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厦门景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12:36:06 体裁作文
厦门景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风景散文

桂林纪行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从桂林到杨朔游览漓江,就像欣赏一百六十六公里长的巨幅锦绣画卷,奇秀的山峰拔地而起,晶莹的流水碧波回环,正像导游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每当回忆起美丽的桂林山水来,我总是思绪起伏,感慨万千,心中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在涌动,因为我与桂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就从第一次走进桂林开始吧。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那时,我就从书本上、电视上或者道听途说,在头脑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朦朦胧胧美丽的“桂林”,正是带着这种模糊、向往的心绪,随部队赴广西执行战备任务,多次途径桂林,似乎灵动的桂林山水扑进了我的眼帘,印进了我的脑海,我这才对桂林山水有了全新的感觉、质的升华,使桂林山水在头脑中揭开了模糊的云雾,真正置身于秀山美水间,不过,因部队任务特殊,每次到达桂林,都是匆匆而过,只欣赏了桂林山水的“外表之美”,在潜意识中形成一个美丽“轮廓”(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而真正领略桂林山水的丰富内涵是在2002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桂林举办的新闻报道培训班,使桂林山水在我的脑海里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地在层层加深,我真正感悟出了桂林山水的内在之美和灵性。这时,我才惊叹大自然竟如此之美,从而对“桂林山水甲天下”深信不疑,也明白了历代多少文人墨客为什么都盛赞桂林山水之美,因情所致,我也不由地拿起笔来颂扬桂林之秀美。

2002年7月,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写作同行到广西南宁集结后,直奔桂林。临行前,我们都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望,要身临桂林山水之境,用相机拍摄出大自然的美丽瞬间,用文字来赞美桂林山水的灵性,折射出一个完美的桂林山水,并用大自然的现实生活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再现一个美丽、真实的桂林。桂林山水很奇特,超然于从未到过桂林人的想象,行车途中导游就欣然告诉我们,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被称为“桂林三绝”。“三绝”和谐共溶,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山水画,真是人间仙景,无景不成桂林,整个桂林处处是景,一步一景,我慢慢观察,在思维中慢慢回味,确实如此,桂林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山连着水,水连着洞,山中有洞,洞中有水,站在山上望水或行在水中看山,雄、奇、险、秀、幽尽在其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一行先游览了独秀峰,这座山峰平地而起,巍巍壮观,集奇、秀、险于一身,远望秀丽多姿,近看气势雄伟,登上独秀峰山顶,似有众山皆在脚下之感,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居高临下,桂林山水尽收眼底,这里可拍照的景色实在太多,几个同行在这里不停地“咔嚓、咔嚓”,扳动着快门,美丽的景色增添了情趣和韵味,定格的瞬间又增添了艺术的享受,我也用相机把独秀峰的一叶与象山的风韵拉到了一个画面,简直是美奂美伦。

从独秀峰上盘旋而下,不觉就到了象山,也叫象鼻山,如其说是游览道不如说是远看,漫步走在象山的对面,平心静气,抛却一切杂念,这样才能真正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我那

时触景生情,悠然而生出无限的遐想,此时的象山,仿佛一头巨象矗立江中,把南来北往的客人视为“熟客”,只管尽情悠闲地饮水,尽情地展现着大象的雄姿。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象山,一行乘车游览漓江。一到漓江,我们简直就惊呆了,这真是桂林山水中的绝唱,就是历代著名画家,倾尽手中的画笔,也画不出真正漓江山水之秀美,它在万座峰峦怀抱之中,清水环绕山峦,山峦浮于清水,引领着游客尽情地享受,时而美丽如画,群峰竞姿,时而朦胧若诗,约隐约现,遗憾的是,我们游漓江的时候,天公不作美,隐天蔽日,这样不过拍照受到影响,不影响观景,江上烟波浩渺,一会儿,云雾漫山环绕,一会儿,云雾消散,青峰倒影在江中,在江中,还时而观看到民族歌舞,时而可听到对面传来美丽的民歌声,还有穿着五颜六色的黎族姑娘,悠闲地划着小船,荡悠悠,荡悠悠,停在了漓江美景构图的最佳位置,又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景色迷人,人更增色,山、水、人、船的美丽组合,好一幅秀丽的山水风景画,胜似水墨桂林,立在船中畅游中,朋友中不知谁说了一句“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更引起了我的联想,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乐园之中,我迅速举起相机,把美景留下,到了大约一半游程,我发现左测的一座山峰,就象古代一名大将,身披盔甲,骑着战马,所向披靡,我立即把它拍成照片,说给朋友听,似乎深有同感。此时,假若一人划着小船独览此景,想到哪里都遂愿,那将更胜一筹。

