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民间文学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08:37:31 体裁作文
民间文学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学习民间文学后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民间文学后的感想和体会

通过学习了这半个学期的民间文学,真的是受益匪浅。之前对民间文学一直没什么概念,觉得它不重要甚至是无趣的一种民间流传的文学形式,与我们平时接受的文学教育相比,它显得微不足道。但是通过了这半个学期的了解,我明白了民间文学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是值得我们传承并发展下去的。

之前王老师留给我们一个作业,让我们收集广西的两首民歌和一个民间故事,虽然千不愿万不愿,但是还是趁着国庆节回家的空向老家的外公打听民间故事。这一打听真的深深的吸引了我,民间故事有如魔力一般让人容易理解又能令人向往,它们大多都是能表现出劳动人民怎么战胜不好的事物而获得成功幸福生活的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单纯而又坚强的生活愿望,这样的文化,不应该值得我们传承下去吗?更有的是民歌,试着去听了一下家乡的民歌,虽然听不懂壮话里唱的是什么,但是还是被那醇厚的嗓音以及老人们对唱的默契和欢快的氛围吸引了,由此我更能明白了民间文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

民间文学多种多样,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虽然大都是劳动人民编造的,内容总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其中寄予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解释那些他们不能明白的现象的方法。而歌谣更能唱出人民的思想感情。谚语、歇后语、民间语言游戏、对联更能吸引人,它们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民间长诗、民间曲艺、民间戏曲不止能吸引国人研究和了解,许多外国学者更是对这样的中国民间文化感兴趣至深。

我们更应该看到,民间文学有着自己的特点,是一种主要由口传流行的大众文学。它主要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它集中了人民的智慧,深刻的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真实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情况,它作为人民生活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与价值。

首先,它的实用功能和价值是很多的,在人民生活中,民间文学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既是劳动工具又是娱乐工具。

篇二:中国民间文学课感想

中国民间文学课感想

院系:学号: 姓名:

上学期,听同学讲起关于这门选修课,说是挺不错的。于是我选了这门课作

为这学期的选修课。觉得受益匪浅。

当天空划过了飞机,风刮了起来,雨洒了下来,我们都能调出相应的童谣,

巷头呼,巷尾应……现如今,这些活动仅余少许,例如各家各户祭自家的祖先、

家神;而这些童谣也不复听到。

民间文学不仅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给人们欢乐愉悦;它还承担着一

个重要的社会功能,那就是寓教于乐。在世代的传承和变异过程中,它积淀了深

厚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并旗帜鲜明地体现出其中的道德评价。我的家乡有一个

传说,说的是一个孝子在父母死后哭出了血泪,感动了城隍爷,使他免于地狱的

煎熬。至今,城隍 庙里还立着他的雕像,作为对孝子的表彰。但是,如今由于

学校教育的普遍推行,民间文学的教化功能日益被其他各种手段所取代。记得曾

经在无意中浏览过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博客,她在上面记录了用当地的传说(好像

是海盐地区)作为教材授课的经过。她对自己的试验颇为自信,但是在选择材料

上不免小心翼翼,甚至对其中 的某些细节进行了删改。由此又涉及到社会观念

的问题。民间文学之中体现的道德价值体系,千年来变化不大,基本上符合了传

统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但是在中西文化撞击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形态,社

会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文学所体现的那一套,有些已经不适合

现代人的观念,例如因果循环,等级尊 卑,封建迷信等。但它们是支撑价值系

统的关键。所以可以说,传统的民间文学尽管体现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但是在承

担社会教化功能上,已经不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有时候会异想天开地想,也许很多很多年后,在民间文学的课堂上,老师

会为民间文学划分发展阶段……记得在网上,有人说过,网上的流行语言也能成

为民间文学。对此,我不置可否。社会现实常会挑战既定的文字上的定义,坚持

还是改变都需要事物发展的火候。但我通篇所说的民间文学,都是指向传统的,

我在之前所说 的,已经萎缩了的乡土民间文学。对于时下反映新内容的,新形

式的“民间文学”,我还没有认识。

尽管传统民间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萎缩,但是人们对它思想文化内涵

的多形式多方面的挖掘,还是让它焕发出异样的光芒。民间文学的未来会很好。

中国民间文学结课作业

院系:

