注意调动学生参

与意识,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其中的每一问题无

一不是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才能获得的。这样学生以主体介入复习过程的始

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在联想深化中则以当堂所学

的秦朝的亡为触点,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今中外相关内容或现实社会

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开拓视野,发现历史规律,获得启迪,进行创新。

2、复习特点的体现:“一线串珠”的复习模式就是以某一问题为线,牵一而发,带动多个问题的综合复习与思考。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以“秦朝的兴与亡”为线,将秦朝的建立、巩固、秦末农民战争等与秦相关的历史知识全部一一串联于这条提纲挈领的线索上,使《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两课的学习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在重建这两课知识结构的同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3、串珠形式多样化。例如:竞赛中让学生将成语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排序,使学生把语文知识与历史知识有机的结合,同时也形成了《伐无道诛暴秦》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的另一条索。闯关中不仅与地理知识进行结合,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设计示意图,把问题形象化。

二、本节课不足之处

1、在尽管本课运用的是“秦朝的兴与亡”这一条线索,但在讲课中又不自

觉地把这两课知识以兴与亡分开,使各个知识显得有点孤立。

2、上课节奏上掌握得不是很到位。在复习到难点时,快下课了,只

是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粗粗得理了一遍。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历史复习课只有把死的知识讲活,讲生动,激发每个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篇二:第六讲 一线串珠记叙文

第六讲 一线串珠记叙文

1、一线串珠的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即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达到以形动人,以情感人。

1.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可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题材还可以,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一线串珠,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当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滋味。

例文1: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相信,我会成功的,你不用操心我怎样做!”爸爸固执地说。

“你办这个养鳖场,要投资上百万,咱们从哪儿寻那么多钱呢?你好好想想,我还是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这几天雨下个不停,天色昏暗。路上的行人也没有以前来往的多了。市场也显得一片寂静。

“爸爸,咱们还是别建这个场了。好吗?你们要留着钱让我上大学呀!”我祈求着爸爸。

“不行,我干定了,我在单位一个月才几百块钱。只能供一家人吃喝,根本不够你上大学的呀!”爸爸搔了搔头说。

妈妈瞪大眼睛对爸爸喊:“你就别听大家劝,你会吃亏的,你把钱全投入这个养鳖场,咱们吃什么,喝什么。全家人跟你喝西北风吗?”

雨越下越大,天色更加昏暗了。刚开的花被雨打的都谢了。爸爸还是建起了养鳖场,并且借了许多钱。这个家也不像个家了。爸爸整日整夜地不回家,只有我和妈妈相依为命。我知道爸爸是在场里培育幼苗。

“我回来了。”爸爸高兴地说。但是我看爸爸老了许多。“你还知道回来吗?我以为你不要这个家了。”妈妈没好脸地对爸爸说。爸爸好像并没有生气地说:“我请了技术员指导我怎样养鳖,并且我自己配制了适合幼鳖生长的饲料,现在幼鳖已经长大了,称了称,已长到一斤多,可以卖了。”

“真的吗?”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问着爸爸。

“真的!我想卖一批,有了钱,再买些幼苗,并且要引进新技术,聘请技术员,发展大规模养鳖场。”

“什么,你还要投资吗?我们的家已经不像个家样了。我们整天连个青菜都舍不得吃,卖一些鳖,我们也不能再买鳖了。不如这样,我们卖一少部分。存了钱,聘请技术员,让这些长大的鳖繁殖幼鳖不好吗?”妈妈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说。

爸爸听了妈妈的话,很高兴,终于妈妈也拿出了意见。得到了妈妈的支持,爸爸心里的包袱一下没有了。

“好,好,好主意。”爸爸终于得到了妈妈的支持,激动得快要说不出话来了。

雨渐渐要停了,天色没那么昏暗了,经过这场雨,小草高兴地猛长高了许多,更绿了。

爸爸采用了妈妈的意见成功了。就这样一批批的幼苗育成了,成鳖卖出去了。爸爸也年轻了许多。

雨停了,天空出现了彩虹。我想起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歌词。

评析:好像一首歌的名字就叫“阳光总在风雨后”,文章以此为标题,有特色!平平常常一件家常小事,在作者笔下却变得如此生动感人,完全得益于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术。爸爸的坚持要办养鳖场与听取妈妈的意见“不如这样,我们卖一少部分。存了钱,聘请技术员,让这些长大的鳖繁殖幼鳖不好吗?”交织在一起,构思巧妙可见一斑。