游览了漓江,我们便乘兴游览芦笛岩、七星岩,这是桂林两个著名的岩洞,此前,我从未游览过岩洞,我们一行沿着台阶登上了离地26米多高的芦笛岩,我立刻被洞中迷人的景色惊呆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庞大艺术宫殿,令我更吃惊的是,这样大的岩洞是怎样形成的,里面巨大的岩石是怎样运走的,我怀着探迷者的心态逐一游览,岩洞仿佛神工鬼斧雕琢而成,在这里,听潺潺泉水,览洞中秀色,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乳、石花密集成林,各类沉积形态变化万千,怪石林立,琳琅满目,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有“高山瀑布”、“水晶宫”等迷人的景色,在“花果山”一侧,隐约看到了西游记中躺在这里睡觉偷懒的“猪八戒”,另一旁有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还约隐约现地看到“唐僧”和“沙僧”,洞中几根数百米高、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石柱顶天立地,沿着石阶缓缓而上,一个天然“大厅”不由映入眼帘,顿时油然而生出一种在这里聚会的感觉,有一种神奇之感。步行游览之后,我们便十人一组,乘船游览岩洞,更有情趣,更增一种惊险、神秘、悠闲之感, 美不胜收,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到洞中的美妙胜景,美中不足的是,洞中光线太暗,如此美丽的景色无法拍出理想的照片,最美的景点都被个人承包了,自己设灯光拍照赢利,而有煞风景,我们只好把美丽的岩洞留在自己的记忆里,游览七星岩与芦笛岩有点相似,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我们还游览了叠彩山、伏波山等,众山叠嶂连绵、姿态万千,一路饱览胜景,我们收获多多,不虚此行,桂林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篇二:写景散文集

写景散文集

松堂游记

朱自清

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消消遣的。

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颇为怅怅,难道天公这么不做美吗!第二天清早,一看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没有一点尘土,行人也不多。又静,又干净。

想着到还早呢,过了红山头不远,车却停下了。两扇大红门紧闭着,门额是国立清华大学西山牧场。拍了一会门,没人出来,我们正在没奈何,一个过路的孩子说这门上了锁,得走旁门。旁门上接着牌子,“内有恶犬”。小时候最怕狗,有点趑趄。门里有人出来,保护着进去,一面吆喝着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说,“不碍不碍”。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象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陽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陽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象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象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象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一九三六年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南游杂感

老舍

一九六二年的上半年,我没能写出什么东西来。不是因为生病,也不是因为偷懒,而是因为出游。

二月里,我到广州去参加戏剧创作会议。在北方,天气还很冷,上火车时,我还穿着皮大衣。一进广东界,百花盛开,我的皮大衣没了用处。于是就动了春游之念。在会议进行中,我利用周末,游览了从化、佛山、新会、高要等名城。广东的公路真好,我们的车子又新又快,幸福非浅。会议闭幕后,游兴犹浓,乃同陽翰笙、曹禺诸友,经惠陽、海丰、普宁、海门等处,到汕头小住,并到澄海、潮安参观。再由潮汕去福建,游览了漳州、厦门、泉州与福州,然后从上海回北京。

回到家里,刚要拿笔,却又被约去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于是,就又离家十来天。这已是五月中了。

从北而南,从南而北,这次跑了不少路,到了不少地方。若是一一述说,很够说三天三夜的,也许难免罗唆。在路上,无暇为文,只零碎地写了一些短诗。现在,我想写点南游的感想,或不至过于琐碎。