姓名:

学号:

传说

陈龙,男,21岁,祖籍甘肃省静宁县,汉族,石河子大学师范

学院心理系07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011年4月16日

万福山,人们习惯称谓“望夫山”。为何有这样的习惯称谓,这

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记录人:陈龙,男,21岁,祖籍甘肃省静宁县,汉族,石河子

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07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讲述人:陈勇,男,22岁,祖籍陕西省咸阳市,汉族

讲述环境:面对面讲述,2011年4月16日

故事开始:

相传,齐宣王时期,兵荒马乱,外族来侵,为保国土安全,拒外

族长城之外,齐王下诏征集天下民夫修筑长城。圣旨下到官府,官府

怎敢怠慢,立即差人四处抓捕壮丁,他们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什么家

庭,城镇上的男劳力也好,深山老林之中的男子汉也罢,都不例外,

统统都在征集范围之内。

话说万福山脚下住着一户王姓人家,由于家贫如洗直到四十多

岁儿子好歹才娶上媳妇。幸好天遂人愿,第二年便添了个大胖小子,

人们送名王小。

王小五岁那年,为了一家人下一顿的饭食,娘不顾体弱多病,不

(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

听别人劝阻,依然决然爬到山上挖取野菜,她正要挖取一棵挂在山腰

的肥大野菜时,不慎滚下山来一命不归。王小娘走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王小爹既当爹又当娘,寒来暑往,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就连自

己也很难说得清楚。

这样度日如年的日子熬了十几年,熬的儿子总算长大。看到自己

的儿子长大成人,王小爹心中自然喜悦无比。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王小十八岁那年,爹爹求亲告友,给儿子说上了媳妇。媳妇名字叫田

妮,是门户相对的临村的一家女子。说起田妮可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女

子,因为她不但模样长得俊俏,而且心地善良。

事也凑巧,婚后三天的数上正巧官府抓丁修筑长城,王小自然难

以逃脱一劫。王老爹知道儿子抓丁,茶饭不思卧床不起,本来病体在

身的他不久便带着再也不能见到自己儿子最后一面的遗憾,永远地离

开了这个黑暗世界。

送走自己的公爹,田妮更加孤苦伶仃,白天泪水相伴,夜晚孤独

相随。在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呼啸、伸手不见四指的夜晚,田妮突然

梦见日盼夜盼的丈夫王小:忽然处在朦胧之中的王小转眼清晰起来,

在那蜿蜒起伏的群山之中,王小正躬身搬运石料,修筑那罪恶的长城。

苦命的丈夫佝偻瘦小,不成人样,田妮惊呼,梦醒过来。梦醒过后的

田妮回想刚才的梦境,更加难过起来:“唉!这是什么世道?本指望

与丈夫共度饥寒艰难之日,白头偕老,怎奈,新婚分离,相隔万里。

我要丈夫回家,我要照顾自己的丈夫,我要与丈夫同甘共苦,我要感

动上苍”。想到这里,田妮毅然决定每天都要带饭食爬到屋对面的山

上朝丈夫被押走的方向翘首远望,祈求丈夫早点回家,盼望丈夫早日

吃到自家的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

年,田妮一直念叨:“天天盼夜夜盼,盼望夫君快回还,寄语风云北

飞雁,给我夫君把信传。”就这样田妮成年累月的站在项峰,长此以

往,竟化为一块貌似用期盼的姿态等待未来的“巨石”。所带疙瘩汤,

随风倒地也化为形状奇异的大小之石。至此望夫石所在的这座山当地

民群尊为望夫山。

望夫山即是对这一痴情的女子的纪念,也是一个凄惨壮丽的符

号。可见,习惯有习惯的说法,习惯的称谓一定有它的背景和思想基

础。

“望夫”,离我们远去,望夫山已经变成今天的万福山。她峰峦

叠嶂,山势陡峭,溪流纵横,林木葱翠。她庙宇恢弘,佛像雕塑形态

逼真,石洞天然无数,钟乳、怪石嶙峋??