2、记叙文入门三法

写记叙文入门有三法,它们是一事一哲理,写两例不雷同,多侧面多角度同哲理。

首先,一事一哲理。训练要明确,你知道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反映了什么哲理?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肯定会有许多见闻,同样会有自己意见和观点。将自己对所见所闻的感觉写出来,不要抄袭,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有助于写出真情实感。事情写成之后,自己要明确,这件事情写明白了吗?是否包含了哲理意义?是什么哲理意义?哲理意义在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写两例不雷同。所谓两例,事是自己遇到的事,或听别人说的事;两件事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它们是一个连环套。下面举例说明,如《只要信心不被打碎》,作者由于找不到工作,踯躅街头,遇一老汉在打碎陶瓷的胚胎,作者觉得那些陶瓷胚胎打碎可惜。可老汉告诉它,只要信心不被打碎,什么事也难不倒,自己一定能制造出满意的陶瓷。作者获得启示,重新树立信心,终于找到工作,并且最终组建了自己的公司。老汉打碎胚胎和作者找工作有相同之处:都是树立信心。两件事情除了反映哲理相同之外,还要顺理成章,不可生硬组装。

第三,多侧面多角度同哲理。也可以说是片段组合式。就是将三个以上不同的事情组合起来,表达一个中心。如张仪的《瞬间》一文。作者抓住三个生活画面:在食堂,碰洒别班同学的豆浆,同学微笑表示不介意;在宿舍,生病想家哭泣,同学哄你开心;在家里,过生日,自己贪吃奶油弄了个满脸,惹得父母大笑。这三件事,从与陌生人之间的感情,与同学之间的友情,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三方面讲述了一个哲理——我们周围有温情。

当然,要想写出令自己满意的美文,我们提供的三种方法还是不够的,需要大家再深入的学习。

例文2:我快乐你快乐

(一) 我快乐,你不快乐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得了58分,全班倒数第一。

下课了,满楼道都能听到小明的嬉闹声。

教师办公室里,老师生气地问小明:“你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小明怯怯地回答。

“知道,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你是怎么想问题的?作为学生,考100分才是最大的快乐,明白吗?”小明无言以对。

走出办公室,小明自言自语着:“我快乐,你不快乐,那么,应该让你快乐。”

(二) 你快乐,我不快乐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得了99分,全班第一。下课了,小明依然演算着数学题,表情

木然。

教师办公室里,老师微笑着对小明说:“老师真为你高兴,你终于考了第一!可看你怎么闷闷不乐呢?你不高兴,不快乐吗?”

“考100分才是学生最大的快乐,可我没考到100分??”

听完小明的话,老师露出惊喜的神色:“对!太好了,你要继续努力,考100分,小明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我太为你高兴了!”

回到家里,小明心想:“你快乐,我不快乐,那么应该让我们都快乐。”

(三) 我快乐,你快乐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考了90分,仍然是全班第一。

下课了,小明翻开了物理书:“当分子间距离大于某一定值r。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某一定值r。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小明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句话上。

教师办公室里,老师和蔼地说:“最近有点松懈了,可不敢这样,要加把劲儿!”小明什么也没听进去,仍想着那句话。

台灯下,小明盯着物理书上那句话,自言自语:“如果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时会怎么样?”突然,他眼前一亮:“对了,我就要这个r。!100分是个极限,是个目标,我只要在低分与100分之间找准让自己平衡的r。,在老师的要求与我的能力之间找准让自己平衡的r。,我快乐,老师也会高兴呀!”

小明说:“我喜欢这一种思维方式。”

小明又说:“我快乐,你快乐!”

评析:这是一篇别致的文章。作者取材于中学生的真实生活,一些细节极具典型性,但材料经作者提炼加工,具有了浓厚的寓言意味,概括性很强,生动揭示了师生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第三部分中引入物理学中的r。概念,举重若轻,恰切地阐释了话题,显示了作者灵活的思维和良好的联想能力。

3、未成曲调先有情:记叙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怎样的记叙文才算上品?诚然,独特的立意,新颖的构造,优美的文笔能夺人眼球。但总觉得这些是外在的躯壳,不能撼动人的内心。真正能撼动人心的应该是涵泳于文中的情感。一篇《背影》算不上构造新颖,更谈不上文笔优美,但半个世纪过去了,《背影》一直为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竟至于,当有人以其无新意,欲将它从教材中删去时遭到了大众的反对。这是因为文中四次背影,三次流泪的真情早已超越时代,成为唤起人们真情的永恒。

记叙文的情感或存于热烈的文字表面,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最后几段“第一流的人,第一流的战士,伟大民族的优秀之花”的溢美之辞令人心潮澎湃;或浸于字里行间,如《我的老师》中“梦里寻师”等。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章的第一段就能让读者激动起来。