公园

在各地游览中,总是先逛公园,即由此说起吧。看了南北十几座名城,得到这个印象:

凡是原来有的公园,都整整齐齐,采饰一新,而且添加了新的设备。几乎所有的公园里,都特为儿童们开辟了游戏场。我最爱立在这些小乐园外,看胖娃娃们打秋千,溜滑板,骑五彩的木马。真好看!我在幼年时,没有享过此福。看到这些幸福的娃娃,我不由地就想到中国的明天。谁知道他们将来会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呢!

从前没有公园的城市,不管规模大小,现在都添辟了公园。这是城市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解放前,有些公园破破烂烂,有名无实。今天,不管是原有的,还是新辟的,都的确象公园了。

同时,公园里的饭馆,茶馆也变了样子。从前,这些是有闲阶级消磨时光的地方。他们吃饱喝足,就该评论来来往往的妇女们的头脚了。今天,顾客主要是劳动人民。这是个极大的变化。从前,我不敢多到公园去,讨厌那些饱食终日,言不及义的闲人们。现在,一进公园,看到花木的繁茂,亭池的美丽,精神已为之一振。及至看到游人,心里便更加高兴。看,劳动人民扶老携幼,来过星期日或别的假日,说着笑着,或三五友人聚餐,或全家品茗休息,多么美丽呀!公园美,人健康,生活有所改善,不是最足令人高兴的事么?这真是“劳动人民干净土,百花今始识风流”啊!——这就是我那些不象诗的诗中的两句。

招待所

在广东、福建各处,有个北方不大见到的光景。这就是不少的城市都有很体面的招待所,招待归国观光的侨胞。人民热爱侨胞,这是一个证明。在我路过流沙的时候,我就是在还未完工的一座这种招待所,休息了半天的。流沙是个不大的地方,招待所却相当体面。这使我非常高兴:想当初,我在国外的时候,我虽是北方人,可是每逢遇见闽、粤的侨胞,便彼此象看见了亲人。他们问长问短,迫切地打听祖国的情况。那时候,国内正值国民党当权,内政外交无一是处。我对他们说什么呢?没的可说,只好相对惨笑。今天,侨胞们可以回来看看了,祖国真是百废俱兴,气象一新!就拿流沙这个不大的地方来说吧,就有很体面的电影院、戏院、革命纪念馆,水库等等。在戏院里,我们看到最好的潮剧。在那条不长的街道上,卖热炸豆腐的、凉粉的、豆浆的、炒面的、水果的??色*香俱美,品种繁多。不错,祖国在建设中不能不遇上一些困难;可是,翻了身的中华儿女还会叫困难吓倒吗?不会!绝对不会!遇见困难便去克服!克服了困难,便长了经验,长了本领,从而干得更好,更快,不是吗?

文物

在解放前,去看名胜古迹几乎是一种痛苦。举例说:三十年前,我到过河南的龙门。那里的千年以上的雕塑杰作久已驰誉全世。可是,多少多少精美佛像的头,已被帝国主义者勾结我国奸商砍下来偷运到他们国家去了!这多么令人伤心啊!龙门如是,别处也如是,就是北京的文物也难逃此劫:古寺名园中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有的被帝国主义者偷走,有的被国民党的军队肆意破坏了。

今天,凡是值得保存的文物都加以保护,并进行研究,使我们感到自豪。不但广州、福州的古寺名园或修葺一新,或加意保护,就是佛山的祖祠,高要的七星岩,也都是古迹重光,辉煌灿烂。这使我们多么高兴啊!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古老的文化,文物的保护不但增加我们的历史与艺术知识,而且也使我们更热爱祖国啊。昔日观光,感到痛苦;今日游览,令人兴奋!