万福山已经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已经成为善男善女求神

拜佛数得着的好地方。万福山正逢升平盛世,定会给人们带来了万福,

这也正是大家正本清源叫响万福山的愿望和期盼。

篇三: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01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02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04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

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第二篇讲的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提到“街谈巷语”来自于民间,本来就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探究它的根本,还是在于神话与传说。接着又说到神话不特别是宗教的萌芽,但确实是文章的渊源。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筒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蛟龙而孕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全部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神话与传说在第二篇中一一被提到。文中一带而过的鲁迅先生在注解中都有详细解释,而讲得稍稍精细点的更是令我入了迷,欲罢不能。唯一觉得可惜的地方便是中国的神话仅存零星,文中有提到两个原因:一是华土之民重实际而黜玄想,不能搜集古传以成大作;二是孔子提倡实用为教,不信鬼神,后神话便没有发扬光大,实为可惜。而我觉得,虽然神话与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他们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神话与传说作为代代相传的故事,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

一提到明之神魔小说,大家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根据鲁迅先生所述内容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神魔小说的作品风格是想象力丰富,多言怪力乱神,更深的是影射世情之意,而恰恰“神魔小说”这一概念就是鲁迅先生首次提出的。 明代后期荒诞离奇的神魔小说十分离奇,因为历来三教之争都未解决,所以其思想内容也相当混杂,既有世俗欲念乃至某种反传统精神在幻想形态中的表现,也包含着许多夸饰宗教、宣扬因果报应的成分。所以我觉得每个时代出现的新的小说题材及内容都是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社会性质中,它们出现得理所当然,这时你再去体味这些小说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我还深深记得明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

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四本书在内容上的共同点就是都暴露和讽刺了清代官场的腐败,到处贪财受贿,营私舞弊;商场里官商勾结,尔虞我诈;洋场上嫖赌拐骗,醉生梦死等,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而正是因为这种丑恶现象,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才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而“谴责小说”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提到了这四本书,并且每讲到一本书都会引用这本书中的一个例子,像《官场现形记》中,贾大少爷连问三个官员关于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他们都表达了多碰头少说话之意,直到最后一位小军机才把仪注说清。说也有趣儿,第一位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便连连回答“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而第二位黄大军机也只说华中堂阅历深,老成人之见是一点儿不错的。到第三位徐大军机更有趣儿,他两耳重听,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所以,官场上尽是这些官员,又如何能够政治清明,廉洁清正?鲁迅先生在文中引用的简单例子却是整本书内涵的缩影,高,实在是高!

我觉得《中国小说史略》首先内涵丰富、校正严谨。鲁迅先生从各处搜集资料汇编成《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书,它们为《中国小说史略》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材料。而在搜集过程中,作者逐篇分辨真伪、考证源流,足以见作者用心程度之深。其次,这本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它描画出了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由于作者能够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在当时社会各种条件下进行考察,所以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最后,它分析分析精辟、评断允当,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剖析让人尤为深刻。另外,辨别区分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异同,自鲁迅首创,至今仍沿袭其名。

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正文内容并不是很多,有些篇章后面的注释都比正文要多,但这些注解又不让人觉得喧宾夺主,因为它们很多都是对正文中精简语言的具体扩展。所以说正文和注解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是两者的结合才促成了整本中国史的成功。这本学术著作虽然是用文言文写的,但阅读起来却并不困难。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从一开始的有些不耐烦到后来逐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写作的谋篇布局与丰富内涵。

这本著作其实大大地拓宽了我的眼界,本就爱看小说的我在看完这本著作后,对这一类书是充满了兴趣,我想我还会多读一些这类书的。鲁迅先生的写作功底深深地令我折服,他对这本书付出的精力和精神都让我赞叹不已,也值得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去学习!

体裁作文