第一段让读者激动起来,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种:

一、以低回婉约的小夜曲营造情调 。读完《金黄的大斗笠》,你会为山中的暴雨而感到晦气吗?你会为小男孩而大喊倒霉吗?你会因乌云烈日而诅咒吗?不,肯定不会。你的眼前是有节奏韵律的风雨图,是天真如雨洗过般的男孩,还有如干干净净的蓝天般的亲情。为什么?因为文章的开头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干干净净的蓝天、梯田里绿浪般的庄稼、自己最亲的小弟弟,还有敦厚和蔼的山羊。我们在这样的背景音乐中陶醉,感情的基调就这样奠定。你能不激动吗?

二、先入为主的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同学告诉你,乐园很好玩,你肯定就想去体验一下。即使你也许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你会为高速的转轮而惊叫,你会为刺激的蹦极而失色。不知不觉中,你也会说乐园很好玩。写文章也是这样。你想让读者感动吗?那就要给读者以先入为主的感受。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用一个“最使我难忘”让你喜欢上了蔡老师。也许你的老师可能比蔡老师还好,但你肯定还是羡慕魏巍。鲁迅为什么怕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因为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的先生”。所以我们要想让读者无怨无悔地“爱我所爱”,必须设法给他们以先入为主的感受。

三、用一叹三咏的重唱去震撼读者 。风花雪月的小夜曲是营造,先入为主的摔琴之音是强调,最能震撼人心的还是一叹三咏的重唱。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你还不心潮澎湃吗?纵然你冷静沉寂,你的思想感情的小河能经得起放纵奔流潮水的冲击吗?作者急于告诉的是读者急于听到的;作者急于发问,读者急于求答。经历了这样的互动,再来一组排比句,直抒胸臆,重唱使你的感情沸腾,你能不为志愿军战士的所作所为由衷赞叹?你的心还能不被震撼?

文章的第一段,如同是老师上课时的面孔,老师微笑,你会会心地笑;老师严肃,你会认真地听;老师激情澎湃,你也会热力四射。这就是第一段撼人心魄的魅力!我们写作文时要牢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让读者“爱我所爱”的文章。

例文3:(话题)语言与沟通(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爱”在心口难开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篇三:微格作文训练之记叙文写作:一线串珠法

知格而后作,得道而成章

——微格作文训练

所谓微格作文训练,就是一种将写作学的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的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分解教学训练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格”,就是写作中一些共同的技法、技巧;而“微”,则是强调作文教学训练中“小步走”的原则。微格作文训练,是弄清作文的“格”,帮助学生有路可寻地一步一步地入“格”。作文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微格训练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既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又能解决学生作文的实际问题。“天才始于模仿”,学生学习作文也如此,只要学生在一些优秀的文本中去体悟里面的“格”,就象练习书法的人临摹书法名家字帖一样,自然就会学习到范文中的格,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写作的智慧和语文的素养,达到自由写作的境界。

记叙文写作训练(二):一线串珠法

【例文引路】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拒绝平庸 (江苏一考生)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范文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一线串珠法”结构的作文。作者独树一帜,构思精巧,从文化、生态、人生负载三个角度,选取三个片断,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连,写得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紧扣“拒绝平庸”的主题,或叙或议,叙议结合,在看似“平庸”中“拒绝平庸”, 文章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机智与胆识。

【技法点拨】

一线串珠,又叫“冰糖葫芦法”,就是指在在文章的布局谋篇中,全文以一条主要的线索贯串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写作材料组织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一篇内容集中统一、中心突出、脉络分明、形式优美的佳作。犹如用一根线把零散的珍珠贯串起来似的。使用这种方法,不仅使文章材料丰富,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而且能快速构思布局,形成完整的文章。

用“格”来表示就是如下图:

使用这种“格”时应注意:

1.开篇点题,领起下文,高技巧者还可使用“题记”进行来营造“凤眼”; 2.文章主体是把各自独立的几个片段拼接成文,因此,片段之间的连缀可用小标题、序号,甚至是日记都行;

3.各个片段的关系可以是各自独立,指向一个主题,也可以彼此勾连,形成一个整体;

4.结尾应呼应前文,点明题旨。

【强化训练】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小悦悦惨案之后又一四川5岁幼童被货车撞击并遭反复碾压当场死亡。

请以“拒绝冷漠,拥抱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不少于800字。

【多维评改】

【自我反思】

经过上面的作文训练和多维评改后,自己对“一线串珠法”的作文有什么体会?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