戏剧

在广东、福建各地游览,几乎每晚都有好戏看。粤剧、潮剧、话剧、闽剧、高甲戏、莆仙戏??没法看完,而且都多么精彩啊!最令人高兴的是每个剧种都有了传人,老师傅们把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男女学徒。那些小学生有出息,前途不可限量。师傅教的得法,学生学的勤恳,所以学得快,也学的好。看到这么多剧种争奇斗妍,才真明白了什么叫百花齐放,

而且是多么鲜美的花呀!我爱好文艺,见此光景,自然高兴;我想,别人也会高兴,谁不爱看好戏呢?

关于我的南游,说到此为止。设若有人问:内蒙古的风光如何呢?回答是:气候、山水不同,而人民的干劲也同样冲天,各方面的建设都有很大的成绩,即不多赘。

大明湖之春

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象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 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粱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 “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作不到。不过,即使作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 ,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蓇葖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

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画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爱晚亭

谢冰莹

萧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

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

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的吧?

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底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惟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

浅蓝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似在凝视着我,睁着眼睛紧紧地盯望着我──望着在这溪水之前,绿树之下,爱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态。

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哦哦,多么有趣哟!当我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副天真娇戆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清澄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地快慢掉在水里。

有时我跟着虾蟆跳,它跳入草里,我也跳入草里,它跳在石上蹲着,我也蹲在石的上面,可是它洞然一声跳进溪水里,我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很自由地游行罢了。

更有时鸟唱歌,我也唱歌;但是我的嗓子干了,声音嘶了。它还在很得意很快活似的唱着。

最后,我这样用了左手撑持着全身,两眼斜视着衬在蔚蓝的云里的那几片白絮似的柔云,和向我微笑的淡月。

我望久了,眼帘中像有无限的针刺着一般,我倦极了,倒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悠悠地睡了。和煦的春风,婉转的鸟声,一阵阵地,一声声地竟送我入了沉睡之乡。

梦中看见了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祖母很和蔼地在微笑着抱住我亲吻,弟妹则牵着我的衣要求我讲《红毛野人的故事》,我似醒非醒地在觉伤心,叹了一声深长的冷气。

清醒了,清醒了,完全清醒了;打开眼睛,满眼春色*,于是我又忘掉了刚才的梦。

然而当我斜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回忆过去一切甜蜜而幸福的生活时,不觉又是“清泪斑斑襟上垂”了。

但是,清风吹干了泪痕,散发罩住着面庞的时候,我又拾起头来望着行云和流水,青山和飞鸟微微地苦笑了一声。

唉!

我愿以我这死灰、黯淡、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命,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姊那样恬淡,那样幽闲,我愿所有的过去和未来的泪珠,

篇三:小学一年级作文《风景美丽的厦门》

风景美丽的厦门

(厦门湖里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你去过“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吗?厦门可美啦,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厦门的鼓浪屿最为出名。她的风景优美,拥有全世界建设特色的房子。如:法国、意大利、英国、巴西等等。鼓浪屿同样了是个旅游胜地,因为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古玩。小朋友最爱去的是海洋公园,里面有好多的海洋生物,如:既凶猛又可怕的鲨鱼、活泼的海豚、长鼻子的锯鳐、长尾巴的电鳗、庞大的乌龟等很多很多。沙滩上一阵阵海浪打来“喷射”出串串水花。沙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两旁还有一棵棵的大树,可以让人们休息,说到这里,仿佛我来到了沙滩,看到这美丽的景象。

鼓浪屿还有一个景点,那就是雄伟的日光岩。为什么一块大石头不叫别的名称就叫日光岩吗?原来这个名字是起源于郑成功,它是厦门最大的一块岩石。也因为日光岩也叫“晃岩”所以郑成功给它拆解为“日光岩”。站在日光岩上向下看,感觉好像整个厦门都在自己的脚下。 中山路是厦门最热闹的一条街,也是唯一一条没有车的街,所以又叫步行街。中山路的店面也数不清,有书店、服装店、日常用品店、商品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但最多的店是卖特产,往来的游客都会带些回去品尝。这里的特产不但好吃而且便宜,首推鼓浪屿肉松和馅饼。一到晚上,灯光的照映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看!这就是美丽的厦门,还有好多的美景等你来观赏!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